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仙桃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仙桃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年七月高二期末统一调研测试试卷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
2
3
4
5
6
7
8
答案
A
B
C
D
C
0
A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8
C
B
A
B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14分)
(1)6分。每个答案要点应包括“总体概括(1分)”“具体描述(1分)”。示例如下:
11世纪末,罗马法复兴开始:以意大利市民阶层和法学家为主,主张重新解释罗马法,从法
律的角度为城市自治辩护:16世纪,罗马法复兴的发展:以英国世俗王权和教会力量为主,围
绕王权和教权展开;16世纪以后,罗马法复兴中心的转移:以法国人文主义法学家为主,从构
建超越国度的共同法到研究民族法。
(2)8分。本小问为半开放性设问,答案要点应包括“背景2分”“实质2分”“影响4分”三
个方面。示例如下:
罗马法的复兴是中世纪后期欧洲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发展的产物,其实质是新兴社会力量
寻找国家治理方式的表现。罗马法的复兴,适应了欧洲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王权的强化、
民族国家的构建,对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近代自由主义观念的萌生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7.(14分)
(1)种类丰富、形式多样:血腥与赌博并重:参与广泛,但阶级差异日益浓厚。(6分)
(2)趋势:逐渐走向规范化、职业化、商业化、产业化。(2分,任意两要点即可)
原因: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人们有条件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交通工具的改进、城
市化的持续增长,为大型体育赛事的盛行莫定基础:政府的重视、世界霸权地位的确立,为英国
体育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国内外政治外交环境。(6分。其它合理答案,可的情给分)
18.(15分)
(1)发展演变:从考古博物馆到考古、自然标本博物馆再到科学博物馆:从私人博物馆到国立
博物馆。(4分)
历史因素:文艺复兴的拓展;新航路的开辟;宗教改革的展开;科学革命的兴起;中央集
权的民族国家出现。(4分,任意四要点即可,其它合理答案可的情给分)
1
(2)职能:收藏展示、科学研究、社会教有。(2分,任意两要点即可,其它相关表述言之有理
亦可)
阐释:5分。本小问为半开放性设问,答案应包括“背景(1分)”“概况(1分)”“影
响(3分)”。示例如下: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文化多样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桃战。1989年的博物馆定
义引入了“传播”的概念,就是对这一历史话题的回应。在推动各国维护自己的文化特性的同时,
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9.(12分)
评分建议:选择货币与论题2分+史实论述8分+结论2分。示例如下:
选择的国际货币:意大利城邦、荷兰
论题:经济规模和贸易程度影响意大利城邦和荷兰国际货币的更迭兴衰。
13一16世纪,意大利诸城邦处于东西方之间陆路贸易通道的中枢要道,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
萌芽,成为欧洲主要的工商业和金融中心,在欧洲逐渐形成了以地中海为中心的商业格局,使得
佛罗伦萨的弗洛林金币和威尼斯的杜卡托金币成为这一时期地中海贸易的主流通货。17一18世纪,
荷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有“海上马车夫”之称,阿姆斯特丹成为世界商业中心之一,欧洲
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使得荷兰的基尔德、斯第沃等货币成为国际硬通货。
总之,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影响其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的流通状况。仙桃市2025年春季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高二历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
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埃及的祭司于公元前4000年一前3000年之间就已开始保存文字记录,其后两千年,荷
马的诗歌还只是用口述的方式在希腊城邦流传:中东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已进人青铜
器时代,其后两千年,欧洲人才学会了如何熔炼金属。这段材料的作者意在说明
A.欧洲并不是人类文明先驱者
B.古代文明区域间交流频繁
C.世界古代文明具有多元特点
D.地理环境影响生产力水平
2.下图是亚历山大帝国分裂后的形势图。在此之前,大麦占据古代两河流域灌溉农业
80%的比重,由于土地盐碱化问题,单位面积产量不断下降,歉收屡屡发生。控制这里
的塞琉古王国推广葡萄、椰枣、豆蔻
和肉桂等作物,每公顷收益较大麦
高5倍以上。据此推知,希腊一马
疏古王期
其顿人的到来
054
A.解决了大麦减产带来的农业危机
氏密王引
B.丰富了两河流域的文化内涵
C.维护了希腊海外城邦的经济利益
D.适应了罗马帝国的市场需求
高二历史试卷第1页(共8页)》
3.公元1088年,英国达勒姆主教因为没有给国王威廉二世履行军事义务而被起诉。尽管
达勒姆主教对世俗贵族审判自己非常不满,但起诉方强调主教从国王处获得了封土,属
于国王诸多封臣中的一员。经过诉辩双方在法庭上的激烈争吵,最终达勒姆主教的封
土被没收。材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已经形成较为强大的世俗王权
B.构建起国王控制的民族宗教
C.封建制度下权利与义务的失衡
D.确立了权在法下的法治原则
4.19世纪初,在意大利,约瀚大公呼吁:“你们是法国人的奴隶,你们的金钱和鲜血正在被
浪费…。”在西班牙,民间流传着这样的特殊问答:“谁是你的敌人?一拿破仑。杀
死法国人有罪吗?一不,按上帝旨意,罪有应得。”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的欧洲
A.启蒙思想的流传
B.专制王权国家的崩溃
C.政治秩序的重构
D.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
5.1883年美国《彭德尔顿法》规定:“政府官员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事务官通过公开考试
录用,非因过失不得解雇。”19世纪末,法国建立全国统一的文官管理机构,德国设立帝
国文官总署。这些举措
A.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B.避免了党派间恶性竞争
C.规范了文官队伍的选用
D.缓解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6.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
着英国这一工业中心。到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
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这体现出
A.国际局势的日益紧张
B.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
C.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D.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
7.一战爆发后,印度的精英们几乎一边倒地不遗余力地支持英国的战争。国大党领导巴苏
宣称:“印度已经意识到她必须成为(大英)帝国重要和平等的一员。”一战结束后,以甘地
为代表的印度精英们意识到英国对印度的统治是“不道德,不公正和自高自大…。如果
(印度)人民对此宽容而不抗争,我们将永远不会进步”。影响上述转变的因素有
①印度民族自治诉求的破灭
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推动
③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
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深人
A.①③
B.②④
C.②3
D.①④
8.如下表所示,1928年苏联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相对份额较低,人均工业化水平也
低于大不列颠、美国等国。这反映了当时的苏联
意大利,2.7
苏联,5,3
英国,9.9
200
180
法国,6
160
140
120
100
80
德国,11.6
0
4
美国.39.3
大不列颠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苏联日本
1928年各大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
1928年各国人均工业化水平
所占相对份额(%)
(以1900年的大不列颠为100)
高二历史试卷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