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历 史 试 卷
温馨提示:请每一位考生把所有的答案都答在答题卡上,答案要求见答题卡,否则不给分。
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每小题2分,共30分)
1、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近10万件石器,包括砍砸器、石钻、刮削器、雕刻器、尖状器等多种类型。这说明北京人
A.能够直立行走 B.学会保留火种
C.会制作并使用工具 D.使用磨制石器
2、春秋战国上下五百余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转型时代。促使出现这一大转型的根本原因是
A.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B.铁制农具和农耕的出现和推广
B.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D.各国纷纷开始变法改革
3、右图是某朝代形势图,其中①处机构设立的历史意义是
A.有效管辖西域,保障丝绸之路畅通
B.管理海外贸易,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C.加强了与吐蕃的交流,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D.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4、北方游牧民族穿的胡服款式与汉服迥然不同。胡服注重的是使用功能,缺乏中原汉民族那样强烈的社会政治等级意义和社会礼仪功能。由此可推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服饰的重要目的是
A.缩小南北差距 B.发展农业经济
C.促进民族交融 D.规范统治秩序
5、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各种联系。下列几组历史事件,主要体现因果联系的是
A.郑和下西洋———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B.北方游牧民族内迁————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C.倭寇扰边———戚继光抗倭 D.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6、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三幅文物图片集中反映了唐朝的
A.陶器生产技术 B.海外贸易发达 C.农业产量极高 D.社会经济繁荣
7、秦朝统治思想的失误所带来的严重后果,逼迫汉朝建国之初的思想家痛定思痛,深刻反省,进行新的抉择。“新的抉择”是指
A.实行休养生息 B.建立中央集权 C.提倡尊崇儒术 D.推行文化专制
8、比较分析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对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是
A.阶级基础 B.斗争对象 C.失败原因 D.斗争方式
9、辛亥革命绝非简单的旧式革命,它有现代化的成分,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开创了顺应潮流的共和时代,铸造的是千年壮举。其中,“千年壮举”指的是
A.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B.拒绝签字,维护主权
C.推翻帝制,建立共和 D.打击旧制,思想启蒙
10、下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其中③阶段的时代特征是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
11、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送一期专题——十九世纪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下列各项可以放进专题资源包的是
①文献:莎士比亚手稿 ②图片:俄国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
③地图:美国内战形势图 ④视频:权威重构与明治维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纵横十几省,跨越滔滔急流,征服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突破层层封锁,粉碎围追堵截,前至陕甘宁”材料描述的是
A.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B.国民革命军北伐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
13、制作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列思维导图中的空白处应填写
A.《资本论》的问世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国际歌》创作 D.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14、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海内外华夏儿女,同仇敌忾,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的钢铁长城。与此局面相关的是
A.提出和平建国方针 B.走“实业救国”道路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15、1993年,《欧洲联盟条约》生效后,在欧盟成员国,汽车司机过境不必办税务手续,人们可自由越境采购、旅游和工作,只要获得一国签证即可在该成员国内自由通行。这说明欧盟
A.推动欧洲成为影响世界局势的力量 B.促进欧洲的一体化发展
C.完全消除了欧洲内部各国贸易壁垒 D.对外用同一种声音说话
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题10分,17题9分,18题10分,19题11分)
16、某中学的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对外交往的变迁”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回顾古代对外交往】
材料一:汉代以丝绸之路为纽带,中国丝绸远销中亚、欧洲,西域物产输入中原。唐朝长安成为国际大都会,胡商云集,文化交融。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厚往薄来”,宣扬国威,清朝限制海外贸易,逐渐落后于世界。
————摘编自《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专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从汉朝到清朝对外政策有怎样的变化 (2分)根据所学,分析唐朝和清朝不同政策对国家发展的影响。(2分)
【解析近代屈辱外交】
材料二: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什么变化 (1分)图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什么历史事件 (1分)结合相关史实,说说我国近代屈辱外交的主要原因。(1分)
【展示现代外交风采】
材料三: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倡导“求同存异”;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材料三中“一带一路”与古代丝绸之路有何共同精神内涵 (1分)今天,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1分)
(4)综合上述材料,从中国对外交往的变迁你得到什么启示 (1分)
17、某班同学以“工业革命”为主题开展了项目化学习,下面是各小组承担的不同任务,请你参与完成。任务一:分析数据
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统计表(单位:万吨)
年代 1800 1820 1830 1850 1860 1870
产量 1100 1740 2400 4940 3000 11000
(1)上面的数据反映了什么现象 (1分)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哪一发明的广泛使用有关 (1分)
任务二:收集图片
(2)指出图1和图2两种发明所采用的新能源。(2分)这两种发明有何共同的作用 (1分)
任务三:绘制图示
(3)观察图示,概括这一时期工业革命的特点。(1分)(答出一点即可)
任务四:研读资料
资料一: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在英国,生活在2万人以上城市中的人口(英格兰和威尔士)在 1801 年是 150 万,占人口总数的17%,1851年是630万,占人口总数的35%,1891年是1560万,占人口总数的54%。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 《世界史·近代史编》 资料二:从 1860年到 1910 年的半个世纪,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在美国各地成长起来……商人、经纪人、律师、银行家、制造商控制了越来越多的城市财富,他们为了逃避城市中心区城的喧嚣、嘈杂和脏乱,搬进坐落于富人区的宽敞住宅,穷人住宅区内到处堆满垃圾。 ——摘编自原祖杰《相遇在城市:19世纪美国城市问题探源》
(4)上述资料分别反映了工业化进程中出现了怎样的社会问题 (2分)
(5)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对此你有何感悟 (1分)
18、创新是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历史兴趣小组以“创新推动发展”为主题收集资料,制作成果展板,请你帮他们完善展板。
创新推动发展
思想创新 材料一:但丁:“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材料二: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
制度创新 a.联邦共和制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一国两制 d.科举制 e.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理论创新
科技创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但丁的名言体现了什么核心思想 (1分)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思想解放运动 (1分)
(2)根据所学,将“制度创新”版块中的制度与下面的表述对号入座。(要求写序号)(4分)
①三权分立分权制衡———( )
②选官制度重大变革———( )
③人民群众当家做主———( )
④和平实现祖国统一——( )
(3)请将“理论创新”版块内容补充完整。(2分)
A:
B:
(4)请在“科技创新”版块中任选一个人物,简述其入选的理由。(1分)从这些科学家身上你能学到哪些精神品质 (1分)
19、梳理大事年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事年表
时 间 事 件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0年 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4年 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85年 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0年 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1992年 相继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并实施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区域经济政策
2001年 中国加入(★)组织
(1)大事年表中,由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个城市是 。(1分)
(2)补充表中的 内容。(1分)
(3)结合所学,写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3分)
(4)从上述大事年表中,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发展”。(6分)
(要求:写出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逻辑通顺)
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A D C D A B C A D A B C 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题10分,17题9分, 18题10分, 19题11分)
16、(1)由开放到封闭(或者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2分)
唐朝开放促进了经济文化繁荣。
清朝封闭导致经济科技落后,错失发展的机遇。(2分)(意思贴近即可得分)
(2)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五四运动(1分)
封建制度落后、综合国力衰落 (1分)(答出一点即可得分)
(3)和平交流、合作共赢、互利共赢(1分) (意思恰当即可得分)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分)
(4)国家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实现合作共赢;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要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等(1分)(意思恰当即可得分)
17、(1)英国煤产量提升(或增加)(1分) 蒸汽机(1分)
(2)煤、石油(2分) 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1分)(意思贴近即可得分)
(3)在几个国家同时进行;美德发明成果领先其它国家(1分) (答出一点即可)
(4)城市化、贫富分化(2分)
(5)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也有弊(1分)
18、(1) 人文主义 (1分) 启蒙运动 (1分)
(3)A:中共十五大
B: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2分)
(4)钱学森:钱学森参与组织领导了我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实验工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袁隆平:袁隆平使中国著名的农业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有重要贡献
屠呦呦:屠呦呦使著名的药学家,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1分)
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爱国主义等精神(1分)
19、(1) 深圳 (1分)
(2) 世界贸易(1分)
(3)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3分)
(4)观点: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发展。(1分)
论述: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1984年,我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我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也建立起来。1992年相继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并实施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区域经济。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我国的对外开放从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4分)
综上所述,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发展。(1分)
(要求:选择两个史实进行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表达规范。观点1分,任意一个史实加上论述等2分,结论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