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白银市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甘肃省白银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尊、青铜鼎、玉器等文物与黄河流域基本一致,浙江良渚遗址也出土了与之造型相似的玉琮。这说明( )
A.古蜀文化相对先进 B.南北文化渐趋一致 C.审美观念趋向统一 D.中华文化多元一体
2.七年级某班同学在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时搜集到下列一组资料。据此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应是( )
考古资料 文献记录 艺术作品 文学作品
锦衣卫印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汉代讲经图画砖 金粉东南十五州, 万重恩怨属名流。 …… 避席畏闻文字狱, 著书都为稻粱谋。 ——摘编自龚自珍《咏史》
A.开明的民族政策 B.繁荣的社会经济 C.强化的中央集权 D.安定的民众生活
3.清初,顺治帝接见并册封五世达赖;康熙帝册封格鲁派另一位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这些措施( )
A.加强了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B.防范了地方分裂割据
C.促进了各民族的友好往来 D.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
4.中共一大时,我国共产党员人数为58人,1923年为432人,1925年为994人,到1927年达到5.7万人。1925年到1927年党员人数激增得益于( )
A.五四运动的扩展 B.中共三大提出革命统一战线
C.国共合作的形成 D.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
5.抗美援朝为中国在国际上赢得了尊严,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上其他国家都充分尊重中国的议题和发言。这表明抗美援朝( )
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推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C.打破了西方的外交孤立 D.推动了国内的经济建设
6.它是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该文明是( )
A.古罗马文明 B.古希腊文明 C.拜占庭文明 D.阿拉伯文明
7.恩格斯说,《共产党宣言》是“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它发表后不久,欧洲就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革命运动。这说明了( )
A.革命运动需要法律引导 B.《共产党宣言》的学术价值
C.工人运动得到正确引领 D.《共产党宣言》的社会地位
8.当时世界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分别是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欧盟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这些系统广泛应用于地理数据采集、车辆导航、应急救援等领域。这反映出( )
A.现代科技孕育了经济新增长点 B.社会信息化推动了文明交流互鉴
C.高新产业逐步取代了传统产业 D.科技进步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变革
二、材料题
9.开放则兴,封闭则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丝绸之路文化是甘肃历史文化资源中极具优势、光彩绚烂的一大品牌。武威东汉墓葬出土的铜奔马,被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清乾隆时编纂的《四库全书》文溯阁本今藏兰州。莫高窟、麦积山等50多处石窟群辉耀于丝绸之路上。秦、汉、明三代长城绵延于陇原东西。甘肃是我国近代四大文献考古发现的两大奇观———敦煌遗书和汉代简牍的出土地。公元1247年,西藏政教领袖萨班与蒙古汗国皇子阔端,在凉州(今武威)举行了著名的“凉州会谈”,西藏正式纳入伟大祖国的怀抱,成为祖国神圣领土永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摘编自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光彩绚烂的丝路文化》
材料二 公元10世纪,少数民族政权与宋朝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北方经济因长年的战乱屡遭破坏,商品和贸易不能顺利进行。宋朝除了官办的商业部门,民营手工业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济重心向南转移后,以海路运输为主的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除了设立专门掌管海外贸易的机构外,宋朝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水手们远洋航行辨别方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甘肃丝路文化的丰富内涵。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
10.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伟大的书写者。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领域 粮食和重要农产品 乡村建设 农民增收致富
成就 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3年全国粮食单产389.7千克/亩,比1949年增加321.1千克/亩。果蔬产品多样,四季新鲜上市,畜禽生产质效提升,肉蛋奶供应充足。 近10年来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250万千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5%左右。各地累计建设村卫生室超过58万个,农村敬老院超过1.6万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加。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19元,同比实际增长6.3%。
——摘编自《向着农业强国加速迈进——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三农”发展成就综述》
材料二 2024年9月13日上午,习近平听取甘肃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习近平指出,甘肃要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拓展跨省域合作,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要传承好红色基因,为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法加强宗教事务治理。
——摘编自《习近平在甘肃考察时强调 深化改革勇于创新苦干实干富民兴陇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 “途中在陕西宝鸡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75年“三农”的发展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未来发展的规划性指导。
11.河流作为一种自然力量,与人类社会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材料二 16世纪初,西班牙派出的探险家率先抵达密西西比河边。到17世纪,各国围绕密西西比河航运权和沿岸领土发生争端。18世纪下半叶,赢得独立的美国将密西西比河视为领土分界线。19世纪上半叶,密西西比河上出现蒸汽船,开启该领域的航运革命。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政府兴建大坝水库,方便治理密西西比河洪水。
——摘编自马丁·道尔《大河与大国——从河流的视角讲述美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类大河文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密西西比河见证了世界历史的哪些重要事件。
12.近代中国是黑暗中孕育光明的时代。先进中国人面对民族危亡不断救亡图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结合所学知识,从上面思维导图列举的史事中任选两例,以“危机·应对”为题,写一篇120字左右的小论文。(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2025年甘肃省白银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D
2.C
3.A
4.C
5.A
6.B
7.C
8.D
9.(1)铜奔马;《四库全书》;莫高窟、麦积山石窟;长城;敦煌遗书和汉代简牍;“凉州会谈”。
(2)陆上丝绸之路受阻;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的重视,设立专门机构管理海外贸易;科学技术的发展,指南针的应用。
10.(1)成就: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量和质效全面提升;乡村建设实现历史性转型;农村居民各项收入稳步增长。
(2)指导:推进新型工业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拓展跨省域合作;传承好红色基因,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1.(1)起源早;成果多元;贡献突出。
(2)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次工业革命;罗斯福新政。
12.题目:危机·应对
选择事件:《马关条约》的签订、戊戌变法
1895年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随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提出各种救国方案。1895年康有为领导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1898年6月获得光绪帝的支持,开始了戊戌变法运动,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试图通过变法实现救亡图存目的,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