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习题课件(5份打包) 湘教版(2024)地理 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习题课件(5份打包) 湘教版(2024)地理 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01
核心知识梳理
02
课时达标精练
03
综合素养提升


一、 时空分布不均
1. 水资源定义
广义:地球上所有的气态、液态和固态天然水;狭义:便于人类利用的淡水。
2. 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
分布维度 特点 影响
时间分配 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 大 易造成干旱或洪涝灾害,给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带来困难
地区分布 东多西少,南多北 少 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部分地区用水紧张
夏秋多、冬春少,
年际变化大
东多西少,南多北

二、 兴建水利工程
1. 兴建水利工程的背景
(1) 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区缺水,需要跨流域调水。
(2) 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且年际变化大,需调节各季节水量。
2. 水利工程分类及实例
水利工程类型 目的 具体工程 工程作用
跨流域调 水 将水资源较丰富流域的水调至水资源短缺的流域,以弥补缺水地区的用水不足 南水北调 工程 把长江流域富余的水调入华北、西北地区
兴建水 库 调剂河流各季节的 水量 小浪底水利枢纽、三峡水利枢纽 调控水量,蓄水发电,提高防洪、抗旱和航运能力,扩大灌溉面积
跨流域调水
兴建水库
三、 节约用水
1. 我国水资源现状
  总量:淡水资源总量达3.0万亿立方米,居世界前列;人均:人均仅2100立方米,相对匮乏;分布:时空分布不够理想;质量:部分水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能够有效利用的水资源减少;问题:部分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用水难度加剧;大部分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
2. 解决缺水问题的途径
途径 具体做法
节约 用水 农业生产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模式
合理用水 将处理后的生活污水用于灌溉绿地、冲洗厕所、浇洒道路等
保护水资源 积极防治水污染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收集城市雨水作为绿化用水
节约用水
  我国是一个水土资源相对缺乏且空间匹配度欠佳的国家。如图示意我国各地区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对比。据此完成1~2题。
1. 我国水土资源空间匹配度最低的地区是( A )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西南地区
A
1
2
3
4
5
6
7
8
9
2. 为改善我国水土资源配置不协调状况,正确的做法是( A )
A. 跨流域调水 B. 海水淡化
C. 闲置耕地 D. 围湖造田
A
1
2
3
4
5
6
7
8
9
  水窖是指修建于地下的用以蓄积雨水的罐状容器。“母亲水窖”是一项集中供水工程,重点帮助饮水困难地区妇女及家庭解决用水困难,2025年是该公益项目启动的第25周年。下图为“母亲水窖”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1
2
3
4
5
6
7
8
9
3. “母亲水窖”集中供水工程主要分布在我国( B )
A. 东部 B. 西部 C. 东南部 D. 东北部
4. “母亲水窖”蓄积雨水量最多的季节是( B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B
B
5. 能够有效缓解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主要工程是( D )
A. 跨流域调水 B. 植树造林
C. 节约用水 D. 修建水库
D
1
2
3
4
5
6
7
8
9
  衡量一个区域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量。影响一个区域的年径流量,降水是关键因素。如图示意陕西省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据此完成6~8题。
1
2
3
4
5
6
7
8
9
6. 图中的山脉是( A )
A. 秦岭 B. 南岭 C. 巫山 D. 阴山
A
7. 陕西省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C )
A. 东多西少 B. 北多南少
C. 南多北少 D. 西多东少
C
1
2
3
4
5
6
7
8
9
8. 解决关中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有效措施有( C )
① 兴修水库 ② 大力开采地下水
③ 节约用水 ④ 跨流域调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C
1
2
3
4
5
6
7
8
9
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京杭运河调水,工程量小,但在黄河以南需逐级提水。中线工程取水于丹江口水库,水质较好,但需开挖新的输水渠道,工程量大。西线方案水质最优,但地形复杂,工程量巨大。下图是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1
2
3
4
5
6
7
8
9
(1) 南水北调的水资源主要来自  长江 (填河流),此工程主要缓解了我国水资源  空间 (填“时间”或“空间”)分布不均问题。
(2) 三条路线中工程量最小的是  东 线,水质最优的是  西 线。
长江 
空间 
东 
西 
1
2
3
4
5
6
7
8
9
(3) 南水北调中线开挖渠道后可自流北上,由此判断该线路的地势特点是  南高北低 (填“北高南低”或“南高北低”),该线可把水资源调往北京所在的  华北 平原。
(4) 请你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列举两条节水措施:  一水多用、使用各种节水器具、集中洗涤等 。
南高北低 
华北 
一水多用、使用
各种节水器具、集中洗涤等 
1
2
3
4
5
6
7
8
9(共19张PPT)
第二节 中国的矿产资源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01
核心知识梳理
02
课时达标精练
03
综合素养提升


一、 矿产和矿产资源
类别 定义 性质 分类 数量
矿产 一切埋藏在地下(或分布于地表),可供人类利用的天然矿物或岩石等 / / /
类别 定义 性质 分类 数量
矿产资源 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体 大多属于  非可再生 资源,储量有限 金属矿产、  非金属 矿产、  能源 矿产等 目前世界上广泛应用的有  80 余种
非可再
生 
非金
属 
能源
80 
二、 种类齐全,总量丰富
1. 总体特点:中国矿产资源总量  较大 ,矿种较为  齐全 。
2. 矿种数量:截至2021年底,已发现  173 种矿产,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的有  163 种。
3. 矿产分类及数量:  能源 矿产有煤、石油、天然气等13种;  金属 矿产包含铁、锰、铜等59种;  非金属 矿产如石墨、磷、硫、钾盐等95种;  水气 矿产有地下水、二氧化碳气等6种。
较大 
齐全 
173 
163 
能源 

属 
非金属 
水气 
三、 地区分布不均
1. 总体特点:中国已发现矿产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地区分布不均衡 。
2. 不同矿产分布情况
  能源矿产主要分布在  西北 、  华北 和  东北 地区;金属矿产分布相对集中;非金属矿产分布呈现南方  多 、北方  少 的特点。
地区分布不均
衡 
西北 
华北 
东北 
多 
少 
四、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国家安全
时间阶段 开发特点 存在问题或成果 未来发展方向
历史长期以来 传统的  粗放式 开采 资源浪费较大;易引发地质灾害(山体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等);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 污染 /
粗放式 
时间阶段 开发特点 存在问题或成果 未来发展方向
21 世纪 以来 坚持  节约资源 和  保护环境 的基本国策,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 在   综合利用 和  循 环利用 方面取得显著 成效 更加注重安全、高效、节约和集约,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综合利用 
循环利用 
  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发现矿产173种,多种矿产的储量居世界前列。如图为2020年世界和中国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对比图。据此完成1~2题。
1. 我国矿产资源( C )
A. 种类多、储量大,人均占有量多
B. 种类少、储量大,人均占有量少
C. 种类多、储量大,人均占有量少
D. 种类少、储量大,人均占有量多
C
1
2
3
4
5
6
7
2. 针对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我们应( D )
A. 禁止开采一切资源,全力保护
B. 增加资源出口量,赚取高额利润
C. 加大露天开采力度,提高产量
D. 改进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D
1
2
3
4
5
6
7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矿业领域绿色发展,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取得重要进展。下图为我国已探明的主要能源矿产储量地区分布图(截至2021年底)。据此完成3~4题。
3. 四川省较为丰富的能源矿产是( B )
A. 石油和煤炭 B. 天然气和页岩气
C. 石油和天然气 D. 煤炭和天然气
B
1
2
3
4
5
6
7
4. 在节约能源方面,我们倡导( B )
① 低碳出行 ② 垃圾分类投放
③ 使用一次性餐具 ④ 合理设定空调温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B
1
2
3
4
5
6
7
  (乡土地理)中国为世界上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矿种比较齐全的少数几个资源大国之一。下图示意中国矿产资源分布。据此完成5~6题。
5. 图中河北省的矿产主要有( A )
A. 煤矿和石油 B. 石油和锰
C. 铜和煤矿 D. 铜和石油
A
1
2
3
4
5
6
7
6. 据图推测,适合发展钢铁工业的城市是( B )
A. 大庆 B. 攀枝花
C. 金昌 D. 白云鄂博
B
1
2
3
4
5
6
7
7.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稀土是一种不可再生且至关重要的自然资源,作为全球稀土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国,还是其应用和出口大国。然而,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我国稀土资源的开发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包括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严重浪费,生态环境遭受的破坏,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的重复建设,出口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国政府已经加强了对稀土行业的监管,并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以确保我国稀土资源的安全。如图示意我国稀土资源分布。
1
2
3
4
5
6
7
(1) 概括我国稀土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
我国稀土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北多南少;轻稀土资源占90%以上,主要分布于北方;重稀土资源占比不到10%,主要分布于南方。
1
2
3
4
5
6
7
(2)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稀土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带来的问题。
过度开发导致稀土资源储量快速减少;开发过程中不注重保护环境,破坏地表植被引发土地沙化、水土流失,造成土壤和水污染;不注重深加工,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价格背离价值,浪费严重。
1
2
3
4
5
6
7
(3) 为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请为我国稀土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提升稀土开采加工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控制出口总量,提高稀土价格;促进稀土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技术;保护生态环境。
1
2
3
4
5
6
7(共24张PPT)
第三章整合提升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01
知识体系构建
02
重难考点精讲
03
中考真题体验


考点1 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及问题
问题 土地类型 危害 措施
建设占地 耕地 耕地减少,粮食供应 紧张 依法保护,加强基本农田建设
过度放牧 草地 草地退化,土地荒漠化 禁止过度放牧,建设人工草场
乱砍滥伐 林地 森林减少、水土流失 营造防护林、建立林长制
例1 土地是衣食之源、立国之本。图1为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图2为中国连片面积较大的梯田分布示意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 说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
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耕地不足。
  梯田是山区人民农耕智慧的结晶,按照形成时间可分为历史时期形成的梯田和近现代形成的梯田(如图2)。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南北方的梯田存在较大差异。
(2) 比较南北方梯田的差异,完成下列填空。
①  丘陵 ;②  黄土高原 ;③  水土流失 。
丘陵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的增加,部分地区的梯田被废耕。
(3) 分析梯田被废耕的原因,并为梯田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合理化建议。
原因:梯田不利于开展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水利设施落后,灌溉条件较差;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农村劳动力短缺。建议:利用梯田景观发展旅游业;退耕还草,恢复生态保护功能。
考点2 水资源的分布、问题及解决措施
例2 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西北和华北地区缺水严重,跨流域调水是缓解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我国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全面通水以来,累计调水400多亿立方米,使沿线一些河湖生态得到有效恢复。据此完成(1)~(2)题。
(1) 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D )
A. 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B. 减轻沙尘暴对北京的影响
C. 解决长江流域洪涝问题
D. 缓解北方严重缺水的状况
D
(2)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一组是( D )
① 大水漫灌 ② 一水多用
③ 工业用水循环使用 ④ 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D
  (2024·福建厦门模拟)下图示意我国2020—2050年能源消费构成(含预测)。读图,完成1~3题。
1. 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占比最大的是( A )
A. 煤炭 B. 石油
C. 天然气 D. 非化石能源
A
1
2
3
4
5
6
7
8
9
2. 2020—2050年间,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占比增长最快的是( D )
A. 煤炭 B. 石油
C. 天然气 D. 非化石能源
D
1
2
3
4
5
6
7
8
9
3. 煤炭占比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B )
A.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B. 为了改善大气环境
C. 煤炭资源面临枯竭 D. 能源消费总量下降
B
1
2
3
4
5
6
7
8
9
  (2024·福建)我国四个直辖市的水资源存在差异。读某年四个直辖市的水资源与人口状况表,完成4~6题。
城市 北京市 上海市 天津市 重庆市
水资源总量(亿m3) 29.8 34.0 13.0 656.1
人口数量(万人) 2171.85 2418.90 1559.50 3061.71
人均水资源量(m3/人) 137.21 140.56 83.36 2142.92
4. 人均水资源量最少的直辖市是( C )
A. 北京市 B. 上海市
C. 天津市 D. 重庆市
C
1
2
3
4
5
6
7
8
9
5. 以下景观图反映四个直辖市的水资源利用或空间分布差异,与重庆市相符的是( A )
A. 山区梯田(水田) B. 平原旱地 
C. 南水北调终点 D. 长江入海口
A
1
2
3
4
5
6
7
8
9
6. 上海市水资源较多,但存在水污染现象。为减轻水污染,上海市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C )
① 农业生产采用大水漫灌 ② 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③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④ 减少农业化肥使用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C
城市 北京市 上海市 天津市 重庆市
水资源总量(亿m3) 29.8 34.0 13.0 656.1
人口数量(万人) 2171.85 2418.90 1559.50 3061.71
人均水资源量(m3/人) 137.21 140.56 83.36 2142.92
1
2
3
4
5
6
7
8
9
  (2025·福建泉州模拟)福建泉州湾“蓝色海湾”综合整治被评为2024年我国海洋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擦亮了泉州湾滨海生态廊道“金名片”。下图为泉州湾综合治理模式。据此完成7~8题。
7. 泉州湾面临的问题甲和乙分别是( B )
A. 减少 减弱 B. 减少 增强
C. 增加 减弱 D. 增加 增强
B
1
2
3
4
5
6
7
8
9
8. 泉州湾海洋生态修复的主要意义有( A )
① 增加泉州湾的生物多样性 ② 带动沿岸休闲旅游的发展 ③ 增强海岸带防灾减灾能力 ④ 提高深海开发的经济效益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1
2
3
4
5
6
7
8
9
9. (2024·福建宁德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一向有“地大物博”之说。
材料二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图1)与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图2)。
1
2
3
4
5
6
7
8
9
(1) 图1中序号表示以水田为主的耕地的是  ② (填序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④最适宜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草地 。
(2)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  丰富 、人均  不足 。
② 
草地 
丰富 
不足 
1
2
3
4
5
6
7
8
9
(3) 图1中③代表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山地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③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林地 ;它集中分布在东北和  西南 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
(4) 从图2可以看出,我国水土矛盾最突出的地区是  北方地区 。
山地 
林地 
西南 
北方地区 
1
2
3
4
5
6
7
8
9
(5) 图1中③区域的农业类型在利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  水土流失 ,对此,请你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 。
水土
流失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 
1
2
3
4
5
6
7
8
9(共18张PPT)
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01
核心知识梳理
02
课时达标精练
03
综合素养提升


一、 世界海洋大国
1. 海洋的重要性:海洋是巨大的天然物产宝库,能为人类提供食物、能源、矿物、水源、化工原料乃至广阔的  活动空间 。合理开发利用海洋对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意义重大。
活动空间 
2. 我国海洋资源及开发情况
(1) 海洋空间资源:我国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的太平洋,海洋空间广阔。开发利用方式包括耕海牧渔、  填海造地 、海岛开发、港口建设、海洋运输。
(2) 海洋生物资源:记录到的海洋生物有2.8万多种,约占全球海洋物种总数的13%。开发利用方式包括发展捕捞与养殖业。
填海造地 
(3) 海洋矿产资源:近海大陆架埋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海上油气勘探主要集中在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等海域。
(4) 海洋化学资源:海水中已发现化学元素80多种。开发利用方式包括利用海水晒盐,提取镁、溴、碘等化学元素,我国海盐总产量一直居世界第  一 。
(5) 海洋能源资源:资源较为丰富,可开发利用率高开发利用方式包括开发潮汐能、潮流能、  波浪能 等。
一 
波浪能 
二、 保护海洋生态,建设海洋强国
1.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 成就: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上取得巨大成就。
(2) 问题:由于人们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近岸海域污染排放总量和近海捕捞强度未减,沿海滩涂和海湾面积持续减少,导致海水污染加剧、生态系统退化、生物资源衰竭、赤潮灾害频发等问题,直接制约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海洋保护及发展举措
(1) 理念: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海洋开发总布局之中。
(2) 原则: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并举。
(3) 目标: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海洋不仅美丽,而且富饶,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在世界海洋开发浪潮的推动下,我国也加快了向海洋进军的步伐。读部分盐场区域图,完成1~2题。
1. 图中莺歌海盐场所在的位置是( A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A
1
2
3
4
5
6
7
2. 该海区不仅开发了海盐资源,还对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进行了大量开发。海口附近油类污染严重,与之相关的资源开发是( A )
A. 石油资源 B. 旅游资源
C. 生物资源 D. 空间资源
A
1
2
3
4
5
6
7
目前,我国拥有全球近一半的海上风电能,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已探索开展海上牧场与海上风电融合发展。读我国风电场分布图,完成3~4题。
3. “海上风电+海上牧场”开发利用的资源属于( A )
① 海洋空间资源 ② 非可再生资源
③ 可再生资源 ④ 海洋能源资源
⑤ 海洋化学资源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①④⑤ D. ②③⑤
A
1
2
3
4
5
6
7
4. 我国发展海上风电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B )
A. 国土面积辽阔 B. 海岸线漫长
C. 沿海降水多 D. 东部地势平坦
B
1
2
3
4
5
6
7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我国是海洋大国,加快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强国建设是我们的历史使命。读我国东南沿海部分盐场、沉积盆地分布图,完成5~6题。
1
2
3
4
5
6
7
5. 下列关于南海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措施,错误的是( A )
A. 加大海洋渔业资源捕捞力度
B. 加快南海油气资源的勘探
C. 加大海洋环境监管保护力度
D. 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海洋
A
1
2
3
4
5
6
7
6. 下列符合全国海洋宣传日主题的有( D )
① 加大海洋石油开采力度 ② 缩小海洋养殖面积 ③ 生产、生活污水达标排放 ④ 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D
1
2
3
4
5
6
7
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东部、南部濒临的海域广阔,但是近年来由于海洋污染、过度捕捞等原因,我国近海渔业面临着枯竭的危险。
材料二 我国盐场、渔场分布图。
1
2
3
4
5
6
7
(1) 我国近海渔场很多,A、B、C、D四渔场中的  B舟山 (填字母及名称)渔场位置适中,是多种鱼类洄游的必经之地,是我国第一大渔场。
B舟山 
1
2
3
4
5
6
7
(2) 我国近海渔业面临枯竭的原因是  海洋污染和过度捕捞 。
(3) 淮河南北两侧盐场的大小和数量的不同之处是  淮河以北的盐场规模比较大,数量比较多;淮河以南的盐场规模比较小,数量比较少 。
海洋污染和过度捕捞 
淮河以北的盐场
规模比较大,数量比较多;淮河以南的盐场规模比较小,数量比较
少 
1
2
3
4
5
6
7
(4) 由上题可知,我国海盐产量的大部分集中在淮河以  北 ,请阐述其主要原因:  沿海滩涂广阔;降水少,晴天多,蒸发量大 。
北 
沿海滩涂广阔;降水少,晴天多,蒸发量大 
1
2
3
4
5
6
7(共20张PPT)
第一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01
核心知识梳理
02
课时达标精练
03
综合素养提升


一、 人多地少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人多地少 ”。
人多地少 
二、 类型齐全
类型 面积/ 亿公顷 占陆地 总面积/% 森林 覆盖率/% 总体分析
可利用 的土地 耕地 1.28 13.3 / 耕地资源数量有限,可开垦为耕地的荒地较少
林 地 2.84 29.6 24.02 /
草 地 2.64 / / 居世界前列
难以利用的土地 / / / 难以利用的土地面积较  大 
林地
草地
大 
三、 区域差异明显
1. 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1) 耕地:东部季风区的  平原 、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
(2) 林地:东北、  西南 的边远山区的天然林地,东南部山区的人工林和次生林。
(3) 草地:北部、西部内陆地区。
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区别
我国的土地类型包括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而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有耕地、林地、草地、城乡建设用地等。
平原 
西南 
2. 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
地区 气候条件 土地资源特点 耕地和林地占比及类型
东部季 风区 雨热同期 土壤肥沃,生产力高 约占全国92%;南方多丘陵、山地,以  水田 为主;北方平原广阔,以  旱地 为主
水田 

地 
地区 气候条件 土地资源 特点 耕地和林地占比及类型
西北内 陆区 光照充足,热量较丰富,但干旱少雨,水资源明显不足 草地和荒漠所占比重大 /
青藏高 原区 光照时间  长 ,但海拔高,气温低 土地生产力较低 /
长 
四、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土地类型 问题 解决措施
耕地 乱占耕地,面积减小;后备耕地不足 切实保护耕地,适当开垦荒地
林地 毁林开荒,滥伐森林 保障森林生态安全,建立林
长制
草地 超载放牧,弃牧毁草开荒 确定合理的载畜量,划区轮牧
2. 基本国策: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我国是第一个设立土地日的国家,每年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如图为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图。读图,完成1~3题。
1. 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 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
B. 草地多分布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C. 各类土地资源均匀分布
D. 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保护耕地”多次被作为全国土地日的主题。我国耕地( B )
A. 在土地利用类型中占比最大
B. 总量有限,人均耕地少
C. 可供开垦的后备资源很充足
D. 水田都分布在长江流域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下列选项与我国土地资源(阴影区域)分布情况图内容相符的是( D )
D
A. ① 旱地 ② 水田 ③ 林地 ④ 荒地
B. ① 旱地 ② 水田 ③ 荒地 ④ 草地
C. ① 水田 ② 旱地 ③ 荒地 ④ 林地
D. ① 水田 ② 旱地 ③ 林地 ④ 草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读漫画《分“田”》,完成4~5题。
4. 漫画《分“田”》反映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C )
A. 乱砍滥伐 B. 过度放牧
C. 乱占耕地 D. 围湖造田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针对漫画反映的问题,我们应该( C )
A. 为发展地方经济,鼓励开发商投资开发
B. 为保障粮食安全,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
C.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D. 转变农民的生产方式,鼓励农民进城务工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耕地等级数值越小,表示耕地质量越优。读我国部分地区耕地等级和耕地面积示意图,完成6~7题。
6. 我国最适宜进行耕地建设的地区是( A )
A. 东北地区 B. 黄淮海地区
C. 黄土高原地区 D. 长江中下游地区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青藏地区耕地等级高的原因是( C )
A. 土壤污染程度低 B. 耕地面积广阔
C. 海拔高,冻土广布 D. 河流多,水源充足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长期以来我国从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构筑耕地保护新格局,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和我国耕地保护的宣传漫画,完成8~10题。
8. 我国必须“严守耕地红线”的主要原因是( D )
A. 土地资源总量少
B. 可开垦为耕地的荒地多
C. 人均耕地面积大
D. 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漫画突出体现了我国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中严格     的规定( C )
A. 控制耕地转为建设用地
B. 禁止发展林果业
C. 控制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
D. 禁止开垦荒地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为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下列措施合理的有( A )
① 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
② 土地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
③ 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④ 通过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和漫画《手下留情》,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名称:A  水田 ,B  旱地 ,C  草地 ,D  林地 。
水田 
旱地 
草地 
林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东部 (填“西部”或“东部”)地区,所处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平原 和盆地。
(3)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  东北 、东南和  西南 地区。
东部 
平原 
东北 
西
南 
(4) 漫画《手下留情》反映了人类对哪种资源的破坏?
森林资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