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协作体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沈阳市协作体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调研
七年级 地理学科
(本试卷共19小题 满分40分 地理与生物考试时长共90分钟)
注意事项: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纸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于2025年2月7日至2月14日在中国哈尔滨举行。34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参加了比赛,书写了亚洲冰雪运动新辉煌。读图1~2,完成1~2题。
1.下列有关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B.地跨寒、温、热三带,区域差异大
C.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D.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2.读图分析,哈尔滨能举办亚冬会的自然原因
①多山地,适合建滑雪场 ②冬季寒冷,积雪期长 ③冰雪运动历史悠久 ④交通便利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④ D.①②
6—7月某探险队沿①到④线路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读图3,完成3~5题。
3.关于①地区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一望无际的稻田
B.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河流有结冰现象
D.居民以黄种人为主
4.沿途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途中探险队员们曾遭遇“狂风暴雨”的天气,,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25年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发生7.9级地震。此次地震是今年以来全球最大地震,引发多国强烈震感及次生灾害风险。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判定,地震可能引发震源周边局地海啸。读图4~5, 完成6~8题。
6.读图分析,此次地震产生的原因
①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②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③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④位于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地震可能引发震源周边局地海啸,读图判断能受到影响的大洋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
8.在地震频发的地区,学校可以组织学生
①学习防震知识 ②进行地震的预报 ③熟悉避难场所 ④参加地震演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5年3月25日至28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中国海南博鳌举行,主题为“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下表是2023年亚洲部分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单位:美元)资料。据此完成9~10题。
国家 日本 泰国 中国 印度 缅甸 也门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单位:英元) 33834 7171 12614 2484 1187 533
9.分析资料,可得出的结论是
A.亚洲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首位 B.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
C.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 D.也门和缅甸是以工业为主的国家
10.博鳌亚洲论坛为亚洲各国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①促进亚洲各国文化交流 ②发挥经济的互补性 ③促进人口增长 ④促进共同繁荣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聚落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其位置、分布以及房屋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无不深深打上自然环境的烙印。读图6~7,完成11~13题。
11.对苏门答腊岛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低纬度地区 B.西部沿海多沼泽 C.地势东高西低 D.长河众多
12.苏门答腊岛村镇的分布特点是
A.全岛均匀分布 B.多分布在沼泽 C.多分布在西部山区 D.沿海、沿河流分布
13.苏门答腊岛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是为了适应当地
A.气候炎热干燥,便于通风透气 B.多风沙的气候,便于防风防沙
C.气候炎热多雨,防潮且便于排水 D.年温差大,便于防寒保暖
60岁以上人口抚养比越高,人口老龄化越严重。下面是联合国对世界及部分国家60岁以上人口抚养比预测图。据图8,完成14~15题。
14.据图归纳60岁以上人口抚养比
①图中各国都呈增长趋势 ②中国始终最高
③美国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④2100年比2050年增长幅度最小的是日本
A.①② 心.③④ C.①③ D.①④
15.为缓解人口出现如图所示的趋势性变化带来的问题,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鼓励生育 B.完善养老服务设施 C.提倡提前退休 D.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计25分)
16.某校学生学习亚洲后,开展了“认识南美洲”的小组探究活动。读图9~11,完成下列问题。(7分)
(1)探究地理位置:从东西半球看,南美洲位于 半球。从纬度位置看,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过南美洲,本区主要位于热带和 带(填五带名称)。
(2)探究自然环境:通过读图学生们发现,南美洲西部是高大的山脉,东部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受地形的影响,西部气候呈 (填“南北”或“东西”)延伸的带状分布。受地势影响,亚马孙河干流流向为 ,亚马孙河也是世界流量最大的河流,从气候角度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 。所以得出结论:区域的地理位置往往决定着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同时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
(3)探究人文环境:南美洲人口分布不均匀,试从气候方面分析图中甲区域人口稀疏的原因是 。南美洲的很多城市建在高山、高原上,是受 因素的影响。所以得出结论:人类活动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17.中亚与中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某中学学生以“走进中亚, 了解中亚”为主题进行学习。读图12, 回答下列问题。 (6分)
(1)阿姆河、锡尔河是咸海的两大水源。据图推断两河流经地区的地势特征: 。
(2)咸海是世界上即将消失的第四大湖泊,请根据中亚简图完成下面框图的内容。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18.印度是南亚大国,人口规模大,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日本是发达国家,但对外依赖十分严重。读图13,回答下列问题。 (6分)
(1)分析气候资料图A、B,孟买和东京两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点是 ,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的条件。
(2)寿司和咖哩饭分别是日本和印度的传统美食,基本原料都与 (粮食作物)有关。
(3)读图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 沿岸。近年来,日本企业加速在印度投资,从人口方面试分析印度吸引日本企业投资的主要优势是 (答一点)。
(4)七月份,一艘货轮由印度孟买出发开往日本,在阿拉伯海域,货轮是 (填“顺”或“逆”)风航行。该货轮运输中必须经过位于东南亚的 海峡,该海峡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19.俄罗斯地域辽阔,东西部差异明显。受自然环境、开发历史、社会经济等因素共同影响,俄罗斯“欧洲部分人口密集、亚洲部分人口稀疏”的人口分布格局将长期存在。近年来,俄罗斯积极开发东部资源,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读图14,回答下列问题。(6分)
(1)读图分析,俄罗斯横跨亚欧大陆北部,北临北冰洋。每年的6月22日前后,该国北部的部分地区会出现 (填“极昼”或“极夜”)现象。
(2)俄罗斯北部沿海地区港口较少的原因是 。
(3)俄罗斯地形以 河为界,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多高原、山地。小麦的种植区集中在东欧平原的南部,制约俄罗斯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不足。
(4)图中莫斯科和雅库茨克两个城市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的是 ,所以年较差较小、降水量较多,人口稠密。
(5)近年来,俄罗斯积极开发东部资源发展经济。其中依托雅库茨克天然气开采中心,向中国出口天然气。以 运输的方式输送到中国,缓解了我国能源短缺的问题。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期中调研
七年级 地理学科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5分)
1 2 3 4 5 6 7 8
B D C D A C B C
9 10 11 12 13 14 15
B C A D C D C
二、综合题 (每空1分,共25分)
16. (7分)
(1) 西 南温
(2) 南北 自西向东 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
(3)气候过于湿热 地形
17. (6分)
(1)东南高西北低
(2) 少 棉花 增多 减少 缩小
18.(6分)
(1)雨热同期
(2) 水稻
(3)太平洋和濑户内海 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消费市场广阔)
(4) 逆 马六甲
19. (6分)
(1) 极昼
(2)纬度高,气温低,海水封冻期长
(3)叶尼塞河 热量
(4)莫斯科
(5) 管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