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章 第13练 专题强化:动力学中的连接体和临界、极值问题[分值:100分]1~7题每小题8分,共56分1.(来自教材改编)(2024·北京卷·4)如图所示,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在推力F作用下一起向前运动。飞船和空间站的质量分别为m和M,则飞船和空间站之间的作用力大小为( )A.F B.FC.F D.F2.某列车由40节质量相等的车厢组成,在车头牵引下,列车沿平直轨道匀加速行驶时,第2节对第3节车厢的牵引力为F。若每节车厢所受摩擦力、空气阻力均相等,则倒数第3节对倒数第2节车厢的牵引力为( )A.F B. C. D.3.(来自教材改编)(2025·江苏常州市开学考)某同学为测量地铁启动过程中的加速度,他把一根细绳的下端绑上一支圆珠笔,细绳的上端固定在地铁的竖直扶手上。在地铁某段稳定加速过程中,细绳偏离了竖直方向如图所示,拍摄方向跟地铁前进方向垂直。为进一步探究,若把圆珠笔更换成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并用轻绳连接起来,不计空气阻力,则它们的位置关系可能正确的是( )4.(2024·全国甲卷·15)如图,一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的一端系物块P,P置于水平桌面上,与桌面间存在摩擦;绳的另一端悬挂一轻盘(质量可忽略),盘中放置砝码。改变盘中砝码总质量m,并测量P的加速度大小a,得到a-m图像。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在下列a-m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5.(2021·海南卷·7)如图,两物块P、Q用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开始时P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将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F作用在P上后,轻绳的张力变为原来的一半。已知P、Q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P=0.5 kg、mQ=0.2 kg,P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推力F的大小为( )A.4.0 N B.3.0 NC.2.5 N D.1.5 N6.(2025·江苏无锡市质检)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3.0 kg的斜面体静置于水平面,现用力F推动斜面体,使在斜面体上的质量为1.0 kg的方形块不会沿斜面移动,假设所有表面都是无摩擦的,g取10 m/s2,则力F的大小为( )A.15 N B.20 NC.25 N D.40 N7.(2024·江苏南通市检测)光滑水平面上放有相互接触但不粘连的两个物体A、B,物体A质量m1=1 kg,物体B质量m2=2 kg。如图所示,作用在两物体A、B上的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分别为FA=3+2t(N)、FB=8-3t(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小为3 m/s2B.t=1 s时,物体B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C.t=1 s时,两物体A、B恰好分离D.t= s时,两物体A、B恰好分离8、9题每小题9分,10题12分,11题14分,共44分8.(2024·江苏盐城市质检)如图所示,质量均为1 kg的两物块A、B叠放后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O点,水平轻弹簧与竖直墙壁、A相连接,且处于原长,弹簧劲度系数k=100 N/m。现对B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推力F,使A、B一起缓慢向左移至P点后静止释放。已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设两物块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OP间距离最大为4 cmB.释放后A将从B上滑出C.释放后A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4 m/s2D.释放后A、B将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9.(2025·江苏省百校联考)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表面光滑,小球c置于带有光滑半球形凹槽的物体b内,b放在斜面上,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时小球位于圆弧的最低点P,Q为半圆弧的中点。当b、c保持相对静止沿斜面下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位于P点B.c位于Q点C.c位于P点和Q点之间的某点D.c可以位于圆弧上的任意点10.(12分)(2025·江苏徐州市期中)如图所示,物块下方用轻绳拴一小球,在一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的恒力F作用下沿粗糙水平天花板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该过程中轻绳和水平方向夹角恒为β。已知物块质量M=2 kg,小球质量m=1 kg,F=100 N,α=β=37°。若t=0时刻物块水平速度v0=1 m/s,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求:(1)(4分)物块加速度的大小a;(2)(3分)0.3 s末力F的瞬时功率P;(3)(5分)物块和天花板间动摩擦因数μ。11.(14分)(来自教材)(2025·江苏盐城市期初考)如图所示,质量为2.5 kg的一只长方体形空铁箱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匀加速运动,铁箱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为0.3。这时铁箱内一个质量为0.5 kg的木块恰好能静止在后壁上。木块与铁箱内壁间的动摩擦因数μ2为0.25。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 m/s2。(1)(4分)求木块对铁箱压力的大小;(2)(4分)求水平拉力F的大小;(3)(6分)减小拉力F,经过一段时间,木块沿铁箱左侧壁落到底部且不反弹,当铁箱的速度为6 m/s时撤去拉力,又经1 s时间木块从左侧到达右侧,则此时木块相对铁箱运动的距离是多少?参考解析1.A [根据题意,对整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有F=(M+m)a,对空间站分析有F'=Ma,解得飞船和空间站之间的作用力F'=F,故选A。]2.C [设列车的加速度为a,每节车厢的质量为m,每节车厢受到的阻力为Ff,对后38节车厢,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38Ff=38ma;设倒数第3节车厢对倒数第2节车厢的牵引力为FT,对后2节车厢,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T-2Ff=2ma,联立解得FT=,故选项C正确。]3.B [以两个小球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到重力和拉力,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M)a=(m+M)gtan α得a=gtan α以下面小球为研究对象,受到重力和拉力,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a=Mgtan θ得a=gtan θ因为两球的加速度相同,则可知两段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同,故选B。]4.D [设P的质量为M,P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f;以P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T-Ff=Ma以盘和砝码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FT=ma联立可得a=·m可知当砝码的总重力大于Ff时,才有一定的加速度,当m趋于无穷大时,加速度大小趋近于g。故选D。]5.A [P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由平衡条件有FT1=mQg=2 N,Ff=FT1=2 N<μmPg=2.5 N,推力F作用在P上后,轻绳的张力变为原来的一半,即FT2==1 N,故Q物块加速下降,有mQg-FT2=mQa,可得a=5 m/s2,而P物块将以相同大小的加速度向右加速运动,对P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T2+F-μmPg=mPa,解得F=4.0 N,故选A。]6.D [根据题意,对方形块受力分析,由于方形块不会沿斜面移动,则在竖直方向上有FNcos 45°=mg在水平方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Nsin 45°=ma对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m)a联立解得F=40 N,故选D。]7.D [t=0时,FA0=3 N,FB0=8 N,设A和B的共同加速度大小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A0+FB0=(m1+m2)a,代入数据解得a= m/s2,A错误;由分析知,A和B开始分离时,A和B速度相等,无相互作用力,且加速度相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A=m1a'、FB=m2a',联立解得t= s,当t=1 s时,A、B已分离,FB1=5 N,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有aB==2.5 m/s2,B、C错误,D正确。]8.A [A、B一起缓慢向左移至P点,当在P点A、B间恰好不发生相对滑动时,OP间距离最大,此时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弹簧弹力,μmAg=kx,故OP间距离最大为x=0.04 m=4 cm,故A正确;释放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弹-Ff=mAa,Ff=mBa,由于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足以提供B做匀加速运动的合外力,故释放后A、B相对静止,A不会从B上滑出,故B错误;释放后A的最大加速度为 am= m/s2=2 m/s2,故释放后A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为4 m/s2,故C错误;释放后A、B将一起做简谐运动,故D错误。]9.B [当b、c保持相对静止沿斜面下滑时,对b、c整体受力分析可知,整体受到重力和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合力沿斜面向下,整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gsin θ,则c的合力也沿斜面向下,加速度大小也为gsin θ,所以c受到的支持力也应垂直于斜面,所以c位于Q点。故选B。]10.(1) m/s2 (2)300 W (3)0.4解析 (1)对小球受力分析,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mg和沿绳方向的拉力FT,则在竖直方向FTsin β=mg在水平方向F合=FTcos β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合=ma联立解得a= m/s2小球与物块相对静止,则物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 m/s2(2)0.3 s末物块的速度为v=v0+at=5 m/s根据P=Fv可知,此时力F的功率为P=Fsin α×v=300 W(3)将小球和物块看做整体,在竖直方向上合力为零,设物块与天花板间的弹力为FN,则Fcos α=mg+Mg+FN解得FN=50 N在水平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sin α-μFN=(m+M)a解得μ=0.4。11.(1)20 N (2)129 N (3)0.3 m解析 (1)木块静止在铁箱后壁上,所以在竖直方向有Ff=m木g又有Ff=μ2FN,所以有FN==20 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木块对铁箱的压力大小为20 N。(2)对木块分析,在水平方向有a==40 m/s2对铁箱和木块整体分析,在水平方向有F-μ1(m木+m箱)g=(m木+m箱)a解得F=129 N(3)撤去拉力后,铁箱向右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a箱==3.1 m/s2木块向右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a木==2.5 m/s2在t=1 s的时间内,铁箱向右运动的位移x箱=vt-a箱t2=4.45 m,木块向右运动的位移x木=vt-a木t2=4.75 m木块相对铁箱运动的距离x=x木-x箱=0.3 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