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中学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模拟试卷(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中学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模拟试卷(有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习题。
在海拔5000米的雪域高原,有一群píng fán的边防战士,他们像雪松一样坚守着祖国的边疆。寒风刺骨,他们却始终面带wēi xiào,说:“_____________”鲜艳的qí zhì在高山之巅飘扬,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忠诚与信念。当西藏某地发生地震时,战士们和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冒着余震抢救生命,为受灾群众提供食物和帐篷。他们的奉献精神,如同格桑花般zhàn fàng在高原,带给灾区人民温暖和希望。这些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让我们懂得了成长的真谛——用自己的光亮点亮他人的路。
1.读文段中的拼音,在括号里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下面词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帐篷(zhàng péng) B.真谛(zhēn dì) C.提供(tí gòng) D.信念(xìn nian)
3.文段中“藏”字的第四笔的笔画名称是( )
A.撇 B.竖折 C.横 D.点
4.下列词语中与“仿佛”意思不同的词语是( )
A.好像 B.犹如 C.似乎 D.大约
5.文段中破折号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声音的延长 C.表示意思的转折 D.表示意思的递进
6.“他们像雪松一样坚守着祖国的边疆。”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借代 B.拟人 C.比喻 D.夸张
7.将下面的名言填入语段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祖宗疆土,当以死守。 B.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C.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D.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是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西游记》讲述唐僧师徒降妖取经的奇幻旅程,展现坚持与智慧;《水浒传》描绘梁山好汉替天行道的豪情,彰显侠义精神;《三国演义》演绎魏蜀吴争霸的历史风云,充满谋略与忠勇;《红楼梦》通过贾府兴衰展现人情百态,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四部巨作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瑰宝。
8.《红楼梦》中“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写的是( )
A.贾宝玉 B.林黛玉 C.王熙凤 D.薛宝钗
9.下列哪一项与“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对应关系相同( )
A.贾宝玉——《红楼梦》 B.武松——《水浒传》
C.曹操——《三国演义》 D.吴承恩——《西游记》
10.下列故事和主要人物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千里走单骑——关羽 B.三打白骨精——孙悟空
C.倒把垂杨柳——鲁智深 D.大战红孩儿——猪八戒
11.读名著时我们会用到一些方法,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哪一项( )
A.我们借助资料可以更好地理解名著的内容。
B.我们读古典名著时,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词语,要反复琢磨,必须弄明白才行。
C.我们结合名人名家的评论,可以加深对名著的理解。
D.读名著时我们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可以对书中的人物进行多角度分析。
12.下列文学常识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写的一首诗。
B.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它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C.《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的曾用名是《西厢记》。
D.“小李杜”指唐代诗人李商隐和杜牧。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习题。
愚人食盐
昔①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②,更为益③盐。既④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⑤,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⑥,反为其患⑦。
【注释】①昔:从前,过去。②闻已:听到之后。③益:增加。④既:已经。⑤尚尔:尚且如此。⑥口爽:口味败坏。爽,差、败坏。⑦患:祸患。
13.解释加点字的字义。
(1)况复多也
(2)缘有盐故
14.下列解释,对应文中的哪句话?
味觉败坏,反而成为他的祸患。
15.关于这则故事的寓意正确的一项是( )
A.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时间意识,不能耽误时间。
B.想要把事情做好,就得多花心思,多下功夫。
C.告诉我们任何事物,超过一定的限度,好事便会变成坏事。
D.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敢于创新,不能墨守成规。
16.关于这个愚人空口食盐的原因,错误的一项是( )
A.因为主人给他食物里加了盐,食物就不淡了。
B.他认为盐可以使食物的味道变好。
C.他特别喜欢吃盐。
D.他认为盐越多食物越美味。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习题。
人工智能(AI)在身边
①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家庭、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得到普遍应用。
②人工智能(AI)是家庭生活的好帮手。在家庭生活中,人们可以运用物联网技术,利用智能硬件、软件系统、云计算平台构成一套完整的家居生态圈。这些家居产品都十分智能化,你可以通过设置口令并指挥其自主运行,且设备与设备之间互联互通,优化家居使用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③现代交通离不开人工智能(AI)。智能交通是通信、信息和控制技术在交通系统中集成应用的产物。据新华社北京2024年1月9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会议上消息,截至2023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9万公里,其中高铁达到4.5万公里,全部实现智能化、综合运维精细化。
④人工智能(AI)满足了人们的就医需求。通过大数据分析、云计算、5G和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行业深度融合,其中人工智能的图像算法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已经可以基本满足人们医疗需求,在辅助诊疗、疾病预测、医疗影像和药物开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实现医疗行业的信息化。
⑤人工智能(AI)服务教育发展成为现实。通过图像识别,可以进行机器批改试卷、识题答题等;通过语音识别可以纠正、改进发音;通过人机交互,可以进行在线答疑解惑等,实现了教育的智能化发展。
(选自《新华网》有删改)
【材料一]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它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十分广泛的科学,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
(选自《科普中国》)
【材料二】自动汽车驾驶充分发挥了人工智能功能,它是当今世界人工智能领域的热点和焦点之一。自动驾驶汽车能自主行驶、感知环境、决策和执行任务。它涉及到人工智能的多个领域,包括感知、决策、控制等系统。顺义区公路上的“小黄车”,就是在做自动驾驶汽车测试。
(选自《华乾动漫》有改动)
【材料三】
17.阅读《人工智能(AI)在身边》,完成下面练习。
(1)请找出能概括短文主要内容的语句。
(2)第③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说明方法,这样写好处是_______。
18.下面不是围绕“人工智能在教育方面发挥服务作用”的一项是( )
A.通过图像识别,机器批改试卷、识题答题等。
B.通过人机交互,可以进行在线答疑解惑等等。
C.通过智能硬件、软件系统等构成家居生态圈。
D.通过语音识别,可以进行发音的纠正、改进。
19.根据上面短文和三个阅读材料判断,不符合短文和材料内容说法的一项是( )
A.人工智能的图像算法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全面解决人们的医疗需求。
B.人工智能是十分广泛的科学,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
C.自动汽车驾驶涉及到人工智能的多个领域,包括感知、决策、控制等系统。
D.从【材料三】图中可以发现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越来越大。
2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卫生、体育、住房、交通、助残养老、家政服务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创新智能服务体系。”依据以上材料,展开大胆想象:你想利用人工智能在哪一方面帮人们解决什么问题?请写下来。
阅读短文,完成习题。
父亲留下的书香
①我们这个寻常百姓家,收入不高,住房又小。挤巴巴的,连一个书橱也放不下,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以从家里的桌上,凳上、床头边到处堆放着的书本看出,更能从我和妻子、儿子饭后暇余常常是各人手执一卷昭然可见……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亲流传下来的哩。
②我父亲别无嗜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每每陶醉于其中。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一本本“苦书”,——这,说来就话长了。
③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我们为此忧心忡忡,这时我发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父亲还钻研一本《中国针灸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药,又做针灸治疗。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奇迹终于降临了,卧床数年的母亲(竟然 突然)下床了,母亲感慨地叮嘱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为了给母亲作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替我母亲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她享寿到古稀之年,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离开了我们!
④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
21.“卧床数年的母亲_____(竟然 突然)下床了”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处。
(2)这个词语(指所填入的词语)表示________的意思,也表示家人________的心情。
22.根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
(2)承受;接受(旨意或指示)。( )
23.文中“古稀”指的是 岁。
24.“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请用“虽……却……”造句。
25.第②段中“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一本本苦书”。“本本”叠用表示 的意思;“苦书”指的是 。
26.阅读文中第③段中的语句“母亲感慨地叮嘱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思考:“父亲的精神”指的是?
27.文章第④段“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句中“很多很多”指的是 。
28.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开动脑筋想一想,假如你就是作者,看到这些情景,你会对父亲说些什么?
五、书面表达
29.习作:
题目一:亲爱的同学,在六年的小学时光中,我们在不断成长着。在成长的路上,陪伴我们的有很多,如父母、老师、同学、书籍、音乐、玩具、小动物、梦想、诚信、勇毅……请以“_______伴我少年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文章。
题目二:我戴上魔幻眼镜
要求:
①如果选择题目一,请先补全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内容具体,语句通顺,重点突出,有真情实感;
④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平凡 微笑 旗帜 绽放 2.B 3.C 4.D 5.A 6.C 7.A
8.B 9.D 10.D 11.B 12.C
13. 又,再 缘故 14.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15.C 16.C
17.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家庭、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得到普遍应用。 列数字 通过具体数据直观说明我国铁路智能化的规模,增强说服力和可信度。 18.C 19.A 20.我想利用人工智能在助残养老领域开发智能陪伴机器人,帮助独居老人或残障人士完成日常起居,如提醒服药、监测健康数据,并通过语音交互缓解孤独感。
21.(1)竟然
(2)出乎意料 家人惊喜和激动 22. 忧心忡忡 秉承 23.70/七十 24.虽天气寒冷,却有很多人坚持晨练。 25. 书很多 中医和中草药书 26.刻苦钻研的精神。 27.父亲留下的书香,以及他的精神品质。 28.父亲,您为家庭和母亲付出太多,您的坚韧与爱,我们铭记,会传承您的精神好好生活。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