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28 有的人——纪念鲁迅先生有感主标题副标题,说明写作的内容和原因。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泽东主席评价臧克家(1905-2004),山东潍坊诸城人,笔名少全,现代诗人,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荣誉副主席等职。臧克家的作品多次获奖,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1988年,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文学期刊编辑荣誉奖;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获首届“厦新杯——中国诗人奖”终身成就奖;2003年,《臧克家全集》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臧克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重要一员,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主要作品有诗集《烙印》《宝贝儿》,文艺论文集《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作者简介《有的人》写作背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臧克家由香港回到北京。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睹了人民群众纪念鲁迅的盛况,并瞻仰了鲁迅在北京的故居。他深切追忆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百感交集,于1949年11月1日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抒发自己由纪念鲁迅所引起的无限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写作背景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主题解说 这首诗写于鲁迅逝世13周年。诗中不仅表达了鲁迅的____,而且通过两种“_____”的对比,批判了那些“____________”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______________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向鲁迅先生学习,做_____________的人。怀念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为人民无私奉献真正的有价值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肉体和生命还存在精神已经消亡肉体和生命消亡精神永存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引出鲁迅的诗《自嘲》中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 。作威作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引出鲁迅散文诗集《野草》活着为自己,死后想留名勤勤恳恳,乐于奉献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侵害别人利益捍卫人民的利益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唾弃、憎恨、踩踏尊敬、拥戴、敬佩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遗臭万年流芳百世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奸臣、卖国贼英雄人物“有的人”在文中出现8次,实际指两种人。在每节诗中,前一个指反动统治者,后一个指鲁迅以及像鲁迅一样的人。这两种人形成鲜明对比。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以两种对立阶级的人为代表,提出了不同的人,其生与死的价值和意义迥异的观点。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刻画了反动统治者外强中干、自我吹嘘的丑态, 对反动统治者进行了有力的讽刺。化用鲁迅的名句,表现了鲁迅一心为民、甘愿为民牺牲的精神。运用对比的手法,歌颂了鲁迅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批判了反动派凶暴的本质。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表示讽刺和否定,表现了作者对妄想流芳百世的反动派的嘲讽。“野草”“火烧”源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这里把鲁迅比作野草,写出了鲁迅为了革命事业甘愿贡献自己的一切。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批判了统治者贪婪自私,侵害人民利益、 压迫人民的罪恶行径。赞美了像鲁迅一样为人民服务,时刻捍卫人民利益,无私奉献的人。第二部分(2-4):写两种人对待人民的不同态度,热情赞颂了鲁迅甘为孺子牛的伟大精神。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摔垮”与“记住”形成鲜明对比,写出了人民对于反动统治者的无比憎恨,对革命者的无比爱戴。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写人生追求不同的两种人,结果不同。反动统治者想留名“不朽”,但他们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而一心为人民的革命者,则会像青草一样“春风吹又生”,表达出作者对革命者蓬勃生命力和不朽精神的热烈歌颂。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写人生 境界不同的两种人,结果也不同,这句话充分表达了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的崇敬爱戴和热烈颂扬。反复第三部分(5-7):写人民对这两种人截然不同的态度,抒发了作者以及人民永远怀念鲁迅先生的深厚感情。思维导图甘于奉献的人精神不朽本诗将鲁迅和与他截然相反的“有的人”做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尺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有价值的人。课文主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