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制作历史知识小卡片也是学好历史的一种方法,在下图知识卡片的空白处填写的正确内容应是( )隋朝 建立时间:581年 人物:杨坚 都城:长安 朝代特点:A.制礼作乐,封邦建国 B.修筑长城,焚书坑儒C.统一国家,科举取士 D.开辟丝路,沟通中外2.古人赞颂大运河的历史功效:“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反映了大运河( )A.连接了不同水系 B.促进了经济交流C.有利于实现统一 D.导致了隋朝灭亡3.唐太宗说:“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材料表明唐太宗( )A.注重虚心纳谏 B.勤俭治国 C.重视国民生计 D.唯才是举4.“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非外间所应知者,皆反复极言,而上之人亦不以为罪。”该论述旨在强调唐诗A.作者地位低下 B.创作氛围宽松 C.反映市民文化 D.批判封建礼教5.下面是郭沫若写的一首诗,画线处填入的人物应是( )__________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A.鉴真 B.玄奘 C.岳飞 D.郑和6.如果把唐朝的兴衰过程看作一个抛物线形状(如图所示),那么A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黄巢起义 D.唐蕃会盟7.宋神宗时,出现了地主向政府缴纳的地税比变法前平均增加了2倍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王安石变法( )A.实行保甲法 B.实行方田均税法C.提高了征税标准 D.实行农田水利法8.辽圣宗时,萧太后倚重的汉族官吏韩德让,“为相以来结欢宋朝,岁时修睦,无少间隙”。这突出地说明了( )A.辽统治者采用汉人官制 B.北宋对辽构成重大威胁C.辽与北宋之间已无矛盾 D.辽与北宋关系逐渐缓和9.北宋时期,市镇的发展主要在黄河流域,而同时代的江南地区相对较少,如苏州只有4市镇。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的市镇异军突起,临安府增至28市镇,嘉兴府达15市镇,苏州达19市镇。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人口数量快速增长C.黄河流域社会稳定 D.海外贸易迅猛发展10.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称蒙古族的英雄铁木真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的主要历史功绩是( )A.率军攻灭南宋 B.开发江南地区 C.完成全国统一 D.统一蒙古草原11.下表为北宋时期都城夜市的记载。据此可知,北宋( )种类 概况固定型店铺 酒楼、茶肆、金银首饰店、药铺等,其中大部分是个体私营半固定型摊贩 装饰品、迷信品、日用杂货、各类小吃流动型摊贩 各类饮食A.社会崇尚奢靡之风 B.商业管理制度较为混乱C.专业化市场已出现 D.商业经营方式灵活多样12.宋朝都市繁荣,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下列情境可能会出现在下面名画中的是(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A.拥有织机五六百张的手工业工场 B.勾栏里说书人讲述《岳家将》的故事C.汴河沿岸的夜市生意兴隆 D.大相国寺冬日美丽的雪景13.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活字印刷术这样描述,“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表明活字印刷术A.提高效率 B.节约成本 C.流传广泛 D.浪费纸张14.明代商业发展推动工商业市镇的崛起。在松江府,棉织业市镇有朱泾镇、朱家角镇等;在嘉兴府,丝织业市镇有王店镇、王江泾镇等。这说明当时A.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 B.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C.资本主义经济普遍出现 D.农产品商品化开始出现15.近期热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美食。中国人开始吃上用自产的玉米、马铃薯和花生制成的美食最早应在(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16.某历史论文提到了“1662年”“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民族英雄”等信息。据此判断该论文重点研究的人物是A.郑成功 B.文天祥 C.戚继光 D.忽必烈17.如果没有康雍乾盛世期间的统一大业,中国就没有现在的版图,更谈不上现在的统一。下列可以证明这一观点的举措是( )A.在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 B.在琉球设澎湖巡检司C.在西域设置北庭都护府 D.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18.与汉代“千里不贩柔”相比,明清时期,粮食、布匹等民生日用品已成为长途贩运的主要商品,且出现了诸多商品粮基地。下列各项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 )A.交子的出现 B.市舶司的设置 C.商帮的兴起 D.十三行的设立19.军机处由皇帝选派亲信的满洲大臣和汉族大臣共同组成,逐渐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的核心机构。军机处的裁决权完全出自皇帝,从此以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已成空名,满洲贵族的势力有一定削弱。由此可知,军机处( )A.使得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B.只有起草诏令的职能C.由军机大臣与皇帝共同组成 D.使清代丞相权力膨胀20.描写封建家族的衰亡和一对贵族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艺术地再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形,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的著作是A. B.C. D.二、综合题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根据儒家“征召有才能的人才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种种问题”的基本信条,隋唐时期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才打开了入仕的大门。——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材料二:材料三: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中书省统山东西、河北之地,谓之腹里……——摘编自《元史·地理志》(1)材料一中的“选官制度”指的是什么?实行这一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哪个朝代的行政制度?简要评价图二所示行政制度的影响。(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历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朝代。该朝代为加强管理开创了何种制度?(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总体趋势。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岭外代答》《诸蕃志》记载,当时来南宋通商的国家有五十多个。这些国家的商人每年夏至以后乘海船前来,十月以后陆续起航回国。南宋商人去海外贸易的国家有二十多个。——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明初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宋元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明代对外关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为了发展对外关系,明成祖特派遣郑和率船队下西洋,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奉命七下西洋,郑和船队下西洋带动了亚非许多国家派遣使节入明进行朝赏和贸易。——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材料三: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在陆上只有恰克图与外国通商……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更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对外贸易的特点。(2)据材料二,分析郑和船队远航的条件。(3)材料三反映出清政府实行什么政策?分析该政策产生的消极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代对外交往的认识。23.科技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由于地理上的相对隔绝、政治上的相对独立稳定,古代中国人独自走着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形成了技术型、经验型、实用型为主的科技体系。……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一直保持着其永恒的魅力。——吴国盛《科学的历程》(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科技体系的特点。材料二:明清时期传统科技仍居世界领先地位,传统科技呈现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2)请写出明清时期“集大成的科技著作”两部。材料三:从世界范围看,明清时期的科技从总体上逐渐从先进转为落后,而且与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八股取士制度严重束缚了人的思想和心灵,读书是为了做官,很少有人去攀登科学的殿堂,没能产生如同期西欧的天文、数学等近代科技。同时,因受封建制度的束缚,人才培养不能和社会生产相结合,推动社会发展。——牛翠萍《从明清教育解析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概括制约明清时期科技发展的因素。材料四: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对发展科技有何建议?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统治多民族大一统国家方面,清朝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清朝在中央设有专门负责边疆民族事务管理的机构理藩院。……出于统治边疆民族地区的需要,清廷大力推行民族立法工作……——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材料二:清代边疆民族治理政策的总框架是“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因其地域的广阔性,决定清代边疆政策内涵的多样性……在西藏和西南地区,又根据当地政治、历史、民族特点实行不同的措施。——摘编自马大正《略论清代边疆政策研究》(1)据材料一,概括清朝统治多民族大一统国家采取的主要措施。(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清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管辖的措施。(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家统一的认识。《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参考答案1.C2.B3.C4.B5.A6.A7.B8.D9.A10.D11.D12.C13.A14.A15.D16.A17.D18.C19.A20.D21.(1)制度:科举制;目的:为了维护和巩固统治,加强封建专制。(2)朝代:图一:唐朝(隋朝);图二:宋朝。影响:宋朝的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但也造成了政府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人浮于事等。(3)元朝。行省制度。(4)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或皇权不断加强)。22.(1)特点:交往国家多;贸易时间长,对外港口多等。(2)条件:明初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宋、元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3)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4)认识:交流(开放)促发展,树立开放意识,坚持对外开放(交流)。23.(1)特点:技术型、经验型、实用型为主。(2)著作:《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任答两点)(3)因素:八股取士制度严重束缚了人的思想和心灵;受封建制度的束缚,人才培养不能和社会生产相结合。(4)建议:重视人才;重视创新;重视教育等。(言之有理即可,任答一点)24.(1)措施:设立管理机构理藩院;推行民族立法工作。(2)措施:实行册封达赖、班禅制度;设立驻藏大臣;设立噶厦;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实行金瓶掣签制度等等。(3)边疆的安定对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着重要意义,要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维护民族团结,同破坏祖国统一、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