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跨学科实践 风 同步练 (学生版+答案版)2025-2026学年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4 跨学科实践 风 同步练 (学生版+答案版)2025-2026学年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4 跨学科实践:风
A基础达标 
1.如图是“风的形成实验”装置,两位同学对燃香进烟口的位置应该留在哪里产生了争执,你认为开口应该在( )位置。
A.A位置
B.B位置
C.C位置
D.三个位置都可以
2.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发展跨学科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科学家采用科学的方法去发现自然界的规律和原理,而工程师则采用工程的方法解决问题。下列为工程师所研究的事项的是( )
A.风是如何形成的
B.如何制造风力产品
C.风的主要驱动力是什么
D.为什么不同地方的风速和风向会有所不同
3.在沿海地区,炎热、晴朗的天气里常常出现“陆海风”,当出现如图所示风向时,通常( )
A.发生在白天,且陆地温度较高
B.发生在白天,且海水温度较高
C.发生在夜晚,且陆地温度较高
D.发生在夜晚,且海水温度较高
4.图为海陆风形成的示意图,海陆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与海洋相比,陆地的( )
A.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
B.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
C.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
D.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
5.如图所示是热力环流示意图。其中,A地近地面空气密度 (选填“大”或“小”),气压 (选填“高”或“低”);B、C两地近地面空气密度 (选填“大”或“小”),气压 (选填“高”或“低”)。
6.(1)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很多,在同样多的太阳辐射的条件下,陆地升温和降温都比海洋 (选填“快”或“慢”),表现出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差异,从而影响气候。
(2)晴朗夏日,海边城市陆地与海洋之间会形成海、陆风,可用甲、乙两图表示,其中表示晚间空气流动的是 (选填“甲”或
“乙”)图。
(3)某市临海的括苍山是浙东南最高峰之一。其山顶的气温明显低于山脚,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
B能力提升 
7.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间海陆气温不同,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变换,形成季风环流。我国是世界上典型季风气候分布区。关于我国季风气候形成及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陆地气温低,气压高,我国全境盛行西南季风
B.夏季陆地气温高,气压低,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C.受山脉阻挡,夏季风无法影响我国太行山以西地区
D.冬季风的影响范围较广,使得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小
8.(2024杭州余杭区期中)在对流层中,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使得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图1 图2
(1)请在“空气对流运动”模型(图1)中,用箭头表示空气的运动方向。
(2)根据对流原理,室内的取暖装置安装在房间的 (选填“上部”或“下部”)效果更好。
(3)小明想设计装置模拟风的形成。他将大饮料瓶去掉瓶底,并在瓶身一侧开一小口,在小口处插入另一个小饮料瓶的瓶口部分(如图2),小瓶瓶口附近放一支点燃的线香。图中C点箭头表示线香烟雾的飘动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选填“1”“2”或“3”)。
9.某小组同学在午后同一时间测出不同地区的气温并绘制出“区域-温度”坐标图,如图所示。
(1)图中气温最低的区域是 。
(2)这种温度的差异容易形成城市风,城市风气流往往是 (选填“郊区流向城市”或“城市流向郊区”)。
(3)下列措施中对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有利的有 (填字母)。
A.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B.机动车限行
C.冬季采用地暖 D.道路采用渗水砖
C拔高培优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原市地处汾河河谷,东西两侧为山地。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太原市的热岛效应日益显著。如图为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
(1)在图中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城市热岛环流气流运动方向。
(2)分析太原市热岛效应的成因。
(3)请为缓解太原市热岛效应提出合理建议(提出一条即可)。4 跨学科实践:风
A基础达标 
1.如图是“风的形成实验”装置,两位同学对燃香进烟口的位置应该留在哪里产生了争执,你认为开口应该在(A)位置。
A.A位置
B.B位置
C.C位置
D.三个位置都可以
2.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发展跨学科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科学家采用科学的方法去发现自然界的规律和原理,而工程师则采用工程的方法解决问题。下列为工程师所研究的事项的是(B)
A.风是如何形成的
B.如何制造风力产品
C.风的主要驱动力是什么
D.为什么不同地方的风速和风向会有所不同
3.在沿海地区,炎热、晴朗的天气里常常出现“陆海风”,当出现如图所示风向时,通常(D)
A.发生在白天,且陆地温度较高
B.发生在白天,且海水温度较高
C.发生在夜晚,且陆地温度较高
D.发生在夜晚,且海水温度较高
4.图为海陆风形成的示意图,海陆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与海洋相比,陆地的(A)
A.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
B.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
C.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
D.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
5.如图所示是热力环流示意图。其中,A地近地面空气密度 小 (选填“大”或“小”),气压 低 (选填“高”或“低”);B、C两地近地面空气密度 大 (选填“大”或“小”),气压 高 (选填“高”或“低”)。
6.(1)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很多,在同样多的太阳辐射的条件下,陆地升温和降温都比海洋 快 (选填“快”或“慢”),表现出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差异,从而影响气候。
(2)晴朗夏日,海边城市陆地与海洋之间会形成海、陆风,可用甲、乙两图表示,其中表示晚间空气流动的是 乙 (选填“甲”或
“乙”)图。
(3)某市临海的括苍山是浙东南最高峰之一。其山顶的气温明显低于山脚,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海拔高度 。
B能力提升 
7.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间海陆气温不同,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变换,形成季风环流。我国是世界上典型季风气候分布区。关于我国季风气候形成及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B)
A.冬季陆地气温低,气压高,我国全境盛行西南季风
B.夏季陆地气温高,气压低,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C.受山脉阻挡,夏季风无法影响我国太行山以西地区
D.冬季风的影响范围较广,使得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小
8.(2024杭州余杭区期中)在对流层中,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使得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图1 图2
(1)请在“空气对流运动”模型(图1)中,用箭头表示空气的运动方向。
(2)根据对流原理,室内的取暖装置安装在房间的 下部 (选填“上部”或“下部”)效果更好。
(3)小明想设计装置模拟风的形成。他将大饮料瓶去掉瓶底,并在瓶身一侧开一小口,在小口处插入另一个小饮料瓶的瓶口部分(如图2),小瓶瓶口附近放一支点燃的线香。图中C点箭头表示线香烟雾的飘动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1 (选填“1”“2”或“3”)。
9.某小组同学在午后同一时间测出不同地区的气温并绘制出“区域-温度”坐标图,如图所示。
(1)图中气温最低的区域是 郊区 。
(2)这种温度的差异容易形成城市风,城市风气流往往是 郊区流向城市 (选填“郊区流向城市”或“城市流向郊区”)。
(3)下列措施中对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有利的有 AB (填字母)。
A.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B.机动车限行
C.冬季采用地暖 D.道路采用渗水砖
C拔高培优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原市地处汾河河谷,东西两侧为山地。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太原市的热岛效应日益显著。如图为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
(1)在图中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城市热岛环流气流运动方向。
(2)分析太原市热岛效应的成因。
(3)请为缓解太原市热岛效应提出合理建议(提出一条即可)。
答案:(1)如图所示
(2)人口密度增加,产业不断发展,生活、生产活动向大气释放的废热增多;城市建筑物增多,地面硬化率升高,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多,向大气传送热量多;建筑物高度、密度增加,热量不易散失;谷地地形不利于热量的散失;城区温度高于郊区。
(3)科学进行城市规划与建设;提高城市的绿地覆盖率;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推广新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鼓励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等。(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