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渠县2025年春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隋朝之所以兴盛有四个原因:第一是统一,第二是制度,第三是工程,第四是国际秩序。”这里的制度主要指(A.科举制B.禅让制C.分封制D.郡县制2.对联“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该对联表述的是武则天治理国家的(A.背景B.影响C.目的D.措施3.诗歌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诗句中最能体现盛唐经济繁荣的是()A.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C.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D.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4.敦煌莫高窟其中某一幅壁画出现了如右图工具,它印证了唐朝耕作工具的改进。这一工具是()A.翻车B.筒车C.曲辕犁D.耧车5.唐玄宗统治后期,追求享乐,任人唯亲,导致唐朝爆发了持续八年之久的战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使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此战乱是()A.陈桥兵变B,黄巢起义C.藩镇割据D.安史之乱6.即使是在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这主要是由于()A.各分裂政权能够和平相处B.北方经济发展环境优越成为南方政权的依靠C.长期政治统一的影响以及各地经济发展联系密切D.北方汉人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7.“日本社会各阶层深受唐文化浸染,他们吟唱唐诗,雅好唐乐,发展‘唐绘’,行唐礼,服唐服。”材料所述现象主要受哪一事件的影响(A.安史之乱B.遣唐使来华C.玄奘西行D.王安石变法8.下列作者与作品对应错误的是(A.阎立本--《步辇图》B.吴道子-《送子天王图》C.孙思邈-《唐本草》D.白居易--《长恨歌》9.《宋史·选举志》记载:“(宋太宗)定制,进士科试诗、赋、论、策,并加试帖经。又命殿试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糊名、眷录,以防请托。”这反映出宋朝(A.正式创立了科举制度B.严格了科举考试程序C.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D.实行八股取士10.王安石变法为了避免官僚和大地主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政府收入,采取“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征税”的做法。这种做法称之为(A.方田均税法B.募役法C.青苗法D.保甲法11.《辽史·百官志》记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的统治措施(A.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理方式B.形成了政权并立的格局C.改变了游牧民族的传统生活D.激起了大规模农民起义12.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北宋西煜西足辽B.北宋北宋西夏辽西夏D.北宋13.岳飞不仅在南宋受到崇奉,金章宗也称他“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元朝官修《宋史》评价岳飞“文武全器、仁智并施”,数百年来,人们将他视为民族英雄。人们尊崇和怀念岳飞是因为他(A.领导反侵略斗争B.誓死尽忠报国的爱国精神C.力促宋金达成和议D.维护了国家统一14.当宋、辽、西夏或宋、金、西夏并存时,虽互为敌国,但也并不把对方排除在中国之外。这一观点意在强调()A.中华民族的认同感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C.儒家思想的正统性D.民族隔阂完全消失1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历史经纬清晰、法理事实清楚。历史上元朝时管辖台湾地区的机构是(A.西域都护B.澎湖巡检司C.宣政院D.台湾府16.元朝时,各民族间的交往与联系在这一时期空前加强。元朝时民族交融最典型的表现是(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马可波罗来华D.形成新的民族—回族七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