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六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5.06一、(25分)1.(4 分)演 xiān 铸 ju2.(3 分)B3.(3 分)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我们目前所见的最早成体系的汉字。4.(3 分)A5.(3 分)B6.(3 分)答案示例:“果”字,形象地描绘了树上结出果实的样子,生动展示了果实生长的自然状态。“家”字,上面是房屋,下面是“豕”,即猪。有猪的居所才是家,反映了古人热气腾腾的生活。“美”字,由一只漂亮的大羊构成,羊肉可食,羊毛可衣,拥有“羊”心里就觉得美滋滋。“凤”字,刻画了凤鸟的样子,它的头上有高高的冠,身后拖着漂亮的长尾巴。7.(3 分)D8.(3 分)B二、(24分)9.(8 分)答案略。(每空 1分,共 8分)10.(3 分)D11.(3 分)B12.(2 分)B D(答对一处得 1分,作答超过两处不得分)13.(3 分)如果放十片叶子在百步之外,那么射不射中我就不能保证了。14.(3 分)示例:①目标专一,做事容易成功;②目标过多,精力容易分散;③做事要专注,要善于排除其他干扰;④人们常常因为弄不懂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所以容易迷失方向;⑤做事的时候,目标过于分散,会让人无所适从。(答出其中一项或言之成理,均可得 3分。如果答“做事好高骛远,很难取得成功”之类酌情得 1-2 分)三、(34分)(一) (16 分)15.(3 分)B16.(4分)重音:“深深地”“几年见不到雨滴”(突出树木扎根之深、生存之顽强)(1分)。语气:坚定、激昂(表现对戈壁树木坚韧精神的赞美)(1分)。理由:通过重音和语气变化,传递护林员与树木一样扎根艰苦环境、默默坚守的品质(2分)。17.(4 分)①环境衬托:风雪严寒凸显护林工作的艰辛,反衬护林员的坚守精神。(2分)②1象征意义:雪孕育生机(“赋予生长的希望”),象征护林员守护生态、播撒希望的使命。(2分)18.(4 分)①叙事视角:以“我”的所见所闻(跟随巡护、翻看笔记)串联情节,增强故事真实性。②情感载体:通过“我”的感受(如对护林员的敬佩),烘托主题,引发读者共鸣。19.(3 分)示例:“坚守”;护林员 17 年如一日,在风雪中巡护戈壁,春节仍坚守岗位(巡护笔记显示大年三十仍工作)。他们用青春守护生态,让荒漠变绿洲,诠释了“坚守”的意义对责任的执着,对自然的敬畏。(二) (18 分)20.(6分)①读书确实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才能收获自己的人生。②每一口饭菜都是力量的源泉。(把吃饭当作给身体和心灵“攒劲”的方式,在生活的奔波中,才能有足够的精力应对各种挑战。) ③教书要攒劲 ④新工作要攒劲(①②各占 2分,③④各占 1分)21.(4 分)zǎn。攒劲:集中精力做事,持续不断地努力。(读音 2分,解释 2分。持续不断地努力,占 2分;其他合理的意思占 2分。)22.(4分)人如果欺骗土地,(不踏踏实实劳动),土地就会欺骗肚皮,也就是说地里就没有收成,人就会饿肚子。读书也一样,不下功夫去读,到时候就会一无所获。23.(4 分)示例 1:写一个人或者通过记事表达一个道理,可以用这个人的一种思想(观念、品德)来组织能体现这一思想的 3个左右的不同内容的素材,这样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强化人物的(思想),以此来表达主旨。示例2:本文选材很独特,写一个母亲给孩子的教育,找了一个很小的切入点“攒劲”来写,朴素的话语中有蕴含深意;构思也很有借鉴意义,四个不同的内容(读书、吃饭、教书、新工作),都用“攒劲”这一线索串起来,表现一个共同的主题。(允许学生有其他合理的表达和理解,根据理解的合理性和表达的逻辑性酌情赋分。)四、名著阅读(7分)24.(3 分)①长妈妈②寿镜吾③父亲25.(4 分)示例:鲁迅先生的成长是充满爱的。年幼时,长妈妈关爱他,为他买来了《山海经》;在日本留学时,藤野先生给他悉心的指导和真诚的帮助,使他终身难忘。五、写作(60 分)对于初一学生的作文评价标准,应该结合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和六年级课标要求来评价,使考试作文评价起到鼓励、激发、引导学生逐渐会写作文、爱上作文的作用。鉴于此,提出几条建议,供老师们参考。(一)作文赋分等级:一等(60——54) 二等(53——45) 三等(44——36) 四等(36——0)2含卷面分值(5分,含在总分中,视书写情况,酌情加减分)(二)作文评分标准建议:1.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书写潦草的视情况扣 1-5 分。2.语言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错别字、病句出现 3处以上要适当扣分。3.字数符合要求。字数不够的建议评为三等及以下。4.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有比较生动的细节描写和人物描写。(三)注意事项:1.语言朴实无华但有一定功力的也可以评为一类卷。2.虚假造作的文章不能评为一类卷。3.经查证为全文抄袭的判为四类卷。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06六年级语文答案.pdf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