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勤建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勤建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勤建学校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地理试卷 2025.3
一 选择题。
2024年10月底,西班牙东南部突降暴雨,引发严重洪灾,其中位于沿海平原的巴伦西亚(位置见下图)灾情最为严重。有报道称,巴伦西亚此前经历的长时间干旱和高温对此次洪灾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受山洪影响,大量住宅和商业建筑被淹没,农业大面积受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最符合巴伦西亚自然环境特征的别称是( )
A.春城 B.天空之城
C.风城 D.阳光之城
2.此前长时间干旱和高温对巴伦西亚洪灾形成的重要影响有( )
①地表干燥减弱对流强度②高温加大洪水蒸发
③地表存蓄雨水能力下降④社会防洪意识减弱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天水市是冬油菜(一种越冬油料作物)原种植区在甘肃省的最北缘。在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已将甘肃省的冬油菜种植范围成功向北推移至了酒泉。下图示意甘肃省冬油菜原种植区与北移种植区地理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3.科技工作者从天水挑选了八个冬油菜品种北移种植于酒泉,只有两个品种引种成功。影响冬油菜北移能否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 )
A.水分 B.矿物养分 C.热量 D.有机质养分
4.经测产发现,同一品种的冬油菜在酒泉单产高于天水。根本原因是酒泉( )
A.温度更高 B.纬度更高 C.降水更多 D.土壤更肥沃
5.为了提高酒泉地区的冬油菜越冬成活率,最经济的措施是( )
A.冬灌 B.建温室大棚 C.增施化肥 D.降低植株密度
澳大利亚南部的纳拉伯平原人口密度极小,大部分地区都为无人区。穿越纳拉伯平原的公路是澳大利亚重要的高等级国道的一部分,是越野自驾爱好者最喜欢的路段之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纳拉伯平原几乎为无人区的主要原因是( )
A.沙漠气候,植被稀少 B.气候干旱,水源不足
C.风蚀严重,土壤贫瘠 D.交通不便,人口稀少
7.下列关于图示区域公路等级较高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平坦,修建难度较小 B.沿线经济发达,资金较为充足
C.位置重要,地处东西交通要道 D.旅游需要,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8.图示范围内支路的主要作用有( )
①改善沿海城镇交通条件②方便沿海与内陆的经济文化交流③扩大城市规模
④提升城市等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南苏丹位于非洲东北部,经济落后,公路围绕中部苏德地区呈环状分布,且柏油路少,基本为土路。图为南苏丹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与M河段相比,Q河段( )
A.结冰期更长 B.水位季节变化更小
C.径流量更小 D.水能蕴藏量更贫乏
10.苏德地区公路密度低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山地分布广 B.水路运输发达
C.水淹面积大 D.运输需求不足
11.目前,苏德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
A.旱作农业 B.畜牧业 C.园艺业 D.设施农业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2024年11月28日,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新疆于田县实现全面锁边“合龙”。下图为新疆于田县治沙工人正在构建高立式沙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塔克拉玛干沙漠成为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形成和维持其流动状态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与洋流 B.纬度位置与地形
C.地形与大气环流 D.纬度位置与大气环流
13.治沙常采用高立式沙障和草方格沙障两种方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高立式沙障减缓风力,草方格沙障改变风向
B.草方格沙障减缓风速,高立式沙障阻挡沙尘
C.两者均能固定沙丘,草方格沙障更适合初期固定
D.高立式沙障利于植被恢复,草方格沙障可增加肥力
14.图中治沙工影子指向西北,拍摄当时正值北京时间( )
A.20:00 B.17:00 C.14:00 D.11:00
德国鲁尔区曾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区,形成初期,凭借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等各种优势条件,逐渐发展成重要的工业区,20世纪六七十年代,鲁尔区以钢铁煤炭为主的重化工业走向衰退,经过数十年整治,鲁尔区如今已成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典范,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5.符合德国鲁尔区形成初期的区位选择的是( )
A.市场、资金、技术 B.能源、原料、运输
C.劳动力、原料、水 D.科技、市场、运输
16.从产业结构多元化角度分析,在整治过程中鲁尔区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重视环境保护,加强环境管理
B.缩减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
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通信技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
吉林省白山市是地处长白山腹地的边境城市,是东北地区典型的林矿城市,为国家累计提供原煤2.5亿吨、木材1.8亿立方米、铁矿石8千余万吨,但21世纪初,白山市经济体量缩小、财政陷入困境,是国家公布的首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近年,当地政府大力推动城市绿色转型战略,培育以矿泉水、长白山特产人参、林蛙为代表的绿色食品产业,以中医药、康养为代表的医药健康产业,以生态游、冰雪游为代表的旅游产业等。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7.与21世纪初白山市经济体量缩小相关的因素有( )
①自然资源类型单一②国家能源结构调整③人口老龄化严重④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白山市发展绿色转型主要依赖于( )
A.科技创新 B.生态资源 C.地缘优势 D.政策优势
下图为日本1月等温线和降水量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降水量图例①②③的数值大小关系,以及影响此时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组合正确的选项是( )
A.①>②>③ 海陆位置、洋流
B.①<②<③ 纬度、地形
C.③<①<② 纬度、洋流
D.①<③<② 海陆位置、地形
20.关于日本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中国相比,亚热带季风气候北界偏南
B.与冬季相比,夏季的气温南北温差较大
C.比同纬度季风区的降水量季节变化小
D.日本海沿岸年降水量多于太平洋沿岸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摩洛哥是非洲西北部的一个沿海国家,与美国、欧盟签订了自贸协定(享受免关税优惠)。摩洛哥拥有丰富的磷矿石储量,占全球储量的73%,是新能源汽车电池磷酸铁锂材料的核心原料。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为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纷纷在摩洛哥投资建厂。除了新能源汽车制造外,矿业和动力电池生产也成为这些企业投资的重点。下图示意摩洛哥及其周边地区。
(1)说出摩洛哥交通位置的优越性。(6分)
(2)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摩洛哥投资建厂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说明其原因。(6分)
(3)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还在摩洛哥投资矿业和电池制造业的原因。(6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左下图所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中部,年降水量70~150mm,四季景观差异显著。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量约22-32mm,是中国冬季唯一存在稳定积雪覆盖的沙漠。
材料二:每年1月~3月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常见一种天气现象——雾凇,雾凇是空气中过冷却的水汽在草木等地表物体上凝华(凝华指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反之,则为升华)形成的乳白色冰晶,它的形成与低温、较高的湿度和较小的风速等气象条件和植被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梭梭树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主要植物,冬季在其枝叶上常常形成针状叶片雾凇。
材料三: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物多样性较塔克拉玛干沙漠丰富。春季,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特有的短命植物迅速萌芽开花。这时,沙漠里一派草原景象。夏秋季节,沙漠中蒸发旺盛,沙丘上不同植被类型分布,如右下图所示。
(1)说出沙丘坡顶、坡中、坡脚1~2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变化规律。(2分)
(2)分析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春季出现“一派草原”景象的主要原因。(6分)
(3)说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冬季有利于雾凇出现的主要条件。(8分)
(4)简述保护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被多样性的合理措施。(6分)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B A B C A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C D B D D B A C
21.(1)临海,海上交通便利;毗邻直布罗陀海峡;非洲距离欧洲最近的国家。
(2)邻近欧美市场;交通便利,便于产品输出;降低生产成本;利用贸易协定优势。
(3)降低零部件成本;保障零部件供应稳定;保证汽车电池制造质量;进一步拓展海外制造业市场。
【分析】本题以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摩洛哥投资建厂的相关资料创设情境,涉及地理位置、工业区位条件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2)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摩洛哥投资建厂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的原因在于摩洛哥与美国、欧盟签订了自贸协定,享有免关税优惠,有利于绕开贸易壁垒,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摩洛哥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向欧洲、非洲等地出口产品,市场广阔;摩洛哥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3)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摩洛哥投资矿业和电池制造业的原因在于摩洛哥拥有丰富的磷矿石资源,可以降低零部件成本;保障零部件供应稳定;直接投资矿业和电池制造,能够保证汽车电池的制造质量;通过投资矿业和电池制造业,可以延长产业链,完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在摩洛哥布局,提高附加值,实现产业升级,能够进一步拓展海外制造业市场。
22.(1)坡脚大于坡中大于坡顶。
(2)地处西北内陆沙漠腹地,冬季气温较低有稳定积雪;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下渗使土壤水分含量上升;促使短命植被生长,从而形成春季一派草原景象。
(3)气温:地处中纬度大陆内部沙漠地区,冬季降温显著,盆地中央冷空气集聚,地表温度降低,有利于水汽遇冷凝结;湿度:盆地开口向西,有利于西风携带的湿润气流进入,空气湿度增大,有利于雾凇形成;风速:位于盆地中央,冬季风速较小,有利于雾凇形成;植被:植被覆盖率较高,当地梭梭树分布广泛,为雾凇的凝结提供了媒介。
(4)合理放牧,保护自然植被;因地制宜开发新能源,减少植被破坏;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恢复自然植被。
【详解】(1)本小题可从水量收入、支出、储存的角度进行分析。由材料“沙丘顶部多流沙,植被较少”可知,坡顶地势高、多流沙,缺少植被增加下渗和涵养水源的作用,水分不易存留,土层中1~2m表层土壤水分含量最少;坡中有坡顶积雪融水、山地降水补充,植被涵养水源作用,使部分地表径流下渗,转化为地下水,存储在土壤中,水分含量适中;坡脚地势低平,土层较厚,储存水分能力最强,坡顶、坡中土壤水流入,以及地表径流下渗使其土壤含水量最大。所以1~2m表层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变化规律是坡脚大于坡中大于坡顶。
(2)沙漠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植被稀少,生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水分,故主要从水分的角度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由材料“沙漠里冬季有较多积雪,春季融雪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特有的短命植物迅速萌芽开花”可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处西北内陆沙漠腹地,冬季气温较低有稳定积雪;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下渗使土壤水分含量上升;促使短命植物生长,从而形成春季一派草原景象。
(3)结合材料信息,可知雾凇的形成需要考虑低温、较高的湿度、较小的风速等气象条件和植被条件(雾凇的依附物)。气温方面,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处中纬度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降温显著,且盆地中央冷空气集聚,地表温度降低,有利于水汽遇冷凝结;湿度方面,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中部,冬季受西风的影响带来湿润水汽,增加了大气的湿度,有利于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雾凇;风速方面,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中部,冬季风风速较小,有利于雾凇的形成;植被方面,由材料“梭梭树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主要的建群种植物”可知,当地植被覆盖率较高,当地梭梭树分布广泛,为雾凇的凝结提供了媒介。
(4)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气候干旱,限制植被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水分;当地以牧业为主,且生活能源以薪柴为主。故为保护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被多样性,应合理放牧,规定合理的载畜量,轮封轮牧,围栏限牧,保护自然植被;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缓解生活用能不足,减少对生物能源的依赖,从而减少植被破坏;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可以缓解因缺水或水资源利用不当而导致的荒漠化,有利于恢复自然植被,有利于植物多样性的保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