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高一年级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分班考试地理试卷第I卷客观题(共60分)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合理选项,每题2分)“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在光伏发电系统生命周期中,一方面产生碳排放,一方面又实现碳减排和碳吸收,从而达到“碳中和”。下图示意光伏发电景观和光伏发电系统“碳中和”实现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为提高发电效率,戈壁地区须不定期用清水清洗光伏板表面的尘埃。戈壁滩光伏电站建成后对当地植被生长的有利影响体现在( )①降低土壤盐渍化②提高地表温度③提高光照效果④补充植被水源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2.下列地区中,光伏发电系统自身实现“碳中和”所需时间最短的是(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山东丘陵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a地层含有笔石化石,b地层含有大量鱼类化石,c地层含有大量两栖类动物化石,d地层含有大量恐龙化石,且含有煤层,e地层中发现大型哺乳动物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组合正确的是( )A.a地层——前寒武纪 B.b——早古生代C.c地层——晚古生代 D.d——新生代4.形成d地层煤层的主要植物类型是(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被子植物 D.裸子植物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B.横波在②层传播速度比③层快C.②是软流层 D.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6.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最快的地方是( )A.莫霍界面附近 B.上、下地幔之间 C.古登堡界面 D.内外核之间7.下列四地中,地壳最厚的是( )A.太平洋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2024年7月4日,青岛国家高空气象观测站释放首个北斗探空仪,携带北斗探空仪的气球终止在3万米的高空中。如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北斗探空仪在升空过程中( )A.气温经历了降低→升高→降低 B.在A层可能遭遇降雨C.气压经历了降低→升高→降低 D.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9.在北斗探空仪飞升终止所在的大气层( )A.不利于航空飞机飞行 B.存在若干电离层C.水汽和杂质含量较多 D.臭氧层能够吸收紫外线10.A层的厚度会因纬度和季节的不同发生变化,青岛一年中A层最厚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等压面分布图,①③两地为陆地,②地为湖泊,P1、P2代表近地面的等压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此时,小船上的旗帜最可能飘向( )A.东 B.西 C.南 D.北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该地区处于夜晚 B.③地气温高于②地C.②地为阴雨天气 D.①地盛行下沉气流13.比较①②两地的降水概率和昼夜温差( )A.①地降水多,昼夜温差大 B.①地降水多,昼夜温差小C.①地降水少,昼夜温差大 D.①地降水少,昼夜温差小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厚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图左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右为砂田和裸田的蒸发量图。完成下面小题。14.砂田和裸田蒸发量的差异显著,表明砂石覆盖层( )①比热容大,升温慢,土壤水分不易汽化②孔隙度小,抑制了土壤中水分上升③避免了太阳直接照射地表,减少表层土壤水分汽化④延长水汽扩散路径,增加水汽运行阻力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5.宁夏地区利用砂田种植的西瓜个大多汁,含糖量高,与我国东南地区砂田种瓜相比,图左中各环节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A.①较强,②较弱 B.①较弱,②较弱 C.②较强,③较强 D.②较强,④较弱16.砂石覆盖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叙述合理的是( )A.阻碍地表水下渗 B.加强风力侵蚀 C.减缓土地荒漠化 D.加剧水土流失海水的性质影响着人类活动及海洋生物的分布。如图示意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的分布。鳕鱼广泛分布于高纬度海域中,冬季到早春的繁殖季节会有向低纬洄游的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曲线②表示的是( )A.海水盐度 B.海水密度 C.海水温度 D.海水水质18.下列关于曲线③代表的海水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随海水温度增加而增加 B.影响盐场分布C.随海水盐度增加而减小 D.影响轮船吃水深度19.影响鳕鱼分布及洄游的海水性质主要是( )A.密度 B.盐度 C.温度 D.透明度努克市是格陵兰岛的首府,该城市冬季寒冷漫长,但其沿海水域不会冰封。如图示意努克市地理位置及周边海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努克市沿海水域不会冰冻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寒流起到减湿的作用B.当地太阳辐射量较多C.沿岸暖流起到增温的作用D.人类活动产生热量多21.若从冰岛沿图中航线航行至努克市,则( )A.先逆流航行,后顺流航行 B.南下过程一直逆洋流航行C.北上过程中一定遇见漂浮的冰山 D.全程顺洋流航行,能够节约燃料雅丹地貌主要是经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作用而形成的,表现为土墩(垄)和凹槽的组合。读雅丹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22.有关图示雅丹地貌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有( )A.地貌以土墩组成为主 B.主要由于风力沉积作用形成C.分布区植被茂盛,森林广布 D.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23.下列省区中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是( )A.山东 B.云南 C.新疆 D.广东天然植被一般有规律地分布在适宜其生长的地方,并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植物生长过程中,也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条件。2017年8月,阿塔卡马地区出现罕见的暴雨,这里出现被称为“沙漠花田”(大雨后大量鲜花盛开)的奇特景象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观赏。休眠在土壤里的种子在短时间内完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的生命过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4.该花海所在地的植被类型为( )A.热带草原 B.热带荒漠 C.温带草原 D.温带荒漠25.该花海的出现说明影响荒漠植被生长的制约因素是( )A.气温 B.土壤 C.地貌 D.水分26.这些开花植物能够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可能有( )①叶子退缩为针状②生命周期短③种子耐长期干旱④根系非常发达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着“社稷祭祀”的制度。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坛包含着古代人对土地的崇拜。五色土是指在中华大地上,按照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选取的青、红、黄、白、黑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壤(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7.与黑色土相比,红色土A.土壤黏粒比重高 B.土层薄C.成土速度慢 D.土壤表层盐分含量高28.改良红色土壤以满足耕作需要的合理措施是A.引淡淋盐 B.增施绿肥 C.引水灌溉 D.平整土地2023年7月29日,受台风“杜苏芮”影响,京津冀地区出现持续强降雨,河北省涿州市内涝严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导致涿州市本次内涝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势低洼 B.降雨强度大 C.地面硬化 D.河道弯曲30.下列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中,可行的有( )①建下凹式绿地 ②建设屋顶花园 ③下游修建水库 ④完善排水系统建设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第Ⅱ卷客观题(共40分)二、主观题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 云南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约3300米。晴朗的天空非常蓝。这里太阳辐射强,但气温较低,当地居民高效利用太阳能,在房屋南侧用玻璃搭建绝热暖棚,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材料二 下图示意香格里拉房屋模型。(1)从大气受热过程的角度,分析香格里拉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的原因。(6分)(2)分析暖棚内温度较高的原因。(4分)(3)利用热力环流原理,判断通风口2大气是从暖棚流向内室还是从内室流向暖棚。(2分)32.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与物质转移过程之一,读下面“我国东部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4分)(1)图示水循环的最主要动力是 。(2分)(2)每到雨季,下游的城市常发生内涝,试分析其原因?(6分)(3)结合图中信息,提出应对城市内涝应采取的防治措施?(6分)33.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骆驼刺因其是戈壁滩和沙漠中骆驼所吃的草料而得名,主要分布在中国内蒙古、甘肃和新疆等地,骆驼刺根部的根瘤可以固氮,根系可吸收一定量的盐分。在西北内陆地区骆驼刺有较好改良土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材料二:下图为骆驼刺景观图。(1)从气候的角度推测骆驼刺的生长习性。(6分)(2)骆驼刺大量生长对当地生态环境主要有利影响。(4分)(3)分析骆驼刺的根系特点及原因。(4分)地理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C D D C D B D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B B C B C A D C C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D D C B D C A B B D31.(1)香格里拉纬度低,太阳高度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故白天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不利于热量储存,所以气温低。(2)太阳短波辐射可透过玻璃到达棚内,使温度升高,而棚内的地面长波辐射无法透射出去,从而使热量保存在暖棚内。(3)通风口2大气从内室流向暖棚。32.(1)太阳辐射(2)降水集中,多暴雨;山地汇水速度快,来水量大;城市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城市化过程中地面硬化,不利于地表水下渗;城市排水设施不完善。(3)坡面植树造林,截留雨水;兴修水库,雨季蓄水防洪;加强城市绿化,增加下渗;保护城市湿地,滞纳雨水;加强城市排水设施建设。33.(1)骆驼刺生长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耐旱;光照强烈,喜光;冬季寒冷,耐寒;风力大,抗风能力强。(2)缓解土地荒漠化(沙漠化);缓解土地盐碱化;增加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环境);增加土壤肥力。(3)发达,吸收地下水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2月第三师第一中学高一开学分班考试地理试卷.docx 2025年2月第三师第一中学高一开学分班考试地理试卷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