【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四校(稠城中学,北苑中学,稠江中学,望道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联考数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四校(稠城中学,北苑中学,稠江中学,望道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联考数学试题

资源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四校(稠城中学,北苑中学,稠江中学,望道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联考数学试题
1.(2025八下·义乌月考)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C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符合题意;
D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将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后能够重合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将图形沿某一点旋转180°后能够与原图形重合的图形为中心对称图形.
2.(2025八下·义乌月考)下列各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最简二次根式
【解析】【解答】解:A、满足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A符合题意;
B、被开方数中含有分母,不满足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B不符合题意;
C、,被开方数中因式的指数是3>2,不满足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C不符合题意;
D、被开方数中因式的指数是2>2,不满足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并且被开方数中所有因式的幂的指数都小于2,根据该定义逐项分析.
3.(2025八下·义乌月考)一组数据:1、2、2、3,若添加一个数据2,则发生变化的统计量是(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答案】D
【知识点】常用统计量的选择
【解析】【解答】A、原来数据的平均数是2,添加数字2后平均数仍为2,A不符合题意;
B、原来数据的中位数是2,添加数字2后中位数仍为2,B不符合题意;
C、原来数据的众数是2,添加数字2后众数仍为2,C不符合题意;
D、原来数据的方差= = ,
添加数字2后的方差= =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众数、中位数、方差、平均数,依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定义和公式求解即可得到结论.
4.(2025八下·义乌月考)方程经配方后,可化为(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配方法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 ,



故答案为:A.
【分析】把一元二次方程的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为一个非负常数,然后用开平方法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
5.(2025八下·义乌月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点在反比例函数为常数)的图象上,则(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y=(k>0),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于一、三象限,且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2<5,
∴y1>y2.
故答案为:A.
【分析】由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可得:其图象位于一、三象限,且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据此进行比较.
6.(2025八下·义乌月考)命题“在同一平面内,若a//b,a//c,则b//c”,用反证法证明,应假设(  )
A.a⊥c B.b⊥c C.a与c相交 D.b与c相交
【答案】D
【知识点】反证法
【解析】【解答】解:∵c与b的位置关系有c∥b,c与b相交
∴用反证法证明b//c时,应假设b与c相交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反证法的定义,结合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即可求出答案.
7.(2025八下·义乌月考)某种植物只有一个主干,该主干上长出若干数目的支干,每个支干又长出同样数目的小分支,主干、支干和小分支的总数是111,设一个主干长出x个支干,则下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
A.1+x2=111 B.(1+x)2=111
C.1+x+x2=111 D.1+(1+x)+(1+x)2=111
【答案】C
【知识点】列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设一个主干长出x个支干
由题意可得:1+x+x2=111
故答案为:C
【分析】设一个主干长出x个支干,根据题意建立方程即可求出答案.
8.(2025八下·义乌月考)如图,一次函数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m为常数且)的图像都经过A(-1,2),B(2,-1),结合图像,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B.
C.或 D.
【答案】C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解析】【解答】解:,即
∵一次函数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m为常数且)的图像都经过A(-1,2),B(2,-1)
∴的解集为或
故答案为:C
【分析】当一次函数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方时,有,结合函数图象即可求出答案.
9.(2025八下·义乌月考)如图,在中,点D在AC边上,,点E是CD的中点,点F是AB的中点,若,则EF的长为(  )
A.1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
BC=AD=2
过点E作EG⊥BC交BD于点G,连接FG
∵点E是CD的中点
∴DE=CE
∴BG=DG
∴EG是△BCD的中位线

∴∠EGD=∠CBE
∵点F是AB的中点

∴∠FGD=∠BDC
∵∠C=90°
∴∠BDC+∠DBC=90°
∴∠FGD+∠DGE=90°
∴∠FGE=90°

故答案为:B
【分析】由题意可得BC=AD=2,过点E作EG⊥BC交BD于点G,连接FG,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则∠EGD=∠CBE,∠FGD=∠BDC,再根据角之间的关系可得∠FGE=90°,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10.(2025八下·义乌月考)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H、G、F分别为AB、BC、CD、AD边上的点,点K、M、N为对角线BD上的点,四边形EKNF和四边形MHCG均为正方形,它们的面积分别表示为和,给出下面三个结论:①;②;③.上述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A.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C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线段的和、差、倍、分的简单计算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D=∠CBD=45°
∵四边形EKNF和四边形MHCG均为正方形
∴∠BHM=∠CHM=90°,∠BKE=∠NKE=90°
∴△BEK和△BMH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同理可得DN=NF=KN


∴,①错误
易知△AEF和△DFN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四边形EKNF是正方形
∴FN=EF
∴DF=2AF,②正确
由①知,
∴,③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正方形性质可得∠ABD=∠CBD=45°,∠BHM=∠CHM=90°,∠BKE=∠NKE=90°,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BEK和△BMH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同理可得DN=NF=KN,根据边之间的关系可得,再根据正方形面积可判断①;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可得,再根据正方形性质可得FN=EF,则DF=2AF,可判断②;再根据面积之间的关系可判断③.
11.(2025八下·义乌月考)要使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x≥2025
【知识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解析】【解答】解:x-2025≥0
解得:x≥2025
故答案为:x≥2025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即可求出答案.
12.(2025八下·义乌月考)已知一个n边形的内角和是900°,则n=   .
【答案】7
【知识点】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
(n-2)×180°=900°
解得:n=7
故答案为:7
【分析】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建立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答案.
13.(2025八下·义乌月考)如图,将平行四边形ABCD折叠,使点C落在AD边上的点C'处,若∠1=58°,∠2=42°,则∠C的度数为   .
【答案】109°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解答】解:如图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C,AD∥BC
∴∠1=∠CEC'=58°
由折叠可得∠CEF=∠C'EF=29°
∴∠A=∠C=180°-∠CEF-∠2=109°
故答案为:109°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可得∠A=∠C,AD∥BC,再根据直线平行性质可得∠1=∠CEC'=58°,再根据折叠性质可得∠CEF=∠C'EF=29°,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14.(2025八下·义乌月考)已知点P(a,1-a)在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上,将点P先向右平移9个单位,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后得到的点仍在该函数图象上,则k的值是   .
【答案】-12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解析】【解答】解: 将点P(a,1-a)先向右平移9个单位,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后得P'(a+9,-a-5),
把点P、P'分别代入 y= 中,
得:k=a(1-a)=(a+9)(-a-5),
解得a=-3,
∴k=a(1-a)=-12,
故答案为:-12.
【分析】根据平移特征求出点P平移后点P'的坐标,再由点P、P'均在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上,可得k=a(1-a)=(a+9)(-a-5),求出a值,继而求出k值.
15.(2025八下·义乌月考)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2-4)x2+2(m-2)x+1=0有实数根,当m取最大整数值时,代数式3x2+2x+3的值为   .
【答案】4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相关的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2-4)x2+2(m-2)x+1=0有实数根
∴,解得:m<2
∴m取最大整数为1,此时-3x2-2x+1=0,即3x2+2x-1=0
∴3x2+2x=1
∴3x2+2x+3=1+3=4
故答案为:4
【分析】根据二次方程的定义及判别式,解不等式组可得m<2,则m取最大整数为1,代入方程,化简可得3x2+2x=1,再整体代入代数式即可求出答案.
16.(2025八下·义乌月考)如图1,平行四边形ABCD中两条对角线AC、BD交于点O,AB=5,点P从顶点B出发,沿B→C→D以每秒1cm的速度匀速运动到点D,图2是点P运动过程中线段OP的长度y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图象,其中M、N分别是两段曲线的最低点,则点M的横坐标为   ,点N的纵坐标为   .
【答案】10;
【知识点】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四边形-动点问题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点P在BC上运动时,OP先变小后变大
由图象可得点P从B向C运动时,OP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5

由于M是曲线部分的最低线,此时OP最小
过点O作OP1⊥BC于点P1,OP1=5

∴点M的横坐标为10
过点O作OP2⊥CD于点P2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D=OB
由图象可得点P从C向D运动,

∴设,则

解得:,即

∴点N的纵坐标为
故答案为:
【分析】由题意可得点P在BC上运动时,OP先变小后变大,由图象可得点P从B向C运动时,OP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5,即,由于M是曲线部分的最低线,此时OP最小,过点O作OP1⊥BC于点P1,OP1=5,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P1,可得点M的横坐标;过点O作OP2⊥CD于点P2,再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可得OD=OB,由图象可得点P从C向D运动,,设,则,根据边之间的关系建立方程,解方程可得,即,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17.(2025八下·义乌月考)计算:
(1)
(2)
【答案】(1)解:原式=3+7-8=2
(2)解:原式=1-3-(4+3+ )
=-2-7-
=-9-
【知识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1)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先算开方运算,再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
(2)利用平方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先去括号,再合并即可.
18.(2025八下·义乌月考)解方程:
(1)2x2-x-6=0
(2)(x-2)2=9x2
【答案】(1)解:(2x+3)(x-2)=0

解得,
(2)解:∵
∴x-2=±3x
∴x-2=3x或x-2=-3x
解得,
【知识点】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分析】(1)根据十字相乘法进行因式分解,再解方程即可求出答案.
(2)两边直接开方,再解方程即可求出答案.
19.(2025八下·义乌月考)学校为加强学生垃圾分类方面的知识普及,开设了垃圾分类臻善德育小课培训学习,为了解培训效果,学校对七年级544名学生在学习前和培训后各进行一次垃圾分类知晓情况检测,两次检测项目相同,政教处依据同一标准进行问卷评估,分成“合格”、“良好”、“优秀”3个等级,依次记为2分、6分、8分,学校随机抽取32名学生的2次检测等级作为样本,绘制成如图的条形统计图:
(1)这32名学生在培训前得分的中位数对应等级应为   ;(填“合格”、“良好”或“优秀”)
(2)求这32名学生培训后比培训前的平均分提高了多少?
(3)利用样本估计该校七年级学生中,培训后检测等级为“良好”与“优秀”的学生人数之和是多少
【答案】(1)合格
(2)解:培训前的平均分为:(25×2+5×6+2×8)÷32=3(分)
培训后的平均分为:(8×2+16×6+8×8)÷32=5.5(分)
培训后比培训前的平均分提高2.5分
(3)解:样本中培训后“良好”的比例为:
样本中培训后“优秀”的比例为:
培训后考分等级为“良好”与“优秀”的学生共有(名).
【知识点】条形统计图;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用样本所占百分比估计总体数量
【解析】【分析】(1)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
(2)分别求出培训前和培训后的平均数,再做减法即可求出答案.
(3)根据总人数乘以“良好”与“优秀”的学生占比即可求出答案.
20.(2025八下·义乌月考)如图,在4x4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作格点,已知点A在格点上,仅用无刻度的直尺,按以下要求画四边形,使其各顶点都在格点上.
(1)在图1中画一个以A为顶点,面积为6的平行四边形;
(2)在图2中画一个以A为顶点,不是正方形的菱形;
(3)在图3中画一个以A为顶点,面积最大的正方形,
【答案】(1)解:如图1,平行四边形ABCD即为所求(答案不唯一).
(2)解:如图2,菱形ABCD即为所求(答案不唯一).
(3)解:如图3,正方形ABCD即为所求.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作图即可.
(2)根据菱形的定义作图即可.
(3)根据正方形定义作图即可.
21.(2025八下·义乌月考)“端午杨梅挂篮头,夏至杨梅满山头”.端午期间,某水果店以每千克60元的价格出售杨梅,每天可卖出150千克,后期因杨梅的大量上市,水果店决定采用降价促销的方式吸引顾客,若已知杨梅售价每千克下降1元,则每天能多售出3千克(同一天中售价不变),
(1)设售价每千克下降x元,则每天能售出   千克(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2)当杨梅每千克售价为多少元时,每天能获得9072元的销售额;
(3)水果店定了“每天售出杨梅的销售额为10000元”的“小目标”,按题目的条件能否达成这个“小目标”?若能达成,求出达成时的售价:若不能达成,请说明理由。
【答案】(1)(150+3x)
(2)解:设售价每千克下降x元
由题意得:(60-x)(150+3x)=9072
整理得:x2-10x+24=0
解得:x1=4,x2=6
60-x=60-4=56或60-6=54
答:每千克售价为54元或56元时,每天能获得9072元的销售额
(3)解:按题目的条件不能达成这个“小目标”,理由如下:
设售价每千克下降m元
由题意得:(60-m)(150+3m)=10000
整理得:3m2-30m+1000=0
∴62-4ac=302-3×4×1000=-11100<0
∴不能达到这个“小目标”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销售问题
【解析】【解答】解:(1)设售价每千克下降x元
由题意可得:每天能售出(150+3x)千克
故答案为:(150+3x)
【分析】(1)根据题意列式即可求出答案.
(2)设售价每千克下降x元,根据题意建立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答案.
(3)设售价每千克下降m元根据题意建立方程,根据判别式,可得方程无解,即可求出答案.
22.(2025八下·义乌月考)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已知OA=OC,OB=OD,过点O作EF⊥BD,分别交AB、DC于点E,F,连接DE,BF,
(1)求证:△BOE=△DOF;
(2)求证:四边形DEBF是菱形;
(3)设AD∥EF,AD+AB=12,BD=4,求AF的长.
【答案】(1)证明:,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在和中

(2)证明:
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
∵FO⊥BD,OB=OD
∴△BFD是等腰三角形,BF=DF
∴四边形DEBF是菱形
(3)解:
设,则
解得,



是等边三角形

∴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
如图,作于H


由勾股定理得,
由勾股定理得,
的长为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
【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可得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则,再根据直线平行性质可得,,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2)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可得,根据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可得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BFD是等腰三角形,则BF=DF,再根据菱形判定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3)根据直线平行性质可得,设,则,根据勾股定理建立方程,解方程可得,,再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可得,,再根据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是等边三角形,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判定定可得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则,作于H,再根据边之间的关系可得,,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23.(2025八下·义乌月考)某兴趣小组利用代数推理方法发现了反比例函数一个有趣的结论.
小龙:如图1,直线与双曲线交于A,B两点,根据中心对称性可以得到.
(1)【轻松探究】直线与双曲线交于A,B两点,与x,y轴分别交于点C,D,试证明:.
小华:如图2,直线与双曲线联立可得,进而求得与的值,由,证得线段AB的中点与线段CD的中点重合即可.
请完整的写出上述推理过程.
(2)【深入探究】直线与双曲线交于A,B两点,与x,y轴分别交于点C,D,试问: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3)【模型应用】如图3,直线与双曲线交于A,B两点,与x,y轴分别交于点C,D.连接OA,OB.若的面积为,求的值.
【答案】(1)解:联立

在中,令,则

线段AB的中点与线段CD的中点重合
(2)解:仍然成立,理由如下:
联立
在中,令,则

线段AB的中点E与线段CD的中点F重合
(3)解:在中,令,则;令,则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过点A作x轴的垂线交于点E,则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3
由(2)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三角形的面积;等腰直角三角形;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联立直线与双曲线解析式可得,再根据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根据x轴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由题意可得,则,再根据边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答案.
(2)联立直线与双曲线解析式可得,再根据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根据x轴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由题意可得,则,再根据边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答案.
(3)根据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则,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过点A作x轴的垂线交于点E,则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2),根据边之间的关系可得,则,根据三角形面积即可求出答案.
24.(2025八下·义乌月考)如图,P是矩形ABCD边BC上一动点,△ABP沿AP翻折得△AEP,直线PE交线段AD于点F,以AP,PF为边构造□APFG.
(1)当点E在矩形ABCD内部时,
①小聪通过画图探究,得到以下数据,根据题意,将表格补充完整
∠BAP 10° 20° 40°
∠G 80° 70° ▲
∠GAF 20° 40° ▲
②写出∠G与∠GAF的数量关系,不必说明理由,
(2)若AB=4,AD=9,AG=5,求所有符合条件的CP的长.
(3)当点B关于AE的对称点恰好落在线段GF上,且不与点G重合时,直接写出此时的值.
【答案】(1)解:①50°;80°;
②2∠G+∠GAF=180°
(2)解:①当点E在矩形ABCD内部时,如图1,过点F作FH⊥BC于点H
∵四边形APFG是平行四边形
∴FP,
∵四边形ABCD是矩形
,,
沿AP翻折得
∴四边形ABHF是矩形
②当点E在矩形ABCD外部时,如图2,过点F作FH于点H由①得:
FP=AF=AG=BH=5
∴四边形ABHF是矩形
综上,CP的长为7或1
(3)解: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解答】解:(1)①∵∠BAP=40°
∴∠APB=90°-∠BAP=50°
∵△ABP沿AP翻折得△AEP
∴∠APE=∠APB=50°
∵四边形APFG是平行四边形
∴∠G=∠APE=50°
∵∠BAC=90°,∠BAP=40°
∴∠PAF= 90°-∠BAP=50°
∵四边形APFG是平行四边形
∴∠GAP=180°-∠G=130°
∴∠GAF=∠GAP-∠PAF=80°
故答案为:50°;80°;
②2∠G+∠GAF=180°,理由如下
∵△ABP沿AP翻折得△AEP
∴∠B=∠AEP=90°,∠APB=∠APE
∴∠BAE+∠BPE=180°
∵∠BPE+∠EPC=180°
∴∠BAE=∠FPC
∵AG∥PF
∴∠GAF=∠AEP
∵AD∥BC
∴∠AFP=∠FPC,∠FAP=∠APB
∴∠GAF=2∠BAP,∠FAP=∠APF
∴AF=PF
∵四边形APFG是平行四边形
∴AG=PF
∴AF=AG
∴∠G=∠AFG
∴2∠G+∠GAF=180°
(3)连接BB',交AP,AE,AF分别于N,M,H,连接AB'
∵点B与点B'关于直线AE对称
∴BB'⊥AE,BM=B'M
∵△APE与△AEP关于直线AP对称
∴∠B=∠AEP=90°,∠PAE=∠BAP
∴AE⊥PE
∴BB'∥PF
∵四边形APFG是平行四边形
∴B'F=PN
∵四边形ABCD为矩形
∴BP=HF
∵∠NPB=∠PAD=∠AFB'
∴△B'HF≌△NBP
∴BN=B'H
∴BM-BN=B'M-B'H
∴NM=MH
∵BB'⊥AE
∴∠BAP=∠PAE=∠EAF=30°
∵AE⊥PE

在Rt△PAE中,∠PAE=30°
设PE=x,则PA=2x


【分析】(1)①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得∠APB=90°-∠BAP=50°,根据折叠性质可得∠APE=∠APB=50°,再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可得∠G,根据角之间的关系可得∠PAF= 90°-∠BAP=50°,再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可得∠GAP=180°-∠G=130°,再根据角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答案.
②根据折叠性质可得∠B=∠AEP=90°,∠APB=∠APE,再根据角之间的关系可得∠BAE=∠FPC,根据直线平行性质可得∠GAF=∠AEP,∠AFP=∠FPC,∠FAP=∠APB,则∠GAF=2∠BAP,∠FAP=∠APF,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AF=PF,再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可得AG=PF,则AF=AG,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G=∠AFG,再根据角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答案.
(2)分情况讨论:①当点E在矩形ABCD内部时,过点F作FH⊥BC于点H,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可得FP,,根据矩形性质可得,,,则,再根据折叠性质可得,则,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再根据矩形判定定理可得四边形ABHF是矩形,则,根据勾股定理可得PH,再根据边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答案;②当点E在矩形ABCD外部时,如图2,过点F作FH于点H由①得FP=AF=AG=BH=5,根据矩形判定定理可得四边形ABHF是矩形,则,根据勾股定理可得PH,再根据边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答案.
(3)连接BB',交AP,AE,AF分别于N,M,H,连接AB',根据对称性质可得BB'⊥AE,BM=B'M,∠B=∠AEP=90°,∠PAE=∠BAP,根据直线平行判定定理可得BB'∥PF,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可得B'F=PN,根据矩形性质可得BP=HF,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B'HF≌△NBP,则BN=B'H,根据边之间的关系可得NM=MH,根据角之间的关系可得∠BAP=∠PAE=∠EAF=30°,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可得,设PE=x,则PA=2x,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E,再根据边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答案.
1 / 1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四校(稠城中学,北苑中学,稠江中学,望道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联考数学试题
1.(2025八下·义乌月考)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2025八下·义乌月考)下列各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3.(2025八下·义乌月考)一组数据:1、2、2、3,若添加一个数据2,则发生变化的统计量是(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4.(2025八下·义乌月考)方程经配方后,可化为(  )
A. B. C. D.
5.(2025八下·义乌月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点在反比例函数为常数)的图象上,则(  )
A. B. C. D.
6.(2025八下·义乌月考)命题“在同一平面内,若a//b,a//c,则b//c”,用反证法证明,应假设(  )
A.a⊥c B.b⊥c C.a与c相交 D.b与c相交
7.(2025八下·义乌月考)某种植物只有一个主干,该主干上长出若干数目的支干,每个支干又长出同样数目的小分支,主干、支干和小分支的总数是111,设一个主干长出x个支干,则下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
A.1+x2=111 B.(1+x)2=111
C.1+x+x2=111 D.1+(1+x)+(1+x)2=111
8.(2025八下·义乌月考)如图,一次函数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m为常数且)的图像都经过A(-1,2),B(2,-1),结合图像,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B.
C.或 D.
9.(2025八下·义乌月考)如图,在中,点D在AC边上,,点E是CD的中点,点F是AB的中点,若,则EF的长为(  )
A.1 B. C. D.
10.(2025八下·义乌月考)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H、G、F分别为AB、BC、CD、AD边上的点,点K、M、N为对角线BD上的点,四边形EKNF和四边形MHCG均为正方形,它们的面积分别表示为和,给出下面三个结论:①;②;③.上述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A.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1.(2025八下·义乌月考)要使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12.(2025八下·义乌月考)已知一个n边形的内角和是900°,则n=   .
13.(2025八下·义乌月考)如图,将平行四边形ABCD折叠,使点C落在AD边上的点C'处,若∠1=58°,∠2=42°,则∠C的度数为   .
14.(2025八下·义乌月考)已知点P(a,1-a)在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上,将点P先向右平移9个单位,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后得到的点仍在该函数图象上,则k的值是   .
15.(2025八下·义乌月考)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2-4)x2+2(m-2)x+1=0有实数根,当m取最大整数值时,代数式3x2+2x+3的值为   .
16.(2025八下·义乌月考)如图1,平行四边形ABCD中两条对角线AC、BD交于点O,AB=5,点P从顶点B出发,沿B→C→D以每秒1cm的速度匀速运动到点D,图2是点P运动过程中线段OP的长度y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图象,其中M、N分别是两段曲线的最低点,则点M的横坐标为   ,点N的纵坐标为   .
17.(2025八下·义乌月考)计算:
(1)
(2)
18.(2025八下·义乌月考)解方程:
(1)2x2-x-6=0
(2)(x-2)2=9x2
19.(2025八下·义乌月考)学校为加强学生垃圾分类方面的知识普及,开设了垃圾分类臻善德育小课培训学习,为了解培训效果,学校对七年级544名学生在学习前和培训后各进行一次垃圾分类知晓情况检测,两次检测项目相同,政教处依据同一标准进行问卷评估,分成“合格”、“良好”、“优秀”3个等级,依次记为2分、6分、8分,学校随机抽取32名学生的2次检测等级作为样本,绘制成如图的条形统计图:
(1)这32名学生在培训前得分的中位数对应等级应为   ;(填“合格”、“良好”或“优秀”)
(2)求这32名学生培训后比培训前的平均分提高了多少?
(3)利用样本估计该校七年级学生中,培训后检测等级为“良好”与“优秀”的学生人数之和是多少
20.(2025八下·义乌月考)如图,在4x4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作格点,已知点A在格点上,仅用无刻度的直尺,按以下要求画四边形,使其各顶点都在格点上.
(1)在图1中画一个以A为顶点,面积为6的平行四边形;
(2)在图2中画一个以A为顶点,不是正方形的菱形;
(3)在图3中画一个以A为顶点,面积最大的正方形,
21.(2025八下·义乌月考)“端午杨梅挂篮头,夏至杨梅满山头”.端午期间,某水果店以每千克60元的价格出售杨梅,每天可卖出150千克,后期因杨梅的大量上市,水果店决定采用降价促销的方式吸引顾客,若已知杨梅售价每千克下降1元,则每天能多售出3千克(同一天中售价不变),
(1)设售价每千克下降x元,则每天能售出   千克(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2)当杨梅每千克售价为多少元时,每天能获得9072元的销售额;
(3)水果店定了“每天售出杨梅的销售额为10000元”的“小目标”,按题目的条件能否达成这个“小目标”?若能达成,求出达成时的售价:若不能达成,请说明理由。
22.(2025八下·义乌月考)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已知OA=OC,OB=OD,过点O作EF⊥BD,分别交AB、DC于点E,F,连接DE,BF,
(1)求证:△BOE=△DOF;
(2)求证:四边形DEBF是菱形;
(3)设AD∥EF,AD+AB=12,BD=4,求AF的长.
23.(2025八下·义乌月考)某兴趣小组利用代数推理方法发现了反比例函数一个有趣的结论.
小龙:如图1,直线与双曲线交于A,B两点,根据中心对称性可以得到.
(1)【轻松探究】直线与双曲线交于A,B两点,与x,y轴分别交于点C,D,试证明:.
小华:如图2,直线与双曲线联立可得,进而求得与的值,由,证得线段AB的中点与线段CD的中点重合即可.
请完整的写出上述推理过程.
(2)【深入探究】直线与双曲线交于A,B两点,与x,y轴分别交于点C,D,试问: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3)【模型应用】如图3,直线与双曲线交于A,B两点,与x,y轴分别交于点C,D.连接OA,OB.若的面积为,求的值.
24.(2025八下·义乌月考)如图,P是矩形ABCD边BC上一动点,△ABP沿AP翻折得△AEP,直线PE交线段AD于点F,以AP,PF为边构造□APFG.
(1)当点E在矩形ABCD内部时,
①小聪通过画图探究,得到以下数据,根据题意,将表格补充完整
∠BAP 10° 20° 40°
∠G 80° 70° ▲
∠GAF 20° 40° ▲
②写出∠G与∠GAF的数量关系,不必说明理由,
(2)若AB=4,AD=9,AG=5,求所有符合条件的CP的长.
(3)当点B关于AE的对称点恰好落在线段GF上,且不与点G重合时,直接写出此时的值.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C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符合题意;
D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将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后能够重合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将图形沿某一点旋转180°后能够与原图形重合的图形为中心对称图形.
2.【答案】A
【知识点】最简二次根式
【解析】【解答】解:A、满足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A符合题意;
B、被开方数中含有分母,不满足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B不符合题意;
C、,被开方数中因式的指数是3>2,不满足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C不符合题意;
D、被开方数中因式的指数是2>2,不满足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并且被开方数中所有因式的幂的指数都小于2,根据该定义逐项分析.
3.【答案】D
【知识点】常用统计量的选择
【解析】【解答】A、原来数据的平均数是2,添加数字2后平均数仍为2,A不符合题意;
B、原来数据的中位数是2,添加数字2后中位数仍为2,B不符合题意;
C、原来数据的众数是2,添加数字2后众数仍为2,C不符合题意;
D、原来数据的方差= = ,
添加数字2后的方差= =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众数、中位数、方差、平均数,依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定义和公式求解即可得到结论.
4.【答案】A
【知识点】配方法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 ,



故答案为:A.
【分析】把一元二次方程的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为一个非负常数,然后用开平方法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
5.【答案】A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y=(k>0),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于一、三象限,且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2<5,
∴y1>y2.
故答案为:A.
【分析】由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可得:其图象位于一、三象限,且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据此进行比较.
6.【答案】D
【知识点】反证法
【解析】【解答】解:∵c与b的位置关系有c∥b,c与b相交
∴用反证法证明b//c时,应假设b与c相交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反证法的定义,结合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即可求出答案.
7.【答案】C
【知识点】列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设一个主干长出x个支干
由题意可得:1+x+x2=111
故答案为:C
【分析】设一个主干长出x个支干,根据题意建立方程即可求出答案.
8.【答案】C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解析】【解答】解:,即
∵一次函数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m为常数且)的图像都经过A(-1,2),B(2,-1)
∴的解集为或
故答案为:C
【分析】当一次函数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方时,有,结合函数图象即可求出答案.
9.【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
BC=AD=2
过点E作EG⊥BC交BD于点G,连接FG
∵点E是CD的中点
∴DE=CE
∴BG=DG
∴EG是△BCD的中位线

∴∠EGD=∠CBE
∵点F是AB的中点

∴∠FGD=∠BDC
∵∠C=90°
∴∠BDC+∠DBC=90°
∴∠FGD+∠DGE=90°
∴∠FGE=90°

故答案为:B
【分析】由题意可得BC=AD=2,过点E作EG⊥BC交BD于点G,连接FG,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则∠EGD=∠CBE,∠FGD=∠BDC,再根据角之间的关系可得∠FGE=90°,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10.【答案】C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线段的和、差、倍、分的简单计算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D=∠CBD=45°
∵四边形EKNF和四边形MHCG均为正方形
∴∠BHM=∠CHM=90°,∠BKE=∠NKE=90°
∴△BEK和△BMH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同理可得DN=NF=KN


∴,①错误
易知△AEF和△DFN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四边形EKNF是正方形
∴FN=EF
∴DF=2AF,②正确
由①知,
∴,③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正方形性质可得∠ABD=∠CBD=45°,∠BHM=∠CHM=90°,∠BKE=∠NKE=90°,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BEK和△BMH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同理可得DN=NF=KN,根据边之间的关系可得,再根据正方形面积可判断①;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可得,再根据正方形性质可得FN=EF,则DF=2AF,可判断②;再根据面积之间的关系可判断③.
11.【答案】x≥2025
【知识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解析】【解答】解:x-2025≥0
解得:x≥2025
故答案为:x≥2025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即可求出答案.
12.【答案】7
【知识点】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
(n-2)×180°=900°
解得:n=7
故答案为:7
【分析】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建立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答案.
13.【答案】109°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解答】解:如图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C,AD∥BC
∴∠1=∠CEC'=58°
由折叠可得∠CEF=∠C'EF=29°
∴∠A=∠C=180°-∠CEF-∠2=109°
故答案为:109°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可得∠A=∠C,AD∥BC,再根据直线平行性质可得∠1=∠CEC'=58°,再根据折叠性质可得∠CEF=∠C'EF=29°,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14.【答案】-12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解析】【解答】解: 将点P(a,1-a)先向右平移9个单位,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后得P'(a+9,-a-5),
把点P、P'分别代入 y= 中,
得:k=a(1-a)=(a+9)(-a-5),
解得a=-3,
∴k=a(1-a)=-12,
故答案为:-12.
【分析】根据平移特征求出点P平移后点P'的坐标,再由点P、P'均在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上,可得k=a(1-a)=(a+9)(-a-5),求出a值,继而求出k值.
15.【答案】4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相关的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2-4)x2+2(m-2)x+1=0有实数根
∴,解得:m<2
∴m取最大整数为1,此时-3x2-2x+1=0,即3x2+2x-1=0
∴3x2+2x=1
∴3x2+2x+3=1+3=4
故答案为:4
【分析】根据二次方程的定义及判别式,解不等式组可得m<2,则m取最大整数为1,代入方程,化简可得3x2+2x=1,再整体代入代数式即可求出答案.
16.【答案】10;
【知识点】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四边形-动点问题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点P在BC上运动时,OP先变小后变大
由图象可得点P从B向C运动时,OP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5

由于M是曲线部分的最低线,此时OP最小
过点O作OP1⊥BC于点P1,OP1=5

∴点M的横坐标为10
过点O作OP2⊥CD于点P2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D=OB
由图象可得点P从C向D运动,

∴设,则

解得:,即

∴点N的纵坐标为
故答案为:
【分析】由题意可得点P在BC上运动时,OP先变小后变大,由图象可得点P从B向C运动时,OP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5,即,由于M是曲线部分的最低线,此时OP最小,过点O作OP1⊥BC于点P1,OP1=5,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P1,可得点M的横坐标;过点O作OP2⊥CD于点P2,再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可得OD=OB,由图象可得点P从C向D运动,,设,则,根据边之间的关系建立方程,解方程可得,即,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17.【答案】(1)解:原式=3+7-8=2
(2)解:原式=1-3-(4+3+ )
=-2-7-
=-9-
【知识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1)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先算开方运算,再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
(2)利用平方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先去括号,再合并即可.
18.【答案】(1)解:(2x+3)(x-2)=0

解得,
(2)解:∵
∴x-2=±3x
∴x-2=3x或x-2=-3x
解得,
【知识点】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分析】(1)根据十字相乘法进行因式分解,再解方程即可求出答案.
(2)两边直接开方,再解方程即可求出答案.
19.【答案】(1)合格
(2)解:培训前的平均分为:(25×2+5×6+2×8)÷32=3(分)
培训后的平均分为:(8×2+16×6+8×8)÷32=5.5(分)
培训后比培训前的平均分提高2.5分
(3)解:样本中培训后“良好”的比例为:
样本中培训后“优秀”的比例为:
培训后考分等级为“良好”与“优秀”的学生共有(名).
【知识点】条形统计图;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用样本所占百分比估计总体数量
【解析】【分析】(1)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
(2)分别求出培训前和培训后的平均数,再做减法即可求出答案.
(3)根据总人数乘以“良好”与“优秀”的学生占比即可求出答案.
20.【答案】(1)解:如图1,平行四边形ABCD即为所求(答案不唯一).
(2)解:如图2,菱形ABCD即为所求(答案不唯一).
(3)解:如图3,正方形ABCD即为所求.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作图即可.
(2)根据菱形的定义作图即可.
(3)根据正方形定义作图即可.
21.【答案】(1)(150+3x)
(2)解:设售价每千克下降x元
由题意得:(60-x)(150+3x)=9072
整理得:x2-10x+24=0
解得:x1=4,x2=6
60-x=60-4=56或60-6=54
答:每千克售价为54元或56元时,每天能获得9072元的销售额
(3)解:按题目的条件不能达成这个“小目标”,理由如下:
设售价每千克下降m元
由题意得:(60-m)(150+3m)=10000
整理得:3m2-30m+1000=0
∴62-4ac=302-3×4×1000=-11100<0
∴不能达到这个“小目标”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销售问题
【解析】【解答】解:(1)设售价每千克下降x元
由题意可得:每天能售出(150+3x)千克
故答案为:(150+3x)
【分析】(1)根据题意列式即可求出答案.
(2)设售价每千克下降x元,根据题意建立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答案.
(3)设售价每千克下降m元根据题意建立方程,根据判别式,可得方程无解,即可求出答案.
22.【答案】(1)证明:,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在和中

(2)证明:
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
∵FO⊥BD,OB=OD
∴△BFD是等腰三角形,BF=DF
∴四边形DEBF是菱形
(3)解:
设,则
解得,



是等边三角形

∴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
如图,作于H


由勾股定理得,
由勾股定理得,
的长为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
【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可得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则,再根据直线平行性质可得,,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2)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可得,根据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可得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BFD是等腰三角形,则BF=DF,再根据菱形判定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3)根据直线平行性质可得,设,则,根据勾股定理建立方程,解方程可得,,再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可得,,再根据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是等边三角形,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判定定可得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则,作于H,再根据边之间的关系可得,,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23.【答案】(1)解:联立

在中,令,则

线段AB的中点与线段CD的中点重合
(2)解:仍然成立,理由如下:
联立
在中,令,则

线段AB的中点E与线段CD的中点F重合
(3)解:在中,令,则;令,则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过点A作x轴的垂线交于点E,则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3
由(2)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三角形的面积;等腰直角三角形;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联立直线与双曲线解析式可得,再根据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根据x轴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由题意可得,则,再根据边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答案.
(2)联立直线与双曲线解析式可得,再根据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根据x轴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由题意可得,则,再根据边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答案.
(3)根据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则,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过点A作x轴的垂线交于点E,则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2),根据边之间的关系可得,则,根据三角形面积即可求出答案.
24.【答案】(1)解:①50°;80°;
②2∠G+∠GAF=180°
(2)解:①当点E在矩形ABCD内部时,如图1,过点F作FH⊥BC于点H
∵四边形APFG是平行四边形
∴FP,
∵四边形ABCD是矩形
,,
沿AP翻折得
∴四边形ABHF是矩形
②当点E在矩形ABCD外部时,如图2,过点F作FH于点H由①得:
FP=AF=AG=BH=5
∴四边形ABHF是矩形
综上,CP的长为7或1
(3)解: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解答】解:(1)①∵∠BAP=40°
∴∠APB=90°-∠BAP=50°
∵△ABP沿AP翻折得△AEP
∴∠APE=∠APB=50°
∵四边形APFG是平行四边形
∴∠G=∠APE=50°
∵∠BAC=90°,∠BAP=40°
∴∠PAF= 90°-∠BAP=50°
∵四边形APFG是平行四边形
∴∠GAP=180°-∠G=130°
∴∠GAF=∠GAP-∠PAF=80°
故答案为:50°;80°;
②2∠G+∠GAF=180°,理由如下
∵△ABP沿AP翻折得△AEP
∴∠B=∠AEP=90°,∠APB=∠APE
∴∠BAE+∠BPE=180°
∵∠BPE+∠EPC=180°
∴∠BAE=∠FPC
∵AG∥PF
∴∠GAF=∠AEP
∵AD∥BC
∴∠AFP=∠FPC,∠FAP=∠APB
∴∠GAF=2∠BAP,∠FAP=∠APF
∴AF=PF
∵四边形APFG是平行四边形
∴AG=PF
∴AF=AG
∴∠G=∠AFG
∴2∠G+∠GAF=180°
(3)连接BB',交AP,AE,AF分别于N,M,H,连接AB'
∵点B与点B'关于直线AE对称
∴BB'⊥AE,BM=B'M
∵△APE与△AEP关于直线AP对称
∴∠B=∠AEP=90°,∠PAE=∠BAP
∴AE⊥PE
∴BB'∥PF
∵四边形APFG是平行四边形
∴B'F=PN
∵四边形ABCD为矩形
∴BP=HF
∵∠NPB=∠PAD=∠AFB'
∴△B'HF≌△NBP
∴BN=B'H
∴BM-BN=B'M-B'H
∴NM=MH
∵BB'⊥AE
∴∠BAP=∠PAE=∠EAF=30°
∵AE⊥PE

在Rt△PAE中,∠PAE=30°
设PE=x,则PA=2x


【分析】(1)①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得∠APB=90°-∠BAP=50°,根据折叠性质可得∠APE=∠APB=50°,再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可得∠G,根据角之间的关系可得∠PAF= 90°-∠BAP=50°,再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可得∠GAP=180°-∠G=130°,再根据角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答案.
②根据折叠性质可得∠B=∠AEP=90°,∠APB=∠APE,再根据角之间的关系可得∠BAE=∠FPC,根据直线平行性质可得∠GAF=∠AEP,∠AFP=∠FPC,∠FAP=∠APB,则∠GAF=2∠BAP,∠FAP=∠APF,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AF=PF,再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可得AG=PF,则AF=AG,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G=∠AFG,再根据角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答案.
(2)分情况讨论:①当点E在矩形ABCD内部时,过点F作FH⊥BC于点H,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可得FP,,根据矩形性质可得,,,则,再根据折叠性质可得,则,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再根据矩形判定定理可得四边形ABHF是矩形,则,根据勾股定理可得PH,再根据边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答案;②当点E在矩形ABCD外部时,如图2,过点F作FH于点H由①得FP=AF=AG=BH=5,根据矩形判定定理可得四边形ABHF是矩形,则,根据勾股定理可得PH,再根据边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答案.
(3)连接BB',交AP,AE,AF分别于N,M,H,连接AB',根据对称性质可得BB'⊥AE,BM=B'M,∠B=∠AEP=90°,∠PAE=∠BAP,根据直线平行判定定理可得BB'∥PF,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可得B'F=PN,根据矩形性质可得BP=HF,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B'HF≌△NBP,则BN=B'H,根据边之间的关系可得NM=MH,根据角之间的关系可得∠BAP=∠PAE=∠EAF=30°,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可得,设PE=x,则PA=2x,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E,再根据边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答案.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