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学业水平抽样评估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数2.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用0.5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0.一、选择题。(本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600余名代表齐聚北平,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这表明本次会议A.完善了新中国的政治制度框架B.确立了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C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2.以下是小唐同学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做的笔记,据此他认为新中国的成立絷比较内容鸦片战争后至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国家命运遭受列强侵略、奴役独立自主人民命运受奴役受压迫当家作主杯A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B.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C,实现了各族人民的大团结D.进人了社会主义的新时代3.1950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人朝参战》中指出:“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根据这一论述,抗美援朝的目的是御A检验人民军队建设成果B.打破美国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C,提高新中国的国际地位D.保障国家安全与工业基地发展41950年,毛泽东提出:“我们对待富农的政策应有所改变”。为了孤立地主,保护中农,稳定民族资产阶级,使土地改革的打击面由农村人口8%左右减至3%一4%,必须保存富农经济。由此可知当时的土地改革A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B.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C,采取温和渐进的改革策略D,建立社会主义集体农业八年级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5.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式上强调:“我们这次大会,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会议能体现这一意义的是A,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建设经验B.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C.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D,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6,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民族地区实施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政策,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民生显著改善。这说明A.各民族差异已经消除B.国家促进民族地区繁荣C.民族自治权不断扩大D.民族地区发展依赖外部7.1955年,周恩来提出:“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互相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这一主张被概括为A“另起炉灶”政策B.亚非反帝统一战线C.“求同存异”方针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8.1956年初,在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上海老牌私营企业永安百货完成公私合营。企业通过调整经营方式、增设工业品专柜、改善服务态度等措施,全年营业额达1560万元,较1955年增长30%,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A公私合营模式激发企业经营活力B.计划经济促进企业自主发展C.社会主义改造促进经济制度转型D.市场经济改革促进商业繁荣9.1956年,某会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次会议A.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B.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C.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D.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10.1956年,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导下,北京人艺排演《茶馆》展现近代社会变迁,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女篮五号》反映新中国人民精神面貌,自然科学界不同学派展开平等争论。这些现象体现了A.传统艺术形式的系统性复兴B.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科技发展C.文化领域全面学习苏联模式D.政策推动文化科学领域活跃11.以下是某著作中一章,记述了1956一1966年间中国的发展历程。这一章主要反映了第一节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和曲折发展第三节对国民经济和社会政治关系的全面调整第四节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左”的错误的发展A人民政权的成立与巩固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社会主义建设十年探索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八年级历史试卷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