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学业水平调研测试物理试卷(本试满分为 80 分。考试时间为 8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10小题, 每小题 2分, 共 20分)1. 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 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4A.中学生骑自行车的功率是 10 WB.漂浮在盐水中的鸡蛋受到的浮力约为 500N6C.哈尔滨的大气压约为 1.0×10 PaD.中学生登上一层楼时克服重力做功约为 1500J2. 如图所示,一弹簧测力计在 F1和 F2 的共同作用下保持静止, 则 F2 的大小为 ( )A.0N B. 0.9N C. 1.8N D. 3.6N3. 如图是四位同学所画的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图像, 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4. 如图所示, F1 和 F2 是物体所受的两个力, 其中受力情况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 )A B C D5. 如图所示,小车运动时盛有水的烧杯水面向右倾, 则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情况是 ( )A.一定向右减速B.一定向左减速C.可能向左加速D.可能向右加速6.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 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微小压强计 B.锅炉水位计 C.茶壶 D.船闸7. 如图一密闭容器放在桌面上, 如图 (a) 所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F1,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P1, 将容器倒立放置, 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F2 ,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P2, 如图(b)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 = F2 , P1 = P2B.F1 > F2 ,P1 < P2C.F1 > F2 , P1 > P2D.F1 < F2 ,P1 < P28. 下列实验或现象中, 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甲: 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②图乙: 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熟, 因为气压越高液体沸点越高③图丙: A 管中水面上升, 是因为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④图丁: 盆景中的水位能保持一定高度, 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①④正确9. 生活中物理无处不在。下列关于生活中的现象, 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A.旗杆顶端用定滑轮为了省距离B.盘山公路是利用斜面可以省功C.门把手 (轮轴) 使用时可省力D.剪刀使用时, 一定是省力杠杆10.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 没有利用大气压的是 ( )A.“吸盘”挂钩贴在竖直墙面上 B.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肌肉C.用吸管将饮料“吸”入口中 D.用硬纸片“托住”杯中的水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4 分。每个小题有 2 个或 2 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全部选对得 2 分, 选项正确但不全的得 1 分, 有错误选项的不得分)11. 小涵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大烧杯中的水没有到溢水口不会影响实验结果B.物体缓慢浸入水的过程中,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C.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D.阿基米德原理只适用于全部没入液体中的物体12. 2025 年 2 月 16 日, 我国首条大型无人机城际低空物流航线成功首航。图为正在运输货物的 无人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人机上升过程中, 货物的重力势能增大B.无人机水平匀速飞行时, 货物的机械能保持不变C.无人机在某一高度悬停时, 货物的机械能为零D.无人机下降过程中, 货物的动能一定增大三、填空题 (本大题共 8 小题, 每空 1 分, 共 17 分)13. 如图所示, 在慢镜头下, 用球拍击球时球变形了, 说明力可以使物体 ; 球拍也变形了, 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14. 如图所示, 用弹簧测力计测一物体所受的重力。由图可知, 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N,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第 13题) (第 14题) (第 15题) (第 16题)15. 如图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 是通过改变砝码的 来探究二力平衡的两个力的大小是否相等。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后松手, 发现小车会旋转恢复原状, 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 , 物体才能平衡。16. 如图在“测量浮力”的实验中, 小明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物块, 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2.2N, 再将物体浸没在酒精中, 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2=1.4N,则物体在酒精中 受到的浮力是 N, 物体的体积是 m3 。 (ρ酒精 =0.8×103kg/m3,g 取 10N/kg)17. 空间站“天宫课堂 ”,王亚平把冰墩墩正对着叶光富手的方向顺手一推,只见冰墩墩稳稳地一路飘到了叶光富的手里。如图, 冰墩墩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 在空中不受力的作用,它在空中飞行做 运动;这个小实验直接验证了 定律。18. 如图甲所示, 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 将探头分别放在图乙所示 B、C 位置, 观察到 U 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ΔhB ΔhC (选填“<”、“= ”或“>”) 。(2) 在乙图清水中再加入适量清水后使 B、C 两个位置液体压强相等, 则清水对容器底部压强 浓盐水对容器底部压强 (选填“<”、“=”或“>”) 。(第 17题) (第 18题) (第 19题) (第 20题)19. 如图所示滑轮是一个滑轮, 用拉力 F 匀速向上拉动重为 20 牛的物体 A,物体 A 在 2秒内运动了0.4 米,若不计滑轮重与摩擦, 拉力 F 做功为 焦, 功率为 瓦。20. 如图所示, 某同学将篮球掷向地面, 篮球碰到地面后斜向上位置 动能/J 重力势能/J反弹, 甲、乙是篮球运动过程中经过的两个位置。篮球经过甲 12 7甲、乙两位置时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如表所示, 则篮球的运动 乙 10 12路径是 (选填“ 由甲到乙 ”或“ 由乙到甲 ”) , 该过程中篮球的重力对篮球 _(选填“做功”或“不做功”)。四、作图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4 分)21. 一只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图所示, 请在图中画出球的受力示意图。(第 21题) (第 22题)22. 如图所示,硬棒 OB (质量忽略不计) 能绕支点 O 转动,A 处用绳子拉住固定在墙壁上,B 处悬挂重物。请画出拉力 F1 的力臂(用 L1表示) 和阻力 F2 的示意图。五、实验探究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 共 25 分)23. (6 分) 如图所示是小涵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 在水平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拉力的大小即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丁 戊 已(1) 由甲、乙两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以下属于该结论的应用的是 (选填序号) ;A.单杠运动员上杠前手上要涂些镁粉 B.单杠运动员做回环动作时手不能握杠太紧(2) 刚开始小涵做第 1 次实验时控制不好力度,拉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木块的速度 v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如图戊所示,则木块在第 7s 时受到的摩擦力为 N;(3) 小涵又将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实验装置如图己所示: 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用水平方向为 5N 的力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另一位同学在木块相对桌面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N;方向是 ;(4) 针对小涵的实验改进,同学们提出了以下观点, 其中正确的有 (选填序号) 。A.改进后,拉动长木板时不必保持匀速运动,更易于操作B.改进后,弹簧测力计示数较稳定,容易读出正确的数值C.改进后,木块稳定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于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24. (6 分)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中, 小涵利用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 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本实验中用到了研究物理问题的两个重要方法, 即 和 ;(2) 通过比较 两图, 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 压力越大,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 通过比较甲、丁两图, 小涵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 你认为小涵的观点是(选填“正确”或“错误”) 的, 理由是 。25. (7 分) 小涵把一个饮料罐慢慢按入水中, 感觉用力越来越大,于是她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一 起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步骤, 来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 分析甲、丙、丁三次实验, 可以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关 (选填“有”或“无”); 分析甲、乙、丙三次实验, 可以得到浮力大小与 有关;分析甲、丁、戊三次实验,可以得到浮力大小还与 有关;3(2) 小涵发现可以根据实验数据算出戊图中液体的密度, 则液体密度为 kg/m ; 若在实验开始前,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未调零, 且指 在零刻度线以上, 则算出的液体密度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 或“不变”);(3) 同组的小文同学受到本实验的启发, 她将右图弹簧测力计改成了测液体密度的密度计, (提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4N 时,她标记对应 的密度为 0g/cm3 )则该密度计的分度值为 g/cm3;请说明理由:。26. (6 分) 天平和杆秤在古籍中常被称为“权衡器”, 《墨经》最早对权衡器的杠杆原理做了理论上的探讨。如图所示是小涵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杠杆刻度均匀,每个钩码重 0.5N);(1) 当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 此时杠杆 (选填“是”或“不是”) 处于平衡状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 调节;(2) 接下来, 小涵在 A、B 两处挂上如图乙所示的钩码后, 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 若将 A 处的钩码拿掉一个,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 则应将 B 处所挂钩码向 (选填 “左”或“右”)移动 格;(3) 小涵用弹簧测力计替代钩码, 在 B 点竖直向下拉, 然后将弹簧测力计绕 B 点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至如图丙所示位置, 在旋转过程中, 要使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 则弹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选填“变大”或“变小”) ,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综合应用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 共 10 分)27. (4 分) 简答:如图所示,手拿一个小球浸没在水中由静止释放。松手后若小球上浮,(1) 请判断ρ球 ρ水 (填“>”、“<”或“=”);(2) 请结合受力分析, 说明你的判断依据。28. (6 分) 如图,质量为 60kg 的小明同学用滑轮组匀速提升质量为 20kg 的物体, 此时他对绳的拉力为120N,不计绳重和摩擦,g 取 10N/kg, 求:(1) 动滑轮的重力?(2)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若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650N,求小明用该滑轮组提升物体的最大重力?2024-2025 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学业水平调研测试物理学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二、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D C D C C A B A C B ABD AB三、填空题:(1 题~20 题,每空 1 分,共 17 分)13.发生形变;相互14.3.6;地球15.质量;同一直线上16. 0.8;1×10-417. 匀速直线;牛顿第一18. <;<19.动;8;420.由乙到甲;做功四、作图题21.(2 分)如图 22.(2 分)如图五、实验探究题 (23 题~26 题,共 25 分)23.(6 分)(1)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B(2)3 (3)2.8;水平向右 (4)AB24.(6 分)(1)形变程度;转换法;控制变量法 (2) 甲、丙(3)错误;在改变受力面积的同时也改变了压力的大小,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25.(7 分)(1)无;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 (2)0.8×103;不变(3)0.1;测力计示数为 4N 时,对应的密度为 0g/cm3,示数为 3N 时,对应的密度为 1.0g/cm3, 3N1.0 / 3到 4N 之间有 10 个小格,每个小格对应的密度为 ′ = = 0.1 / 3则密度计的分度值为100.1g/cm3 。 (该问 4 个 0.5 分)26.(6 分)(1)是;右 (2)左;2(3)变大;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该做法使动力的力臂变小,动力将变大。 (该问 4 个 0.5 分)六、综合应用题(27 题~28 题,共 10 分)27.(4 分)(1)<(2)当小球浸没时,小球受到的浮力为 F浮=G排 = ρ水 gV排= ρ水 gV球小球的重力为 G球=m球 g= ρ球 gV球∵小球上浮,∴F 浮>G 球 即 ρ水 gV球>ρ球 gV球 解得ρ球<ρ水28.(6 分)(1)G = mg = 20kg × 10N /kg = 200N 2F = G + G 动 G 动 = 2F - G = 2 × 120N - 200N = 40NW2 η = 有用( ) × 100% = Gh × 100% = G × 100% = 200N × 100% = 83.3%W Gh+G h G+G 200N+40N总 动 动(3)工人的最大拉力 F 最大 =G 人 =m 人g=60kg×10N/kg=600N<650N 提升物体的最大重力 G 最大 =2F 最大- 动 =2×600N - 40N=1160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