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历史试题(五四学制)(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历史试题(五四学制)(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
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章项:

1.本试题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1卷为选择题,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50分;共100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及试卷的相应位
置。
3.第I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BCD)
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第川卷必需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到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不得超
出预留范围。
5.切记不要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毛泽东庄严宜告:“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
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标志着“中国人从此站立起
来了”的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2.“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抵达拉萨,受到拉萨市2万多名各族群众的热
烈欢迎。”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西藏和平解放B.西藏完成社会主义改造C.川藏公路通车D.西藏自治区建立
3.以下图片共同反映的是

四川金堂县贫农分到了土地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农民分到了劳动工具
A.进行土地改革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施一五计划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下面示意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的过程(部分)。这说明宪法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各方面代
全因
中央人
全国人
表8000多
宪法
民政府
民大会
人讨论
草策
1.5亿
人讨论
套员公
时论通
通过

A.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是真正反映人民意志的宪法
C.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D.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制度保障
5.国家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用的形式是
A.强制没收
B.赎买政策
C.自主经营
D.建立合作社
6.下列表格中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项目
年份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961年
农业总产值(亿元)
550
475
415
405
粮食总产量(亿斤)
4000
3400
2870
2950
棉花总产量(万担)
3937.5
3417.6
2125.8
1600.0
A.1956年发表《论十大关系》报告
B.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杜化运动
C.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D.全面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7.它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它结
束的标志是
A“七千人大会”的召开
B.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8.中央及省级报刊共刊登讨论文章650多篇,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迅速在全
党全社会展开。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必要的思想和理论准
备。这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
A.背景
B.内容
C.过程
D.意义
9.这项制度实行以后,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农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
分户经营、自负盈亏。这项制度
A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B.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C.带来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D.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10.标志着中国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并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新途径的是
A.兴办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开放城市C.建立浦东开发区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1.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在视察过程中,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以下属
于谈话内容的是
A.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C.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D.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2.这一思想壁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纲领,…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