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地理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土地资源新课导入学习目标新知讲解课堂小结课堂练习目录 CONTENTS新课导入“层层叠叠似螺旋,直把稻田堆山巅”。梯田约占我国耕地面积的1/4,从南到北,几乎遍布山间。我国山区为什么多修筑梯田?我国平原少、山区多,为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要,我国耕 地开发从平原逐渐扩展到丘陵、山地,缓解了耕地不足的问题。山区坡度大,土地开垦容易导致水土流失。为此,人们在坡地上沿等高线修筑梯田,变坡地为平地(图3.3),既能保水、保土、保肥,又能增加粮食产量。1. 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如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并能结合地图说出其分布特点。2. 通过阅读土地资源分布图、统计图等资料,培养从地图和数据中提取、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3.认识到土地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树立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识。增强保护土地资源的责任感,积极参与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等行动,形成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学习目标知识点1 总量大,种类全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活、生产的空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我国陆地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是,由于人口众多,我国人均土地资源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在世界面积较大的国家中明显偏低(图3.1)。新知讲解知识点1 总量大,种类全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约占土地总面积的5/6,分为8种利用类型。类型多样的土地资源提供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等。此外,我国还有一些通常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如沙漠、戈壁等。新知讲解知识点1 总量大,种类全新知讲解知识点1 总量大,种类全新知讲解活动资料分析、实地调查是了解一个地区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的主要途径。收集、分析家乡土地利用数据,了解家乡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本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周末或者节假日调研并完成下题)1. 收集家乡土地利用类型数据。2. 计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所占百分比,并绘制饼状图。3. 根据饼状图,描述家乡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知识点2 分布不均新知讲解我国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区域差异明显(图3.4—图3.6)。耕地和林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主要用于农业和林业。其中,耕地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低山丘陵区,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牧业。知识点2 分布不均新知讲解黑龙江、内蒙古、 河南、吉林、新疆5个省级行政区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知识点2 分布不均新知讲解四川、云南、内蒙古、黑龙江 4 个省级行政区林地面积较大,占全国林地总面积的34%。知识点2 分布不均新知讲解西藏、内蒙古、新疆、 青海、 甘肃、四川6个省级行政区草地面积广阔,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94%。知识点3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新知讲解宜草则草:高山气温低,山地下部降水少,适宜放牧。宜林则林:山地降水较多,生长森林,适宜发展林业。宜耕则耕:山前、河道两侧的绿洲,地形平缓,水源丰富,土壤肥沃,适宜耕作。宜湿则湿:河湖水域及周边低地宜留作湿地,发挥其生态价值。宜沙则沙:沙漠、戈壁自然环境恶劣、生态脆弱,不宜大规模改造。知识点3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新知讲解我国针对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分别设定了开发和保护的边界(图3.8)。对于 我们这样一个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要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活动我国设立国家公园,是对生态保护红线内的土地采取的一项重要保护措施。2022年11月30日,国家印发《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宣告中国国家公园的建设目标: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建成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49个国家公园,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千米。1. 收集资料,说说我国首批建成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等5个国家公园的位置。三江源国家公园位置:位于青海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大熊猫国家公园位置: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位置:位于吉林、黑龙江两省交界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位置:位于中国海南省中部山区。武夷山国家公园位置:位于福建省北部和江西省东部。活动2. 阅读下面的资料,选择你感兴趣的区域,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举例说明国家公园的生态价值。(课下作业)青藏高原:这里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共设置13个国家公园候选区,保护这里脆弱而重要的生态环境。长江流域:在长江流域重点生态区设置11个国家公园候选区,为长江大保护与经济发展奠定生态基底。黄河流域:在黄河流域重点生态区设置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为这里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土地资源人多地少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类型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课堂小结分布不均1. 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多B. 土地类型单一,耕地比重大C. 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D. 后备土地资源充足C课堂练习【解析】1.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少,A 错误;土地类型齐全,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类型,耕地比重小,B 错误;我国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C 正确;我国后备土地资源不足,D 错误。故选:C。课堂练习2.下列对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A. 在横断山区发展种植业B. 在内蒙古高原开垦草原发展种植业C. 在华北平原发展林业D. 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淡水养殖业D课堂练习【解析】2.横断山区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适合发展林业,发展种植业易造成水土流失,A 错误;内蒙古高原草场广阔,应发展畜牧业,开垦草原发展种植业会破坏生态环境,造成土地荒漠化,B 错误;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合发展种植业,C 错误;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众多,适合发展淡水养殖业,D 正确。故选:D。课堂练习3.读以下材料,完成题目。材料一:我国各类土地资源构成比例表显示,耕地占13.5%、林地占16.6%、草地占32.6%、建设用地占15.7%、难利用土地占21.6%。材料二: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材料三:我国土地荒漠化正以每年1000 - 2000平方千米的速度蔓延,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土地沙化面积有160多万平方千米。问题: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单一 B. 我国耕地面积广大,人均耕地多C. 土地资源构成比例合理 D. 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D课堂练习【解析】3.选项A:由材料一可知,我国有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难利用土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土地资源类型丰富,不是单一的,A错误。选项B:材料二表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我国虽然耕地总面积较大,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B错误。选项C:从材料一可看出,我国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土地资源构成比例不合理,C错误。 选项D: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因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约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1/3,人均占有量少,D正确。故选:D。课堂练习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