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金华市曙光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阶段考试高一年级思想政治试题答案一、判断题1 2 3 4F T F T二、选择题I5 6 7 8 9 10 11 12 13 14B A C C A B D B D B三、选择题II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C B C A C A C B D D25 26 27 28 29D A A B C四、综合题30.①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建立与发展都是遵循党中央的统一决策部署进行的。(4分)②坚持依法执政,通过全国人大修改立法法,进一步明确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地位和作用,按照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4分)③坚持民主执政,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民主的制度坚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4分)31.(1)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2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2分)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总揽全局,协调各方。(2分)爱国主义教育立法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有利于以法之名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落地,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1分)(2)①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爱国主义教育法立法过程中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4分)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真实参与立法过程,确保人民真正当家作主。(4分)③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管用的民主。爱国主义教育法立法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期盼,注重解决当下实际问题,最终将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爱国热情,更好地促进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4分)金华市曙光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阶段考试高一年级思想政治试题卷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判断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题号内写T,错误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题号内写F。)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第一次结合的产物 ( )2.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指党员要发挥骨干、桥梁、带头作用。( )3.中国共产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4个5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属于政治领导( )4.人民民主专政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意义( )二、选择题I(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5.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 )A.将民族独立作为革命的任务 B.由无产阶级领导C.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D.由资产阶级领导6.“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2024年国庆假期,各地红色旅游火热开展,某同学想规划自己的红色旅游线路,重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荣历史,下列线路最适合的是( )A.浙江嘉兴南湖——辽沈战役纪念馆——天安门广场B.虎门销烟历史遗迹——抗美援朝纪念馆——大庆油田C.上海中共一大会址——重庆解放碑——深圳莲花山邓小平铜像广场D.圆明园遗址——延安宝塔山——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7.下列关于中共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B.自中共成立以来,就一直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奋斗目标C.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以及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D.执政为民是要求党既要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又要维护自身利益8.习近平强调:“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说明马克思主义( )A.是涵盖广泛的科学理论 B.是中国共产党走在时代前列的行动指南C.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D.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9.“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意味着( )A.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B.作为领导核心,党决定一切国家大事C.中国共产党在我国国家机关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D.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10.下面关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领导地位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行使组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职能B.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中国共产党处于最高地位C.中国共产党通过政治领导,实现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一个方面建设的统一领导D.我国司法机关的法律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规定( )①明确了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②回答了什么人行使国家权力的问题③说明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力量 ④说明我国国家政权的工农联盟性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12.关于对“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认识的问题,四位同学进行了探讨,其中不正确的是( )①甲说:“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总是属于统治阶级”②乙说:“专政的对象是被统治阶级”③丙说:“在我国民主与专政是相辅相成、始终不可分割”④丁说:“在我国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 ③④13.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下列关于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②人民通过人大代表具体行使国家权力③人民民主选举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④人民民主选举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直接行使国家权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有关民主集中制表述正确的是( )A.民主集中制是我国的国家管理制度B.民主集中制只存在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C.民主集中制是同西方国家三权分立制度相对的政权组织形式D.我国的民主集中制可以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三、选择题II(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5.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见,新民主主义革命( )①就革命前途来说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③是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为己任④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民主革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202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第75个生日。75年沧桑巨变,中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如今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新中国的成立(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标志着我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③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7.新闻学教授霍华德在提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时感慨道:“还有多少其他(历史)事件对如此广泛的人群产生了积极影响?”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B.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赶上时代的法宝C.改革开放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法宝 D.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18.“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河流”“河段”带给执政党一个铁律:不顾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或无原则倒退,或无根基超越,都会给社会发展带来危害。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必须( )①实事求是,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②立足基本国情,坚定道路、理论与制度自信③坚持以人为本,以群众路线为工作的出发点④坚持与时俱进,勇于摆脱社会历史条件的束缚和过去观念的束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新时代“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战略决策是中国共产党( )①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②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体现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的体现 ④坚持人民立场的体现A、①② B.③④ C. ②④ D.②③20.“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习近平总书记以诗言志,此句吟咏的是墨梅不慕虚名绽放清芬的品格,彰显的是大国大党的自信,表达的是从容清醒的定力,传递的是埋头苦干的意志。这启示中国共产党党员要( )①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②坚持党性原则,永葆服务人民的政治情怀③坚持廉洁自律,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④坚持脚踏实地,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21.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党依法执政体现在(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③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④完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确保国家有法可依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由几十个人的小党发展为一个百年大党,之所以一路走来创造了世所罕见的奇迹,之所以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定力与活力,就在于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 )①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②依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伟业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④完善民主执政的基本方式A.①② B. ②③ C.②④ D.③④23.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对机关党建工作的领导机制、责任制度、督查机制、队伍建设保障机制等5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 )①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根本保证②关系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③使党始终成为坚强的执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④使党更好地抵御风险考验,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4.近年来,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持续严厉打击利用保健品诈骗老年人的违法犯罪活动,组织全国范围的集中抓捕行动,确保打深打透。这表明( )①国家履行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能 ②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具有专政职能③专政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④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维护国家长治久安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5.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社会主义民主是广泛的民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我国的民主指的是政治民主B.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包括民主选举和民主协商C.我国人民民主权利的广泛性仅指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和社会生活的民主化D.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主体广泛性是指享有民主权利的是全体人民26.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民主真实性表现阐述正确的是( )A.我国已建立了一系列切实体现和有效维护人民民主的制度,在实践中保障了人民民主的有效落实B.我国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能有效保障人民当家作主C.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D.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避免了西方的相互掣肘导致内耗严重,效率低下的弊端2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地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是我国的政体,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②是我国的根本制度,促进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③由国体决定,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④是根本的政治制度,在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8.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下列关于人大代表表述正确的是A.人大代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人大代表由人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C.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人员D.人大代表不能只代表某些人的利益说话2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下列关于人民代表大会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人大要对党负责②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人大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③中国共产党和人民代表大会共同领导我国的其它国家机关④人大要把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照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四、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1分。)30.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是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2023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根据党中央精神和实践对立法法进行修改,增加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进一步明确其地位和作用。目前,全国基层立法联系点已增至45个,实现31个省份全覆盖,带动省、市两级人大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6500多个。结合材料,阐述建设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如何坚持党的领导的。(12分)31.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期盼,2022年7月,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开始启动。中共中央宣传部采取座谈会、调研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中央有关部门、群团组织、专家学者等的意见建议,推进形成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更是推动立法进入"快车道",2023年6月,爱国主义教育法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在不断修改完善的基础上,2023年10月24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的制定与实施将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爱国热情,更好地促进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立法工作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7分)(2)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立法过程如何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12分)题 号 判断题 选择题I 选择题II 综合题 总 分得 分判断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题号内写T,错误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题号内写F。)题号 1 2 3 4答案二、选择题1(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题号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答案三、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答案题号 25 26 27 28 29答案四、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1分)30.(1)(12分)31.(1)(7分)(2)(1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政治试卷答案(1).docx 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题.docx 高一政治答题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