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地理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人口新课导入学习目标新知讲解课堂小结课堂练习目录 CONTENTS新课导入同学们,想想你们每天上学路上的情景,公交地铁挤满乘客,校门口人潮涌动。再回忆下假期旅游时,热门景点也是人山人海。这仅仅是我们生活中的片段,却反映出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人口数量如何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接下来一起从地理视角剖析中国人口 。1.结合图文资料,说出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3.结合图文资料,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学习目标知识点1 世界人口大国新知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人口增长较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显著改善,人口增长迅速(图1.10)。从20世纪70 年代开始,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持续放缓,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目前,我国人口已不足世界总人口的1/5。知识点1 世界人口大国新知讲解14.12亿(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数量活动认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利用人口普查数据,不仅可以分析人口数量的变化特征,还可以分析人口年龄结构等的变化特征。根据人口普查数据计算不同年龄段人口的占比,并绘制合适的图像,是帮助我们直观了解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征的一种方法。表1.3 为我国第五次至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年龄结构。1.根据表1.3 的数据,参照图1.11 中已绘制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完成图1.11 的绘制。(课后完成)2.总结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征。少儿人口减少、劳动年龄人口优势弱化、老年人口持续增加,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活动3.从劳动力供应和产品消费的角度,讨论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如劳动力短缺、消费结构调整等,但也促使产业升级和人力资本质量提升,为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认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利用人口普查数据,不仅可以分析人口数量的变化特征,还可以分析人口年龄结构等的变化特征。根据人口普查数据计算不同年龄段人口的占比,并绘制合适的图像,是帮助我们直观了解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征的一种方法。表1.3 为我国第五次至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年龄结构。活动4.谈谈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必要性。我国人口政策调整是基于人口形势的变化,是为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保障劳动力供给、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认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利用人口普查数据,不仅可以分析人口数量的变化特征,还可以分析人口年龄结构等的变化特征。根据人口普查数据计算不同年龄段人口的占比,并绘制合适的图像,是帮助我们直观了解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征的一种方法。表1.3 为我国第五次至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年龄结构。知识点2 人口分布不均新知讲解我国人口分布东密西疏。如果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画一条直线,则此线东南部人口密度大,许多地区人口密度超过400人/平方千米 ;西北部人口密度小,大片地区人口密度低于10人/平方千米 。知识点2 人口分布不均新知讲解图1.12 中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画的直线,是中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这条人口地理分界线是怎么来的? 1935 年,地理学家胡焕庸利用各县人口与土地面积数据,绘制了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他从图中发现,以黑龙江省瑷珲县(今黑河市爱辉区)至云南省腾冲县(今腾冲市)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密度大,西北部人口密度小。他将这条线作为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此线也被称为“胡焕庸线”。直至今日,虽然我国人口增长了2 倍多,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体现的人口分布大格局却一直没有改变。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怎么来的知识点2 人口分布不均新知讲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已从以乡村人口为主转为以城镇人口为主,约2/3 的人口在城镇生活(图1.13)。活动人口密度是描述某区域人口分布的重要指标。通过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区域间人口密度的对比,可以认识我国人口分布的东西差异,也可以进一步思考这种人口分布特征变化的可能性。1. 在图1.12中找出黑河—腾冲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黑河—腾冲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有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云南省。活动人口密度是描述某区域人口分布的重要指标。通过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区域间人口密度的对比,可以认识我国人口分布的东西差异,也可以进一步思考这种人口分布特征变化的可能性。2. 在图1.12中找出江苏和青海,根据表1.4的资料,计算两省的人口密度并填入表中。江苏省人口密度约为:84748000÷107200≈791人/平方千米。青海省人口密度约为:5924000÷722300≈8人/平方千米。活动3.针对上面不同观点,谈谈你的看法(小组讨论)。自然环境方面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限制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导致人口承载能力较低。经济发展方面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产业结构单一,就业机会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方面: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较低。为促进西部地区人口合理增长与分布,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加大经济投入,发展特色产业,如旅游、特色农业等,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吸引人口回流与流入,实现人口与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口世界人口大国人口分布不均我国人口数量:14.12亿人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增长特点: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我国人口密度:147人/平方千米人口分布受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开发历史等因素影响课堂小结1.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大国B. 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西多东少C. 我国人口问题的基本国策是计划生育D. 人口数量的增长应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B课堂练习1. 【解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而不是西多东少,所以B错误。A、C、D选项关于我国人口的描述均正确。故选:B。课堂练习2. 我国人口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 人口自然增长率居高不下B. 西部人口过于稠密C. 人口少,劳动力严重不足D. 人口基数大,老龄人口比重增大D课堂练习2.【解析】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处于较低水平,A错误;我国西部人口稀疏,B错误;我国人口基数大,不存在人口少、劳动力严重不足的问题,C错误;目前我国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口基数大,老龄人口比重增大。故选:D。课堂练习3.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调整,主要是为了( )A. 调整人口性别比例B. 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发展C. 均匀人口分布,调整房价D. 适应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D课堂练习3.【解析】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不断调整,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再到三孩政策,主要是为了适应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故选:D。课堂练习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