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分子动理论 同步练(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分子动理论 同步练(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1章 内 能
1 分子动理论
A基础达标 
1. 原创题  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对此观点的认识正确的是(D)
A.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亿分之几米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不能再分
C.用光学显微镜就能分辨出分子
D.尽管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分子,但可以通过物体的一些宏观表现来推断构成它们的分子的情况
2.(2024连云港)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A.花香满园 B.尘土飞扬
C.雪花飘飘 D.落叶纷纷
3.(2025成都武侯区期末)如图所示,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使玻璃板刚好和水面接触。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A)
A.变大,因为分子之间有引力
B.变大,因为分子之间有斥力
C.变小,因为分子之间有引力
D.变小,因为分子之间有斥力
4.(2025巴中巴州区月考)玻璃破碎后,将破碎处压紧,但仍然不能复原,原因是(C)
A.两块玻璃的分子间存在斥力
B.玻璃的分子间隔太小,不能形成扩散
C.两块玻璃的分子间距离太大,作用力太小
D.玻璃分子运动缓慢
5.(2024广元改编)“女皇蒸凉面”是广元地方特色美食,凉面的口感、香气深受人们喜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油辣子附着在凉面上,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B.香气四溢,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凉面条之间有空隙,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吃一口凉面,只有几个分子进入口中
6. 物理学与日常生活  如图所示是小阳和妈妈一起制作的丰盛早餐,她利用所学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对一些现象进行了解释,其中正确的是(B)
A.做早餐时会产生油烟,说明是油烟的扩散现象
B.做好的早餐冒出香气,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面包片很容易被捏扁,说明分子间只有引力
D.油炸花生米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没有斥力
7. 传统文化  《庄子·天下》中曾有下列论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其意思是指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常见的物质是由 分子、原子 构成的,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 10-10 m。
8.(2025成都邛崃一中期末)物体能够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 有空隙 ,固体难以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 有斥力 。
9.(2024成都期中)“格物致理”,通过物理学习,我们应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1)吃粽子时粽叶与米粒之间出现“拉丝”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 引力 。
(2)国庆节至人欢乐,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中,稻花飘香是 扩散 现象。
B能力提升 
10. 科学思维  通过相关可观测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是物理研究的一种方法。下列根据这种方法所做出的推测,不符合事实的是(C)
A.两个小水珠靠近后会结合成一个大水珠,推测出分子间有引力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出分子间有空隙
C.固体很难被压缩推测出组成固体的分子间无空隙
D.红墨水在水中扩散推测出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11.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然后紧压在一起,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下列现象的原理与此相同的是(C)
A.铁块很难被压缩
B.堆在墙角的煤使墙变黑
C.铜管很难被拉长
D.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12. 传统文化  (2025成都新都区期末)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许多优美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描述的自然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D)
A.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B.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C.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3.如图所示,图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一根棉线;图b是浸过肥皂水并附着肥皂液薄膜的铁丝圈;图c表示手指轻轻地碰一下棉线的任意一侧;图d表示一侧的肥皂液薄膜破了,棉线被拉向了另一侧。这说明 分子间存在引力 。其中棉线的作用是 证明引力的存在 。
C拔高培优 
14.(1)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这是因为香烟燃烧时不仅释放多种有毒化学物质,还向空气中释放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室内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吸烟产生的烟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PM2.5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分子。
(2)焊接金属的方法,一是依照荷叶上的水珠自动结合进行焊接,用高温熔化金属,从而使分子间的距离足够近,金属冷却后就焊接到一起;二是爆破焊接技术,它是将金属表面清洁后靠在一起,然后靠爆炸产生的巨大压力,将两金属压接在一起。这两种方法都是利用分子间距稍 大 (选填“大”或“小”)时,分子存在 引 力实现焊接的。第1章 内 能
1 分子动理论
A基础达标 
1. 原创题  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对此观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亿分之几米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不能再分
C.用光学显微镜就能分辨出分子
D.尽管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分子,但可以通过物体的一些宏观表现来推断构成它们的分子的情况
2.(2024连云港)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花香满园 B.尘土飞扬
C.雪花飘飘 D.落叶纷纷
3.(2025成都武侯区期末)如图所示,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使玻璃板刚好和水面接触。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
A.变大,因为分子之间有引力
B.变大,因为分子之间有斥力
C.变小,因为分子之间有引力
D.变小,因为分子之间有斥力
4.(2025巴中巴州区月考)玻璃破碎后,将破碎处压紧,但仍然不能复原,原因是( )
A.两块玻璃的分子间存在斥力
B.玻璃的分子间隔太小,不能形成扩散
C.两块玻璃的分子间距离太大,作用力太小
D.玻璃分子运动缓慢
5.(2024广元改编)“女皇蒸凉面”是广元地方特色美食,凉面的口感、香气深受人们喜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辣子附着在凉面上,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B.香气四溢,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凉面条之间有空隙,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吃一口凉面,只有几个分子进入口中
6. 物理学与日常生活  如图所示是小阳和妈妈一起制作的丰盛早餐,她利用所学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对一些现象进行了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做早餐时会产生油烟,说明是油烟的扩散现象
B.做好的早餐冒出香气,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面包片很容易被捏扁,说明分子间只有引力
D.油炸花生米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没有斥力
7. 传统文化  《庄子·天下》中曾有下列论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其意思是指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常见的物质是由 构成的,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 m。
8.(2025成都邛崃一中期末)物体能够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 ,固体难以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 。
9.(2024成都期中)“格物致理”,通过物理学习,我们应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1)吃粽子时粽叶与米粒之间出现“拉丝”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 。
(2)国庆节至人欢乐,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中,稻花飘香是 现象。
B能力提升 
10. 科学思维  通过相关可观测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是物理研究的一种方法。下列根据这种方法所做出的推测,不符合事实的是( )
A.两个小水珠靠近后会结合成一个大水珠,推测出分子间有引力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出分子间有空隙
C.固体很难被压缩推测出组成固体的分子间无空隙
D.红墨水在水中扩散推测出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11.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然后紧压在一起,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下列现象的原理与此相同的是( )
A.铁块很难被压缩
B.堆在墙角的煤使墙变黑
C.铜管很难被拉长
D.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12. 传统文化  (2025成都新都区期末)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许多优美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描述的自然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B.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C.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3.如图所示,图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一根棉线;图b是浸过肥皂水并附着肥皂液薄膜的铁丝圈;图c表示手指轻轻地碰一下棉线的任意一侧;图d表示一侧的肥皂液薄膜破了,棉线被拉向了另一侧。这说明 。其中棉线的作用是 。
C拔高培优 
14.(1)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这是因为香烟燃烧时不仅释放多种有毒化学物质,还向空气中释放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室内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吸烟产生的烟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PM2.5 (选填“是”或“不是”)分子。
(2)焊接金属的方法,一是依照荷叶上的水珠自动结合进行焊接,用高温熔化金属,从而使分子间的距离足够近,金属冷却后就焊接到一起;二是爆破焊接技术,它是将金属表面清洁后靠在一起,然后靠爆炸产生的巨大压力,将两金属压接在一起。这两种方法都是利用分子间距稍 (选填“大”或“小”)时,分子存在 力实现焊接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