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贵阳市第二十八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6月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试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1.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在地方权分三司;在中央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改动的最突出特点是( )A.皇权受到制约 B.削弱中央机构权力C.分割地方权力 D.权力的分散与制衡2.按下面图示的编制思路,其空白处应为( )A.废除丞相 B.设立三司C.设立锦衣卫 D.实行“八股取士”3.《海与帝国:明清时代》一书写道:“作为帝国的整体事业来看,远征的实质性成果是,以此为契机,南洋各政权开始向明朝派出朝贡使者。”材料中的观点认为郑和下西洋( )A.主要目的是建立殖民地 B.密切了与东南亚的关系C.比哥伦布航行早很长时间 D.开拓了明朝的领土范围4.如图是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史下册时整理的部分笔记。其学习的主题是( )①元末明初,日本海盗、武士勾结不法商人,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走私、劫掠 ②在台州九战九捷,基本扫除了浙江沿海的倭患A.郑和下西洋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5.“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与歌谣直接相关的史实是( )A.明朝设立三司 B.努尔哈赤统一女真 C.李自成起义 D.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6.根据下表可知,当时的政治局势特点是( )时间 事件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6年 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 清军入关打败李自成,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A.外重内轻 B.王室衰微 C.政权更迭 D.南北对峙7.1653年,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1713年,清廷册封另一位藏传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材料表明( )A.清朝已经开始闭关自守 B.清朝强化边疆地区管辖C.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D.清朝反抗外来殖民侵略8.七年级(2)班的同学们以“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根据史实绘制了右面导图式笔记。其中图注标注正确的是( )清朝巩固边疆示意图A.甲——平定大、小和卓叛乱B.乙——设置台湾府C.丙——设置伊犁将军D.丁——雅克萨之战9.无论是明朝内阁首辅,还是清朝军机大臣,都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班子的首领,仅能参议政事,并无相应的决策权。这表明( )A.明清时期改革地方官制 B.清初满洲贵族的势力强大C.清朝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10.雍正帝指出,清朝统一天下,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中国的疆土开拓广远,“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他意在强调( )A.大一统国家认同的重要性 B.实行因俗而治的合理性C.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多元性 D.防止地方割据的迫切性11.乾隆末年,人口相较于清初猛增两倍,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可耕种土地的增长率只有3%左右,富户占了全国田地百分之五六十,出现“一家而有数千百家之产”的现象。这表明( )A.人地矛盾趋于缓和 B.农业生产得到发展C.盛世之下隐藏危机 D.商帮拥有雄厚资本12.清朝规定出海商船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面貌、履历、籍贯等;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这些规定体现清朝( )A.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B.户籍管理制度严格规范C.限制中国商民出海贸易 D.严格约束外国商人活动13.下表所示纳税田亩数的变化反映了当时( )时间 纳税田亩数比1683年增加的数量(%)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 23雍正四年(1726年) 60(此时耕地面积已超过明末耕地面积20.6%)A.精耕细作的推广 B.手工业技术提高C.农业经济的发展 D.水利工程的兴修14.有人估算,17、18世纪,约占世界总产量一半的白银输入中国,大多成为流通货币。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君主专制强化 B.商品经济发达 C.科技领先世界 D.农业经济衰落15.明代长城的修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壕筑墙省工省料,以一道或多道绵延伸展的墙体为干线,构建了多层次、纵深的防御体系。这体现了明长城是( )A.商品贸易的主要场所 B.地区交流的重要通道C.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 D.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6.明太祖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 ,掌管侍卫、侦察、缉捕、刑狱诸事。(2分) 17. 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2分) 18.明朝万历年间,内阁首辅 改革税收制度,称为“一条鞭法”。(2分) 19.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扩展势力时,清朝统治者实行 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2分) 20.李时珍是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他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2分) 三、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6分)21.观察两幅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图一,图中人物是谁 应如何评价这次远航 (6分)(2)观察图二,它揭示的是清王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行有什么消极影响 (6分)(3)通过图一与图二的对比,联系明清对外关系的逆转带来的巨大变化,你得到什么启示 (4分)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2题15分,第23题14分,共29分)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戚继光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九战九捷,先后歼灭倭寇数千人,烧毁倭船无数,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材料二 他收复和经营台湾,一直受到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崇敬,台湾同胞尊称他为“开台圣王”。……1683年,清军两万人进攻台湾,郑氏军队战败,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置了隶属福建省的统治机构。材料三 1685年和1686年,康熙皇帝两次击败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捣毁城堡。俄国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以上材料均改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材料一中“戚继光率军英勇作战”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这一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4分)(2)材料二中被台湾同胞尊称为“开台圣王”的人是谁 我们应如何评价此人 (4分)(3)材料二中“清朝在台湾设置了隶属福建省的统治机构”,这个机构的名称是什么 这个机构的设置有什么意义 (4分)(4)材料三中中俄两国“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谈判的结果是签订了哪一条约 (1分)(5)结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华民族为了捍卫领土主权自古就有的精神。(2分)23.人口数量变化是封建王朝统治的晴雨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部分王朝人口数统计表时期 秦朝 西汉初年 汉光武帝时 唐朝初年 唐朝开元 年间 唐肃宗乾元三 年(760年)人口数 3 000万 1 300万 2 100多万 2 400万 8 000万 1 600万——数据整理自《中国人口史》材料二 清朝前期人口、耕地数统计表年代 康熙 二十四年 (1685年) 雍正二年 (1724年) 乾隆六年 (1741年) 乾隆 十九年 (1754年) 乾隆 二十四年 (1759年) 乾隆 四十一年 (1776年) 乾隆 五十二年 (1787年) 百年增加 百年 增长率人口(人) 1亿 - 1.60亿 - 2亿 - 3亿 2亿 200%耕地(亩) 6.08亿 6.84亿 - 7.09亿 - 7.16亿 - 1.08亿 18%注:“-”处为数据缺失。——数据整理自刘峰、王庆峰《论清代玉米种植对救荒事业的影响》(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材料一中从秦朝到西汉初年人口锐减的主要因素。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6分)(2)导致材料一中760年人口数急剧下降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该历史事件对唐朝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4分)(3)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前期人口数变化的总趋势及其带来的主要问题。(4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D)2.(D)3.(B)4.(B)5.(C)6.(C)7.(B)8.(A)9.(D)10.(A)11.(C)12.(C)13.(C)14.(B)15.(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6. 锦衣卫 。(2分) 17. 戚继光 (2分) 18.张居正 。(2分) 19. 闭关 。(2分) 20. 《本草纲目》 。(2分) 三、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6分)21.(1)(6分)答案:人物:郑和。(2分)评价: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发展了海上丝绸之路,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了解和友好往来,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4分)(2)(6分)答案:对外政策:闭关政策。(2分)消极影响:清朝的闭关政策推行了近200年,这种闭关自守的政策,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导致当时的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4分)(3)(4分)答案:对外开放促使国家繁荣富强,闭关自守导致国家落后,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国家才能富强。(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2题15分,第23题14分,共29分)22.(1)(4分)答案:历史事件:戚继光抗倭。(2分)性质: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2分)(2)(4分)答案:人物:郑成功。(2分)评价: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2分)(3)(4分)答案:名称:台湾府。(2分)意义: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2分)(4)答案:《尼布楚条约》。(1分)(5)答案: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寸土必争。(2分,开放性答案,符合题意即可)23.(1)答案:主要因素:秦朝的残暴统治;秦末战乱,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4分)政策:休养生息。(2分)(2)答案:历史事件:安史之乱。(2分)影响: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2分)(3)答案:总趋势:人口快速增长。(2分)主要问题:人地矛盾日益突出。(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答案.docx 贵州省贵阳市第二十八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6月质量监测历史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