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下期高2023级第一次月考
高二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B D D C C B D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C C D D D C A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D B A D C C B C A
二、综合题(共3题,共55分)
31.【答案】17.(1)祁连山(脉)。(1分)
(2)位于一、二级阶梯之间,河流落差大;径流量较大。(4分)
(3)水土流失。土质疏松;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不合理的开矿、道路修建等人类活动。(10分)
32【答案】(1)沉积层厚,岩层致密,油气资源储藏条件好;油气资源分布集中,开采便利。(4分)
(2)吸引人口迁入,增加城市人口规模,增加城市用地面积,扩大城市规模;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促进城市经济发展。(6分)
(3)盐湖资源丰富,含有多种矿物质(如钾、锂等),为发展有色金属加工和化工产业提供充足的原料; 该地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利于盐类物质自然结晶,降低开采成本; 依托“一区两园”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整合,促进产业链延伸。(6分)
33【答案】(1)同:东西两侧城市大多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带,沿河流和铁路分布。异:东侧城市有等级较高的大城市,西侧城市等级较低;西侧的城市分布较东侧密集。(10分)
(2)东部降水相对较多, “草方格沙障”截留的水分比西部多;东部沙层较高的含水量,使东部治沙植被成活率高于西部,植被成活加速土壤的形成。(4分)
(3)该地区纬度较高,水稻生长周期长;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冬季较寒冷,夏半年农业生产病虫害较少,使用农药较少;土壤较为肥沃,使用的化肥较少等。(6分)
(4)赞成:该地水稻品质好;水稻的单产大于小麦;中国对粮食的需求量大;有利于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等。不赞成:该区域降水较少,为干旱和半干旱区;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会导致河流水量减少,河流下游的生活和生产用水更加紧张;生产面积扩大,若灌溉不当,会导致土地盐碱化;水稻与该地主产小麦竞争水源,危害国家粮食安全。(4分)2024-2025学年下期高2023级第一次月考
地理考试题
命题人
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共45分)
(原创)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不知从哪天起,春的画卷如火如荼次第展开,转眼间就醉了大半个中国。下图是某杂志社策划的“三纵一横”寻访春天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3小题。
1.①--④四条寻春路线中,跨越了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
A.路线① B.路线② C.路线③ D.路线④
2.沿路线②向北寻春的摄影师发现,越向北春暖的迹象越弱,这是因为我国南、北方地区
A.地势高低不同 B.纬度高低不同
C.海陆位置不同 D.地表形态不同
3.沿路线③前行,以下哪一个选项不属实
A.领略“高寒”的自然景观 B.领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景
C.途径我国邻国最多的省区 D.途径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
(原创)读塔里木盆地图,完成4~6题。
4.上图所示地区大部分聚落已移向地势较高的地方,主要是因为
A.洪水泛滥 B.坡地开垦
C.交通线布局 D.荒漠范围扩大
5.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上看呈
A.网状分布 B.“之”字形分布
C.带状分布 D.环状分布
6.制约塔里木盆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光照 C.水源 D.土壤
(原创)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所示河流
A.冬季有凌汛现象发生 B.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年径流量大 D.汛期短
8.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①科技发达 ②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好 ③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④水电廉价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改编)下图为我国工业基地分布图。据此完成9-10小题。
9.位于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利用侨乡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是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
10.③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A.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B.工业基础薄弱 C.交通条件落后 D.劳动力不足
(原创)读我国西南地区局部图,回答11-13问题
11.①②所在地区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土壤
12.②所在省区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
A. 水能、天然气 B. 风能、石油
C. 太阳能、石油 D. 太阳能、水能
13.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
A. 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 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 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D.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改编)读右图,完成14-15题。
14.白城与哈尔滨的年平均气温存在差异,主要是因为白城
A.接近冬季风源地 B.海拔低
C.地处大兴安岭背风坡 D.纬度低
15.白城的年降水量少于哈尔滨,原因主要是白城
A.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B.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
C.蒸发旺盛  D.受夏季风影响较小
(改编)下图是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和甘肃省干湿区划分图。据此完成16-17题。
16.甘肃省四类干湿区中
A.不同类干湿区降水量肯定不同 B.同一干湿区内降水量一定相同
C.各干湿区之间都有明确的边界 D.各干湿区的范围一般相对稳定
17.甘肃省半干旱区成狭长条带状向西北延伸的主导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地形地势
(原创)根据定量与定性的指标,可将我国划分为四个生态大区,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8-20题。
划分四个生态大区的主要依据有
①自然地理特征 ②经济发展水平 ③行政区划 ④生态系统特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四个生态大区按照区域的性质划分属于
A.自然区域 B.行政区域 C.经济区域 D.文化区域
20.下列关于区域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
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相关的地区
(原创)山东省淄博市素有“陶瓷之都”的美誉,淄博窑有着一千五百多年的烧造历史,生产的琉璃与陶瓷制品享誉海内外。21世纪以来,该地陶瓷工业发展滞缓,一些陶瓷产业不断外迁。目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形势下,淄博市产业转型迫在眉睫。下图为淄博市资源和交通示意图。完成21-23小题。

21.淄博陶瓷享誉海内外的主要原因是
A.品质 B.政策 C.位置 D.交通
22.进入21世纪后淄博市陶瓷产业遇到的困境最可能是
A.地理位置优势弱化 B.运力不足限制产业规模
C.煤炭产业发展迅猛 D.环保及劳动力成本上升
23.淄博陶瓷工业摆脱发展困境的最佳措施是
A.转型发展电子工业 B.打造文化创意品牌
C.关闭规模小的作坊 D.统一产品生产标准
(原创)河西走廊位于黄河以西、祁连山和巴丹吉林沙漠中间的甘肃省西北部,是一条斜穿中国西北部的大通道,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等城市坐落其中。2021年10月,甘肃省提出《“十四五”河西走廊经济带发展规划》。下图为河西走廊示意图。完成24-26题。
24.关于河西走廊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的内流区域,跨湿润、半湿润、半干旱等三类干湿地区
②具有降水少、温差大、光照足、大风多的气候特征
③山区降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是其河流主要补给源
④荒漠草原主要分布在东部,荒漠主要分布在中西部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5.祁连山对张掖、酒泉、嘉峪关等城市形成和发展影响最小的是
A. 塑造冲积扇,地势平坦,利于人口聚居 B. 塑造冲积扇,土壤肥沃,利于农业发展
C. 为城市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水源 D. 为城市提供风电、光电、水电等
26.下列符合“十四五”时期河西走廊经济带发展定位的是
①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②国家生态安全屏障③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④丝绸之路重要开放廊道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原创)焦作市的煤炭、耐火黏土、铝矾土等矿产丰富,是全国著名的“百年煤城”和老工业基地。在发展早期采用粗放式、掠夺式开采方式,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20世纪末,焦作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成功实现转型。下图示意焦作市地理位置。据此完成27-28题。
27. 焦作市发展煤炭工业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A. 矿产丰富,水源充足 B. 位置居中,交通便利
C. 科技先进,环境优美 D. 历史悠久,劳动力丰富
28. 焦作市煤炭开采导致的环境问题可能是
①土壤污染 ②地面塌陷 ③草场退化 ④能源短缺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③④
(原创)兰州与苏州虽然相距遥远,但在饮食方面有个相同点——早餐习惯吃一碗热腾腾的面。兰州人的牛肉拉面肉烂汤鲜、面质精细,多用牛羊肉与辣椒;苏州人的炒浇面浇头品种繁多、制作精细考究,多用鱼虾水产。读图完成29-30题。
29.兰州附近地区所产小麦品质高,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A.全年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 B.地形平坦开阔,利于机械化
C.纬度较高,生长周期长 D.位于黄河沿岸,灌溉水源充足
30.苏州炒浇面的浇头多用鱼、虾等水产品,其社会经济条件是
A.河湖众多,养殖业规模大 B.沿海城市,海上捕捞业发达
C.历史悠久,面食技艺传承 D.河运发达,运入南方水产品
综合题(共3题,共55分)
(改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2005年10月12日9时整,神舟六号飞船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场成功发射。10月17日4时33分,飞船返回舱在四子王旗成功着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山脉P的名称。(1分)
分析图中黄河上游R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
指出L地形区主要生态问题,分析其形成原因?(10分)
(改编)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的茫崖,沉积了一套以暗色泥质岩、钙质泥岩、泥灰岩和粉细砂岩夹层的湖相地层,最大厚度可达4000米。青海油气勘探开发集中分布在这里。经过60多年的发展,茫崖市花土沟镇因丰富的油气资源发展成为素有“小香港”之称的石油小镇。在新的发展时期,茫崖依托资源优势,继续在“乌金”“盐湖”“绿能”上做着大文章:以发展石油、天然气、盐湖等传统产业为基础,以清洁能源、有色金属等新兴产业为重点,依托茫崖冷湖的“一区两园”发展区,着力打造青藏高原石油新城。下图示意茫崖市的地理位置。
指出茫崖市开采油气资源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简述石油资源开发对茫崖市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6分)
结合图文材料,分析茫崖市发展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的有利条件(6分)
33.(改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下图中虚线内为我国北方河套地区,该地区自古以来农业发达,主要种植小麦,如今也种植一定面积的水稻,由于生长出来的水稻品质较好,当地对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的呼声越来越高;区域内不仅农业发展较好,也重视工业发展,长期以来全力支持像包头这样的工业城市发展,目前包头已成为区域内最大城市。
材料二: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也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漠,经过长期的治理,并借鉴宁夏沙坡头的草方格沙障来治理,效果十分明显,2015年7月28日,中国第七大沙漠黄沙变绿地的成果荣获联合国颁布的年度土地生命奖。

从城市分布、等级、疏密三个角度分析说明河套地区东西两侧城市的异同点。(10分)
库布齐沙漠采用草方格沙障治沙效果明显,分析沙漠东部成土速度较西部快的自然原因。(4分)
分析河套地区水稻品质好且绿色环保的原因。(6分)
你是否赞同在该区域主产为小麦的情况下扩大水稻种植面积,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