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学习目标学会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诗歌。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了解古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他一生创作了近4000首诗,与李白、杜甫齐名。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作者简介钱塘湖,即杭州西湖,位于浙江杭州市中心,三面环山,以“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为基本格局,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性淡水湖泊。201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钱塘湖”一山:孤山。二塔:保俶塔、雷峰塔。三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堤:白堤(断桥)、苏堤、杨公堤。五湖: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钱塘湖”chù苏堤春晓雷峰夕照曲院风荷断桥残雪平湖秋月双峰插云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此前诗人曾因得罪权贵而被贬为江州司马,精神上因此受到严重打击,思想上也由“兼济天下”转为“独善其身”。这时,他为避免在朝为官遭受党争之祸,主动要求到外任杭州刺史。离开了京师,心情恬静一些,长庆三年或四年春,到西湖游玩,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写作背景理解诗意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jiǎyīngzhuó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与其他山不相接连,称孤山。贾亭: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初:刚刚。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指低垂的云。理解诗意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连成一片。古诗风景欣赏孤山寺贾(公)亭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理解诗意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译文: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几处早莺争暖树古诗风景欣赏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纷繁的花。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浅草:浅浅的青草。没(mò):遮没,盖没。理解诗意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译文: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够上遮没马蹄。乱花渐欲迷人眼古诗风景欣赏浅草才能没马蹄行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阴:同“荫”,指树荫。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理解诗意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译文:我最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觉得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最爱湖东行不足古诗风景欣赏1.本诗题目为《钱塘湖春行》,试着在诗中找一找“春行”的“行(游)踪”。赏析诗歌孤山寺北贾亭西湖东白沙堤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写了这个季节的哪些景物?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象。从“早莺、新燕、乱花、浅草”这些景物可以看出。诗歌还写了早春的“湖水、垂云、杨柳、白沙堤”这些景物。赏析诗歌赏析诗歌品读下面的诗句,想想它们描写的景物分别属于春天的哪个阶段,说说你的理由。①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②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③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初春)(仲春)(暮春)3.诗歌颔联描写很是生动活泼,赏析颔联“争”“啄”两个字的妙处。“争”是争相的意思,“啄”是衔取的意思。这两个动词,细致传神地刻画出了一幅早莺争着飞向朝阳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赏析诗歌4.“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既突出早春的季节特点,又富有情趣。如果改为“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赏析诗歌5.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颈联。用“乱”修饰“花”,写出了早春花的多和繁,用“浅”修饰“草”,写出了草在初长时的样子和它嫩绿的色彩。“渐欲”化静为动,写出了竞相开放的情态;“渐欲”和“才能”同样体现出早春的气息,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意境。赏析诗歌6.尾联是如何结束全诗的?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哪个字最能体现这种感情?尾联交代春游的终点,直抒胸臆,写出对湖东一带景色的迷恋、喜爱之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够,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尾联中的“爱”字最能体现这种情感。赏析诗歌诗歌小结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终,通过描写湖水、云脚、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景物,展现了一幅景色明丽、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画,抒发了诗人的无限喜悦和对西湖的无比热爱之情。课堂小结著名美学家别林斯基曾说过,“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因为大自然的景象是不可能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者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恰恰说明了这一美学欣赏真理。因为西湖的景色再美,也会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是在白居易的眼中,它无疑是天下最美的景致,因为他不但善于观察,而且更善于发现和体验。让我们向古人学习,用我们的慧眼去发现更多的美,并用生花的妙笔描绘出来吧!(1)《钱塘湖春行》中,描写初春湖面水天相接的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描写自然风光的句子。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初春时钱塘湖边莺歌燕舞、欣欣向荣的景象。(3)《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钱塘湖春行》中直抒胸臆,表达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东皋(gāo) 千载(zài) 燕然(yān) 鹦鹉洲(yīng)B.落晖(huī) 萋萋(qī) 属国(shǔ) 荆门外(jì)C.驱犊(dú) 日暮(mù) 萧关(xiāo) 带禽归(qíng)D.采薇(wēi) 征蓬(péng) 崔颢(hào) 没马蹄(mò)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东皋(gāo) 千载(zài) 燕然(yān) 鹦鹉洲(yīng)B.落晖(huī) 萋萋(qī) 属国(shǔ) 逢候骑(qí)C.驱犊(dú) 徙倚(xǐ) 汉塞(sài) 白沙堤(tī)D.采薇(wēi) 征蓬(péng) 崔颢(hào) 没马蹄(mò)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仍怜故乡水(可怜) 芳草萋萋鹦鹉洲(茂盛的样子)B.徙倚欲何依(徘徊) 白云千载空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C.江入大荒流(辽阔的荒漠) 几处早莺争暖树(向阳的树)D.单车欲问边(慰问) 晴川历历汉阳树(河流)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规定每首八句,两句一联,共四联。通常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第四联为尾联。B.《使至塞上》的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豪”之称。苏轼评价他的诗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D.白居易,字乐天,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1.下面各项中对本课四首古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野望》的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B.《黄鹤楼》的首联和颔联表达的是寂寞、惆怅的情感,尾联表达的是思乡之情。C.《使至塞上》中“直”“圆”二字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D.《钱塘湖春行》表达了诗人对暮春的喜爱,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最爱”。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至塞上》中“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B.《野望》的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C.《钱塘湖春行》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春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之情。D.《黄鹤楼》的前两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生发的联想和想象。B.理解不恰当,颔联和颈联意思是: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颔联勾勒了一幅秋之晚景图,颈联转而写人,写动态,写近景:牧童放歌,牛儿归返,猎人满载而归。运用了白描的表现手法,而不是“工笔细描”。不用形容词或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捷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索地勾勒出事物的形状、明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例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白描即“细节描写”是对诗词中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深入的描写。一般会使用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抹;或者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例如赵师秀《约客》:“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细描(工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