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北省孝感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联考高二历史试题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制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这样描述印度的种姓制度:各种姓集团都居住在自己的种姓区内......各种姓使用自己的水井、有自己的庙宇。各种姓之间职业世袭,不通婚,不共食。从历史长时段看,种姓制度的影响是()A.职业世袭,经济组织焕发新活力B.贫富悬殊,社会地位不平等加剧C.种姓隔离,导致民族凝聚力较弱D.同姓通婚,导致种族歧视很严重2.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等家畜家禽,小麦、燕麦等农作物引入美洲;美洲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等也流入世界各地。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A.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经济腾飞B.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C.促进新旧大陆经济高速发展D.改善了世界各地的饮食结构3.下表是1870~1900年的铁路里程(单位:千公里),由此可以推知()年份 全世界 欧洲 美洲 亚洲 非洲 澳洲1870年 210 105 93 8 2 21880年 373 169 175 16 5 81890年 617 224 331 34 9 191900年 790 284 402 60 20 24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B.世界一体化进程在逐步加强C.欧美国家的水陆运输网络初步形成D.铁路成为国家准入市场的必备条件4.一战期间,列强的互相残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们的参战经历,使他们扩大了眼界,感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战争也客观上将自由、民主等思想进一步传播到亚非拉各国,鼓舞了那里的先进知识分子,他们开始用新的世界观来观察世界和本国的命运,寻求新的解放道路。据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A.唤醒了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意识B.导致亚洲和非洲的世界殖民体系瓦解C.使欧洲世界中心的地位开始动摇D.使和平主义的思潮开始出现5.1871年德国统一后,俾斯麦政府以立法的形式建立了医疗、养老、意外事故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但同时规定没有犯罪记录、没有酗酒闹事等不良记录,行为端正的人才能享受社会福利。俾斯麦政府实施这种政策主要是为了()A.增强德国容克资产阶级力量B.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C.运用法律手段防止暴力革命D.提高公民素质刺激经济发展6.下表是有关清朝时期赋役制度变化的情况,这一制度的变化()时期 内容清朝建立之初 地赋和丁赋是分别征收的。地赋是农民交纳的地税,丁赋是百姓向政府提供的徭役折银,田赋和丁赋都是用银两折算,称为地银和丁银康熙年间 规定以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年间 实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A.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加强B.彻底解决了封建国家赋役征收不均现象C.客观上有利于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D.造成农村出现大量隐瞒人口现象的发生7.下图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展现了吐蕃赞普派使节禄东赞入唐求见唐太宗的场景。其反映唐朝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是()A.凭借先进经济文化形成对周边民族的巨大向心力B.采用册封方式迫使少数民族政权臣服唐朝C.通过互派使者维护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D.以经济交流为主加强唐与少数民族的联系8.1984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政府积极支持有经营能力和技术专长的农民进入集镇经营工商业,并放宽其落户政策,统计为非农业人口,从而打破了长期以来从户籍上限制农民进城的旧规定。这一做法()A.推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B.发展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适应了城乡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D.解决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弊端9.1764年7月,意大利人贝卡里亚提出:“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关于材料解读错误的是0)A.资产阶级提出自己的法律原则B.体现了社会契约的思想和原则C.体现了“无罪推定”的原则D.资产阶级注重维护私有财产10.下表是19世纪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过程。这说明,此时德国01883年《疾病保险法》 最初只适用于少数低收入工厂工人,后来发展为凡低收入的农业、林业工人、家庭仆人、公务员、船员及其家属等都必须进行强制保险1884年《意外事故保险法》 最初只适用于矿山、采石等危险职业,后扩大到年薪5000马克以下的所有劳动者1889年《老年和残废保险法》 后经修改,规定凡年龄在16岁以上,低收入的工资劳动者都必须参保A.建立起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B.建成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C.关注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D.过度的社会保障加重财政负担11.下图为现代“精确农业系统示意图”。据此可知,“精确农业” 0A.解决了粮食的供需矛盾B.依赖现代高新技术支持C.摆脱了自然环境的限制D.利于粮食种植的多元化12.有学者对《诗经》风、雅、颂的时代与内容进行考察,其发现如表所示,据此可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多数诗篇的形成时代 整体上对“天”的态度《周颂》 西周初年 颂天《大雅》 西周中期至西周晚期 疑天《小雅》 西周晚期至东周初年 骂天《国风》 西周末年至春秋中叶 不理天A.天子权威不断强化 B.天道观持续衰落C.人性论走向成熟 D.人文意识逐渐增强13.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些之前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白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社会横向交流发生根本性变化B.人类历史向整体性的世界历史跨越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并逐渐成熟D.一体化下国际劳动分工格局的形成14.据统计,1990年中国流动人口为2135万人,占中国总人口的1.89%;五年后流动人口几乎翻了两番,达到7073万人,占比提高到5.86% 造成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经济发展遇到瓶颈期B.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吸引C.城乡差別发生根本性改变D.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15.蔡元培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蔡元培认为大学的功能是()A.促进学术研究 B.实现仕途通达C.发展新兴学科 D.培养专业人才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题13分)材料 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制定了新宪法,但是,因奉行金元与枪炮并用政策的美国干预等原因,国内冲突不断,军事政变频繁。1934年7月,拉萨罗·卡德纳斯当选总统,依照新宪法原则实行改革,他实施废除封建大地产制,在6年任期中使将近100万农民无偿得到4500万英亩土地;1937年把外国垄断资本控制的铁路全部收归国有,1938年宣布把属于英、美、荷的17家石油公司收归国有;在国有化过程中,政府支持工人组织要求,签订了有利于工会的各种集体合同;1938年3月,改组以军事寡头为主体的执政党,容纳工会、农民和其他群众组织参加等。卡德纳斯的民族民主思想及其实践,使墨西哥走上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卡德纳斯改革的原因。(7分)(2)根据材料,简析卡德纳斯改革的历史意义。(6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题14分)关注城乡贫困居民生活,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如何解决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成为当时城市治理的重大问题......在伦敦,从19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为了改善普通劳动者的住房条件,商人乔治·皮鲍迪和悉尼·沃特娄发起“模范住宅运动”盖起了成排的大杂院房屋,虽然拥挤但比较卫生,低价出租给劳动者。......1875年~1876年,伯明翰通过立法清除贫民窟,(市长)张伯伦下令拆除了17公顷的贫民窟进行开发,这个项目由城市资金承担......在利物浦,市政会1840年颁布了《关于调整利物浦房屋建筑的条例》,1842年颁布了《利物浦建筑法》,对居民住房和建筑物提出了一些要求。-任其怿、吕佳《从住房和卫生条件的改善看近代英国的城市治理》材料二 1951年以后,英国先后颁布了国民救助法、国民卫生服务法等,进一步完善包括农民在内的社会福利体系。德国于1957年颁布《农民老年救济法》,开始建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1972年建立农民医疗保险体系。法国1952年为农民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960年将医疗保险覆盖到农业从业人员。-摘自刘家庆《现代西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与思考》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在农村设立了以集体经济为依托的保障体系。1956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和1960年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提出了农业合作社对于无依无靠的鳏寡孤独要做到“保吃、保穿、保烧、保教、保葬”的“五保”制度,后来又扩展到保住和保医。1994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确定了五保”供养赡养的具体规定和内容,从此“五保”制度走向规范化和社会化的道路。-摘自陆月娟《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构与改革》(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英国出现住房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4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西方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农村“五保”制度实施的社会意义。(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题14分)材料 1945年以后,在金融体系上,出现了以布雷顿森林协议为主的国际经济秩序。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缘于欧洲货币市场的出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和石油价格的冲击,全球范围的金融交易量迅速上升。在1974-1976年间,大约500亿美元在世界经济中流动,全球金融的一体化便利了资本流动,但是也给参与其中的国家带来了金融风险。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大数量、多种类的产品交易可以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即时完成,使得金融市场上的金融衍生产品越来越多。资本的大量流动以及金融工具的不断发展创新,使得一个国家控制本国金融风险的难度加大。二战后金融全球化的历史形态布雷顿森林体系 现代金融体系广度 共产主义国家被排除在国际货币体系之外 真正地、普遍地参与国际金融和货币秩序基础设施 通信技术进一步发展;有些国际管制 发达的通信和计算机技术为高水平的交易和私人金融基础设施提供基础制 度 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管理国际金融;跨国银行重新出现 通过国际清算银行和其他国际协议实行广泛的管制;跨国银行业不断发展分位 美元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储备货币控制着国际交易 私人金融集中在伦敦、纽约和东京学号 按规定对工业化国家影响较低;对信用限制的发展中国家有极大影响 利率由全球市场决定,金融政策受其影响,对于经济体内所有集团都有重大影响-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编著《世界经济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国际金融的整体发展趋势。(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二战后金融全球化进行历史解读。(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题14分)商路的开辟对促进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欧亚大陆从一个地区和另一地区之间贩运商品,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和香精。到18世纪末,这种有限的奢侈品贸易由于新的、大宗生活必需品交易的扩大而转变为大规模贸易。跨大西洋贸易的规模尤为如此,因为美洲种植园为供应欧洲,先生产了大量烟草和蔗糖,以后又生产了大量咖啡、棉花及其他商品。他们还必须输入劳动力,从而导致了繁荣一时的三角贸易:欧洲的朗姆酒、布匹、枪炮及其他金属产品运到非洲,非洲的奴隶运到美洲,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被运到欧洲。-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和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美洲作物向外传播的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主要有粮食类的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豌豆,经济类的甘蔗等。-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1500年以前到18世纪末世界贸易呈现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8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16世纪以来物种交流的特点。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视角分析世界贸易新变化的影响。(6分)高二历史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C D B A B C A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D B D A 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本题13分)答案:(1)原因:资产阶级革命和新宪法的颁布;美国对墨西哥的侵略和控制;国内军事寡头统治,政局动荡;外国控制经济命脉;封建大地产制存在;工人农民的支持;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等等。(7分)(2)意义:维护了宪法精神,捍卫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成果(完善了民主政治);有利于政局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了工人农民的利益;维护了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6分)17.(本题14分)答案:(1)原因:工业革命的深入,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居民增多。(2分)方法:建设廉租房;政府出资进行城区改造;立法规范房屋建设。(2分)(2)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范;以养老和医疗保障为主要内容;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等等。(4分)(3)有利于缓解农村贫困,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有利于弘扬爱老、敬老、扶残、助孤的社会主义风尚,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6分)18.(本题14分)答案:(1)趋势:全球化;制度化;迅捷化;电子化;规范化;多极化。(6分)(2)解读:全球的金融秩序是二战后初期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形成的;随着欧洲货币市场的出现、石油价格的上升和美国经济的相对衰落,布雷顿森林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崩溃;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本流动的全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机构的全球扩张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趋势;现代国际金融增强了资本在全球的流动,为人们提供各种资金便利;但是,现代国际金融也加大了各国的金融风险,金融风险一旦失控,就会导致大范围金融波动,甚至引起全球性的金融危机。(8分)19.(本题14分)答案:(1)变化:贸易商品由有限的奢侈品到生活必需品;贸易路线由亚欧大陆发展为全球贸易网;贸易方式从以和平方式为主向以殖民侵略掠夺为主转变。(6分)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的殖民扩张。(2分)(2)特点:种类多,以食物为主;范围广,涉及欧、亚、非、美各洲;双向交流,既有美洲物种的外传,也有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3分,任答两点即可)影响:密切了世界联系,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的形成;促进了国际社会的交流(文化、物种交流等)。(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