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映出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繁荣与开放。下列能反映上述史事是A.日本遭唐使最多的一批超过500人B.玄类西行取经游历100多个国家七年级历史试题C,与亚欧非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来往D.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了17年(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8孙思邀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所撰医学著作特以“千金”命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名。由此我们最能感悟其1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它的廷续和完善,加强了朗廷在选官上的权A.医德高尚B.刻苦学习C.医术精湛D志向远大力,使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用人制度逐渐确立。标志着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创9.《光明日报》2023年9月14日报导“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迄今,莫高窟保立的是存了735个洞窟,包含了建筑、雕塑、壁画、音乐、舞蹈等多种门类的艺术,"”由此可A隋文帝时,以才能取士B.隋场帝时,设置进士科见,莫高窟的特点是①历史悠久②数量多③都宣传佛教④艺术门类多C唐太宗时,增加考试科目D.武则天时,创立毁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10.“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宋朝时期的这首《神童诗》反正。”材料表明,隋唐时期的中央机构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价值取向,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宋朝推行的A.分工明确互为补充B.部门增多相权削弱C程序繁琐效率低下D相互协调互为监督A加强中央集权措施B,崇文抑武的方针3.下列各项诗句,符合右图(唐朝长安城)特点的是C.王安石的改革变法D,行仁政的治国方略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眭11.宋朝统治者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改革和发B.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展科举制,学校教育和科举制的联系也日益紧密。这种做法C长安大道连狭斜,背牛白马七香车安化明德门店门水A避免了统治危机的出现B.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D.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唐朝长安城平面图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4.“是时(唐玄宗开元年间),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青、齐间斗才三钱,娟一匹钱12.“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反映了辽统治者实行藩汉分治的制度,这一制度二百,…天子骄于佚乐而用不知节,大抵用物之数,常过其所入。”上述材料反映的①促进了契丹社会的发展②缓和了辽与北未的关系是唐玄宗③有利于民族交融④促进了中原地区的统A生活奢侈,团家财政入不敷出B.修造宫股,取悦杨贵妃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C重用奸佞,为唐朝衰亡埋祸根D.怠理朝政,导致战乱不断13右图反映了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是5.“五代诸镇节度使,未有不用勋臣武将者五代之乱,朝廷威令不行,浩钟劫财之风,A.民族政权并立西甚于盗贼,强夺枉杀,无复人理。“材料记述了五代时期武将掌权的影响是金A统治腐朽,赋役繁重B.各民族和谐相处B.政治混乱,社会动荡C宦官乱政,天灾人祸D.北人南迁,促进统一C.交融形成新民族南6“64】年,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D.建立民族共同体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文成公主带去的这些嫁妆14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玫事务,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A反映了唐朝杜会风气比较开放B.加强了唐朝对吐蕃地区的管锆是中书省临时派出处理地方事务的机构,后来转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行省C.促进了吐蕃经济和杜会的发展D巩固了唐朝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由此可知,行省制度7.“这是一座约1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宽阁的大道纵横交错。大道上时常挤满了波斯人、A加强了我国对边疆地区的管理统治B.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印度人、犹太人、亚美尼亚人和各种中亚人”《全球通史》对唐都长安的描述,反C完善了中央对地方行政区划的管理D.有利于对各级地方官吏政绩的考核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七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招AP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