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羽宸教育·新课程教研联盟2025年春季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生物学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第1~12题,每小题2分,第13~16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选项涉及到的概念中,不可以用图示关系来表示的是A.A表示原核细胞内的物质,B表示真核细胞内的物质B.A表示原核生物,B表示真核生物C.A表示RNA的组成成分,B表示DNA的组成成分D.A表示激素,B表示蛋白质2.如图甲、乙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两类细胞中都具有且能储存遗传信息的细胞器只有①B.有些生物细胞既具有甲特有的⑤⑥⑦,又具有乙特有的⑨C.胃蛋白酶合成时需要图乙中③上的④参与,不需要游离的④的参与D.两类细胞中都具有但功能不完全相同的细胞器是②甲3.某种鼠体细胞中有40条染色体,雌鼠的1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形成1个卵细胞。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团队发现,蛋白质C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当蛋白质C缺失时雌鼠产生的胚胎不能正常发育。如图是蛋白质C缺失雌鼠和正常雌鼠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对比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卵原细胧可切减【中物诚1后期减Π中期第一竖体止常生最蛋白(缺火性成【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生物学第1页(共6页)】A.卵细胞与卵原细胞相比,其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目均减少一半B.正常雌鼠的1个初级卵母细胞中会配对形成20个四分体C.分析图可知,蛋白质C会影响卵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缺失蛋白质C的卵母细胞减数分裂I后期含40个染色单体4.NDN蛋白是一种神经元生长抑制因子,NDV基因突变成dn则不能合成该抑制因子,从而导致人患PWS综合征(智力障碍一肥胖综合征)。人体神经细胞普遍能表达VDN基因,其表达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NDN与dn这对等位基因包含核孔的遗传信息相同NDA速丙NDN张台B.翻译时1种氨基酸可能由几种剪接mRNAtRNA进行转运成熟mRNA多肽链C.翻译时核糖体沿mRNA移动的方向是从b到aD.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过程也是先转录后翻译5.碳青霉烯类是一类作用效果稳定、毒性低的抗生素,已经成为治疗细菌感染最主要的抗菌药物之一。随着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发生改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耐药菌的产生是由于使用抗菌药后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B.耐药菌的产生对其生存属于有利变异,但对于人类健康属于有害变异C.耐药菌的进化过程中不存在与其他生物和无机环境间的协同进化D.细菌的变异能增加其遗传的多样性但不能增加其基因库的多样性6.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它依赖反射弧来完成。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只能在神经细胞中产生和传递B.并非所有的动物都能进行反射活动C.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做出反应的过程不属于反射D.通常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速度比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速度快7.东周时,中国已经有了关于甲状腺病的记载。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异常会影响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甲、乙两位患者的相关检测数据如表所示(T3和T4均反映甲状腺激素的水平,TSH为促甲状腺激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检测项目患者甲检测结果患者乙检测结果正常值T3(ug/dL)80.7345.1115~200T4(ug/dL)2.815.85.512TSH(mg/L)22.70.10.55.0A.TSH定向运输到甲状腺细胞发挥作用B.患者甲更有可能出现甲状腺增生C.患者乙可以通过口服TSH进行治疗D.患者甲和乙对低氧的耐受能力相同8.储脂类哺乳动物的整个冬眠过程包含多个冬眠阵。每个冬眠阵由人眠、深冬眠、激醒和阵间觉醒四个阶段组成,如图表示一个冬眠阵过程中其体温和代谢率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激阵入深冬哌23020体代谢率101422川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生物学第2页(共6页)】2025年春季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生物学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B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内,有一些是细胞进行基本的生命活动都需要的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ATP等,这些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内共有的物质,但由于遗传物质的差异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等原因,不同种类的细胞中物质又有不同的成分,A正确;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是细胞生物的两种类型,没有既是原核生物又是其核生物的类型,B错误:RNA和DNA既有相同的组成成分如磷酸、A、G、C三种碱基,也有不同的组成成分如五碳糖、T或U诚基,C正确;有些物质既是激素,又是蛋白质,如胰岛素等,D正确。2.C图中甲为高等植物细胞,乙为高等动物细胞,两类细胞中都具有且能储存遗传信息的细胞器只有①线粒体,A正确;有些低等植物细胞既具有甲特有的⑤叶绿体,@液泡、⑦细胞壁,又具有乙特有的⑨中心体,B正确:图乙中④为核糖体,分泌蛋白合成时既需要③内质网上核糖体的参与,也需要游离的核糖体的参与,C错误;两类细胞中都具有但功能不完全相同的细胞器是②高尔基体,其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蛋白的加工有关,D正确。3.D与卵原细胞相比,卵细胞染色体数日诚半、核DNA数目减半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A正确:减数分裂过程中,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由题可知,雕鼠含有20对共40条染色体,故可形成20个四分体,B正确:据图可知,与正常小鼠相比,蛋白质C缺失的卵母细胞能形成正常的纺锤体,但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故蛋白质C会影响卵母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C正确:蛋白质C缺失的卵母细胞,同源染色体未发生分离,减数分裂I后期仍在同一个细胞中,其姐妹染色单体的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即40×2=80条,D错误4.B基因突变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ndn是NDN基因突变后的基因,故二者包含的遗传信息不同,A错误;翻译过程需tRNA参与运输氨基酸,有的氨基酸可由几种RNA进行转运,原因是氨基酸由密码子决定,有的氨基酸对应几种密码子(密码子的简并性),故可由几种tRNA转运,B正确:翻译时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由图可以看出,b处核糖体合成的肽链较长,因此图中核糖体沿RNA移动的方向是从a到b,C错误:原核生物的细胞中没有核膜,基因可以边转录边翻译,而真核生物中由于核膜的存在基因是先转录后翻译的,D错误。5.B突变是不定向的,不是由于环境的选择导致的,A错误:耐药菌的产生对于其生存来说属于有利变异,但对于人类健康属于有害变异,B正确:耐药菌的进化过程中存在与其他生物和无机环境间的协同进化,C错误:细菌的变异能增加其遗传的多样性和基因库的多样性,D错误6.A兴奋可以传递到肌肉或腺体参与组成的效应器中,A错误:草履虫等单细胞动物无神经系统,不能进行反射活动,B正确;反射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做出反应的过程不属于反射,C正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过程需要进行信号的转换,故通常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速度比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速度快,D正确。7.BTSH通过体液运输,不能定向运输到甲状腺细胞,A错误:患者甲T3和T4的数据均低于正常范围,说明甲状腺激索分泌少,但其体内TSH的含量却高于正常值,而TSH能作用于甲状腺,进而引起甲状腺增生,B正确:患者乙TSH含量较低,但T3和T4的值却高于正常值,且TSH为蛋白质类激素,不能通过口服TSH进行治疗,C错误: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体内物质氧化分解,患者甲的甲状腺激素含量低于正常水平,而患者乙的甲状腺激素含量高于正常水平,患者乙对低氧的耐受力较差,D错误」8.A入眠阶段该动物体温呈下降趋势,其散热量大于产热量,A错误:深冬眠阶段该动物产热减少,为维持体温的恒定,其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B正确:深冬眠过程中该动物呼吸速率下降,降低其代谢率,C正确:激醒过程中该动物体温和代谢率均上升,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可能增加,增加机体代谢,以升高体温,D正确。9.C金钱豹的捕食会增加野猪的死亡率,同时导致野猪迁出率的增加,以避免被捕食风险,老弱病残的野猪容易被金钱豹捕食,会影响野猪的年龄结构,金钱豹的捕食对野猪的性别比例影响较小,C符合题意10.D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不包括种群多样性,A错误;外来物种不一定能增加生物多样性,也可能导致生态入侵,使生物多样性降低,B错误;森林生态系统内的植物多样性降低后,会影响与其相关的食物链,产生一系列不良的连锁反应,导致森林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C错误;人类过度捕捞等活动是具有破坏性的,降低了河流中的生物多样性,D正确11.D应在酸碱度近中性的潮湿土壤中取样,且去除表层土壤,绝大多数细菌分布在地表3一8cm的土壤层,A错误: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应以尿素为唯一氨源的选择培养基培养,培养基的成分除了氨源,还有碳源,水、无机盐等,B错误: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使培养基的pH上升,加人酚红指示剂后变红,C错误:应在菌落数日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进行观察菌落形态和统计菌落数日,D正确。12.D皮肤细胞所处的周期不同,诱导融合成重构胚的概率是不同的,A错误:去核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将细胞核从卵母细胞中吸出,形成无核细胞,也可以采用紫外线照射的方法让DNA变性,也可用化学法处理,B错误:重构胚形成后还需激活才可以发育成克隆动物,C错误;因为有细胞质基因的控制以及环境的影响,克隆技术也无法克隆出一模一样的动物,D正确。【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生物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新课程教研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生物试题.pdf 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