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内能和热量 同步练 (学生版+答案版)2025-2026学年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内能和热量 同步练 (学生版+答案版)2025-2026学年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2 内能和热量
第1课时 热运动和内能
A基础达标 
1.(2024广东)如图是古代省油灯的示意图。它下层盛水,能减慢上层油的消耗。点灯后,水在升温的过程中(A)
A.吸热,内能增加 B.吸热,内能减少
C.放热,内能增加 D.放热,内能减少
2.观察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杯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甲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B.乙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C.丙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D.一样大
3. 物理学与日常生活  (2025成都武侯区期末)如图所示,一杯热咖啡慢慢冷却下来,不考虑蒸发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咖啡的内能在增大
B.咖啡的内能在减小
C.咖啡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变剧烈
D.咖啡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最终会停止
4.我们常吃的月饼是在烤箱里“烤”的,但根据南宋《武林旧事》记载,最早的月饼出自笼屉,青海就保留着用蒸笼“蒸”月饼的传统习俗。下列情境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蒸”“烤”相同的是(D)
A.弯折铁丝     B.钻木取火
  
C.压缩空气    D.酒精灯加热
5. 物理学与工程实践  (2024山西)二氧化碳(CO2)爆破技术是现代工程建设中非常环保的技术,起爆前高压泵将CO2压缩成高压气体,液化后输入爆破筒内。如图所示,爆破时电加热管发热,使筒内的液态CO2迅速汽化,形成的高压气体从泄气孔中喷出,实施爆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高压泵压缩CO2,气体内能增大,温度降低
B.高压泵压缩CO2,气体内能减小,温度升高
C.高压CO2气体喷出时,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D.高压CO2气体喷出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6.(2024遂宁)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吃粽子的习俗,对煮粽子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D)
A.锅周边“白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水沸腾后持续加热,水的温度会继续升高
C.粽子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的
D.“粽香四溢”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7. 传统文化  成都漆艺是成都传统手工技艺,被誉为“雕镌知器,百伎千工”。如图所示,艺人用稠漆堆塑图像时,会闻到漆的气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 无规则 运动,且气温越高,气味越浓,是因为分子的运动与 温度 有关。
8.“神舟十九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当火箭在大气层中快速飞行时,会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其温度会 升高 (选填“升高”或“降低”),内能会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这是通过 做功 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
9.为了增加钢制零件表面的硬度,需要一道工序,即把零件放入含碳的渗碳剂中,这样碳分子就可以渗入到零件的表面层。这道工序利用了物理学中的 扩散 现象,要加快碳分子的渗透,可以采用提高 温度 的方法。
10. 教材样板题  在以下过程中,小孩、火箭箭体和子弹的内能是在增大还是在减小 机械能是在增大还是在减小
(1)小孩在滑梯上匀速滑下的过程中,臀部与滑梯摩擦后温度升高。
(2)火箭在从地面向上发射的过程中,火箭外壳和大气摩擦后温度越来越高。
(3)子弹击中一块木板,子弹温度升高。
答案:(1)小孩的内能增大;机械能减小;
(2)火箭箭体的内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3)子弹的内能增大;机械能减小。
B能力提升 
11.(2024泸州)蒸馏法在酿酒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图所示为蒸馏过程中的原理图,烧瓶内装有含酒精和水的酒糟,在蒸馏的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C)
A.在烧瓶内,酒精沸腾,瓶中的酒精升华需要吸热
B.在烧瓶内,仅酒精沸腾,瓶中的水不会发生汽化
C.在冷凝器内,管内酒精蒸气遇冷液化,需要放热
D.在冷凝器处,管外的冷却水吸收热量,内能不变
12.(2025凉山模拟)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C.温度从热量高的物体传递给热量低的物体
D.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就越多
13. 原创题  作为一种美食,四川火锅已走向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厨师们会因地制宜,将川味火锅与当地饮食习惯结合。为保证质量,很多食材采取了冷藏空运。如图所示,用火煮“火锅”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煮“火锅”过程中,锅内汤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冷藏空运食材时,食材的机械能越大,内能就越大
C.煮“火锅”时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火锅的内能
D.刚煮好的菜入嘴时很烫,说明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14. 物理学与社会发展  科技活动节推出了一种节能环保、可调节室温的江水源热泵技术。如图所示是其夏天工作时的流程,当江水循环到冷凝器时,利用江水与冷凝器存在的温度差,通过 热传递 的方式带走室内热量,从而实现降温;江水经过冷凝器后内能将
 增大 。
15.(2024湖北)2024年4月30日,全球最大的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在我国并网发电,工作原理如图。在用电低谷时段利用电网多余电能驱动压缩机压缩空气,使空气 内能 增大(填能量形式);在用电高峰时段高压空气被释放,膨胀对外 做功 ,使膨胀机转动,将内能转化为 机械能 ,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输送至电网。
C拔高培优 
16. 新考法  创新设问  (2024呼和浩特)(1)一个圆形铁片由“冷若冰霜”,变成“炙手可热”。甲同学认为一定是通过加热方式实现的,乙同学认为不一定是通过加热方式实现的,还有其他的实现方式。你认为哪位同学正确 请简要说明理由。
(2)丙同学认为:热量只能是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但是,丁同学却认为,只要条件合适,热量也可能由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你认为哪位同学正确 请举例说明。
答案:(1)铁片由“冷若冰霜”,变成“炙手可热”,铁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变大,而改变内能的方式除了热传递还有做功,所以还可以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实现铁片的温度升高,如摩擦铁片,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铁片的温度也会升高,故乙同学的说法正确。
热量自发地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在适当条件下,热量也可以由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
第2课时 热量和热值
A基础达标 
1.(2024济南)完全燃烧1 g液态氢能释放出1.4×105 J的热量,是完全燃烧1 g汽油释放热量的3倍,由此可知液态氢比汽油(C)
A.内能大 B.温度高 C.热值大 D.密度大
2.轿车行驶过程中,油箱中的汽油逐渐减少,剩余汽油的热值、密度变化情况为(A)
A.热值不变,密度不变 B.热值不变,密度变小
C.热值变小,密度不变 D.热值变小,密度变小
3.小明测试了自己家中单独使用不同种类的燃料时的平均月消耗量分别为:木柴约100 kg,烟煤约40 kg,液化石油气约15 kg,煤气约
30 kg,这四种燃料中热值最高的是(C)
A.木柴 B.烟煤
C.液化石油气 D.煤气
4.(2025内江二中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
B.煤的热值比木柴的大,燃烧煤放出的热量比燃烧木柴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C.由q=公式说明热值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成正比
D.即使煤炭没有完全燃烧,其热值也不会改变
5.(2024成都青羊区模拟)2024年1月11日,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使用全球推力最大的固体燃料火箭“引力一号”将搭载的云遥一号1820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制造火箭需要选用 热值 (选填“内能”“热值”或“质量”)大的燃料,火箭发射是利用了发动机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火箭的 机械 能。
6.生活垃圾的热值为3×106 J/kg,某垃圾焚烧发电厂每天完全燃烧800 t生活垃圾,放出热量 2.4×1012 J,放出热量的30%用来发电,每天可发电 7.2×1011 J。
7.(2025达州月考)氢能源具有来源广、热值高、无污染等优点,火箭中运用了液态氢作燃料。已知液态氢的热值为1.4×108 J/kg,表示的意义是 1 kg液态氢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1.4×108 J 。若一罐氢气用去了一半,则剩余氢气的热值 不变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8.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 内 能。500 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1.5×107 J。(酒精的热值q=3.0×107 J/kg)
B能力提升 
9.砖的制作工艺流传数千年,从晒制到烧制,从青砖到红砖,小小的砖块见证了人类迈向文明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晒制泥坯时,泥坯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B.高温烧制时,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砖块的内能
C.烧制红砖时,燃料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
D.在质地均匀的砖上雕刻花纹,砖的密度变小
10.如图所示,燃气表的示数显示了一个三口之家一个月使用天然气的情况。由图中信息可知,2024年11月1日燃气表的读数是 356 m3,这个三口之家11月份消耗天然气 30 m3,相当于完全燃烧 60 kg木柴。(木柴的热值取1.2×107 J/kg,天然气的热值取2.4×107 J/m3)
C拔高培优 
11.两种不同材料的燃料,甲的质量为2 kg,乙的质量为1 kg,甲、乙燃料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如图所示,则甲的热值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的热值,甲燃料的热值是 1×
107 J/kg,相同质量的甲、乙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之比是
 1∶3 。2 内能和热量
第1课时 热运动和内能
A基础达标 
1.(2024广东)如图是古代省油灯的示意图。它下层盛水,能减慢上层油的消耗。点灯后,水在升温的过程中( )
A.吸热,内能增加 B.吸热,内能减少
C.放热,内能增加 D.放热,内能减少
2.观察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杯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B.乙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C.丙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D.一样大
3. 物理学与日常生活  (2025成都武侯区期末)如图所示,一杯热咖啡慢慢冷却下来,不考虑蒸发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咖啡的内能在增大
B.咖啡的内能在减小
C.咖啡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变剧烈
D.咖啡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最终会停止
4.我们常吃的月饼是在烤箱里“烤”的,但根据南宋《武林旧事》记载,最早的月饼出自笼屉,青海就保留着用蒸笼“蒸”月饼的传统习俗。下列情境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蒸”“烤”相同的是( )
A.弯折铁丝     B.钻木取火
  
C.压缩空气    D.酒精灯加热
5. 物理学与工程实践  (2024山西)二氧化碳(CO2)爆破技术是现代工程建设中非常环保的技术,起爆前高压泵将CO2压缩成高压气体,液化后输入爆破筒内。如图所示,爆破时电加热管发热,使筒内的液态CO2迅速汽化,形成的高压气体从泄气孔中喷出,实施爆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压泵压缩CO2,气体内能增大,温度降低
B.高压泵压缩CO2,气体内能减小,温度升高
C.高压CO2气体喷出时,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D.高压CO2气体喷出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6.(2024遂宁)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吃粽子的习俗,对煮粽子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锅周边“白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水沸腾后持续加热,水的温度会继续升高
C.粽子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的
D.“粽香四溢”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7. 传统文化  成都漆艺是成都传统手工技艺,被誉为“雕镌知器,百伎千工”。如图所示,艺人用稠漆堆塑图像时,会闻到漆的气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 运动,且气温越高,气味越浓,是因为分子的运动与 有关。
8.“神舟十九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当火箭在大气层中快速飞行时,会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其温度会 (选填“升高”或“降低”),内能会 (选填“增大”或“减小”),这是通过 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
9.为了增加钢制零件表面的硬度,需要一道工序,即把零件放入含碳的渗碳剂中,这样碳分子就可以渗入到零件的表面层。这道工序利用了物理学中的 现象,要加快碳分子的渗透,可以采用提高 的方法。
10. 教材样板题  在以下过程中,小孩、火箭箭体和子弹的内能是在增大还是在减小 机械能是在增大还是在减小
(1)小孩在滑梯上匀速滑下的过程中,臀部与滑梯摩擦后温度升高。
(2)火箭在从地面向上发射的过程中,火箭外壳和大气摩擦后温度越来越高。
(3)子弹击中一块木板,子弹温度升高。
B能力提升 
11.(2024泸州)蒸馏法在酿酒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图所示为蒸馏过程中的原理图,烧瓶内装有含酒精和水的酒糟,在蒸馏的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烧瓶内,酒精沸腾,瓶中的酒精升华需要吸热
B.在烧瓶内,仅酒精沸腾,瓶中的水不会发生汽化
C.在冷凝器内,管内酒精蒸气遇冷液化,需要放热
D.在冷凝器处,管外的冷却水吸收热量,内能不变
12.(2025凉山模拟)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C.温度从热量高的物体传递给热量低的物体
D.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就越多
13. 原创题  作为一种美食,四川火锅已走向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厨师们会因地制宜,将川味火锅与当地饮食习惯结合。为保证质量,很多食材采取了冷藏空运。如图所示,用火煮“火锅”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煮“火锅”过程中,锅内汤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冷藏空运食材时,食材的机械能越大,内能就越大
C.煮“火锅”时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火锅的内能
D.刚煮好的菜入嘴时很烫,说明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14. 物理学与社会发展  科技活动节推出了一种节能环保、可调节室温的江水源热泵技术。如图所示是其夏天工作时的流程,当江水循环到冷凝器时,利用江水与冷凝器存在的温度差,通过 的方式带走室内热量,从而实现降温;江水经过冷凝器后内能将

15.(2024湖北)2024年4月30日,全球最大的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在我国并网发电,工作原理如图。在用电低谷时段利用电网多余电能驱动压缩机压缩空气,使空气 增大(填能量形式);在用电高峰时段高压空气被释放,膨胀对外 ,使膨胀机转动,将内能转化为 ,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输送至电网。
C拔高培优 
16. 新考法  创新设问  (2024呼和浩特)(1)一个圆形铁片由“冷若冰霜”,变成“炙手可热”。甲同学认为一定是通过加热方式实现的,乙同学认为不一定是通过加热方式实现的,还有其他的实现方式。你认为哪位同学正确 请简要说明理由。
(2)丙同学认为:热量只能是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但是,丁同学却认为,只要条件合适,热量也可能由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你认为哪位同学正确 请举例说明。
第2课时 热量和热值
A基础达标 
1.(2024济南)完全燃烧1 g液态氢能释放出1.4×105 J的热量,是完全燃烧1 g汽油释放热量的3倍,由此可知液态氢比汽油( )
A.内能大 B.温度高 C.热值大 D.密度大
2.轿车行驶过程中,油箱中的汽油逐渐减少,剩余汽油的热值、密度变化情况为( )
A.热值不变,密度不变 B.热值不变,密度变小
C.热值变小,密度不变 D.热值变小,密度变小
3.小明测试了自己家中单独使用不同种类的燃料时的平均月消耗量分别为:木柴约100 kg,烟煤约40 kg,液化石油气约15 kg,煤气约
30 kg,这四种燃料中热值最高的是( )
A.木柴 B.烟煤
C.液化石油气 D.煤气
4.(2025内江二中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
B.煤的热值比木柴的大,燃烧煤放出的热量比燃烧木柴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C.由q=公式说明热值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成正比
D.即使煤炭没有完全燃烧,其热值也不会改变
5.(2024成都青羊区模拟)2024年1月11日,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使用全球推力最大的固体燃料火箭“引力一号”将搭载的云遥一号1820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制造火箭需要选用 (选填“内能”“热值”或“质量”)大的燃料,火箭发射是利用了发动机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火箭的 能。
6.生活垃圾的热值为3×106 J/kg,某垃圾焚烧发电厂每天完全燃烧800 t生活垃圾,放出热量 J,放出热量的30%用来发电,每天可发电 J。
7.(2025达州月考)氢能源具有来源广、热值高、无污染等优点,火箭中运用了液态氢作燃料。已知液态氢的热值为1.4×108 J/kg,表示的意义是 。若一罐氢气用去了一半,则剩余氢气的热值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8.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 能。500 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J。(酒精的热值q=3.0×107 J/kg)
B能力提升 
9.砖的制作工艺流传数千年,从晒制到烧制,从青砖到红砖,小小的砖块见证了人类迈向文明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晒制泥坯时,泥坯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B.高温烧制时,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砖块的内能
C.烧制红砖时,燃料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
D.在质地均匀的砖上雕刻花纹,砖的密度变小
10.如图所示,燃气表的示数显示了一个三口之家一个月使用天然气的情况。由图中信息可知,2024年11月1日燃气表的读数是 m3,这个三口之家11月份消耗天然气 m3,相当于完全燃烧 kg木柴。(木柴的热值取1.2×107 J/kg,天然气的热值取2.4×107 J/m3)
C拔高培优 
11.两种不同材料的燃料,甲的质量为2 kg,乙的质量为1 kg,甲、乙燃料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如图所示,则甲的热值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的热值,甲燃料的热值是 J/kg,相同质量的甲、乙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之比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