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送别黄旭华:为国“深潜”的他走了…2月6日,黄旭华院士在湖北武汉逝世。2月10日,黄旭华遗体告别仪式在湖北武汉举行。倾尽一城花,只为奠一人。他隐姓埋名三十载,深潜碧海铸重器。面对国外严密的技术封锁,他带领团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路攻克种种技术难关,突破了核潜艇最关键、最重大的七项技术,让茫茫海疆有了中国的“钢铁蛟龙”。黄院士曾寄语学子:“复兴中国梦,学子当自强”,而他的事迹,正是自强不息的最好诠释。的中国人—无惧惊涛骇浪,一生为国深潜做第五课 人生当自强分议题1:叩问精神基因—为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分议题2:铸就深海利剑—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总议题:“深潜”三十载,旭日何以耀中华?分议题一叩问精神基因—为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在黄旭华院士追悼大厅中有不少没有署名的花圈,这些花圈来自他之前工作单位的同事们,这些新时代的“黄旭华们”是无数个隐姓埋名的科技工作者。他们正以实际行动传承着黄旭华院士的精神。薪火相传,奋飞不辍。忠魂藏深海,精神励后来议一议①从黄旭华院士和新时代的“黄旭华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自强不息深深融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血脉中,你知道自强不息这一词源于何处吗?出自《周易·乾卦·象传》。原句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之运行,四时交替,昼夜更迭,岁岁年年无有止息,是刚健之德的生动体现;君子也应效法天道,不断奋发图强,自我求新,永不止步。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和社会实践沉淀出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议学追问②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一百多年来,涌现出的一批又一批如黄旭华院士般自强不息、百折不挠、英勇奋斗的英雄模范,既是我们的骄傲,更是我们的榜样。你还知道哪些自强不息的英雄模范的事迹?(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来思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向屠刀 视死如归——陈延年精神之光 永不熄灭—“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勤奋工作 踏实劳动——许振超奋斗不息 以身许国—第七六〇研究所抗灾抢险英雄群体知识总结①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和社会实践沉淀出的优良传统。在美好的青春年华里,我们手握历史的接力棒,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②少年强则国强,我们的未来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自强的青春有未来。1.为什么要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P44、P41蓝字分议题二铸就深海利剑—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换位思考:②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树立理想时,你会考虑哪些因素?①如果是你,你当时会有何选择?“我不学医了,我要投身到军工”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很多卓越的领导人在青少年时期就确立了远大理想。毛泽东立志献身中华民族强盛,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邓小平16岁赴法国勤工俭学并于1923年加入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习近平15岁时到陕北插队,他在回忆自己的知青生活时说:“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由此可见,青少年时期树立远大理想对个人成长有何重要意义?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树立远大理想,才能更好地激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的自强计划之“填写理想坐标卡”:填写“我的理想与国家需求的结合点”,如“未来从事环保科技助力碳中和”。知识总结我们要怀有拳拳爱国之心,立下报国之志,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找到青春进取的方向和力量,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1)树立远大理想。P45追寻“造船报国”梦想,以专业第一考入交大1945年至1949年,黄旭华就读于国立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造船工程系,接受了扎实的基础教育和严格的专业训练,这为他之后从事舰船军工科研,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这给予我们何种启示?1953年,他提出在船底舱室安放压铁,解决了江南造船厂对船舶稳性问题的担忧。后来,这批船在解放一江山岛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知识总结我们要认真对待各门课程,勤学好问、夯实基础;要关注现实问题和社会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趁着青春年少,我们要练就一身本领,更好地为民造福、为国争光。(2)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P45“一万年也要造出核潜艇!”1958年,他接到“到北京出差”的通知,从此踏上了隐姓埋名三十载的核潜艇研制之路。1959年中国领导人希望苏联帮助中国发展核潜艇,但赫鲁晓夫认为,核潜艇技术复杂,中国搞不了。对此,毛泽东誓言:“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听了这句话,更坚定了我献身核潜艇事业的人生走向。”黄旭华说。从无到有当时的研发究竟有多难?我的自强计划之“应对困境工坊”:分享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挑战或者困境,小组讨论解决方案(如考试失利、社团活动受挫),并制定行动计划。议一议研制核潜艇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我国的核潜艇研制团队又是如何解决的?知识总结①我们要在做事中不断磨炼意志、锤炼品格。②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首先要学会依靠自己、对自己负责,学会做事、身体力行。③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我们只有不怕吃苦、努力耕耘,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成就。(3)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P46知识总结(1)树立远大理想。(2)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3)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2.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P45-P46因为工作保密,黄旭华整整30年没有回家,家人不知道他从事什么工作,甚至父亲、二哥逝世也不能奔丧。离家研制核潜艇时,他刚30出头,等回家见到亲人时,已是60多岁的白发老人。有人问黄旭华,“忠孝不能两全”怎么理解?“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黄旭华面对青年一代给出了答案!黄旭华本名黄绍强,他给自己改名“旭华”,意思是中华民族必定如旭日东升一般崛起,他要为民族强大做出贡献。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让我们承先辈之精神,创吾辈之未来!“复兴中国梦,学子当自强”!思维导图树立远大理想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原因做法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少年强则国强启思导行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今天,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涌现出大批为国奋斗、自强不息的典范,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以“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为主题,撰写一份“自强宣言”。环节三随堂练习随堂练习1.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这离不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下列诗句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C.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题考查做自强不息中国人的表现。C:意思是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永不止息的精神,很好地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故C符合题意;A:主要是表达朋友之间真挚深厚的情谊,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B: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体现的是爱国情怀和为国家利益不惜牺牲的精神,而不是自强不息精神,故B不符合题意;D:强调的是要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取知识和经验,侧重于实践的重要性,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内涵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C随堂练习2.从“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之旅,到“奋斗者”号完成万米海试;从北斗卫星全球组网,到C919大飞机翱翔蓝天……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无数科技工作者自强不息的努力。这表明( )A.自强能让我们战胜一切困难B.自强是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C.只有科技工作者才需要自强D.自强的人都能成为科学家本题考查自强的作用。B:科技工作者通过自强不息的努力,取得了包括火星探测、深海探测、卫星组网和大飞机制造等一系列重大成就。这些成就证明了自强是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故B说法正确;A:“一切”说法过于绝对。自强确实可以赋予我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但并不能保证战胜“一切”困难。故A说法错误;C:“只有”这一说法过于狭隘。自强是一种普遍的品质,不仅科技工作者需要,各行各业的人都应该具备。故C说法错误;D:“都能”这一说法过于绝对。自强虽然有助于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但并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成为科学家。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B随堂练习3.中国人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推动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青少年学习这种精神就要( )①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决心③培养坚强意志、进取精神 ④克服缺点,让自己保持完美形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本题考查自强。①②③:青少年要学习自强不息的精神,就要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培养坚强意志、进取精神,故①②③说法正确;④:我们不可能做到完美,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A随堂练习4.“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种地、拉煤、打坝、挑粪……在梁家河插队时,不满16岁的习近平自觉接受磨炼,后来成长为种地的好把式。我们青少年也要通过劳动锻炼自己,向上生长,做能吃苦的好少年。做自强的中国人要( )①胸怀爱国之心,立下报国之志②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③找到青春进取的方向和力量④低估自己的能力,不敢尝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本题考查做自强的中国人。①②③:结合课本知识,做自强的中国人要胸怀爱国之心,立下报国之志;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找到青春进取的方向和力量,故①②③说法正确;④:这是自卑的表现,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A随堂练习5.下列人物身上体现了自强不息精神的有( )①奥运会上,中国队员奋力拼搏,为国争光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许振超多次带领团队开展技术攻关③“最美孝心少年”吴林香承担起照顾患癌母亲、瘫痪的外婆和年幼弟弟的重任④高位截瘫的“轮椅姑娘”李玉川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本题考查自强不息精神。①:奥运选手在赛场上奋力拼搏,展现了坚韧不拔、努力超越自我的精神,这正是自强不息的体现。故①符合题意;②:许振超带领团队不断攻克技术难题,这种持续的努力和创新精神,同样是自强不息的表现。故②符合题意;③:吴林香在面对家庭困境时,没有放弃,而是勇敢地承担起照顾家人的责任,这体现了她在逆境中的坚强和不懈努力,也是自强不息的一种表现。故③符合题意;④:李玉川虽然身体残疾,但她没有屈服于命运,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取得了优异的学业成绩,这同样是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体现。故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D随堂练习6.方志敏曾说:“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以下人物事迹与方志敏话语所表达的内容相一致的是( )A.杨宁,在一次走访时,看到乡亲三人分吃一碗粉,下决心要当“脱贫领头人”。B.陆鸿,因病导致脑瘫,但不愿成为家人累赘的他,带领残疾人做自媒体、开网店。他的工厂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残疾人扶贫创业基地。C.银发直播——千秋不老春这群爷爷奶奶在网课直播幽默的传授硬核知识。D.黄旭华,功勋赫赫,却因工作需要隐姓埋名30年,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D:方志敏的名言“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和黄旭华院士隐姓埋名30年,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都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国家利益至上的表现,表明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人都可以做也应该做的,启示我们要激励爱国之情,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要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贡献,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爱国情、报国志、强国行相统一,故D说法正确;A:杨宁下决心要当“脱贫领头人”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故A不符合题意;B:陆鸿,因病导致脑瘫,但不愿成为家人累赘的他,带领残疾人做自媒体、开网店,体现了自立自强,故B不符合题意;C:千秋不老春这群爷爷奶奶在网课直播幽默的传授硬核知识,体现了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故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下5.2《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课件.pptx 视频1.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