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几句诗都是描写西湖风光名句。西湖美景历来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他们在美丽的西子湖畔,留下一首首感人的诗篇。而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也不例外,今天,让我们追随白居易的脚步,一起领略西湖的美景。课前导入断桥残雪曲院风荷苏堤春晓平湖秋月上有天堂,下有苏杭1.了解律诗的特点,背诵并默写诗歌。2.反复诵读,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想象,领悟诗中描绘的意境。3.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学习目标钱塘湖春行钱塘:杭州旧称钱塘湖:西湖旧称行:游览时间(着眼点)事情(线索)地点诗人在春天到钱塘湖出游解 题钱塘湖,即杭州西湖,位于浙江杭州市中心,三面环山,以“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为基本格局,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性淡水湖泊。201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山:孤山。二塔:保俶塔、雷峰塔。三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堤:白堤(断桥)、苏堤、杨公堤。五湖: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知识链接苏堤春晓雷峰夕照曲院风荷断桥残雪平湖秋月双峰插云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知识链接白居易 (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是唐代诗人创作最多的一个,有“诗魔”“诗王”之称。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忆江南》等。本诗选自《白居易集》,是长庆三年(823)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作者简介①句式固定,律诗要求字数一致,每句五字或七字,简称“五律”或“七律”。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共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②押韵严格,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③讲究平仄,每句中用字平仄间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音相对。④要求对仗,每首律诗的二、三两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律诗文体知识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此前诗人曾因得罪权贵而被贬为江州司马,精神上因此受到严重打击,思想上也由“兼济天下”转为“独善其身”。这时,他为避免在朝为官遭受党争之祸,主动要求到外任杭州刺史。离开了京师,心情恬静一些,该诗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背景链接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诗词诵读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连成一片。刚刚低垂的云感知诗意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译文: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初春时早来的黄鹂向阳的树枝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衔取感知诗意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译文: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够上遮没马蹄。纷繁的花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遮没感知诗意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译文:我最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觉得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百游不厌感知诗意本诗题目为《钱塘湖春行》,试着在诗中找一找“春行”的“行(游)踪”。孤山寺北贾亭西湖东白沙堤整体感知每一联都写了哪些内容。首联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点明诗人春游是从孤山寺、贾亭一带起程的。诗人眺望湖面。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从动物变化的角度写早春景象。整体感知颈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直接表达对西湖白沙堤的喜爱。每一联都写了哪些内容。整体感知诗人描写了初春的哪些景物?描写时发生了哪些视角的转换?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远景仰视俯视远景近景整体感知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首联如何扣题?“孤山寺”和“贾公亭”是西湖边特有的景物,紧扣“钱塘湖(西湖)”;从“孤山寺”到“贾公亭”包含有位置的移动照应了“行”;“水面初平”和“云脚低”是早春时的特有景象,紧扣“春”。诗歌鉴赏首联点题,交代游踪,从大处落笔,勾画出西湖早春的轮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赏析“争”“啄”两个字的妙处。①拟人②写出了黄莺你追我赶,忙着抢占先机,好占住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③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啄”字,生动地描绘了燕子忙碌而兴奋的神态,把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描绘出一幅早莺争飞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从而使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和生机。诗歌鉴赏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诗歌鉴赏“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既突出早春的季节特点,又富有情趣。如果改为“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诗歌鉴赏画面(了解)鹰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鹰争先恐后的飞到向阳的树上唱歌,燕是春的使者,不知谁家的新燕已经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颈联。①对偶。②“乱花”“浅草”分别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渐欲”“才能”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发展变化,这些词语突出了早春生机勃勃的特点。③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诗歌鉴赏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颈联。“乱”字写出花的颜色和种类繁多,刻画出早春时花东一团、西一簇的景象。“浅”字描绘出小草刚抽嫩芽、生机盎然的特点,突出了早春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初见早春景象的喜悦之情。诗歌鉴赏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画面(了解)放眼望去,各种各样的花刚刚开放,仿佛马上就要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使人眼花缭乱,在早春的西子湖畔,与二三友人,信马由缰,自由自在的闲游,萌发的春草刚刚遮住马蹄,真是一派明媚春光啊。诗歌鉴赏绿杨阴里白沙堤诗中哪句话色彩最鲜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诗人将初春的“绿杨”置于白堤的背景中,色彩对比鲜明,凸显出杨树的鲜绿,描写出浓浓的春意。诗歌鉴赏尾联是如何结束全诗的?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哪个字最能体现这种感情?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湖东”点明诗人行踪,与首联呼应;“行不足”是因为看不够,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绿杨阴”“白沙堤”颜色鲜明。一派春和景明气象。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诗歌鉴赏本诗通过写湖水、云脚、早莺、新燕等景物、动物,展现了一幅景色明丽、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抒发了诗人对西湖,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主旨探究钱塘湖春行首联:交代行踪,勾画早春轮廓颔联莺争暖树、燕啄春泥乱花迷眼、浅草没蹄尾联:抒真情——行不足喜悦颈联绘春景(所见)(所在)(所感)板书设计《钱塘湖春行》以___为着眼点,_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_____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第______句和第______句是颔联,______联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诗人行踪早春喜悦三四对偶中间两随堂检测春(1)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点出诗人观景的处所,描绘初春湖面水天相接美景的诗句是:, 。(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诗句是:,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随堂检测来找茬1、尾联详细描写白沙堤景色2、西湖暮春盛景 盛夏之景3、“乱”字勾画出“百花齐放、万紫千红”4、用没马蹄写出钱塘湖畔“春草深密”5、繁花盛开、花团锦簇6、白沙堤是白居易修建的7、白居易浪漫主义诗人8、表现了诗人喜爱大自然、排遣忧郁的复杂情感9、白居易有“诗鬼”之称描写春天的名句1.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杨巨源《城东早春》2.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春景》拓展延伸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4.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白居易《春题湖上》5.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拓展延伸背诵、默写诗歌。描绘西湖湖光山色的诗篇还有很多,课下搜集整理,小组内进行交流。课后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