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课件(共2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课件(共27张PPT)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活动目标
1.了解网络词语的来源和意义。
2.正确认识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的关系。
3.能正确使用网络,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
周末回到家,最让你迫不及待想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
如果暑假里断网一个月,你会?
情境导入
如果暑假里断网一个月,你会?
情境导入
外出旅游,走进酒店,
你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
WIFI密码多少?
没有WIFI?原始社会吧!
情境导入
猜猜下列网络用语什么意思?
1.yyds
2.emo
3.芭比Q了
4.舔狗
5.凡尔赛
6.破防
7.内卷
活动一:网络词语小研讨
网络新词
什么是网络词语?
网络词语指的是“网络用语”,即多在网络上流行的非正式语言。
谐音型(3Q)
拼音缩写型(GG、MM)
象形动作型(囧)
英文缩写型(OMG)
数字型(886)
行业专用型(骇客)
近几年来,各新闻媒体每年都会发布当年的十大网络用语。
2022网络流行词汇有:
外卷、内卷、skr、xsn、鸡娃、断舍离、心满离、穷叉叉、battle、456、c位逆袭、buff加成、白嫖、奥利给、针不戳、割韭菜。
2021网络流行词汇有:
觉醒年代;YYDS;双减;破防;元宇宙;绝绝子;躺平;伤害性不高,侮辱性极强;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强国有我。
2020年十大网络用语词汇:
集美、一起爬山吗、u1s1、九漏鱼、爷青回、上海名媛、打工人、突击式尽孝、七夕蛤蟆
为什么以前爆火的网络用语会渐渐消失在大众眼前呢
现在较少使用的网络词语受人冷落的原因主要包括刺激性的热度爆发后热度时间短、缺乏持续共鸣、不符合社会文明道德规范等。
讨论:你认为写作文时能否使用网络词语?
如果能,可以使用什么样的网络词语?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随着“给力”、“雷人”、“PK”等网络热词在人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很多中学生更是将这些新词用在了组词、作文中。最近,家住市区的刘先生对读八年级的儿子的语文作业感到困惑。“他的作业中有一题是用‘给’组词,他写的答案是‘给力’”。刘先生说,他儿子上半年就曾用过“雷人”这个词,当时他叫儿子赶紧改过来,没想到现在又在作业中出现了网络词语,他担心这样会被老师判定为错误。儿子却说“这词到处都在用,为什么我不能用?”作业或作文中用网络热词该不该?一时间,这成了争论的焦点。
看两段材料:
不久前,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某省赛区,150万篇参赛作品中,有至少三分之一的作文中使用了诸如“努力ing”(正在努力)等网络语,结果全被“刷下”。评委说,并非排斥网络语言,有些还挺有意思,但用网络语言写作文实在是不忍卒读。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网络词语呢?写作文时能否使用网络词语?如果能,可以使用什么样的网络词语?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作文讲究的是文学味,掺进了网络语言的文章则会失其雅致,而过于简单的数字化表达,则将中国文字丰富的含义偏废了。另外,作为青少年,正处于学习语言的起步阶段,这样随意的、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很难让他们体会汉语的魅力和语言的传承。
电子阅读会不会替代传统阅读?
辩论要紧扣辩题,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注意抓重点内容,语言要有说服力。
各抒己见,但要注意情绪的控制,避免起冲突。
要抓准对方的漏洞,不能主观地去猜测对方的意图。
要求:
活动二:电子阅读面面观
正方:电子阅读会代替传统阅读。
反方:电子阅读不会代替传统阅读。
论题:
关于读书方式的调查
下表是对部分学生群体2018—2020年“阅读方式”的调查,请写出一条结论。
年份 阅读方式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电子书 41.9% 44.4% 49.7%
纸质书 58.1% 55.6% 50.3%
2018——2020年部分学生阅读方式调查表
电子阅读的优点主要有信息存储量大;有网络功能;有良好的娱乐休闲型;便于携带等。但是也有很多缺点,如辐射较多,对读者的视力有不良影响;记忆效果不够好;以浅阅读为主,不能深层次阅读;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依赖较多的操作技术;价格较高;缺乏阅读的韵味。
由此可见,电子阅读相比于传统阅读有很多的缺点和不足,所以,电子阅读是无法取代传统阅读的。但是,如果能够将二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就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学习与阅读的需要。
活动总结
活动三:用互联网学语文
1.利用所学的网络技能,搜索一下本单元有关散文的各方面知识,包括散文的文体特征、发展历史、分类、阅读策略等。
2.小组讨论:如何扬长避短,有效利用网络帮助我们学习?
活动指导
《关于散文》的小册子
散文的文体特征:以记叙、描写和抒情为主,取材广泛,形散神聚,兼具再现性与表现性;形式自由,笔法灵活,语言不受韵律限制,表达多样化;篇幅短小,富有文采。
活动示例
散文的分类:①记叙性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主要记录作者的见闻和感受,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②抒情性散文,主要通过写景状物来书法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朱自清《荷塘月色》。③议论性散文,常借助于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来论事议理,如龙应台《野火集》。
散文的阅读策略:①进行整体阅读,把握文章大意。②抓住重点句段,理清行文脉络。③分析表达技巧,品味隽永语言。④感受思想情感,领悟内涵主旨
活动总结
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能够利用网络查询需要的学习资料。
自主查询学习资源,广收并蓄,为学习储备丰富的知识资料。
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不上不健康的网站,不浏览不健康的网页。
要扬长避短,有效利用网络帮助我们学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上网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用互联网搜索的技巧
选择合适的搜索引擎
注意精选关键词
善用网络求助
学会浏览和筛选
不久前,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某省赛区,150万篇参赛作品中,有至少三分之一的作文中使用了诸如“努力ing”(正在努力)等网络语,结果全被“刷下”。评委说,并非排斥网络语言,有些还挺有意思,但用网络语言写作文实在是不忍卒读。你是如何看待网络词语呢?请阐述你的观点,不少于100字。
课堂练习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端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异军突起。因其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受到学生们的追捧。不少学生将“帮做作业”软件视为一种快捷的学习方式。
  材料二:“帮作业、大眼作业、作业通、问他作业、学霸君……”只要从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作业”两个字,就能找到十几个解题的软件。“10个伙伴9个都在用;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作文搜索,高分作文随手拈来。”
  材料三:据一位初二学生小华说,他们班大部分有智能手机的同学都下载了这些作业软件,只要拿起手机对着题目拍个照,上传上去,快的话几分钟内就可寻求到最佳的解题方案。用软件来问作业也成为时下学生交流的时髦方式。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三则材料所表达的主要内容。
  示例:作业软件种类多,操作简便,所以它倍受学生青睐(或“它已成为众多学生使用的快捷学习方式”)。
  (2)针对众多学生使用“作业软件”这件事,你班准备开展“作业软件使用利弊谈”班会活动,请你从利弊两个角度各陈述一条理由。
  利:示例:网络上资源丰富,可以解决很多疑难问题,方便快捷;运用得当,是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可以呈现同一题的不同解题方案。
  弊:示例:一遇到问题就使用“作业软件”,久而久之不愿独立思考问题,会产生依赖性;对于自觉性(自控力)差的学生,“搜作业”就变成了纯粹的“抄答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