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宇宙的边疆》课件(共32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2《宇宙的边疆》课件(共32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宇宙的边疆》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节选自卡尔 萨根的作品《宇宙》。《宇宙》被翻译成10多种语言,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放映,观众达5亿。与这部电视剧相配套的科普书籍《宇宙》是《纽约时报》连续70周的最佳畅销书,是历史上英语出版的科普书籍中发行量最大 ——在80多个国家发行了500多万册。
解题:《宇宙的边疆》“边疆”指什么?
中国人很早就开始了对宇宙奥秘的探求,也因此产生了许多神奇浪漫的传说。
据《晋书·天文志》记载:“其言天似盖笠,地法覆盘,天地各中高外下。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而滂沲四聩,三光隐映,以为昼夜。天中高于外衡冬至日之所在六万里。北极下地高于外衡下地亦六万里,外衡高于北极下地二万里。天地隆高相从,日去地恒八万里。”
盖天说
地心说最初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后经亚里士多德、托勒密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托勒密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
地心说
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有力地打破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日心说,也称为地动说,是关于天体运动的和地心说相立的学说,它认为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而不是地球。
日心说
大爆炸理论 现代宇宙系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又称大爆炸宇宙学。与其他宇宙结构模型相比,它能说明较多的观测事实。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我们的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历程。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
大爆炸理论
抓取每段的关键概念和关键词,把全文分为六大部分,概括每部分大意,填写下面表格。
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活动一
层次 起始段 关键概念和关键词 层意
一 1-4
二 5-6
三 7-11
四 12-13
五 14-16
六 17-18
宇宙 探索
介绍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
宇宙 光年
介绍探索宇宙的尺度“光年”及宇宙全貌
星系
介绍星系的组成
恒星
介绍恒星的性质、数量等
太阳(系)、行星
介绍行星系、彗星、太阳系的构成
地球
回归人类的家园——地球
活动一
层次 段落 关键词 层意
一 1-4 宇宙 探索 介绍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
二 5-6 光年 宇宙 介绍探索宇宙的尺度“光年”及宇宙全貌
三 7-11 星系 介绍星系的组成
四 12-13 恒星 介绍恒星的性质、数量等
五 14-16 太阳、太阳系、行星 介绍行星系、彗星、太阳系的构成
六 17-18 地球 回归人类的家园——地球
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地球
本文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做介绍的?
01
宇宙
1—6
离地球80亿光年
星系
7—11
离地球200万光年
恒星
12—14
离地球4万光年
太阳系
15—16
离地球1光年
地球
17—18
由大到小
由远到近
《宇宙的边疆》概念关系图
活动一
卡尔·萨根选用空间顺序的作用:
01
符合宇宙演化规律: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
02
03
打破读者认知习惯,有新鲜感: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可以打破读者认知习惯,更有新鲜感。
符合画面需要:电视片的解说词,从摄影的角度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协调。
小结
合适的介绍顺序更清晰地表现事物的实情,达到描述准确严密的效果。
作者为什么采用这样的顺序
20世纪80年代,卡尔·萨根主持拍摄了电视纪录片《宇宙》,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科学知识。同时,他还出版了同名的科普力作《宇宙》。在这本书中,萨根把世上万物融入宇宙宏大的背景,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渊博知识畅叙宇宙的形成,列举宇宙的进化,讴歌生命的诞生,并从宇宙观的高度审视人类社会,讨论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本文即节选自该书。
创作背景
《宇宙的边疆》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节选自卡尔 萨根的作品《宇宙》。
解说词是一种实用性说明文,它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述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和意义,收到宣传的效果。 由于解说词常常与图像、实物相结合,它在语言上又与一般的说明文有所不同。
文体知识
解说词是口头解释、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往往事先拟好文稿,通过对事物的描述、渲染,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实情、状态和意义。解说词的语言除准确之外,力求做到生动、形象,力争收到宣传效果。解说词有电影、电视解说词、文物古迹解说词、专题展览解说词、幻灯解说词、导游解说词等,帮助观众在观看实物和形象的过程中加深感受,发挥视觉作用的同时发挥听觉作用。
活动二
阅读文段,概括出解说词的三点特征,每点不超过15个字。
口头解释、说明事物
语言准确严密
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解说词特征
阅读文段,概括解说词特征
句式 修饰限制性 人称
1 长句:严密丰富,推理论证 准确严密 第三人称:客观冷静
2 短句:简洁明快,口头解释 第一人称: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品析语言,归纳解说词表达技巧
活动二
第一组 (比较赏析角度:句式、修饰限制性成分、人称)
01 由于每个物种都有按照几何级数过度繁殖的趋向,而且各个物种中变异了的后代,可以通过其习性及构造的多样化去占据自然条件下多种多样的生活场所,以满足数量不断增加的需要,所以自然选择的结果就更倾向于保存物种中那些最为歧异的后代。(《自然选择的证明》)
02 我认为宇宙里很可能到处都充满着生命,只是我们人类尚未发现而已。我们的探索才刚刚开始。(《宇宙的边疆》)
品析语言,归纳解说词表达技巧
活动二
第二组(比较赏析角度:修辞)
01 一种像啄木鸟形态的鸟却在地面上捕食昆虫;高地上的鹅很少或根本不会游泳,但却有蹼状脚;一种像鸫的鸟却能潜水并取食水生昆虫;一种海燕却具有适合海雀生活的习性和构造。(《自然选择的证明》)
02 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恒星即使在两个旋臂之间,也像流水一样漂浮在我们的四周——气势磅礴的自身发光的星球,有些虽然像肥皂泡一样脆弱,却又大得可以容得下1万个太阳或1万亿个地球;有些小如一座城池,但密度却比铅大100万亿倍。有些恒星跟太阳一样是孤独的:多数恒星有伴侣,通常是成双成对,互相环绕! (《宇宙的边疆》)
修辞
句1 没有采用修辞:客观准确
句2 比喻、拟人: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活动二
第三组(比较赏析角度:修辞;抒情、议论)
原句:“地球是我们的家,我们的母亲”,运用拟人手法,“是在这里”“正是”“也是在这里”,运用反复的手法,都起到了增强了语言的抒情性,使语言富于感染力的作用。
01 地球是我们的家,我们的母亲,人类是在这里诞生和成长的,是在这里成熟起来的。正是在这个星球上,我们激发了探索宇宙的热情;也是在这里,我们正在痛苦和不安之中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原句)
02 人类是在地球上诞生、成长的和成熟起来的。在这个星球上,我们激发了探索宇宙的热情,我们正在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改句)
品析语言,归纳解说词表达技巧
议论、抒情句 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示例1:(第1段)宇宙现在是这样,过去是这样,将来也永远是这样。
示例2:(第1段)只要一想起宇宙,我们就难以平静……我们知道,我们在探索宇宙最深的奥秘。
开头连用三个“这样”突出
宇宙的永恒。
表达探索宇宙时的激动心情。
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第17段)地球是我们的家,我们的母亲。人类是在这里诞生和成长的,是在这里成熟起来的。正是在这个星球上,我们激发了探索宇宙的热情;也是在这里,我们正在痛苦和不安之中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
(第18段)我们这个世界人才济济,人们勤学好问。我们的时代以知识为荣,我们是很幸运的。人类是宇宙的产物,现在暂时居住在叫做“地球”的星球上。人类返回家园的长途旅行已经开始。
对宇宙的探索、对存在意义的追寻,是人类拥有智慧而必须承担的责任,传递了作者对人类未来的想象和无尽思索。
表达了对地球的珍视,对地球对于人类意义的思考。
议论、抒情句
01
02
03
04
活动二
小结
采用短句使解说词利于口头表达。
通过修饰限制性成分、准确的动词、关联词等使解说词准确严密。
通过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使解说词生动形象。
通过第一人称的议论和富有强烈感彩的抒情语句使解说词富有抒情性和感染力。
品析语言,归纳解说词表达技巧
列数字
画图表
分类表
说明方法
举例子
下定义
作比较
打比方
宇宙的边疆
宇宙中有若干千亿(1011)个星系。每个星系平均由1000亿个恒星组成。
列数字
说明方法
我们心情激动,感叹不已,如同回忆起许久以前的一次悬崖失足那样令人昏眩战栗。
打比方
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千米,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
作比较
例如,在那里有红色行星——火星。
举例子
宇宙的边疆
说明方法
举例
作用
列数字
打比方
举例子
作比较
本文是一篇科普性的说明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列数字、作比较等,请结合下面的表格,具体说明。
说明方法
举例
作用
列数字
举例子
“宇宙间有若干千亿个星系。每个星系平均由1000亿个恒星组成。”
“例如,在那里有红色行星——火星”
说明在气体行星及其冰冻卫星的内侧就是充满岩石的温暖的内太阳系,让人信服。
使人们对事物的大小、数量有清晰的了解。
本文是一篇科普性的说明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列数字、作比较等,请结合下面的表格,具体说明。
说明方法
举例
作用
打比方
作比较
“我们心情激动,感叹不已,如同回忆起许久以前的一次悬崖失足那样令人晕眩战栗。”
“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千米,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
把光在每秒内通过的距离和地球周长作比较,使人们对光的速度有了具体可感的认识。
化抽象为形象,让人如同亲身感受到了探索宇宙奥秘时的心情。
本文是一篇科普性的说明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列数字、作比较等,请结合下面的表格,具体说明。
就像文学作品讲究文学性、艺术性、思想性一样,学术论著和科普作品也有各自的特点。学术论著和科普作品有哪些异同?请结合《自然选择的证明》和《宇宙的边疆》两篇课文简要分析。
比较赏读
《自然选择的证明》中,作者观察、概括生物界的变异和遗传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推理,证明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论辩逻辑严密。
《宇宙的边疆》通过介绍宇宙、星系等,引导我们认识宇宙和人类的关系,在论证中使用了列数字、下定义、打比方、作比较等多种论证方法,科学而严谨。
相同点:都强调科学性、严谨性。
比较赏读
《自然选择的证明》是学术论著,列举大量例子来论证观点,学术性强。
《宇宙的边疆》是科普作品,除说明以外,还运用了较多的议论与抒情,作者情感更强烈,具有更强的感染力。
不同点 (1):表达方式方面。
比较赏读
学术论著专业性更强,多用术语,具有学术性。《自然选择的证明》用大量科学考察得来的事实阐述生物进化的一般原理,提出了新见解。
科普作品 具有普及性,生动形象,更易理解。《宇宙的边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宇宙的基本知识,激发了读者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不同点 (2):语言风格。
比较赏读
科幻作家刘慈欣给女儿的一封信
亲爱的女儿:
你好!这是一封你可能永远收不到的信,我将把这封信保存到银行的保险箱中,委托他们在我去世后的第二百年把信给你。不过我还是相信,你收到信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当你看着这张信纸上的字时,爸爸早已消逝在时间的漫漫长夜中。我不知道人的记忆在两个多世纪的岁月中将如何变化,经过这么长的时间,我甚至不敢奢望你还记得我的样子。
但如果你在看这封信,我至少有一个预言实现了:在你们这一代,人类征服了死亡。在我写这封信的时候已经有人指出:第一个永生的人其实已经出生了,当时我是相信这话的少数人之一。
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做到的,也许你们修改了人类的基因,关掉了其中的衰老和死亡的开关,或者你们的记忆可以数字化后上传或下载,躯体只是意识的承载体之一,衰老后可以换一个……
你收到这封信,还说明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银行对这封信的保管业务一直在正常运行,说明这两个多世纪中社会的发展没有重大的断裂。这是最令人欣慰的一件事,如果真是这样,那我的其他的预言大概也都成为了现实。在你出生不久,在我新出版的一本科幻小说的扉页上,我写下了:“送给我的女儿,她将生活在一个好玩儿的世界”,我相信你那时的世界一定很好玩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