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3张PPT)《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一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本单元学习以说明事物为主的说明文本单元。语文能力教学点主要是掌握说明文的特点,学习如何将一个事物介绍清楚,首先要知道怎么抓住事物的特征,以确定说明的重点。然后要学习和掌握各种说明方法,通过课文的学习,揣摩了解说明文语言特点,加强思维能力训练,落实到阅读和写作中。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说明文,但相对于记叙文来说,学生对说明文还比较生疏。结合本单元的学习,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引导学生把握说明文的特点,明确文体知识,学会阅读和写作说明文。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二 目标定位与教材处理教学目标1 结合课文学习,启发学生懂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道理. 重点2 引导学生学习把握事物特征的方法,联系课文学习,合理使用多种说明方法。 重点难点3 感受说明文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立德树人.激发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索兴趣.五 说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据说,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当过“宫廷顾问”。有一次,皇帝让他解释一下哲学问题,莱布尼茨对皇帝说,任何事物都有共性。皇帝不信,叫宫女们去御花园找来一堆树叶,莱布尼茨从这些树叶里面找到了它们的共同点,皇帝很佩服。这时,莱布尼茨又说:“凡物莫不相异”,“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宫女们听了这番话后,再次纷纷走入御花园去寻找两片完全没有区别的树叶,想以此推翻这位哲学家的论断。结果大失所望,因为粗粗看来,树上的叶子好像都一样,但仔细一比较,却是形态各异,都有其特殊性。读了这则故事,你有怎样的启示?一 故事导入【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实例入手,说明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各有各的特点,突出了事物特征的重要性,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快速进入课堂。回顾<<蝉>>这篇课文,作者写"蝉的卵",分别抓住什么特征来写的呢?二 新课讲授蝉的卵的特征有:1 蝉在细树枝上大量产卵,以防危险;2 幼虫悬在线上,准备落地;3 幼虫找到并钻进软土,过4年地下生活。事物特征: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独特之处。猫是人们熟悉的一种哺乳动物,被人们誉为“捕鼠能手”。猫长着一对特别的眼。早晨瞳孔是椭圆形的,中午又眯成了一条缝,晚上变得又圆又大,活像两盏小灯泡。就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它也能看得清清楚楚。你观察过的狗有什么特征?说一说柴犬柯基犬哈士奇贵宾犬边境牧羊犬蝴蝶犬吉娃娃金毛犬松狮犬求真求实 科学严谨你获得了有关观察和写作的一些启示吗?任务 一1任务 二2任务 三3本课任务单类文阅读,把握特征表现.如何使说明文清晰流畅?如何使说明通俗易懂?三组例文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和说明事物的?第一组:<<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第三组:<<长在树上的"宝石">>第二组:<<蝉>><<松鼠>>任务一 类文阅读,把握特征表现【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回忆所学课文,让他们初步了解说明文必须学会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道理,给予学生感性的认识,促使他们更好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 结构坚固而巧妙 形式优美《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第一组:说明对象为建筑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故宫博物院>>: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蝉》: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松鼠》:漂亮 乖巧 驯良 讨人喜爱第二组:说明对象为动物第三组说明对象为植物树莓的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维生素和氨基酸。例如其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5倍,氨基酸的含量是苹果的10多倍、梨和柑橘的近30倍。联合国粮农组织称它是“第三代黄金水果”,欧洲人更将其称为“水果之王”。⑤树莓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树莓果实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极易被人体吸收,常食可抗病强身。此外,树莓中钾的含量是钠的48.6倍,体现了高低钠的特点,对于预防和治疗肾病、高血压等也有很大益处。⑥总体来看,树莓极具开发价值,犹如长在树上的“宝石”。《长在树上的“宝石”》建筑物:外部形态,内部构造、动物、植物:生物学的特征生活或学习物品:实用功能小 结如何使说明文清晰流畅?任务二回顾本单元课文及之前的说明文例文,梳理说明文主要有哪几种说明顺序?【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回忆所学课文,让他们初步了解说明文必须学会掌握说明顺序进行说明,给予认识,更好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例1:《青青校园柳色新》学校坐北朝南,大门在校园的最南端。走进校园,迎面是一条笔直的大道,叫春晖路……路的东边是美丽的桃李园……春晖路的西边是大操场……春晖路的尽头正对着春耕楼……说明顺序一:空间顺序例2:《梦回繁华》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画面)后段描写汴京市区的街道。说明顺序二:时间顺序例3:《蝉》说明顺序三:逻辑顺序例4 :《中国石拱桥》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小 结任务三 如何使文章通俗易懂【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指导学生学会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这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完成本次写作的关键。先让学生自学,然后再分项指导,细化指导,能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对比一组句子:蜜蜂酿蜜是要付出极其辛苦的劳动的。他们要飞行许多次,往返行程长得惊人,所采集的花朵难以计数,全身携带的花粉也非常非常之多。有人统计过,为了酿造一公斤蜂蜜,一只工蜂大约要飞行1万到15000次,距离可达45万公里。采集200多万朵花,全身携带花粉,一次就有5万粒之多。任务三 如何使文章通俗易懂蜜蜂酿蜜是要付出极其辛苦的劳动的。他们要飞行许多次,往返行程长得惊人,所采集的花朵难以计数,全身携带的花粉也非常非常之多。有人统计过,为了酿造一公斤蜂蜜,一只工蜂大约要飞行10000—15000次,距离可达45万公里。采集200多万朵花,全身携带花粉,一次就有50000粒之多。直观可感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的多的动物,那就是鲸。已知最大的鲸约有16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约17米长,一条舌头就有17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颚。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例5:《鲸》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在进入大道的岔道上,是众多仆从簇拥的轿乘队伍,从插满柳枝的轿顶可知是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涉的行旅。树木新发的枝芽,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和疏密,表现出北国早春的气息。例6:《梦回繁华》小 结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引用……三 总 结四 写作实践【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通过“写作实践”写作训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同时通过具体的习作范例,让学生在阅读中感知如何写好一般的说明文,继续为后面的写作做铺垫。枣园一听到枣园,绝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都是长满枣树的林子。没错,它的名字就是这样得来的。但除了种植枣树,它还有另一个身份。枣园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位于延安市城西北8公里处,背山面水,视野开阔。抗日战争时期,枣园成为解放军的驻地,改名为“延园”。站在大门前,就不自觉地感受到一股庄严的气息。黑色的两扇铁门旁,刻着“延园”二字。走在崎岖不平的石块路上,可以看到枣园里栽满了绿树,大片的空地中间还有淙淙流淌的小溪,这就是幸福渠。满分作文再往前走,就是中央书记处小礼堂了。小礼堂整体呈“品”字型,砖木结构,是延安城里为数不多的苏式建筑。礼堂内部铺有木地板,可作为跳舞的场地,还有半圆形小月台可以用来演奏乐器。除此之外,这里还可以举行各项重大会议,如1945年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决策,就是在这里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做出的。走出小礼堂,我们可以看到一排铜像,名为《走向胜利》。它们是以真人1:1.2的比例塑立的,人物分别是当时中共中央的五位书记,寓意为中国革命从延安走向胜利。接着就来到了山脚下,那里是任弼时的旧居。沿着台阶一路向上,我们依次可以看到周恩来、刘少奇、毛泽东、朱德同志的旧居。在这其中,条件最好的一处院落就是朱德同志的旧居了,在枣园中,这是清朝时期留下来的唯一的一处院落,是里面造价最高、条件最好的石窑,并且院里还有一棵粗壮的槐树和一个小棋桌。其实,如今我们看到的枣园已经不是原先的模样了。据资料记载,1947年,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枣园曾遭受过毁灭性的破坏。1953年后,人民政府开始陆续依照原貌维修。因此,这些礼堂、窑洞等建筑,都是后人运用各种图文资料修复完成的,整个园子里仅有一段石子路是在战火中保存下来的。从山脚继续前行,我们沿着铺好的砖路走回了大门,整个路线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圆圈。路旁的枣树如同战士般庄严挺立,仿佛在告诉人们,不要把这里的故事忘记。圆规是我们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样工具,主要功能就是作圆。常见的传统圆规大多是由两条“腿”加一个握把组成。一条腿竖直向下,下端带一根金属材质的细针,用于在纸上固定。另一条腿向侧方倾斜,末端带一根画图用的自动铅笔,笔芯可以用完即装。两条腿在顶端用一根螺丝加一个螺帽固定,使得他们可随意分开或合拢。再向上便是2厘米左右的握把,为了充分发挥手指的力量,握把大都具有棱角,以求增加与手指间的摩擦力。如此一来,我们用圆规作图便轻松了许多。我的生活少不了它圆规的材质一般为金属或塑料,但也都不绝对,大多是两者兼有。但无论如何,作为转轴的圆规尖,据我所见都是金屋的,要知道,那可是作图时最为关键的古点!作图时,圆规针头如楔子一般紧紧地钉在纸上,成为圆心,而另一条腿则可根据圆的半径,调整与支点之间的角度。让笔头接触纸面,再用两根手指捏住握把转上一圈,一个规规矩矩的正圆便浮现在眼前了。我还见过另一类圆规,它的两条腿近乎都是笔直的,虽然造型上具有美感,但在使用上,却比不得传统的款式。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圆规用以画图的那条腿比较倾斜,使用时可以将重心偏向它,力量有所依托,住中考也就更好操作:但两腿同直的款式在作图时两腿几乎等长,力量无法倚在其中一条腿上,自然就没那么好操作了。传统的圆规曾存在作图时自动铅笔中笔芯易断的缺点,但现在这个问题已被很好地解决,新型圆规将搭载笔芯的一腿设计为空心可调夹具,这样一来,使用者便能根据需要选择笔的类型了。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圆规亦是在发展的。但无论何时,它的初心都在:只要支点固定,半径确定。就能创造出那如意的圆。人亦是如此,只有脚跟站稳,脚踏实地,每一步才都能在方圆之上。1 以《我们的学校》为题,列出提纲.2 以《我们的学校》为题,200字左右。(至少运用两种说明方法)3 以《我们的学校》为题,写一篇说明文,不少于600字。五 作业分层设计(题目也可以为家乡泰湖等)【设计意图】更加人文,突显学生主人地位,调动学生主动性。写作指导1.审题,解决下列问题:(1)弄清说明对象是“学校” 而且是“我们” 就读的。(2)梳理出“我们的学校” 的特点:建筑布局和办学特色两个方面的。(抓住特点)2.回顾或实地考察学校的建筑布局特点以及办学特色、校史等情况,掌握写作的笫一手资料。(活用资料)3.构思文章,布局谋篇:(1) 釆用“空间顺序” 来介紹说明学校的建筑和布局特点。(明确顺序)(2) 釆用“总—分—总” 的结构形式。(注重结构)(3)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活用方法)4. 进行写作,修改加工,完成写作。(推敲语言)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六 板书设计及依据板书设计依据设计依据:力求简洁,内容和形式高度统一。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系统、完整、深刻的印象。七 教学效果预测本课的教学遵循教学的一般规律,先讲清楚什么是说明对象的特征,然后让学生明确怎样去抓说明对象的特征。掌握了方法之后,以教材写作实践训练为中心,先让学生找特征,根据材料练写说明文;最后再分别训练写建筑物和物品两种不同的说明对象。这样处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力避免采用灌输式教学,而是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阅读、比较,归纳出相应的技巧,这样,学生的获得感强,印象深,极大地提升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