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25.王戎不取道旁李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人文主题:历史传说故事语文要素: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习作要求: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时光匆匆而过就像大浪里面的沙子,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都是出名的人才。《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世说新语》共三十六篇,《雅量》是其中一篇。王戎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向秀、刘伶和阮咸。(戎马)(戎装)25.王戎不取道旁李摘道路旁边李子王戎不摘路边树上的李子文言文学习方法:(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熟读成诵。(2)抓关键词,理解词义,串联成意。①尝 与 诸 小儿游②诸 儿 竞走取之③唯 戎 不动chángzhūzhūwéijìngróng正确拼读句子中的生字25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我们学过如何理解古文的意思?借助注释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那就运用这些方法来学习这篇古文吧!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曾经许多小朋友游玩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朋友一起出去游玩。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看见道路旁边树枝都被压弯了zhé结了很多李子他们看见道路旁边的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连树枝都被压弯了。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小朋友争着跑过去摘只有指代李子王戎那些小朋友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人问之,指代王戎不去摘李子这件事。你怎么不去摘李子呀?别人会怎么问?有人问王戎怎么不去摘李子,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说道路旁边结了很多李子这一定李子树王戎回答说:“李子树在道路旁边还结了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取之,信然。摘指代李子的确如此大家摘来李子一尝,的确如此。“之”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①诸儿竞走取之②人问之③取之指代李子。指代王戎不去摘李子这件事。指代李子。都是代词再读课文,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什么?25.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小组练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25.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朋友一起出去游玩。他们看见道路旁边的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连树枝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有人问王戎怎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子树在道路旁边还结了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来李子一尝,的确如此。为什么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因为李子树在路边,路过的人可以随意采摘的,如果李子是甜的,那路人早就摘光了,不可能还有很多李子。读完这个故事,你认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勤于思考25.王戎( )王戎( ),尝与( )游。看道边李树( ),诸儿( ),唯( )。人问之,答曰:“树( ),此必( )。”取之,信然。七岁诸小儿多子折枝竞走取之戎不动在道边而多子苦李不取道旁李学完《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遇事不要盲目行动,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1.用生字本写本课生字。2.背诵并默写课文。3.完成同步练习册。4.(选做)搜集更多古代年少有为的少年的故事!课后作业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