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年七月高二期末统一调研测试地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远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等古代诗词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地理知识。据此完成1~3题。1.此诗句主要反映的人地观念是A.听天由命B.人定胜天C.崇拜自然D.人地和谐2.该诗句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主要是A.供给服务B.调节服务C.文化服务D.支撑服务3.“春风”喻指改善后的湿润气候,此效益主要依赖植被A.反射阳光B.释放氧气C.蒸腾增湿D.拦截降水传统产业园区的功能区多以工业区为主,易出现产城分离和职住不平衡现象。深圳市在产业园区转型过程中,从调整功能区布局入手,努力实现城市多中心、组团化“产-城一人”融合发展。图1示意深圳市某一个城市组团内,产业园区等分区及产业园区的内部功能区布局。据此完成4~6题。过保护区中区轨道交通3-4km 05-lkm产业园区内部的功能区: 工业园区孩科技园区丽商务园区≡综合服务区■居住区图1高二地理试卷第1页(共6页)4.产城分离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早晚高峰交通拥堵加剧B.城市绿地面积减少C.商业中心的人流量下降D.工业用地价格下跌5.在产业园区转型过程中,实现“产-城-人”融合发展的首要措施是A.产业园区内部空间利用形式的多元化B.在中心区建设宜居生活空间C.完善产业园区与中心区间的轨道交通D.促进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6.从职工经济收入角度,推测产业园区转型后,产业园区内部职住平衡状态最好的功能区是A.科技园区B.商务园区C.工业园区D.综合服务区湖北省大治市是一座矿治名城,也是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年来,大冶市利用废弃的矿山坡体铺设光伏板、矿洞建设储氢基地。目前,该市涵盖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的氢能源全产业链正加快形成,为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书写着转型样本。图2示意大冶市地理位置。据此完成7~9题。112°E3⊙城市铁路公路河湖图27.大冶市选择氢能产业作为转型突破口的优势条件是A.绿氢制备潜力巨大B.氢能产业链基础好C.废弃矿洞资源丰富D.武汉辐射作用较强8.大冶市建设储氢基地时选址废弃矿洞,有利于①降低氢气储存成本②增强区域防灾能力③减少土地资源占用④提升区域环境质量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9.大冶市的转型发展,对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启示是A.依赖院士专家,明确发展方向B.发展光伏发电,替代传统能源C.借鉴规划模式,引入增长引擎D.立足自身特点,寻求产业升级高二地理试卷第2页(共6页)2024-2025年七月高二期末统一调研测试试卷地理参考答案题号1234568101112131415答案BBB16(1)水量大:地处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量大;山地海拔高,冰川融水多;流域面积较大,汇水量大。(任答两点,每点2分,共4分)水质好:人类活动少,环境质量高,水质洁净。(2分)(2)山区打隧洞:(克服地形和地质条件的限制,)确保水流的自流输送:缩短输水线路长度。河道修水库:确保水资源的有效存储和合理调配。平原开明渠:减少工程量:(明渠蒸发量大,)增加沿途空气的湿度,调节气候。(每种方式2分,共6分)(3)赞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绿洲、牧场面积,促进农业发展;促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增加西北地区水资源供给,(缓解地区间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利于社会稳定。或反对。沿线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建设、维护难度大;(线路长、难度大,)技术资金投入压力大;水源输出地涉及多条国际河流,协调难度大。(四选三,每点2分,共6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17(1)岛屿东南部等高线较稀疏,地势平坦开阔:海拔较高,受洪水威胁小,更利于先民生产和生活,遗迹多:位于河流下游方向,河水流速慢,利于先民遗迹沉积:且遗迹沉积后不易被侵蚀破坏,先民活动遗迹保留更完整。(四选三,每点2分,共6分)(2)井盐卤水资源丰富,原料充足:制盐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技术成熟:(是长江支流,)连接长江,水运便利:市场需求量大,推动盐业生产的发展。(四选三,每点2分,共6分)(3)食盐生产过程需提取本区卤水中的钠盐,(将提取出的钠盐销售到其他地区,)因此盐卤废液中钠元素占比较低,而钙元素占比较高(3分);食盐生产鼎盛时期,盐场排放盐卤废液多(2分);在遗址地层中钠元素含量少、钙元素大量富集(2分)(,钠元素、钙元素含量呈强负相关性)。18(1)过量使用化肥,农业污水入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农药、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入湖加刷水体污染;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缩小,湖泊调蓄能力降低:人工养殖使湖泊生物多样性降低。(四选三,每点2分,共6分)(2)植被截留雨水,增加下渗,补充地下水,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加雨水下渗,通过物理过滤和微生物分解,减少入湖污染物:下凹绿地蓄水且减缓流速,入湖水量减少,降低洪涝风险:植被增加,蒸腾作用增强,空气湿度增加。(四选三,每点2分,共6分)(3)提高水体质量,保障区域水资源安全;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提升区域应对气候变化/早涝灾害的能力。(每点2分,共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鄂州市2024-2025年七月高二期末统一调研测试地理试卷.pdf 高二地理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