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二单元混合运算一、选择题1.明明将25×(★+2)计算成25×★+25,这样计算的结果与正确得数相比,相差( )。A.23 B.27 C.25 D.无法确定2.计算450÷(5+4)时,如果不小心把算式抄成450÷5+4,那么正确结果与错误结果之间相差( )。A.34 B.44 C.543.算式(20+10)÷5能帮助解决下面哪个问题?( )A.小美有20颗糖,吃了10颗,剩下的她每天吃5颗,能吃几天?B.操场上有20个男生和10个女生,平均分成5组,每组有多少人?C.一个笔记本5元,小明带了20元,还能再买几本?D.鱼缸里有20条金鱼和10条红鱼,捞出5条后还剩多少条?4.甲、乙两筐梨共重92千克,从乙筐中取出3千克梨放入甲筐中,这时两筐梨就同样重。乙筐梨原来重( )千克。A.43 B.46 C.495.鲜果超市购进了40箱福桔,每箱15kg。第一天卖出360kg,剩下的4天卖完。下列问题可以用算式(40×15-360)÷4来解答的是( )。A.还剩下多少千克福桔 B.剩下的福桔平均每天卖多少千克C.一共购进多少千克福桔 D.平均每天卖多少千克福桔6.在算式72-4×6÷3中,如果要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应将算式变为( )。A.72-4×(6÷3) B.(72-4)×6÷3 C.(72-4×6)÷3 D.72-(4×6÷3)二、填空题7.有25个萝卜,吃了5个,剩下的萝卜平均分给5只小兔子,每只兔子分得( )个。8.将下面每小题的三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1)200÷25=8,8+600=608,960-608=352,列的综合算式为( )。(2)▲- =◎,○+□=★,◎×★=◆,列的综合算式为( )。9.在( )里填上或“>”“<”或“=”。0.09( )90.1 2.8( )2.80 916-(272-28)( )916-272-284t50kg( )4.5t 4.6kg( )460g 720÷36÷2( )720÷(36÷2)10.计算540÷(80-11×4)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结果是( )。11.新华书店新进了25箱图书,每箱40本,卖了300本后,还剩下( )本。12.一座大桥长3200米,一列火车以850米/分的速度行驶,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用了4分钟。这列火车长( )米。13.把800÷32=25,25+17=42,42×39=1638,列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14.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晚饭后,小乐陪着奶奶沿着一条路走了4个来回,一共走了824米,这条路长( )米。15.淘淘把99×(☆-1)算成了99×☆-1,错误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 )。16.在玩扑克牌“24点”游戏中,给定四张牌,把牌面上的点数通过“+、-、×、÷”运算,可以随意地添括号,但规定每个点数只能使用一次,使最后得数是24。现给你四张牌,点数分别是2、4、5、8,请你按游戏规则,写出一个得数为24的算式是( )。三、判断题17.a加上b的和的2倍可表示a+2b。( )18.将42÷2=21,21+22=43这两个分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是42÷2+22=43。( )19.12-6×2和(12-6)×2计算结果不相同。( )20.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除法,应先算除法。( )21.(64+40)÷8=64÷8+40÷8。( )四、计算题22.直接写出得数。25×3= 280÷7= 302×3= 442-42÷7= 50×4= 7.23-2.7= 188×0×3= 25×4=210÷3= 36÷3= 3.72米+5.8米= 32+5×3=23.脱式计算。715-315÷5 (89+67)÷4 200÷4×24五、解答题24.小花家养鸡和鸭一共83只,卖掉25只鸭后,鸡和鸭的同样多。她家原来养鸡多少只?养鸭多少只?25.四年级26位师生去水上乐园划船。请设计最省钱的租船方案,并算出租船的价钱。每条大船限乘6人,租金90元; 每条小船限乘4人,租金72元。26.跳绳可以提升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王老师计划给学校器材室买一批跳绳,庆庆文体店的跳绳原来每条11元,现在4条32元,现在每条跳绳比原来便宜几元?口答:现在每条跳绳比原来便宜_____元。27.全校师生外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乘坐19辆大巴车后还剩17人转乘中巴车,每辆大巴车载客35人,全校一共去了多少人?28.从上海到杭州全程171千米,一辆摩托车在9:00出发,途经服务区停车15分钟进行加油,在11:15时距离目的地还有39千米,它每小时行多少千米?29.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志愿者们要张贴800张宣传海报。他们已经张贴了300张,剩下的要在5天内张贴完。平均每天要张贴多少张?30.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蓝天小学开展了“我为地球增点绿”植树活动。四年级同学植了27棵树,五年级植的棵数是四年级的2倍,六年级植的棵数比四、五年级的总数少19棵。六年级植了多少棵树?31.丁师傅与李师傅一起加工960个零件,每天都是早上8:00开始工作,工作8时,中间休息2时。他们从5月1日开始工作,哪一天完成工作?完成的时间是这一天的什么时刻?32.新星小学四年级10名老师带领130名学生去参加研学活动,中型客车限乘25人,每辆车租金是240元;大型客车限乘45人,每辆车租金是300元。怎样租车最省钱?并算出最少支付多少租金。参考答案1.C【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可知:25×(★+2)=25×★+25×2,即正确结果为:25★+50。明明的错误计算结果为:25★+25,然后用正确的结果减去明明的计算结果,即可求出明明的计算的结果与正确得数相差多少。【详解】25×(★+2)-(25×★+25)=25×★+25×2-25×★-25=25★+50-25★-25=50-25=25故答案为:C2.B【分析】这是一道“错中求解”问题,看错了运算顺序,但计算的过程是正确的,可分别算出正确结果与错误结果,再求二者的差值。【详解】450÷(5+4)=450÷9=50450÷5+4=90+4=9494-50=44故答案为:B3.B【分析】根据算式(20+10)÷5可知,要先算加法,再算除法,依次分析四个选项,解答即可。【详解】根据分析可得:A.先用小美有糖的总颗数减去吃的颗数,求出剩下的颗数,再用剩下的颗数除以每天吃的颗数,就能算出吃的天数,列式为:(20-10)÷5,不符合题意,答案错误;B.先用加法算出操场上男生和女生的总人数,再用总人数除以分的组数,就可以算出每组有多少人,列式为:(20+10)÷5,符合题意,答案正确;C.先用小明带的钱数减去一个笔记本的钱数,求出剩下的钱,再除以一个笔记本的钱数,可以求出还能再买几本,列式为:(20-5)÷5,不符合题意,答案错误;D.先用加法算出鱼缸里鱼的总条数,再减去捞出的条数,就可以求出还剩多少条,列式为:20+10-5,不符合题意,答案错误;故答案为:B4.C【分析】根据题意,从乙筐中取出3千克梨放入甲筐中,这时两筐梨就同样重,说明原来乙筐比甲筐多(3+3)千克的梨,用两筐梨一共的重量加上甲筐比乙筐少的重量,再除以2即可求出乙筐梨原来的重量。【详解】(92+3+3)÷2=98÷2=49(千克)乙筐梨原来重49千克。故答案为:C5.B【分析】算式(40×15-360)÷4先算小括号内的乘法,再算小括号内的减法,最后算小括号外的除法;据此结合题意解题即可。【详解】(40×15-360)÷4先算40×15=600,计算的是一共购进多少千克福桔,再算600-360=240,计算的是还剩下多少千克福桔,最后算240÷4,计算的是剩下的福桔平均每天卖多少千克。则式(40×15-360)÷4来解答的是剩下的福桔平均每天卖多少千克。故答案为:B6.B【分析】四则运算的顺序:四则运算分为两级。加法、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1)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乘除法),再算第一级运算(加减法)。(2)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的。据此逐项分析各个算式的运算顺序,再找出符合要求的算式即可。【详解】A.72-4×(6÷3)的运算顺序: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B.(72-4)×6÷3的运算顺序: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C.(72-4×6)÷3的运算顺序: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D.72-(4×6÷3)的运算顺序:先算乘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减法。如果要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应将算式变为(72-4)×6÷3。故答案为:B7.4【分析】根据题意,用萝卜的总数量减去吃了的数量,求出还剩多少个萝卜,再用剩下的萝卜数量除以平均分的小兔子数量,就是每只小兔子分得萝卜的数量。【详解】(25-5)÷5=20÷5=4(个)有25个萝卜,吃了5个,剩下的萝卜平均分给5只小兔子,每只兔子分得4个。8.(1)960-(200÷25+600)=352(2)(▲-口)×(○+ )=◆【分析】在四则运算中,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将分步算式改写成综合算式时,需要根据运算顺序合理添加括号,确保计算顺序与分步算式一致。求解计划是根据每个小题分步算式的运算顺序,逐步将其组合成一个综合算式。【详解】(1)第一个算式200÷25=8,第二个算式是用第一个算式的结果8加上600得到608,即8+600=608,第三个算式是用960减去第二个算式的结果608得到352,即960-608=352。按照运算顺序,先算除法200÷25,再算加法,最后算减法。为了保证先算除法,再算加法,需要给200÷25+600加上括号,所以列的综合算式为960-(200÷25+600)=352。(2)第一个算式▲-□=◎,第二个算式○+□=★,第三个算式是用第一个算式的结果◎乘第二个算式的结果★得到◆。按照运算顺序,先分别算出▲-□和○+□,再将这两个结果相乘,即将▲-□和○+□分别作为两个因数,所以列的综合算式为(▲-□)×(○+□)=◆。9. < = > < > <【分析】(1)直接比较整数部分,0.09 的整数部分是0,90.1 的整数部分是 90。(2)利用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3)等式左边,先算括号内减法,再算括号外的减法。等式右边,从左到右依次计算。(4)1t=1000kg,将50kg换算成t,再比较大小。(5)1kg=1000g,将4.6kg换算成g,再比较大小。(6)等式左边,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等式右边,先算括号内除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再比较大小。【详解】因为0<90,所以 0.09<90.1;2.8=2.80;916-(272-28)=916-244=672916-272-28=644-28=616672>616,所以916-(272-28)>916-272-28;50÷1000=0.05(t), 4+0.05=4.05t,4.05t<4.5t,所以4t50kg<4.5t;4.6×1000=4600(g),4600g>460g,所以4.6kg>460g;720÷36÷2=20÷2=10720÷(36÷2)=720÷18=4010<40,所以720÷36÷2<720÷(36÷2)10. 乘 减 除 15【分析】此题考查混合运算规则: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进行,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据此可知,题中算式先算小括号内的乘法,再算小括号内的减法,最后算小括号外的除法;据此解此题。【详解】540÷(80-11×4)=540÷(80-44)=540÷36=15综上可知,计算540÷(80-11×4)时,应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结果是15。11.700【分析】根据题意,先用每箱的本数乘进的箱数,求出一共进了多少本图书,再减去卖了的本数,即可求出还剩下多少本。【详解】25×40-300=1000-300=700(本)新华书店新进了25箱图书,每箱40本,卖了300本后,还剩下700本。12.200【分析】根据题意,已知一列火车以850米/分的速度行驶,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用了4分钟。用850乘4,求出行驶的路程;因为总路程是桥长加火车长度,所以,火车的长度就是总路程减去桥长,列式计算即可。【详解】根据分析可知:4×850-3200=3400-3200=200(米)一座大桥长3200米,一列火车以850米/分的速度行驶,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用了4分钟。这列火车长200米。13.(800÷32+17)×39=1638【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列综合算式,这个综合算式是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乘法,加法在乘法之前计算,考虑用小括号调整运算顺序,据此根据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详解】(800÷32+17)×39=(25+17)×39=42×39=1638综上可知,题中算式列成一个综合算式是:(800÷32+17)×39=1638。14.103【分析】根据题意,小乐陪着奶奶沿着一条路走了4个来回,他们一共走了4×2=8(个)这条路的长度;可以用一共走的米数824米除以8,即得到这条路的长度;也可以先用这条路的长度824米除以4,得到1个来回走的长度,再除以2得到这条路的长度。据此解答。【详解】方法一:824÷(4×2)=824÷8=103(米)方法二:824÷4÷2=206÷2=103(米)所以,这条路长103米。15.98【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据此可知,99×(☆-1)=99×☆-99×1。用错误算式减去正确算式即可求解。【详解】99×(☆-1)=99×☆-99×1=99×☆-9999×☆-1-(99×☆-99)=99×☆-1-99×☆+99=(99×☆-99×☆)-1+99=98所以,淘淘把99×(☆-1)算成了99×☆-1,错误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98。【点睛】正确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6.(2×4-5)×8=24【分析】由题意得,用2、4、5、8四个数通过“+、-、×、÷”来算出24,可以先用2乘4得到8,然后再减去5得到3,最后再乘上8即可得到24,列综合算式为:(2×4-5)×8。【详解】(2×4-5)×8=(8-5)×8=3×8=24用点数分别是2、4、5、8的四张牌,写出一个得数为24的算式是:(2×4-5)×8=24。(答案不唯一)17.×【分析】题目说的是“a 加上b的和的2倍”,这里应该先计算a与b的和,即a+b,然后再将a与b的和加上括号乘2,即2(a+b),据此解答即可。【详解】由分析可知,a加上b的和的2倍可表示2(a+b),原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算式的关系,算式21+22=43中的21是由算式42÷2=21得来的,据此列综合算式。【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将42÷2=21,21+22=43这两个分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是42÷2+22=43。故答案为:√。【点睛】将分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时,需要从后往前进行代换。首先分析算式的关系,找出后面算式中的哪个数据是由上一道而来的,把相同数的式子带进来,不代换的数照原位抄下来。最后看需不需要小括号。19.√【分析】由于第一个式子不含括号,应该先计算乘法,所以所得结果应该为0;而第二个式子含括号,应该先计算括号内的计算,所以结果为12,整数混合运算,有括号的计算要先计算括号内的,没括号的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据此判断。【详解】12-6×2=12-12=0(12-6)×2=6×2=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混合运算的顺序”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然后解答问题。20.√【分析】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只有一级运算时,从左到右计算;有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小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得: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除法,应先算除法。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掌握分析中的运算顺序是解题的关键。21.√【分析】根据题意,先分别计算出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结果,看看结果是否相等,再作判断即可。【详解】(64+40)÷8=104÷8=1364÷8+40÷8=8+5=13所以,(64+40)÷8=64÷8+40÷8。故答案为:√【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计算出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的结果。22.75;40;906;436;200;4.53;0;100;70;12;9.52米;47【详解】略23.652;39;1200【分析】(1)一个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2)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3)一个算式中既有除法,又有乘法,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详解】715-315÷5=715-63=652 (89+67)÷4=156÷4=39 200÷4×24=50×24=120024.鸡29只;鸭54只【分析】鸡和鸭一共83只-卖掉25只鸭=鸡只数的2倍,再除以2算出原来养鸡多少只,用83只减去原来养鸡多少只是养鸭多少只,即可解答。【详解】(83-25)÷2=58÷2=29(只)83-29=54(只)答:她家原来养鸡29只,养鸭54只。25.租3条大船2条小船最省钱;414元【分析】根据题意,首先分别用除法计算,求出大船和小船的人均费用,进行比较,选择更划算的,应尽量多租;总人数26人,尝试不同的租船方法,最后根据大船和小船的租金,分别求出各个方案的总价;最后选出最省钱的租船方案,列式计算即可。【详解】根据分析可知:90÷6=15(元)72÷4=18(元)大船更划算,应尽量多租大船。26÷6=4(条)2(人)租4条大船1条小船。90×4+72=360+72=432(元)26-3×6=26-18=8(人)8÷4=2(条)租3条大船2条小船。3×90+2×72=270+144=414(元)414<432答:租3条大船2条小船最省钱;租船的价钱是414元。26.3;3元【分析】根据题意,先用现在4条的总钱数除以数量(4条),计算出每条的钱数,再用原来每条的钱数减去现在每条的钱数,就是便宜的钱数。【详解】11-32÷4=11-8=3(元)答:现在每条跳绳比原来便宜3元。27.682人【分析】用大巴车的辆数乘上每辆大巴车的载客数,求出大巴车上一共坐的人数,再加上剩下的17人即可。【详解】19×35+17=665+17=682(人)答:全校一共去了682人。28.66千米【分析】根据题意,用上海到杭州的路程减去距离目的地还有的路程,求出摩托车已经行驶的路程,用11时15分-9时,求出从9时出发到11时15分所经过的时间,再用从9时出发到11时15分所经过的时间减去停车15分钟,求出摩托车正常行驶所用的时间,然后用摩托车已经行驶的路程除以摩托车正常行驶所用的时间,即可求出它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详解】11时15分-9时=2小时15分2小时15分-15分钟=2(小时)(171-39)÷2=132÷2=66(千米/小时)答: 它每小时行66千米。29.100张【分析】先用共要张贴的张数减去已经张贴的张数,求出剩下要张贴的张数;再用剩下要张贴的张数除以余下完成需要的天数,即可求出平均每天张贴的张数。【详解】(张)答:平均每天要张贴100张。30.62棵【分析】已知四年级同学植了27棵树,五年级植的棵数是四年级的2倍,据此可求出五年级植的棵数,然后将五年级和四年级植的棵数相加再减去19棵;据此计算可求出六年级植了多少棵树。【详解】27×2+27-19=54+27-19=81-19=62(棵)答:六年级植了62棵树。31.5月12日;18:00【分析】根据题意,工作总量是960个零件,丁师傅每天加工42个,李师傅每天加工38个,两人一共加工42+38=80个,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即完成960个零件需要960÷80=12天,5月1日开始工作,那么5月12日才完成,而且每天8:00工作,工作8时,中间休息了2小时,到工作结束后是18:00。据此解答。【详解】960÷(42+38)=960÷80=12(天)8:00+8时+2时=18:00答:他们从5月1日开始工作,5月12日完成工作,完成的时间是这一天的18:00。32.租2辆大车和2辆中型客车最省钱;1080元【分析】根据“单价=总价÷数量”,求出每辆车每人的租金,比较后得出租大车更省钱,所以要尽量多租大车,最好不要有空位,最省钱。首先用加法130+10=140求出老师和学生的总人数是130+10=140(人),再用总人数除以每辆大车限乘的人数,140÷45=3(辆)……5(人),租3辆大车,剩余的人数租1辆中型客车,用每辆大车的租金乘3,求出租3辆大车的钱数,再用租3辆大车的钱数加上租1辆中型客车的租金,求出租3辆大车和1辆中型客车需要的钱数。租2辆大车,2辆中型客车,2×45=90(人),140-90=50(人),租2辆大车,剩余人数刚好租2辆中型客车,且没有空位,用每辆大车的租金乘2,求出租2辆大车的钱数,用每辆中型客车的租金乘2,求出租2辆中型客车的钱数,再把租2辆大车的钱数和租2辆中型客车的钱数相加,求出租2辆大车和租2辆中型客车需要的钱数,最后再把两种方案所需要的钱数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详解】300÷45=6(元)……30(元)240÷25=9(元)……15(元)6<9,大车每人的租金更便宜,所以尽量多租大车。130+10=140(人)140÷45=3(辆)……5(人)租3辆大车,1辆中型客车,需要的钱数:300×3+240×1=900+240×1=900+240=1140(元)租2辆大车,2辆中型客车,2×45=90(人)140-90=50(人)租2辆大车,剩余人数刚好租2辆中型客车,且没有空位,租2辆大车,2辆中型客车,需要的钱数:300×2+240×2=600+240×2=600+480=1080(元)1080元<1140元 答:租2辆大车和2辆中型客车最省钱,最少支付1080元。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