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章 第25练 功、功率[分值:100分]1~6题每小题7分,7题11分,共53分1.(2024·海南卷·1)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于2024年4月30日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在飞船返回至离地面十几公里时打开主伞飞船快速减速,返回舱速度大大减小,在减速过程中( )A.返回舱处于超重状态 B.返回舱处于失重状态C.主伞的拉力不做功 D.重力对返回舱做负功2.(2023·新课标卷·15)无风时,雨滴受空气阻力的作用在地面附近会以恒定的速率竖直下落。一质量为m的雨滴在地面附近以速率v下落高度h的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A.0 B.mghC.mv2-mgh D.mv2+mgh3.(2025·江苏徐州市期中)如图所示,一质量均匀分布的木板静止在粗糙水平桌面上,木板和桌面右端对齐。设木板质量为m,长度为L,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将木板右推,则推木板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A.μmgL B.μmgLC.μmgL D.μmgL4.(2024·江西卷·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对庐山瀑布的浪漫主义描写。设瀑布的水流量约为10 m3/s,水位落差约为150 m。若利用瀑布水位落差发电,发电效率为70%,则发电功率大致为( )A.109 W B.107 W C.105 W D.103 W5.(2023·湖北卷·4)两节动车的额定功率分别为P1和P2,在某平直铁轨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分别为v1和v2。现将它们编成动车组,设每节动车运行时受到的阻力在编组前后不变,则该动车组在此铁轨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A. B.C. D.6.(2025·江苏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检测)如图所示为固定不动的光滑圆弧形轨道,小球1从轨道顶端做平抛运动,恰好可以到达轨道底端;小球2由静止开始从顶端沿轨道滑到底端,两小球质量相同,则( )A.两小球下落的时间t1B.两小球下落的时间t1=t2C.在轨道底端重力的瞬时功率P1=P2D.在轨道底端重力的瞬时功率P17.(11分)(来自教材)质量为m的汽车,启动后沿平直路面行驶,如果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恒为P,且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一定,汽车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1)(4分)求行驶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2)(7分)当汽车的车速为时,求汽车的瞬时加速度的大小。8~10题每小题8分,11题13分,共37分8.(2022·广东卷·9改编)如图所示,某无人驾驶小车在水平MN段以恒定功率200 W、速度5 m/s匀速行驶,在斜坡PQ段以恒定功率570 W、速度2 m/s匀速行驶。已知小车总质量为50 kg,MN=PQ=20 m,PQ段的倾角为30°,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从M到N,小车牵引力大小为40 NB.从M到N,小车克服摩擦力做功800 JC.从P到Q,小车重力势能增加1×104 JD.从P到Q,小车克服摩擦力做功700 J9.(2025·江苏南通市开学考)新能源汽车以恒定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的公路行驶,t1时刻达到发动机额定功率后保持功率不变,t2时刻起匀速行驶。汽车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则此过程中汽车的速度v、牵引力F、加速度a、功率P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正确的是( )10.(2025·江苏扬州市七校联盟联考)起重机某次从t=0时刻由静止开始提升质量为m=150 kg的物体,其a-t图像如图所示,5~10 s内起重机的功率为额定功率,不计其他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0~10 s内运动的最大速度为10 m/sB.起重机的额定功率为1 800 WC.5~10 s内起重机对物体做的功等于0~5 s内起重机对物体做功的1.5倍D.5~10 s内起重机对物体做的功等于0~5 s内起重机对物体做功的2倍11.(13分)(2025·江苏苏州市期中)质量为m=8×102 kg的电动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变加速,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m=30 m/s,利用传感器测得此过程中不同时刻电动车的牵引力F与对应的速度v,并描绘出图像(图中均为直线),若电动车行驶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恒定,求:(1)(4分)汽车的额定功率P;(2)(9分)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t。(10分)12.(2025·江苏常州市第一中学月考)某汽车质量为m,在平直的路面上由静止以恒定功率P启动到最大速度vm,运动过程中总阻力Ff=k1mg+k2v(k1和k2为常数),g为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加速过程中平均速度等于B.加速时间等于C.加速位移超过D.关闭发动机后平均速度等于参考解析1.A [返回舱在减速过程中,加速度竖直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故A正确,B错误;主伞的拉力与返回舱运动方向相反,对返回舱做负功,故C错误;返回舱的重力与返回舱运动方向相同,重力对返回舱做正功,故D错误。]2.B [由于雨滴是匀速下落,所以受力平衡,空气阻力等于重力,Ff=mg,所以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Wf=Ff·h=mgh,选项B正确。]3.B [由于木板的重心并没有离开桌面,所以桌面对木板的支持力与木板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木板对桌面的正压力仍然等于木板的重力,因此在木板移动过程中,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直是μmg,所以在将木板右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μmgL,故选B。]4.B [由题知,Δt时间内流出的水量为m=ρQΔt=1.0×104Δt(kg),发电过程中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则有P=×70%≈1.0×107 W,故选B。]5.D [由题意可知两节动车分别有P1=Ff1v1,P2=Ff2v2,当将它们编组后有P1+P2=(Ff1+Ff2)v,联立可得v=,故选D。]6.A [小球1从轨道顶端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小球2由静止开始从顶端沿轨道滑到底端,竖直方向的初速度为0,竖直方向的末速度也为0,表明竖直方向先加速后减速,加速过程由于轨道的弹力作用,导致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可知,小球1竖直方向的分速度大于小球2同一水平位置竖直方向的分速度,即在竖直方向上小球1的平均速度大于小球2平均速度,竖直方向的分位移相等,则有t1P2,故C、D错误。]7.(1) (2)解析 (1)当汽车速度最大时,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与汽车受到的阻力相等Ff=F=(2)当汽车的车速为时,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为F'=;此时汽车的加速度为a=。8.C [小车从M到N,依题意有P1=Fv1=200 W,代入数据解得F=40 N,故A正确;依题意,小车从M到N,因匀速行驶,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f1=F=40 N,则摩擦力做功为W1=-40×20 J=-800 J,则小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800 J,故B正确;依题意,从P到Q,重力势能增加量为ΔEp=mg·PQsin 30°=5 000 J,故C错误;依题意,小车从P到Q,摩擦力大小为Ff2,有Ff2+mgsin 30°=,摩擦力做功为W2=-Ff2·PQ,联立解得W2=-700 J,则小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700 J,故D正确。]9.B [汽车在0~t1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加速度a不变,速度v均匀增加,牵引力F保持不变,根据P=Fv=Fat,可知功率随时间均匀增加;t1~t2时间内,功率P保持不变,根据-Ff=ma,可知随速度的增加,加速度a减小,牵引力F减小;t2时刻后匀速行驶,速度不变,牵引力(等于阻力)不变,加速度为零,功率不变,故选B。]10.D [由a-t图像可知,物体在0~5 s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 s时物体的速度为v1=at1=2×5 m/s=10 m/s,由于5 s后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可知物体在0~10 s内运动的最大速度大于10 m/s,故A错误;由a-t图像可知,在5 s时,物体结束做匀加速运动,此时起重机功率达到最大功率,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g=ma解得F=1 800 N则起重机的额定功率为P额=Fv1=1 800×10 W=18 000 W,故B错误;0~5 s内,物体的位移为x1=t1=×5 m=25 m,0~5 s内起重机对物体做的功为W1=Fx1=1 800×25 J=45 000 J,5~10 s内起重机保持额定功率不变,则5~10 s内起重机对物体做的功W2=P额t2=18 000×5 J=90 000 J可得W2=2W1,故C错误,D正确。]11.(1)1.2×104 W (2)3 s解析 (1)由题图可知,匀速阶段牵引力F=Ff=400 N则P=Fvm=400×30 W=1.2×104 W(2)题图中AB表示匀加速阶段可知,F1=2 000 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1-Ff=ma解得a=2 m/s2匀加速过程的最大速度v1==6 m/s,所以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t==3 s。12.C [由于启动过程中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恒为P不变,根据P=Fv可得,随着汽车速度v增大,则汽车的牵引力F逐渐减小,且同时阻力Ff增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Ff=ma,可知汽车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所以汽车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不满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关系,即>,故A错误;从汽车开始运动到汽车达到最大速度,根据动能定理有Pt-x=m,解得t=,所以加速时间大于,故B错误;加速过程中的位移为x=t>t>×,故C正确;关闭发动机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f=ma=k1mg+k2v,随着汽车速度v减小,则阻力Ff减小,可知汽车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所以汽车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不满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关系,即该过程中平均速度不等于,故D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