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4单元语文园地知识点复习课件(共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4单元语文园地知识点复习课件(共24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年级
语文
出品:温暖师者的眼眸
当你在追光,你与光同航
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知识点总结
1-4单元

第一单元语文园地
目录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
第三单元语文园地
第四单元语文园地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
一、排比句
词句段运用
1、特点:
一是一组不少于三句;
二是各个句子的结构相似,甚至字数都基本相同,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三是每个句子的意义相关。
2、排比句的作用:
(1)能突出所写对象的特性
(2)表达作者的强烈感情。
3、例句:
*友情是冬天里的一杯热茶,是夏天里的一缕清风,是秋天里的一句问侯。
*老师,您好比一架穿梭机,能带我们穿越历史长河;您好比一把钥匙,能帮我们打开迷惘的心锁;您好比一颗启明星,带领我们走向洒满阳光的天堂。
一、排比句
词句段运用
4、练习:
(1)花从春走过, ;叶从夏走过,留下片片阴凉;风从秋走过, ; ,留下点点希望。
(2)那绽放的烟花,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 ,有的 ,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3)天上的云,变化多端,有的像羽毛,有的 ,有的 ,还有的 。
(4)成长是树, ;成长是 , ;成长是花,不知不觉的就开满了山头。
5、常见题型:
(1)照样子,写一写。(仿写排比句)
(2)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排比句。
(3)请你运用排比的修辞把下面的句子写的更加生动。
()
1、读下面的句子,再说说分号的用法。
(1)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2)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二、分号的用法
2、用法
(1)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Eg:春天的和风,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夏天的雨露,淋湿了池塘的蛙鸣。
(2)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
Eg:初中生住寝室的注意事项:
一、勤洗手;
二、勤洗衣服;
三、勤晒被褥。
(3)明显一正一反的分句; Eg:要么战胜困难,继续前行;要么被困难吓倒,从此止步不前。
*如果一个句子(分句)中还没有逗号,则不用分号。
Eg:春天的和风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夏天的雨露淋湿了池塘的蛙鸣。
3、练习
给下列句子加标点:
(1)在长江上游□瞿塘峡像一道闸门□峡口险阻□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每一曲□每一折□都像一幅绝好的风景画□神奇而秀美□西陵峡水势险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
(2)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1)在长江上游,瞿塘峡像一道闸门,峡口险阻;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每一曲,每一折,都像一幅绝好的风景画,神奇而秀美;西陵峡水势险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
(2)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二、分号的用法
路牌的拼写规则
1、分类
(1)蓝色是普通道路
(2)绿色是高速公路。
2、拼写规则(都是大写字母。)
(1)对于特指某一地方的(即专名),如“顾榭、北凫、穆家湾(这里的穆家湾是一个地名,与河湾的湾没有关系)”,要作为词语连写GUXIE,BEIFU,MUJIAWAN;
(2)对于一些通用的名称,如“山、河、湖、路”,要单独写,例:NANJING LU(南京路)。
3、练习
振华路 八里湖 郑州 中山街
姓名的拼写规则
1、拼写规则
(1)姓在前名在后,且姓和名分写。
(2)姓和名中的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其余的字母一律小写、连写
(3)复姓或双字名,字间既不空格也不用半字连接线。
如“阳立”写作Yáng Lì”,
“欧阳立明”写作“Ouyáng Lìmíng”
(4)姓名要加声调(将名字读的更准确)
2、练习
诸葛亮 鲁迅 臧克家 司马相如
三、路牌和姓名拼写规则
ZHENHUA LU BALI HU ZHENGZHOU ZHONGSHAN JIE
Zhūgě Liàng Lǔ Xùn Zāng Kèjiā Sīmǎ Xiàngrú

-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
※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赏析: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全场肃静的氛围,强调大家都在专注地观看升国旗仪式。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和自豪。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赏析: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空气的清鲜,天空的明朗。强调作者初见草原的惊喜和赞叹之情)
一、反复的修辞手法
※反复
1、特点:有意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可以再同一句话,可以跨段)
2、好处:突出某种情感;强调某个意思;使语言更富有感染力;加深读者印象。(回环复沓,一咏三叹)
3、答题模板:这句话运用了反复地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 的特点,更加鲜明地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使语言更富有感染力,令人印象深刻。
※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
1、方法:
(1)用表示“说”的词语表达说的意思;
(2)使用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来代替说。
2、例句:
例句1:“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表示“说”的词语)
例句2:“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找我借书了!”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心理)
例句3: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神态)
3、表达“说” 的词语积累
一字:讲 说 喊 训 斥 吼 叫 劝 论 道 述 呼 评 夸 问 答 赞 颂 诵 辩 议
二字:说话 谈话 讲话 讲解 聊天 叙述 陈述 复述 说明 谈论 辩论 议论 讨论 商谈
商量 商讨 洽谈 畅谈 赞叹
四字:谈古论今 妙语连珠 绘声绘色 娓娓道来 高谈阔论 胡言乱语 对答如流 喋喋不休 巧舌如簧
七嘴八舌 窃窃私语 出口成章 低声细语 滔滔不绝 婉言谢绝
二、用多种方法来表达“说”
例题:妈妈看见我又在玩游戏,便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要把心思用在学习上!”我很不耐烦地对妈妈说:“好,我知道了。”妈妈看我有些不耐烦,大声说:“我说什么你都说知道,那你怎么不做呢?”我看妈妈有些生气了,赶紧笑着对妈妈说:“妈妈,你别生气,我马上就打完了,就几分钟。”妈妈还是严厉地说:“每次你都说几分钟,我一转身,你又没完没了。”我一本正经地对妈妈说:“妈妈,这次不会,不信你试试。”妈妈又说:“我才不信了,这种情况又不是没发生过。”我向妈妈哀求说:“不会的,妈妈,我保证。”妈妈还是说:不行,这次我不相信你了,马上关掉。”看着妈妈疾言厉色的样子,我只好乖乖服从。
请你运用所学的方法将对话中 “说”字替换掉。
参考答案:妈妈看见我又在玩游戏,便语重心长地劝告我:“你要把心思用在学习上!”我很不耐烦地回答妈妈:“好,我知道了。”妈妈看我有些不耐烦,提高嗓门:“我说什么你都说知道,那你怎么不做呢?”我看妈妈有些生气了,赶紧笑着回应妈妈:“妈妈,你别生气,我马上就打完了,就几分钟。”妈妈还是严厉呵斥道:“每次你都说几分钟,可我一转身,你又没完没了。”我一本正经地看着妈妈:“妈妈,这次不会,不信你试试。”妈妈怒吼:“我才不信了,这种情况又不是没发生过。”我向妈妈哀求着:“不会的,妈妈,我保证。”妈妈咆哮起来:不行,这次我不相信你了,马上关掉。”看着妈妈疾言厉色的样子,我只好乖乖服从。
二、用多种方法来表达“说”
练习:用“说”的替换词完成下列题目。
训练任务一:在对话中,用“说”的替换词代替“说”。
小狗说:“咯咯咯,我只能学成这样了。”小公鸡说:“不要紧,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
训练任务二:在“替换词”前加上合适的动作、神态。
小狗说:“咯咯咯,我只能学成这样了。”小公鸡说:“不要紧,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
(词语替换)小狗抱怨道:“咯咯咯,我只能学成这样了。”小公鸡耐心地鼓励:“不要紧,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
(动作替换)小狗摇了摇头:“咯咯咯,我只能学成这样了。”小公鸡拍拍它的肩膀:“不要紧,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
(神态替换)小狗眼里的希望之光熄灭了:“咯咯咯,我只能学成这样了。”小公鸡向它投来鼓励的眼神:“不要紧,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
二、用多种方法来表达“说”
-第三单元-
语文园地
一、描写某人对某件事入迷的样子
词句段运用
1、方法
(1)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来表现人物的状态;
(2)通过旁观者的感受来表现人物的状态;
(3)运用工侧面烘托的办法来表现人物的人迷;
(4)时间的推移(时间很长但却觉得很短)。
2、例句
例句1:我家的小弟弟对动画片特别着迷,只要一看起来,就什么也不顾了,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电视屏幕,一动不动,任凭你怎么叫他,他也不理你。
例句2:只见她双手捧着书本两侧,目不转睛地望着,偶尔因故事的高低起伏而发出几声长叹,过后如释重负般发出几声清脆的笑声。
例句3: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书中的内容,一会儿显出愉快的神色,一会儿又很悲伤。他的妈妈几次喊他去吃饭,他都好像没有听到一样,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儿。
3、练习
练习1:小明的爸爸一看足球赛,就非常投入、非常入迷。(试着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来表现其投入。)
练习2:画画入迷(试着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来表现其入迷。)
练习3:听音乐入迷(试着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来表现其入迷。)
练习4:看书入迷。(试着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来表现其投入。)
练习5:玩游戏入迷(试着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来表现其入迷。)
练习6:钓鱼入迷(试着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来表现其入迷。)
3、练习
练习1:小明的爸爸一看足球赛,就非常投入、非常入迷。(试着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来表现其投入。)
星期天爸爸在家里看足球比赛,比赛一开始,爸爸就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眼珠子随着足球移动的位置不停地转动着,手也不自觉地握成了拳,嘴里还念念有词,生怕自己喜欢的队伍输了。突然,球进了,爸爸高兴地从沙发上跳了起来,大喊着“球进了!球进了!太棒了!”连妈妈喊他吃饭,他都好像都听不见。
练习2:画画入迷(试着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来表现其入迷。)
班级里如同一个菜市场,十分吵闹。同学们聊天,打闹,玩得不亦乐乎。只有一个她,格格不入——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画画。她一手扶着本子,一手拿着画笔。她心中好似装满了世界,纤细的手指握着画笔,用小小的笔尖慢慢地描绘,静静地描绘,仿佛要把整个内心铺满画纸。突然,她眉头一皱,是哪里画错了吗?她望向窗外,凝思一会儿,收回了目光,像是得到了什么灵感:这里画一笔,那里涂一笔,画完举起一看,“嗯,总觉得还缺点什么……”她一边欣赏一边自语:“我知道了!”埋头,又开始忙活。朋友来找她:“一起去玩吗?”见她没反应,提高了音量又说了一遍。“不行不行……”她把头摇得像拨浪鼓,视线还是牢牢地粘在本子上。“哎,你都画得这么好了,还要改,上课铃不响,你是不会离开画本了。”说完,叹息走开了。
练习3:听音乐入迷(试着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来表现其入迷。)
爸爸戴着耳机,坐在椅子上。他微闭着眼睛,嘴里轻轻哼着调子,脚在地上踩着节拍,头左右有节奏地晃动着,手放在大腿上跟着节奏打着拍子。一缕阳光照在阳台上,一阵微风轻轻拨动枝叶,让人感到舒服极了。十分钟,二十分钟,三十分钟过去了,他似乎有听不完的歌,表情越来越激动。脸上露出了一个微笑,十分享受,好像是到了一首歌的高潮。又过了二十分钟,他依然不减兴致,浅浅的微笑慢慢放大,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突然,他的表情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反转,收起笑容,眼角有些湿润,似乎是听到了什么悲伤的曲子。两分钟后,表情才有所缓和。
练习4:看书入迷。(试着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来表现其投入。)
几缕温暖的阳光洒进了窗明几净的教室(环境描写,营造了舒适自在的氛围),洒在了小于的课桌上,沐浴在阳光里的那本书,似乎有着神奇的魔力(联想),深深吸引着小于的注意力。她一双白嫩的手捧着一本精致的书,目不转睛地看着书上精彩的文字(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多加准确的形容词)。身旁同学们嘈杂的吵闹声,欢笑声,丝毫影响不到她(间接描写,侧面衬托小于的专心)。她自顾自地沉浸在书的海洋中,如同一只饥饿的小羊闯进芳草嫩绿的草地(比喻)。小于用纤细的手指小心翼翼地翻动着书页(细节描写,翻书的动作),心情随着书中的情节起伏。有时,她轻轻蹙眉,好像在为书中的人物遭到的不幸感到惋惜(神态+联想)。过了一会儿,她的眼神充满了笑意,嘴角情不自禁地上扬,露出两个可爱的小酒窝,像是读到了令人愉快的地方(神态,联想)。直到老师说上课,她才缓过神来,恋恋不舍地把书放进了课桌(侧面描写)。
练习5:玩游戏入迷(试着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来表现其入迷。)
表弟正在打游戏。他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游戏机,我轻飘飘地扫了一眼,上面有一个表弟操控着的小人,现在那个小人情况危急,像是要输了。再看看表弟,他的眉头皱成一团,咬紧牙关。仔细一瞧,额头上,不知何时冒出了几颗亮晶晶的汗珠。过了一会儿,表弟输了游戏,这下他就和火药桶炸开一样,十分生气,双手用力地捶着沙发,似乎沙发和他有不共戴天之仇,是他输了游戏的“罪魁祸首”。表弟把牙齿咬得“咯咯”响,脸色通红通红,眼里仿佛有团火在燃烧,嘴里还时不时地嘀咕几句,发泄自己的不满。他不认输,又开始了新一轮游戏。这一局,他没输,一扫刚才的沮丧,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嘴里大喊道:“哇!我赢了我赢了!”说着,一下子从沙发上跳了下来,高兴得手舞足蹈……直到阿姨把游戏机夺走后,他才失落地回到了房间。
练习6:钓鱼入迷(试着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来表现其入迷。)
水面碧波如镜,阳光洒在脸上暖洋洋,柳树纤细的枝条在风中飘动着。他静静地坐在河边,手里紧紧握着钓鱼竿,眼睛亮闪闪的,直勾勾地盯着浮漂,担心一个眨眼的工夫,错过了鱼儿上钩的好时机。忽然,浮漂微微一动,他猛地一拉鱼钩,平静的水面像被鱼线惊扰了一般,猛烈地波动起来。他熟练地把鱼取下来,勾上鱼饵,再一次将鱼钩放进水中。拉线,把鱼取下,装上鱼饵,放入水中……一刻钟……半小时……一小时过去了……他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陶醉于鱼儿上钩的快乐中。太阳已经偏西,他还是坐在那里,静静地等待鱼儿上钩。夜幕降临,他终于回过了神,收好鱼竿,提起鱼桶离开了。
1、方法:
①先总说,再分说;
②有序地列举出相关条件,逐条说明;
③几个条件之间用分号隔开。
2、好处:
一是可以把观点表达得很清楚,便于读者抓住要点;
二是可以把理由表达得很有序,条理分明。
3、表达方式:
①一、……;二、 ……; 三、……。
②第一、……;第二、 ……;第三、……。
③首先……;其次……;然后……;最后。
二、有序表达
4、例句:
例句1:竞选班干部班竞选班级体育委员,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品学兼优,有强烈的责任感,热爱集体,关心同学;二是有良好的体育素质,喜欢体育工作;三是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能组织同学们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体育活动;四是有奉献精神,能热心地为班级和同学们服务。
例句2:劝说妈妈同意让自己每周三踢足球妈妈,我想每周三放学后踢一会儿足球,理由如下:一是踢足球有利于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二是踢足球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三是踢足球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四是踢足球有助于培养永不服输的精神。
5、常考题型:
①口语交际(给出一个情境,让你劝说、请求、告诫……某人做/同意某事)
②阅读理解拓展题(例如出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最后一题让你给出你的环保建议等)
③与第六单元“抓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考点相结合出题
二、有序表达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
1、方法:
以标点符号来表现人物内心的不安及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要有内心变化的过程。
2、例句:
例句1.开始发试卷了,我久久没有听到老师念自己的名字,心怦怦乱跳,只觉得耳朵发热,脸上火辣辣的,手心儿却冒出冷汗。我心乱如麻,如坐针毡,希望能有奇迹出现,是不是老师把自己的卷子排错了位置呢?是不是老师将自己的卷子漏掉呢?也许,也许这只是一场梦呢.….
例句 2.我真想站起来告诉老师:“我昨天晚上没有背诵!”可是,可是如果这样老师会怎么看我呢?同学会怎么评价我呢?不,我不能站起来……但是不站起来,就是撒谎啊就是错上加错呀,即使老师没发现,可我不能欺骗自己呀,承认自己的错误吧,即使挨批评,也是我应该承担的.….
例句3.睡觉了!”一阵急促的催促声后,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我的课外书。突然,我有主意了,立即跑进被窝里,拿起手电,在被里面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突然,我听到了一阵走向我这里的脚步声,我赶忙钻出来,一看没什么动静,又钻了回去。我在被窝里忐忑不安的想:如果妈妈来了怎么办?……..不!她不会来的!…....如果被发现了该怎么办?被训一顿?.....反正我看书也没什么错。…....不!毕竟我不该在被窝里看书。明天再看?不行,明天未必有时间呢!…...算了,那也不看了!等有时间再看吧。经过一番心里斗争后,我又将书偷偷地放了回去。
一、描写某人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1、考试成绩下来后我的心紧紧缩着:“怎么办?这次我只考了二十几分…….要是妈妈看到,一定暴跳如雷,可老师说要家长签字……怎么办才好呢?干脆不回家?不回家哪行啊…..唉!都怪我考试前没好好复习,只想着出去玩了...妈妈要打我就打吧,我真是做作自受!”(忐忑不安、犹豫不决都有)
2、想看电视但是作业没写完精彩的电视节目开始了。我好想去看电视啊!…..可是我的作业还没有写完,怎么能看电视呢?…...要不趁着妈妈不在,我先看会?…...不行,老师说过当天的作业要当天完成…我还是先写作业吧!(犹豫不决侧重于两个选择之间的抉择)
3、上台演讲前马上就要上台表演了,我忐忑不安地想:“万一我表演时忘词、忘动作可怎么办?…….会不会很丢人啊?老师和同学也会对我很失望吧?....不会的,我已经练习了那么多遍,一定不会失误的!”(忐忑不安侧重于心理的变化和思维的跳跃)
4、给朋友和班长投票一个是我们班的班长,一个是我最好的朋友。如果投给我们班的班长,我的朋友会不会生气?如果投给我的朋友,那我们班就输了……为什么要把决定权交给我……还不如打我一顿……(犹豫不决侧重于两个选择之间的抉择)
5、老师检查作业但作业没写昨天晚上,我没有完成作业,老师马上就要问到我了,我的心怦怦地跳着,心想:“得想一个看似合理的理由才能逃过惩罚……可是太紧张了,什么理由也想不出来!……我昨天为什么不抓紧做完作业呢?……不行,还是实话实说吧,至少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犹豫不决侧重于两个选择之间的抉择)
6、是否报名参加运动会运动会400米跑只剩下一个名额了。报名,还是不报名呢?报了名就要天天训练,肯非常累……可我真想参加这样的活动,为班级争光!……要是我跑不好的话,那该多丢人啊!……只要我努力训练,肯定能为班级荣誉作贡献! (犹豫不决侧重于两个选择之间的抉择)
练习




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知识点总结
授课老师:温暖师者的眼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