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综合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与语文的每一次相遇,都有心灵的触动。读_________,我感动于竹( )泥墙的简( )小屋搭建出的仁善大爱;读《紫藤萝瀑布》,我感动于盘虬卧龙的藤萝展现出的无限生命力;读_________时,我感动于黄文秀为了脱贫攻坚而辗转难眠,冒着( )泼大雨也要返回自己工作岗位的坚定意念;读《“蛟龙”探海》,我感动于“蛟龙号”海试团队劈波斩浪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记录的探索精神;读_________,我为航天英雄惊心动魄的归途屏息凝神。(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zhā pī píng B.qiú bì píng C.qiú pī bǐng D.zhā bì bǐng(2)依次在语段括号里填入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蔑 漏 瓢 B.篾 陋 瓢 C.篾 漏 漂 D.蔑 陋 漂(3)依次在语段横线处填入课文题目,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驿路梨花》《青春之光》《太空一日》 B.《驿路梨花》《太空一日》《青春之光》C.《井冈翠竹》《太空一日》《青春之光》 D.《井冈翠竹》《青春之光》《太空一日》二、选择题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里的紫藤萝犹如紫色的瀑布,遮住了后面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B.这个公园虽然没有蜂围蝶阵的场景,但却有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C.紫藤萝花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真想摘下一朵尝尝。D.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中,我忍俊不禁地笑了。三、名句名篇默写3.小洛围绕活动主题写了一段感言,请你将空缺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了解河南,感受美好。走进乡村,我们能感受到村民们“① ,② ”(陆游《游山西村》)的热情;来到洛城,我们能体会到“③ ,④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的愁思;登上高山,我们能领悟到“⑤ ,⑥ ”(王安石《登飞来峰》)的哲理。热爱河南,我们要有“⑦ ,⑧ ”(杜甫《望岳》)的豪情壮志,为老家河南增光添彩!四、综合性学习4.某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各题。【材料】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大国工匠》讲述的8位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錾刻师孟剑锋为北京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载人深潜器……(1)概括材料主要信息。(20字左右)(2)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结合画面内容,拟写一句公益宣传语。五、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树魂向贤彪①一个人有灵魂,一棵树呢?②在湖北省红安县(原黄安县)七里坪有一棵大槐树,树身伟岸苍劲,得好几个人围抱;树冠横斜,绿荫如盖。在腥风血雨的岁月里,这棵大树上曾经挂过一个革命者的头颅,被当地群众称为“英雄树”。③1927年,黄安县紫云区农会会长、共产党员程昭续参加黄麻起义,后任红军第11军31师第4大队大队长。他机智勇敢,在战斗中屡屡冲锋在前。后来在一次战斗中负伤被捕,面对高官厚禄的利诱,程昭续不为所动。于是,敌人加以重刑,用刺刀顶着他的脖子相威逼:“你要脑袋,还是要共产党?”程昭续斩钉截铁地回答:“我要的当然是共产党!”随后,程昭续惨遭敌人杀害,头颅被挂在七里坪的一棵槐树上……④此后,每年程昭续的忌日,当地群众都会自发地来到这棵槐树下,为烈士点香烧纸,还将红绸布系在树干上,以表达革命到底的坚定信念。老槐树记下了这里的一切,历经雪雨风霜,仍傲然挺立,郁郁葱葱。⑤在湘西澧水河畔溪口镇樟树村,岸边生长着一排排枝繁叶茂的樟树,像一列列哨兵挺立在哨位上。开花时节芳香四溢,落叶之时红叶飞舞,构成一幅独特的风景画。其中耸立在河畔的一棵古樟树,树龄已超过1200年。当年,贺龙同志曾立于树下,凝思远眺。他的一员爱将紧紧追随他,在古樟树下作扩红动员:“乡亲们,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是老百姓自己的队伍,参加红军就是为了自己翻身求解放,过上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太平日子!”铿锵之声在山谷久久回荡,震撼人心,踊跃报名参军的好后生络绎不绝。⑥不久,红军离开,国民党反动派把红军的亲属抓来,捆绑在古樟树下,命他们把当红军的亲人叫回来。可是,没有一个村民为之所动。敌人穷凶极恶地枪杀了几个红军家属,还在古樟树下堆起柴火,大肆焚烧。⑦当时,乡亲们看到古樟树遍体鳞伤,担心树活不成了。没承想,第二年春天,在古樟树干枯皲裂的地方绽出了新芽,它竟然复活了。如今,几十个春秋过去,古樟树年年花香、岁岁叶红,成为村口最壮观的一道风景。⑧江西省瑞金市叶坪乡华屋村后山,17棵松树苍翠挺拔。树上挂着写有烈士名字的小木牌,人们称其为“信念树”。时间回溯到20世纪30年代初,当时仅有43户人家的华屋村,17名青壮年在苏区扩红时参加了红军。为表达“革命到底、绝不反水”的坚定信念,离家前夕,他们相约来到后山,每人栽下一棵象征着革命必胜的松树,并嘱咐家人要好好照看,等革命成功了,他们就回来……⑨然而,17名勇士离开故土后,再也没有回来。在乡亲们的精心看护下,当年的小松树栉风沐雨,已然长成参天大树。在乡亲们的眼里,17名勇士的躯体没有回来,但他们的魂魄回来了。挺拔笔直的树干,是他们伟岸的身影;随风摇动的树枝,是他们向乡亲们的致意;深扎泥土的树根,是他们与故土割不断的联系。“华崇宜、华崇森、华钦恩……”17名烈士的名字被后人永远铭记,17棵青松代替他们守护家园、护佑亲人。⑩有人说,树是有灵性、有记忆的,更是坚韧的、向上的。“英雄树”“信念树”见证了历史,历经千磨万击也没有倒下,适应性好,生命力顽强,这不正是高贵的、不屈的灵魂吗?爱默生说,一位画家曾告诉他:“没有人能画好一棵树,除非他先变成一棵树。”无数革命先烈无须画树,他们本身就是大树,把根深深地扎进大地,汲取丰富的营养;把枝叶铺展开来,为人们遮风挡雨;把树冠伸向天空,昂扬向上的力量。树之品、人之品,在这里交相辉映,展示出人间大美、人间正道:树之魂、人之魂,在这里融为一体,化作不变的信念、不屈的精神,永远那么伟岸挺拔、那么郁郁葱葱……(选自《中国国防报》2024年3月21日,有删改)5.文章叙述了几个有关树的故事,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树 精神红安县挂过程昭续头颅的“英雄树” ①澧水河畔溪口镇被敌人焚烧的樟树 ②③ ④6.文章语言很有特点,富于艺术感染力。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岸边生长着一排排枝繁叶茂的樟树,像一列列哨兵挺立在哨位上。7.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有何作用?8.文章以《树魂》为标题,有什么作用?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科幻小说,是通向科学之美的一座桥梁刘慈欣①科幻小说是可能性的文学,它把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排列出来,让读者欣赏,让我们做各种可能的精神准备,但具体哪种可能性最有可能变为现实,不是科幻小说能够指明的。准确地预测未来是十分困难的,我们今天所面对的未来并没有被准确地预测过,不论是科幻小说还是未来学家都没有准确地预测过今天的样子,未来也同样是神秘莫测的。②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科幻小说有着文学的共性,所以无疑应该具有文学的诗意。文学的诗意主要来自对人的描写和表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时代的关系构成了文学的主体,而现代文学更多地专注于个体的内心和精神世界,由此产生了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刻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成了文学的诗意。③科幻的诗意则主要来自科幻小说中对人与科技、人与宇宙和大自然的关系的描写。科幻小说是在基于科学的想象中展开的,它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世界设定:用想象力构建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科幻世界,这个世界是超现实的但不是超自然的。在主流文学中产生文学诗意的主体:人物的文学形象,在科幻小说中相当一部分被世界设定所取代,环境和种族可以在科幻小说中作为独立的文学形象存在,在塑造这种形象时表现出来的想象力和创意是科幻诗意的重要来源。科幻小说就是把现实的人放入超现实的世界设定中展开故事,人性在科幻世界中的表现也是科幻诗意的另一个重要来源。科幻诗意是科幻文学所独有的,与文学诗意相比,科幻诗意与科技和大自然有着更密切的关系,自然规律的坚硬和不可逾越在科幻诗意中都有相应的表现,同时,在主流文学中很少出现的科学美学,如逻辑的自洽与和谐,对称、简洁、新奇等,也构成了科幻诗意的重要部分。④科幻小说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幻想的奇丽与震撼的程度,这可能也是科幻小说的读者们主要寻找的东西。世界各个民族都用自己最大胆、最绚丽的幻想来构筑自己的创世神话,但没有一个民族的创世神话如现代宇宙学的大爆炸理论那样壮丽,那样震撼人心;生命进化漫长的故事,其曲折和浪漫,也是女娲造人的故事所无法相比的。还有广义相对论诗一样的时空观,量子物理中精灵一样的微观世界,这些科学所创造的世界不但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而且超出了我们可能的想象。⑤所以,科学是科幻小说力量的源泉。但科学之美同传统的文学之美有着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科学的美感被禁锢在冷酷的方程式中,普通人需经过巨大的努力,才能窥见它的一线光芒。但科学之美一旦展现在人们面前,其对灵魂的震撼和净化的力量是巨大的,某些方面是传统文学之美难以达到的,而科幻小说,正是通向科学之美的一座桥梁,它把这种美从方程式中释放出来,展现在大众面前。材料二:①2044年,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正在急速衰老、持续膨胀,数百年内将吞噬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面临末日灾难与生命存续的双重挑战,联合政府成立,总部设立在美国纽约,但世界政局动荡不堪,人类纷纷自救但仍内斗不止,科技在重压下加速发展,人类举全球之力提出了数十个自救计划。②为确保更多人存活下来,最终选定“移山计划”。该计划将建造万台行星发动机,驱使地球离开太阳系;同时建造三台卫星发动机,放逐月球,保障地球摆脱月球引力,顺利启程。然而随着“移山计划”的开展,实施难度和高昂的成本,对全球各方利益影响加剧,地球危机四伏。此后,在一系列攻击下,方舟空间站坠落地球,并导致整个太空电梯被摧毁。为了拯救地球,流浪地球时代的年轻人再次挺身而出,展开争分夺秒的生死之战。(《流浪地球2》剧情简介)9.下列对科幻小说相关内容的表述,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A.科幻小说是可能性的文学,它把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排列出来,并向读者指明哪种可能性最有可能变为现实。B.科幻小说所具有的诗意主要来自科幻小说中对人与科技、人与宇宙大自然的关系的描写,它与文学的诗意截然不同。C.科学之美一旦展现在人们面前,其对灵魂的震撼和净化的力量是巨大的,甚至是传统文学之美难以达到的。D.科学之美同传统的文学之美有着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科幻小说却使得科学之美能够以更通俗的方式被大众所了解和感知。10.科幻小说有哪些特点?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11.下面是网友对《流浪地球2》的评论。材料一中刘慈欣的观点对网友欣赏电影的“科幻之美”有怎样的帮助?结合两则材料,简要阐述。流浪1确实不咋地,流浪2是真心好看。大量极致过瘾的特效场面,大量世界各地的外景,比1更具“国际视野”。六、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花之最不耐开,一开辄尽者,桂与玉兰是也;花之最能持久,愈开愈盛者,山茶、石榴是也。然石榴之久,犹不及山茶。榴叶经霜即脱,山茶戴雪而荣。则是此花也者,具松柏之骨,挟桃李之姿,历春夏秋冬如一日,殆草木而神仙者乎?又况种类极多,由浅红以至深红,无一不备。其浅也,如粉如脂,如美人之腮,如酒客之面;其深也,如朱如火,如猩猩之血,如鹤顶之朱。可谓极浅深浓淡之致,而无一毫遗憾者矣。得此花一二本,可抵群花数十本。(选自李渔《闲情偶寄·山茶》)12.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爱者甚蕃”中的“甚”是“很”的意思,与“缀行甚远”(《狼》)中的“甚”意思相同。B.“自李唐来”中的“自”是“从”的意思,与“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中的“自”意思不同。C.“脱”有“离开;落掉”“取下;去掉”“遗漏(文字)”等义项,根据语境推测,“榴叶经霜即脱”中的“脱”是“离开;落掉”的意思。D.“荣”有“草木茂盛”“兴盛”“光荣(跟‘辱’相对)”等义项,根据语境推测,“山茶戴雪而荣”中的“荣”是“兴盛”的意思。13.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14.[甲]文作者赋予了莲花丰富的象征意味,请你结合[甲]文中的语句具体地谈一谈。15.[甲][乙]两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七、诗歌鉴赏16.阅读面一首诗,回答问题。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古诗中常有感慨家国兴亡的主题,本诗是如何表现这一主题的?八、名著阅读17.名著阅读交流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中,我们结识了许多高尚的人。请你任选一个人物,结合全书的内容,谈一谈你对歌德这句话的理解。18.有人说,苦难能锻炼一个人;也有人说,苦难能毁灭一个人。你赞同哪一个观点呢?请从以下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个,并结合他的相关故事加以分析。①保尔 ②祥子九、作文19.军人用钢枪守护国家安全,警察用肩膀守护一方平安,医生用白衣守护人民健康,父母用心血守护子女成长,少年用奋斗守护美好梦想……守护是责任,是爱心,是坚持,是信念,是尊严……他们的守护,令我们感动,引我们思索,给我们教益,使我们明白一些做人、行事的道理……请以《守护》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20.请将“______________,让我更加懂得______________”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2)字数在600——800之间。(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1)C(2)B(3)A2.D3.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4.(1)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传承至今。(2)示例:工匠精神铸就中国品牌。5. 英勇无畏、坚贞不屈 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 叶坪乡华屋村后山17棵“信念树” 坚守信念、守护家园、护佑亲人 6.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一排排樟树比作“一列列哨兵”,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樟树的高大和排列的整齐,暗示了樟树对乡亲们的守护,表达了对樟树的礼赞之情。 7.运用了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表面上赞扬树坚韧、向上,生命力顽强,实际上赞美了无数革命先烈,赞美了他们所具有的坚韧不屈、顽强奉献的精神,同时还揭示了树之魂与人之魂之间的关系。 8.①提示了文章的写作内容,讲述了与革命先烈有关的树的故事;②“树魂”是贯穿全文的写作线索,文章以“树魂”串起了“英雄树”、复活的古樟树和“信念树”的故事;③暗示了文章的主题,即以树象征革命先烈不变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寄托了作者的礼赞之情。9.D 10.展现未来各种可能,有文学的诗意,有科学的美感。 11.示例:刘慈欣认为科幻之美体现在世界设定,如电影中太阳将吞噬地球的设定;体现在人物在设定世界中所展现的人性,如电影中人类纷争,年轻人为拯救地球挺身而出;还体现在方舟空间站坠落、太空电梯被摧毁的壮观场面。这位网友观影时只关注电影营造的场面,忽略了世界设定和人性,刘慈欣的观点可以帮助网友领悟电影的多重美感。12.D 13.我喜爱莲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14.“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正直不苟,豁达大度;“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态气质。 15.相同点:都运用了衬托的写作手法。甲文中用菊花正衬,用牡丹反衬,突出了莲花的高洁品质。乙文中用桂花、玉兰花的容易凋谢和石榴花的经霜凋谢,衬托了山茶花的风骨。16.本诗通过描绘秦淮河畔的夜景和商女唱《后庭花》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感慨。诗中用“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景色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着国家的衰败。而“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则通过商女的无知和唱曲的场面,揭示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17.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像是与主人公保尔谈话。他的成长故事深深打动着我,无论是战场上的搏杀、工地上的磨难,还是疾病对他的摧残,都没能使他倒下,他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始终激励着我。与他的谈话,让我看到了他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这些都使我受益终身。18.①示例:我认为苦难能锻炼一个人。苦难的童年生活、战场上的枪林弹雨、繁重的建设任务、身体上的病痛折磨,这些挫折都没有打倒保尔。即使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也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以钢铁般的意志开始投入写作,拿起新的武器,投入新的斗争。苦难锤炼了保尔钢铁般的意志,他在暴风雨中得到洗礼,愈发坚强。②示例:我认为苦难能毁灭一个人。祥子原本是一个憨厚老实、自尊心强、吃苦耐劳的一流车夫,一心希望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并为之不断努力。然而他的理想在残酷的社会现实中一再破灭,买的第一辆车被大兵抢走,攒来买第二辆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一空,买的第二辆车在虎妞难产死后被卖掉安葬虎妞,后又经历了小福子自杀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最后沦落为麻木狡猾、好占便宜、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19.例文:守护 暮色浸染天空时,我总爱站在窗前,望着小区门口那盏昏黄的路灯。灯下,是王大爷佝偻却挺拔的身影,他守护着这个老旧小区,也守护着我记忆里最温暖的光。 七年前,我刚搬来这个小区。那时的门卫室破旧不堪,王大爷总是坐在褪色的藤椅上,面前摆着一台老式收音机。每天清晨,他都会准时打开小区大门,笑着和每一位出门的居民打招呼;深夜,当整栋楼都沉入梦乡,他仍打着手电筒,在小区里来回巡逻。 记得有一年冬天,大雪封路,快递员无法进入小区。堆积如山的包裹在门卫室门口摇摇欲坠。王大爷二话不说,裹紧棉袄,推着小推车,挨家挨户地送快递。积雪没过脚踝,寒风如刀子般刮在脸上,他却没有半句怨言。当他把包裹送到我家时,眉毛和帽子上落满了雪花,双手被冻得通红,脸上却挂着憨厚的笑容:“丫头,你的书到了,别耽误学习。”那一刻,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然而,守护并非一帆风顺。小区翻新时,新的智能门禁系统取代了人工值守。大家都以为王大爷会离开,可他却主动申请成为小区的义务巡逻员。他说:“在这里待久了,舍不得。”每天清晨,他依旧会检查楼道的消防设施;傍晚,他会提醒跳广场舞的阿姨们注意音量。他用自己的方式,继续守护着这片他热爱的土地。 如今,那盏路灯依然亮着,王大爷的身影依然准时出现。他的守护,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如同一缕暖阳,温暖着小区里的每一个人。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正是无数像王大爷这样默默守护的人,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温情与希望。 守护,是责任,是坚守,更是一份对生活的热爱。愿我们都能成为守护者,守护身边的美好,让这个世界更加温暖。20.范文:阅读,让我更加懂得生活从小学三年级到现在,我真的改变了。性格上的蜕变,是我的一大进步。三年级时我最明显的坏脾气是任性。乱扔东西、砸桌子、摔大门,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我希望事事都顺着我的心意来,稍有不满就暴跳如雷。那时有幸遇上一位明察秋毫又善解人意的老师,她直截了当地指出了我的毛病。可我那时不明白任性的含义,只是稀里糊涂地点点头。她猜出了我的疑惑,叹了口气,推荐我读一本有趣的小书——《谁动了我的奶酪》。我本来就喜欢阅读,自然不会拒绝老师推荐的好书,便兴致勃勃地读完了整本书。合上书,闭目静思,刻在奶酪墙上的几句话也深深刻在我的心里。这句话是这么说的:尽快适应变化,越早放弃旧的奶酪,你就会越早享用到新的奶酪。是的,我需要适应新的环境,抛弃这个坏脾气,以宁静的心态迎接环境的改变。事实证明,这是阅读为我的人生路开启的第一道门。五年级时,我变得很文静,与之前判若两人。任何时候我都默不作声,沉默得让人忘记了我的存在。这也带来一个很大的副作用:我的学习状态不好,上课时我也不像以前那样主动发言了,不像以前那样不假思索地说出答案,而是深思熟虑,确定无误后,才缓慢地举起手。而那时,同学们都已回答了大多数问题。老师们反馈后,妈妈有些担心,过生日时她又送给我一套书——杰夫 金尼的《小屁孩日记》。我默默地看完了这套书,格雷的幽默性格感染了我。我有意无意地模仿他无处不在的风趣。与朋友相处时,我越来越活泼开朗,成了圈子里的开心果。妈妈的良苦用心没有白费。阅读,这块指路牌,在人生的转折点,又一次把我引向正确的方向。就这样,我在阅读中改变。阅读,陪我走过漫长的生活之路;阅读,伴我走过寂寞时光;阅读,让我变得成熟睿智。因为阅读,我变得快乐;因为阅读,我学会了思考;因为阅读,我不断成长。在成长过程中,与三年级时相比,任性消失而更为宁静;与五年级时相比,沉默不再而更加活泼。因为阅读,我明白了许多事理;因为阅读,我不断进步!生活,因阅读而美好;生命,因阅读而精彩!阅读,让我更加懂得生活。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