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小升初语文押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小升初语文押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小升初语文押题试卷20250702
满分:100分 时间:80分钟
一、积累运用(12分)
1.(3分)抄写下面这段话,要求:端正清楚、匀称美观,有一定速度。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2.(3分)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渔夫衣衫dān bó    ,神情jǔ sàng    ,蜷缩在渔船的角落里。海风似乎shào wēi    小了一点儿,但寒冷还是难以dǐ yù    ,他冻得瑟瑟发抖。
(2)突然起了大风,kǒng bù    的沙尘暴快速逼近,那匹luò tuo    却毫无wèi jù    ,仍然在胡杨树下pái huái    。远处,它的主人背着水袋,正飞奔而来。
3.(3分)下列每道小题中都有一个字的注音是错的,请找出并改正。
(1)A.窥(kuī)视 B.参(cān)差 C.干涸(hé) D.盔(kuī)甲    
(2)A.陨(yǔn)石 B.菜畦(qí) C.搀(cān)扶 D.盘踞(jù)    
(3)A.驰骋(chěng)B.瘦削(xiāo) C.正(zhēng)月 D.演绎(yì)    
(4)A.藤蔓(màn) B.简陋(lòu) C.宪(xiàn)兵 D.鄙夷(yí)
   
4.(3分)下列每道小题中都有一个字的字形是错的,请找出并填涂。
(1)A.晃然大悟 B.悬崖 C.屹立 D.疙瘩    
(2)A.沙哑 B.甘蔗 C.斗篷 D.干躁    
(3)A.谱写 B.烂用 C.拜访 D.货摊    
(4)A.蒸融 B.惊惶 C.寂莫 D.出版    
二、选择题(18分)
5.(3分)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A.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B.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C.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D.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6.(3分)表现“劳作艰辛”的诗句是(  )
A.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B.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C.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D.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7.(3分)下列词句中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神贯(穿通)注/司空见惯(习惯)
B.苟(假如)利于民,不必法古/死而后已(已经)
C.拔得头筹(计策)/奄奄待毙(死亡)
D.巍巍乎若(好像)太山/惟(只有)弈秋之为听
8.(3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括号中画上“√”或“×”。
(1)读小说,我们要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2)“亮相”指戏曲演员上下场时一个短时的静止姿势,也比喻公开露面。    
(3)过年时吃鱼,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9.(3分)选择正确的诗句,把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采得百花成蜜后 ②只留清气满乾坤 ③露似真珠月似弓 ④万里长征人未还 ⑤黄沙百战穿金甲
⑥但悲不见九州同 ⑦应怜屐齿印苍苔 ⑧春色满园关不住 ⑨轻烟散入五侯家 ⑩不知秋思落谁家
(1)可怜九月初三夜,    。(暮江吟)
(2)秦时明月汉时关,   。(出塞)
(3)   ,为谁辛苦为谁甜?(蜂)
(4)不要人夸好颜色,   。(墨梅)
(5)死去元知万事空,   。(示儿)
(6)   ,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
(7)日暮汉宫传蜡烛,   。(寒食)
(8)   ,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
10.(3分)回忆所学的内容,填空。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   。    ,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草原》)
(2)   ,下面是海边的沙地    ,   ,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少年闰土》)
(3)学习须勤奋:“少壮不努力,   !”“莫道君行早,   。”“   ,事非经过不知难。”(语文园地)
三、阅读理解(30分)
(一)岁月钟声(11分)
我读的小学是县立第五小学,简称五小,在城北承天寺的旁边,对面是天地坛。记忆中学校门外的地势确比校内高,进大门,要下一个慢坡,慢坡是“站砖”铺的。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对这道弯弯的慢坡很有感情。慢坡的东端是门房,同时也是校工詹大胖子的宿舍//
詹大胖子的主要职务是摇上课铃、下课铃。这间小屋原来盖了是为了当门房即传达室用的,但五小没有什么事可传达。这间小屋就成了詹大胖子宿舍。他在屋里坐着,看看钟。他屋里有一架挂钟。这学校有两架挂钟,一架在教务处。詹大胖子一早起来第一件事便是上这两架钟。喀啦喀啦,上得很足,然后才去开大门。他看看钟,到时候了,就提了一只铃铛,走出来,一边走,一边摇:叮当,叮当,叮当……从南头摇到北头。上课了,学生奔到教室里,规规矩矩坐下来。
后来,有一班毕业生凑钱买了一口小铜钟,送给母校留纪念,詹大胖子就从摇铃改为打钟。一口很好看的钟,黄铜的,亮晶晶的。铜钟用一条小铁链吊在小操场边的梧桐树上。铜钟有一个锤子,悬在当中,锤子下端垂下一条麻绳。詹大胖子扯动麻绳,钟就响了。
梧桐树一年一年长高了。钟也随着高了。五小的孩子也高了。//
詹大胖子还有一件常做的事,是剪冬青树。詹大胖子很胖,但是剪起冬青树来很卖力,他好像跟冬青树有仇,又好像很爱这些树。
秋天,詹大胖子扫梧桐叶。学校有几棵梧桐。刮了大风,刮得一地的梧桐叶。梧桐叶子干了,踩在上面沙沙地响。
詹大胖子还做什么事呢?他给老师烧水。烧开水,烧洗脸水。教务处有一口煤球炉子,詹大胖子每天生炉子,用一把芭蕉扇忽哒忽哒地扇。煤球炉子上坐一把白铁壶。
他还帮先生印考试卷子。詹大胖子推油印机滚子,先生翻页儿。考试卷子印好了,就把蜡纸点火烧掉。烧油墨味儿飘出来,坐在教室里都闻得见。
每年寒假、暑假,詹大胖子要做一件事,到学生家去送成绩单。全校学生有二百人,詹大胖子一家一家去送。成绩单装在一个信封里,信封左边写着学生的住址、姓名,当中朱红的长方框里印了三个字“贵家长”。右侧下方盖了一个长方图章“县立第五小学”,学生的家长是很重视成绩单的,他们拆开信封看:国语98,算术86……看完了就给詹大胖子酒//
詹大胖子和学生生活最最直接有关的,除了摇上课铃、下课铃,打上课钟、下课钟之外,是他卖花生糖、芝麻糖。詹大胖子很坏,他的糖比外面摊子上的卖得贵。但是五小的学生只好跟他去买,因为学校有规定,不许“私出校门”。
校长张蕴之不许詹大胖子卖糖,把他叫到校长室训了一顿。校长对学生说:学生在校不许吃零食;詹大胖子的糖不卫生;他赚学生的钱,不道德。但是詹大胖子还是卖,偷偷地卖。他摇下课铃或打上课钟的时候,左手捏着花生糖、芝麻糖,藏到袖筒里。有学生要买糖,走近来,他就做一个眼色,叫学生随他到校长、教员看不到的地方,接钱,给糖。
五小的学生差不多全跟詹大胖子买过糖。他们长大了,想起五小,一定会想起詹大胖子,想起詹大胖子卖花生糖、芝麻糖。
詹大胖子就是这样,一年又一年,过得很平静。詹大胖子的铃摇着摇着,钟打着打着,我们便长大了,便到了小学高年级了。//
我对五小很有感情。每天上学,暑假、寒假还会想起到五小看看。夏天,到处长了很高的草。有一年寒假,大雪之后,我到学校去,大门没有锁,轻轻一推,开了。没有一个人,连詹大胖子也不在。一片白雪,万籁俱静。我一个人踏雪走了一会,心里很感伤。我十九岁离乡,六十六岁回故乡住了几天。我去看看我的母校:什么也没有了。承天寺、天地坛,都没有了。五小当然没有了。这是我的小学,我亲爱的,亲爱的小学!//
11.读第二、三、四段,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作者回忆了校工詹大胖子摇铃打钟、剪冬青树、   、烧水、印考试卷、   、卖糖这些小事,告诉我们,詹大胖子是个普通劳动者,他虽然肯干活,但他有个缺点就是    。(3分)
1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括号中打上“√”或“×”(3分)
①第二段中的省略号表示声音延续,第三段中的省略号表示例举省略。    
②第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个设问句,起到引出下文、连接过渡的作用。    
③校长不许卖糖,还训了詹大胖子,校长的做法没有道理。    
13.简要分析第二段中小铜钟的细节描写,再说说它的表达效果。(3分)
   
14.读第五段,说说作者是怎样表达“我对五小很有感情”的。(2分)
   
(二)丹砂白雪万里飞——丹顶鹤(12分)
①丹顶鹤的美是众所周知的。“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白居易的这两句诗充分表现了丹顶鹤的秀逸典雅、清高孤傲、冰清玉洁、超凡脱俗。因为丹顶鹤的存在和濒危,黑龙江扎龙成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为丹顶鹤的美丽和高贵,扎龙自然保护区还成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因为有了丹顶鹤,扎龙自然保护区才和拥有国宝大熊猫的卧龙自然保护区一样驰名中外。
②丹顶鹤是一种神奇的大鸟,是传说中的仙鹤。作为一种生活在沼泽或浅水地带的大型涉禽,它有修长的鸟喙、脖颈和双腿,站立时身高可达1.6米左右,就像一位风度翩翩的美少年。又细又长的喙、颈、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样的结构非常适应其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使丹顶鹤在沼泽和低洼地带具有强大的生存本领,丹顶鹤也因此获得了“湿地之神”的雅称。其细长的腿可以防止陷入烂泥而不能自拔。同时也可作为浑浊泥水中的探测器。喙长、脖颈长则可轻而易举地捕捉到泥水中的鱼、虾、螺、蚌、蝌蚪等食物。
③丹顶鹤夜间在环水的浅滩上或苇塘边栖息时,总爱单腿独立。这种姿势给人以亭亭玉立的美感,但是丹项鹤这样做决不是为了扮酷。由于生活在潮湿地带,而且敌害的威胁时刻存在,因此丹顶鹤休息时也不敢卧睡。站立休息不仅使丹顶鹤视野开阔易于发现敌害,而且一旦敌害来袭,只需拍拍翅膀就可展翅高飞快速逃生。此外,采用单腿轮流站立的休息方式比双腿站立能更好地节省能量,收起的那条腿,由于靠近温暖的身体并被羽毛覆盖,热量散失会少得多。
④丹顶鹤之所以被称为仙鹤,不仅仅是由于其身材颀长、喜欢单腿独立,更重要的是,其着装打扮和独特气质。丹顶鹤特别讲究清洁卫生,身上总是一尘不染。它身穿雪白的礼服,礼服黑色的下摆与黑色的领结相映成趣,头顶的鲜红色小帽更使其显得卓尔不群。因此,如果一个人仪表出众、气度不凡,就可用“鹤立鸡群”来形容。唐朝诗人刘禹锡盛赞丹顶鹤“丹顶宜承日,霜翎不染泥”。鲜红的头顶可以与太阳争辉,雪白的翎羽出污泥而不染。杜牧则夸它“丹顶西施颊,霜毛四皓须”。它那红艳艳的头冠就像是西施绯红的双颊,它那霜雪般的羽毛就像是商山四皓洁白的胡须。
⑤丹顶鹤的名称源于其独特而鲜明的红色头顶。在鹤科的15种鹤中,只有丹顶鹤的头顶具有类似鸡冠的肉质结构(但不像鸡冠隆起那么高),由于没有羽毛覆盖,而且毛细血管特别丰富,因此呈现出血液的红色。不过,并非所有的丹顶鹤都是如此,雏鹤和幼鹤就没有醒目的红顶。成年鹤头顶的一点血红,就如在一幅水墨画上钤了一颗朱红印,使整个画面的色彩立即变得鲜活起来。成年雄鹤的红顶比雌鹤更鲜艳,特别是在繁殖期,雄鹤的头顶会变得更加艳丽夺目。头顶越红的雄鹤越能讨得雌鹤的欢心,因为光芒耀眼的红色不仅是热情、活力与激情的象征,而且是丹顶鹤年轻力壮、身体健康的证明。如果丹顶鹤病了、老了,头顶的红色就变得黯淡无光。
⑥最令人着迷的是丹顶鹤婀娜多姿的舞步。春光明媚的4月,全球丹顶鹤最主要的繁殖地——扎龙自然保护区就变成了欢乐的芭蕾舞场。它们相互嬉戏,或昂首挺胸,或翘尾亮翅,或鞠躬衔物、或腾挪跌宕、或引颈高歌,或振翅欲飞……在阳光的映照下,就像跳着欢快的芭蕾的舞女在水波中曼舞,其舞姿变幻莫测,令人目不暇接。当它展开美丽的双翅翩翩起舞时,那雪白的身躯、高贵的丹顶、修长的双腿、优雅的舞姿,就如水墨交融在宜纸上的韵动。恰如南宋岳珂在《舞鹤》中描述的那样:“九皋仙子老芝田,小立清池阿那边。忽作霓裳羽衣舞,天机未信只鱼鸢。”据说,经过悉心调教,丹顶鹤还能应着音乐的节奏婉转低昂、翩翩起舞呢。现在,在丹顶鹤的故乡黑龙江,人们模拟它们的舞蹈动作与街舞结合,编排成表现原生态自然美的“鹤舞”来宣传保护丹顶鹤。
15.抓关键句,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各段主要内容,填空。
本文第②③④⑤⑥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丹顶鹤的(身体结构)、   、   、  、   。(2分))
16.理解内容,选择下列各题的答案,正确填涂。(3分)
(1)第①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的表达方法是    
A.夸张 B.拟人 C.举例 D.比较
(2)第⑤自然段含有多种表达方法,其中采用最多的是    
A.数据 B.举例 C.拟人D.比喻
(3)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破折号,它的作用是表示    
A.声音延长 B.解释说明 C.时空转换D.意思递进
17.读第②自然段,简要概括丹顶鹤被称为“湿地之神”的两个原因。(4分)
   
18.简要分析第④自然段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效果。(3分)
 
(三)资料阅读(7分)
五月日历
2025年5月▼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27三十 28四月 29初二 30初三 1劳动节 2初五 3初六
4青年节 5立夏 6初九 7初十 8十一 9十二 10十三
11母亲节 12护士节 13十六 14十七 15十八 16十九 17二十
18廿一 19廿二 20廿三 21廿四 22廿五 23廿六 24廿七
25廿八 26廿九 27五月 28初二 29初三 30初四 31端午节
粽子做法①粽馅的调味:咸肉粽要先将新鲜的猪肉用少许味精、白糖、酒、盐、生抽拌匀反复揉搓至调味品渗入猪肉再包。 ②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紧,防止米粒挤进豆沙中,如果煮不透会出现夹生现象。咸肉粽如果用肥猪肉不宜扎紧、松紧适度即可。如果用瘦猪肉就要扎紧,因为瘦肉熟了以后会收缩,粽馅的肥汁会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③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滚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过粽面,待水重新滚起以后再用旺火煮3个小时左右即可。在煮粽过程中不要添生水。煮好以后趁热取出。
端午三友 ①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沐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有的还将艾草扎成虎形,再粘贴艾叶于其上。艾与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们和蒜一样都有杀菌作用。端午期间,时近夏至,正是寒气暑气交互转换之时,从饮食到穿衣、行动都得注意。宝山县有谚语道:“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皆由鬼邪作祟所至,于是,端午节这天,人们以菖蒲作宝剑,以艾作鞭子,以蒜头作锤子,又称为“三种武器”,认为可以退蛇、虫、病菌,斩除妖魔。 ②江南地区,有的习俗是在端午节饮菖蒲酒,则其药用效能就更为直接。通常是在节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黄,浸入酒中,节日便可饮用。
19.按要求填空。(2分)
看五月日历可知,今年的端午节是5月    日,5月有一个节气,是   。
20.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括号中画上“√”或“×”。(3分)
①豆沙粽如果捆扎太紧,米粒就容易夹生。    
②烹煮粽子,水要浸过粽面,这样容易煮透。    
③端午三友可以退蛇驱虫防病,其实是毫无科学依据的。    
21.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资料中宝山县的那句谚语的。(2分)
   
四、习作表达
22.根据要求,完成习作。
请以“有 真好”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使文题完整;②叙述出具体的事情,说真话,抒真情;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④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025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小升初语文押题试卷2025070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运用(12分)
1.(3分)抄写下面这段话,要求:端正清楚、匀称美观,有一定速度。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解答】故答案为: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2.(3分)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渔夫衣衫dān bó  单薄 ,神情jǔ sàng  沮丧 ,蜷缩在渔船的角落里。海风似乎shào wēi  稍微 小了一点儿,但寒冷还是难以dǐ yù  抵御 ,他冻得瑟瑟发抖。
(2)突然起了大风,kǒng bù  恐怖 的沙尘暴快速逼近,那匹luò tuo  骆驼 却毫无wèi jù  畏惧 ,仍然在胡杨树下pái huái 徘徊 。远处,它的主人背着水袋,正飞奔而来。
【解答】故答案为:(1)单薄 沮丧 稍微 抵御;(2)恐怖 骆驼 畏惧 徘徊。
3.(3分)下列每道小题中都有一个字的注音是错的,请找出并改正。
(1)A.窥(kuī)视B.参(cān)差C.干涸(hé)D.盔(kuī)甲  B 
(2)A.陨(yǔn)石B.菜畦(qí)C.搀(cān)扶D.盘踞(jù)  C 
(3)A.驰骋(chěng)B.瘦削(xiāo)C.正(zhēng)月D.演绎(yì) B 
(4)A.藤蔓(màn)B.简陋(lòu)C.宪(xiàn)兵D.鄙夷(yí)  A 
【解答】(1)“参差”的“参”应读“cēn”,指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读“cān”时,指加入;参与(yù)。故选B。
(2)“搀扶”的“搀”应读“chān”,指用手架住对方的手或胳膊。故选C。
(3)“瘦削”的“削”应读“xuē”,指减少;减弱。读“xiāo”时,指用刀平而略斜地切去物体的表层。故选B。
(4)“藤蔓”的“蔓”应读“wàn”,指藤和蔓。读“màn”时,义同“蔓(wàn)”。用于合成词“蔓延”“蔓草”等。故选A。
故答案为:(1)B;(2)C;(3)B;(4)A。
4.(3分)下列每道小题中都有一个字的字形是错的,请找出并填涂。
(1)A.晃然大悟 B.悬崖 C.屹立 D.疙瘩  A (2)A.沙哑 B.甘蔗 C.斗篷 D.干躁  D 
(3)A.谱写 B.烂用 C.拜访 D.货摊  B  (4)A.蒸融 B.惊惶 C.寂莫 D.出版  C 
【解答】
(1)A有误,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觉悟过来。因此,“晃然大悟”应是“恍然大悟”。故选A。
(2)D有误,干燥: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因此,“干躁”应是“干燥”。故选D。
(3)B有误,滥用:没有选择胡乱地过度使用。因此,“烂用”应是“滥用”。故选B。
(4)C有误,寂寞:孤独冷清。因此,“寂莫”应是“寂寞”。故选C。
故答案为:(1)A;(2)D;(3)B;(4)C。
二、选择题(18分)
5.(3分)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A.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B.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C.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D.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解答】
A选项“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诗句的意思是: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落时思乡的新愁又涌上了心头。诗人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抒发了难以排遣的羁旅之愁。
B选项“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出自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诗句的意思是: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具”和“邀”说明此饭局主人早有准备,说明了故友的热情和两人之间的真挚的情感,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
C选项“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两汉曹植的《白马篇》。诗句的意思是: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把死亡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此句气势慷慨激昂,歌颂了武艺高强的青年英雄,表现出英雄们精忠报国的志向,体现出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
D选项“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出自两汉佚名的《长歌行》。诗句的意思是:百川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诗人用河水东流比喻一去不返的时间,劝诫人们珍惜光阴,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
故选:A。
6.(3分)表现“劳作艰辛”的诗句是(  )
A.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B.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C.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D.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解答】
A.“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出自汉代乐府诗《长歌行》,诗句的意思是: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与“劳作艰辛”无关。
B.“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出自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诗句的意思是: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织女的姿态美,也意在写出织女的勤劳形象,更意在写出织女因牛郎不在身边孤寂苦闷心情。
C.“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出自,宋代范仲淹的《江上渔者》,诗句的意思是:你看那渔人驾着像树叶一样的小舟,在大风大浪里时出时没。此句写打鱼人的艰辛艰辛,反映渔民劳作“劳作艰辛”。
D.“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出自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诗句的的意思是: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主客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
故选:C。
7.(3分)下列词句中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神贯(穿通)注/司空见惯(习惯)B.苟(假如)利于民,不必法古/死而后已(已经)C.拔得头筹(计策)/奄奄待毙(死亡)D.巍巍乎若(好像)太山/惟(只有)弈秋之为听
【解答】
A.有误。“全神贯注”的“贯”是从上到下彻底体现的意思。
B.有误。“死而后已”的“已”是停止的意思。
C.有误。“拔得头筹”的“筹”是第一的意思。
D.正确。
故选:D。
8.(3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括号中画上“√”或“×”。
(1)读小说,我们要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 
(2)“亮相”指戏曲演员上下场时一个短时的静止姿势,也比喻公开露面。  √ 
(3)过年时吃鱼,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 
【解答】(1)正确;(2)正确;(3)有误,过年时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过年时吃鱼寓意年年有余。
故答案为:(1)√;(2)√;(3)×。
9.(3分)选择正确的诗句,把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采得百花成蜜后 ②只留清气满乾坤 ③露似真珠月似弓 ④万里长征人未还 ⑤黄沙百战穿金甲
⑥但悲不见九州同 ⑦应怜屐齿印苍苔 ⑧春色满园关不住 ⑨轻烟散入五侯家 ⑩不知秋思落谁家
(1)可怜九月初三夜, ③ 。(暮江吟)(2)秦时明月汉时关, ④ 。(出塞)
(3) ① ,为谁辛苦为谁甜?(蜂) (4)不要人夸好颜色, ② 。(墨梅)
(5)死去元知万事空, ⑥ 。(示儿) (6) ⑤ ,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
(7)日暮汉宫传蜡烛, ⑨ 。(寒食) (8) ⑧ ,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
10.(3分)回忆所学的内容,填空。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 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草原》)
(2)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下面是海边的沙地  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少年闰土》)
(3)学习须勤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语文园地)
三、阅读理解(30分)
(一)岁月钟声(11分)
我读的小学是县立第五小学,简称五小,在城北承天寺的旁边,对面是天地坛。记忆中学校门外的地势确比校内高,进大门,要下一个慢坡,慢坡是“站砖”铺的。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对这道弯弯的慢坡很有感情。慢坡的东端是门房,同时也是校工詹大胖子的宿舍。//一
詹大胖子的主要职务是摇上课铃、下课铃。这间小屋原来盖了是为了当门房即传达室用的,但五小没有什么事可传达。这间小屋就成了詹大胖子宿舍。他在屋里坐着,看看钟。他屋里有一架挂钟。这学校有两架挂钟,一架在教务处。詹大胖子一早起来第一件事便是上这两架钟。喀啦喀啦,上得很足,然后才去开大门。他看看钟,到时候了,就提了一只铃铛,走出来,一边走,一边摇:叮当,叮当,叮当……从南头摇到北头。上课了,学生奔到教室里,规规矩矩坐下来。
后来,有一班毕业生凑钱买了一口小铜钟,送给母校留纪念,詹大胖子就从摇铃改为打钟。一口很好看的钟,黄铜的,亮晶晶的。铜钟用一条小铁链吊在小操场边的梧桐树上。铜钟有一个锤子,悬在当中,锤子下端垂下一条麻绳。詹大胖子扯动麻绳,钟就响了。
梧桐树一年一年长高了。钟也随着高了。五小的孩子也高了。//二
詹大胖子还有一件常做的事,是剪冬青树。詹大胖子很胖,但是剪起冬青树来很卖力,他好像跟冬青树有仇,又好像很爱这些树。
秋天,詹大胖子扫梧桐叶。学校有几棵梧桐。刮了大风,刮得一地的梧桐叶。梧桐叶子干了,踩在上面沙沙地响。
詹大胖子还做什么事呢?他给老师烧水。烧开水,烧洗脸水。教务处有一口煤球炉子,詹大胖子每天生炉子,用一把芭蕉扇忽哒忽哒地扇。煤球炉子上坐一把白铁壶。
他还帮先生印考试卷子。詹大胖子推油印机滚子,先生翻页儿。考试卷子印好了,就把蜡纸点火烧掉。烧油墨味儿飘出来,坐在教室里都闻得见。
每年寒假、暑假,詹大胖子要做一件事,到学生家去送成绩单。全校学生有二百人,詹大胖子一家一家去送。成绩单装在一个信封里,信封左边写着学生的住址、姓名,当中朱红的长方框里印了三个字“贵家长”。右侧下方盖了一个长方图章“县立第五小学”,学生的家长是很重视成绩单的,他们拆开信封看:国语98,算术86……看完了就给詹大胖子酒钱。//三
詹大胖子和学生生活最最直接有关的,除了摇上课铃、下课铃,打上课钟、下课钟之外,是他卖花生糖、芝麻糖。詹大胖子很坏,他的糖比外面摊子上的卖得贵。但是五小的学生只好跟他去买,因为学校有规定,不许“私出校门”。
校长张蕴之不许詹大胖子卖糖,把他叫到校长室训了一顿。校长对学生说:学生在校不许吃零食;詹大胖子的糖不卫生;他赚学生的钱,不道德。但是詹大胖子还是卖,偷偷地卖。他摇下课铃或打上课钟的时候,左手捏着花生糖、芝麻糖,藏到袖筒里。有学生要买糖,走近来,他就做一个眼色,叫学生随他到校长、教员看不到的地方,接钱,给糖。
五小的学生差不多全跟詹大胖子买过糖。他们长大了,想起五小,一定会想起詹大胖子,想起詹大胖子卖花生糖、芝麻糖。
詹大胖子就是这样,一年又一年,过得很平静。詹大胖子的铃摇着摇着,钟打着打着,我们便长大了,便到了小学高年级了。//四
我对五小很有感情。每天上学,暑假、寒假还会想起到五小看看。夏天,到处长了很高的草。有一年寒假,大雪之后,我到学校去,大门没有锁,轻轻一推,开了。没有一个人,连詹大胖子也不在。一片白雪,万籁俱静。我一个人踏雪走了一会,心里很感伤。我十九岁离乡,六十六岁回故乡住了几天。我去看看我的母校:什么也没有了。承天寺、天地坛,都没有了。五小当然没有了。这是我的小学,我亲爱的,亲爱的小学!//五
11.读第二、三、四段,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作者回忆了校工詹大胖子摇铃打钟、剪冬青树、 扫梧桐叶 、烧水、印考试卷、 送成绩单 、卖糖这些小事,告诉我们,詹大胖子是个普通劳动者,他虽然肯干活,但他有个缺点就是  卖花生糖、芝麻糖 。
1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括号中打上“√”或“×”
①第二段中的省略号表示声音延续,第三段中的省略号表示例举省略。  × 
②第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个设问句,起到引出下文、连接过渡的作用。  √ 
③校长不许卖糖,还训了詹大胖子,校长的做法没有道理。  × 
13.简要分析第二段中小铜钟的细节描写,再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描写了铜钟的样子,表现了“我”对校园生活的留恋。 
14.读第五段,说说作者是怎样表达“我对五小很有感情”的。
  作者列举了寒暑假回学校看看的具体事例来表现“我”对五小很有感情,还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五小的留恋。 
(二)丹砂白雪万里飞——丹顶鹤(12分)
①丹顶鹤的美是众所周知的。“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白居易的这两句诗充分表现了丹顶鹤的秀逸典雅、清高孤傲、冰清玉洁、超凡脱俗。因为丹顶鹤的存在和濒危,黑龙江扎龙成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为丹顶鹤的美丽和高贵,扎龙自然保护区还成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因为有了丹顶鹤,扎龙自然保护区才和拥有国宝大熊猫的卧龙自然保护区一样驰名中外。
②丹顶鹤是一种神奇的大鸟,是传说中的仙鹤。作为一种生活在沼泽或浅水地带的大型涉禽,它有修长的鸟喙、脖颈和双腿,站立时身高可达1.6米左右,就像一位风度翩翩的美少年。又细又长的喙、颈、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样的结构非常适应其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使丹顶鹤在沼泽和低洼地带具有强大的生存本领,丹顶鹤也因此获得了“湿地之神”的雅称。其细长的腿可以防止陷入烂泥而不能自拔。同时也可作为浑浊泥水中的探测器。喙长、脖颈长则可轻而易举地捕捉到泥水中的鱼、虾、螺、蚌、蝌蚪等食物。
③丹顶鹤夜间在环水的浅滩上或苇塘边栖息时,总爱单腿独立。这种姿势给人以亭亭玉立的美感,但是丹项鹤这样做决不是为了扮酷。由于生活在潮湿地带,而且敌害的威胁时刻存在,因此丹顶鹤休息时也不敢卧睡。站立休息不仅使丹顶鹤视野开阔易于发现敌害,而且一旦敌害来袭,只需拍拍翅膀就可展翅高飞快速逃生。此外,采用单腿轮流站立的休息方式比双腿站立能更好地节省能量,收起的那条腿,由于靠近温暖的身体并被羽毛覆盖,热量散失会少得多。
④丹顶鹤之所以被称为仙鹤,不仅仅是由于其身材颀长、喜欢单腿独立,更重要的是,其着装打扮和独特气质。丹顶鹤特别讲究清洁卫生,身上总是一尘不染。它身穿雪白的礼服,礼服黑色的下摆与黑色的领结相映成趣,头顶的鲜红色小帽更使其显得卓尔不群。因此,如果一个人仪表出众、气度不凡,就可用“鹤立鸡群”来形容。唐朝诗人刘禹锡盛赞丹顶鹤“丹顶宜承日,霜翎不染泥”。鲜红的头顶可以与太阳争辉,雪白的翎羽出污泥而不染。杜牧则夸它“丹顶西施颊,霜毛四皓须”。它那红艳艳的头冠就像是西施绯红的双颊,它那霜雪般的羽毛就像是商山四皓洁白的胡须。
⑤丹顶鹤的名称源于其独特而鲜明的红色头顶。在鹤科的15种鹤中,只有丹顶鹤的头顶具有类似鸡冠的肉质结构(但不像鸡冠隆起那么高),由于没有羽毛覆盖,而且毛细血管特别丰富,因此呈现出血液的红色。不过,并非所有的丹顶鹤都是如此,雏鹤和幼鹤就没有醒目的红顶。成年鹤头顶的一点血红,就如在一幅水墨画上钤了一颗朱红印,使整个画面的色彩立即变得鲜活起来。成年雄鹤的红顶比雌鹤更鲜艳,特别是在繁殖期,雄鹤的头顶会变得更加艳丽夺目。头顶越红的雄鹤越能讨得雌鹤的欢心,因为光芒耀眼的红色不仅是热情、活力与激情的象征,而且是丹顶鹤年轻力壮、身体健康的证明。如果丹顶鹤病了、老了,头顶的红色就变得黯淡无光。
⑥最令人着迷的是丹顶鹤婀娜多姿的舞步。春光明媚的4月,全球丹顶鹤最主要的繁殖地——扎龙自然保护区就变成了欢乐的芭蕾舞场。它们相互嬉戏,或昂首挺胸,或翘尾亮翅,或鞠躬衔物、或腾挪跌宕、或引颈高歌,或振翅欲飞……在阳光的映照下,就像跳着欢快的芭蕾的舞女在水波中曼舞,其舞姿变幻莫测,令人目不暇接。当它展开美丽的双翅翩翩起舞时,那雪白的身躯、高贵的丹顶、修长的双腿、优雅的舞姿,就如水墨交融在宜纸上的韵动。恰如南宋岳珂在《舞鹤》中描述的那样:“九皋仙子老芝田,小立清池阿那边。忽作霓裳羽衣舞,天机未信只鱼鸢。”据说,经过悉心调教,丹顶鹤还能应着音乐的节奏婉转低昂、翩翩起舞呢。现在,在丹顶鹤的故乡黑龙江,人们模拟它们的舞蹈动作与街舞结合,编排成表现原生态自然美的“鹤舞”来宣传保护丹顶鹤。
15.抓关键句,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各段主要内容,填空。
本文第②③④⑤⑥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丹顶鹤的(身体结构)、 身材颀长 、 单腿独立 、 着装打扮 、 独特气质 。
16.理解内容,选择下列各题的答案,正确填涂。
(1)第①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的表达方法是  D 
A.夸张B.拟人C.举例D.比较
(2)第⑤自然段含有多种表达方法,其中采用最多的是  B 
A.数据B.举例C.拟人D.比喻
(3)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破折号,它的作用是表示  B 
A.声音延长B.解释说明C.时空转换D.意思递进
17.读第②自然段,简要概括丹顶鹤被称为“湿地之神”的两个原因。
 一是其细长的腿可以防止陷入烂泥而不能自拔。二是其细长的腿也可作为浑浊泥水中的探测器。 
18.简要分析第④自然段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效果。
 本段描写了丹顶鹤的外形,突出了丹顶鹤的洁白与红冠的艳丽。同时作者运用引用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丹顶鹤的洁白与红冠的艳丽,使文章增添了文学魅力与艺术感染力。 
(三)资料阅读(7分)
五月日历
2025年5月▼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27三十 28四月 29初二 30初三 1劳动节 2初五 3初六
4青年节 5立夏 6初九 7初十 8十一 9十二 10十三
11母亲节 12护士节 13十六 14十七 15十八 16十九 17二十
18廿一 19廿二 20廿三 21廿四 22廿五 23廿六 24廿七
25廿八 26廿九 27五月 28初二 29初三 30初四 31端午节
粽子做法①粽馅的调味:咸肉粽要先将新鲜的猪肉用少许味精、白糖、酒、盐、生抽拌匀反复揉搓至调味品渗入猪肉再包。 ②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紧,防止米粒挤进豆沙中,如果煮不透会出现夹生现象。咸肉粽如果用肥猪肉不宜扎紧、松紧适度即可。如果用瘦猪肉就要扎紧,因为瘦肉熟了以后会收缩,粽馅的肥汁会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③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滚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过粽面,待水重新滚起以后再用旺火煮3个小时左右即可。在煮粽过程中不要添生水。煮好以后趁热取出。
端午三友 ①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沐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有的还将艾草扎成虎形,再粘贴艾叶于其上。艾与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们和蒜一样都有杀菌作用。端午期间,时近夏至,正是寒气暑气交互转换之时,从饮食到穿衣、行动都得注意。宝山县有谚语道:“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皆由鬼邪作祟所至,于是,端午节这天,人们以菖蒲作宝剑,以艾作鞭子,以蒜头作锤子,又称为“三种武器”,认为可以退蛇、虫、病菌,斩除妖魔。 ②江南地区,有的习俗是在端午节饮菖蒲酒,则其药用效能就更为直接。通常是在节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黄,浸入酒中,节日便可饮用。
19.按要求填空。
看五月日历可知,今年的端午节是5月  31 日,5月有一个节气,是  立夏 。
20.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括号中画上“√”或“×”。
①豆沙粽如果捆扎太紧,米粒就容易夹生。  √ 
②烹煮粽子,水要浸过粽面,这样容易煮透。  √ 
③端午三友可以退蛇驱虫防病,其实是毫无科学依据的。  × 
21.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资料中宝山县的那句谚语的。
  那句谚语是说端午节之前,天气还冷,过了端午节,气温也不稳定,还有天冷的时候。 
【解答】
19.本题考查图表信息的理解能力。
根据5月日历可知,今年的端午节是5月31日;6月6日是芒种,6月21日是夏至,据此可知有两个节气。
2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①从粽子做法第②段“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紧,防止米粒挤进豆沙中,如果煮不透会出现夹生现象”可知说法正确。
②从粽子做法第③段“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滚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过粽面,待水重新滚起以后再用旺火煮3个小时左右即可”可知说法正确。
③从端午三友第①段“艾与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们和蒜一样都有杀菌作用”“江南地区,有的习俗是在端午节饮菖蒲酒,则其药用效能就更为直接”可知说法有误。
21.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在端午节日期间,如果没有吃粽子,就不应该送寒衣给别人;如果吃了粽子,还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冻。结合端午三友第①段“端午期间,时近夏至,正是寒气暑气交互转换之时,从饮食到穿衣、行动都得注意”理解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19.31 立夏。20.①√;②√;③×。21那句谚语是说端午节之前,天气还冷,过了端午节,气温也不稳定,还有天冷时候。
四、习作表达
22.根据要求,完成习作。
【解答】范文:
有书真好
在岁月这条川流不息的长河里,成长路上由稚嫩到成熟,你让我度过了很多美好时光。
开心时想起你,想从你那里得到更多的乐趣;难过时也想到你,渴望从你那里得到一丝慰藉。你是我心灵的导师,为我指明人生正确的道路。一路有你,真好。宇宙浩瀚之大,万物包含其中,一切疑问都能通过你得到答案。你是一切智慧的总称——书。
读小学一年级第一天,我第一次与书本相识。我对书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一门心思都扑在电视机的“怀抱”里。妈妈经常安静地坐在椅子上看书,对周围一切的嘈杂都听不进去,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在那一刻,我对书本便萌生出了一丝兴趣。一次,偶然看到了一本书——《曾少年》。只是漫不经心地翻了两页,我便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本书生动地描绘出主人公从小到大的人生经历。看着这本书,我仿佛和主人公一样,在从小便生活着的四合院里,和小伙伴一起玩闹,一起哭,一起笑。这本书用细腻优美的语言揭示了人间的暖恶,以及主人公与朋友们纯洁真挚的友谊,还教给了我许多道理:人生那么短,总该有几个时刻,美好的令人难忘,也会说无数次的再见,乐观些,不惧将来,不畏过往才是最重要的。
书,是我的人生导师。《三字经》告诉我为人处事的道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会我做一个坚毅,不轻易说死的人,《苏菲的世界》让我明白了自己是谁,为谁而活,该怎样活。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在这个不断更新的时代,只要有你,生活便不会无聊,灰暗。一路有你的陪伴,真好!
【点评】文章内容精彩,层次清楚,想象合理,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