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庆市第五十七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化 学 试 题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1.在下列各项中,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A.①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④⑥ D.①③⑤2.煤的气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煤的气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H2O(气) H2+CO,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的是A.元素的种类 B.分子的数目C.原子的数目 D.物质的总质量3.下列有关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以客观事实为基础B.只要不是在常温、常压下发生的反应,均要注明反应的条件C.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生成物中的气体一定要标注“↑”4.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为我国化学工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主要反应为: ,其中X的化学式是A.NaCl B. C.NaClO D.5.现将足量的A和10g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0gB完全反应后生成4gC和8gB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A.1:1 B.1:5 C.5:1 D.2:16.硝酸铜(化学式为Cu(NO3)2)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CO B.N2 C.NH3 D.NO27.2021年9月15日,第十四届全运会开幕式在陕西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主火炬经传递后,最终由00后奥运冠军杨倩点燃圣火,火炬一般使用的燃料是丙烷(C3H8),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x、y分别是A.1和5 B.7和3 C.1和3 D.5和38.根据化学方程式A+NaOH="=" B+H2O推断,B,A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A.12 B.18 C.22 D.409.甲和乙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1个甲分子由5个原子构成B.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C.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保持不变D.丁物质中氢和氧元素质量比为2:110.医务人员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伤者处理伤口时,伤口处会看到大量泡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成的气体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B.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C.双氧水制取氧气时,若不加二氧化锰,则不能分解产生氧气D.过氧化氢(H2O2)和水(H2O)的结构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11.酒精(化学式为C2H5OH)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则C2H5OH,O2,CO2,H2O四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A.46:96:88:22 B.46:32:44:18C.1:3:2:3 D.46:96:88:5412.运用分析、综合、归纳的科学思维方法能够深刻理解化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可能改变B.通过化学方程式能判断反应快慢C.氧气能助燃,故氧气可作燃料D.同样的反应物条件不同,产物可能不同13.6.4g某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8.8g二氧化碳和7.2g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一定只含有碳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14.“”“”“”分别表示A、B、C三种物质的分子,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A.3:2:4 B.1:2:3 C.1:2:3 D.1:2:215.镁带在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下图(横坐标表示总质量,纵坐标表示时间)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A. B.C. D.二、填空(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2分,共23分)16.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因为在化学反应前后,宏观 不变,微观 不变。17.6g的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22 g ,则有 g 的氧气参加反应。18.化学与人类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根据提示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1)烧烤是人们非常喜欢的一种美食,制作烧烤时的主要燃料是木炭,请写出木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煤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但是煤中含硫物质燃烧对环境有污染,日前生活中正逐步用其他清洁燃料代替煤。请写出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19.为了延长白炽灯的使用寿命,灯泡里放有极少最的红磷作脱氧剂,其作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20.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治理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在汽车尾气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二是在400℃左右、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用氨气(NH3)把一氧化氮还原为氮气和水,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1.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并已将实验测定结果填写在下表中,请你分析并填空:物质 A B C D反应前质量/g 20 12 2 2反应后质量/g 0 2 2 待测(1)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2)C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__________ (填“反应物”、“生成物”、“催化剂”)。(3)反应后D物质的质量是__________g。22.如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原子.(1)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 微粒(选填序号).A. B. C.(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3)写出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具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科学探究题(共9分)23.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甲、乙、丙三个组的同学分别做了A、B、C三个实验,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提示: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进行探究】(1)A实验: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其燃烧过程中锥形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过程中小气球的变化是 ,待红磷熄灭后再次称量,天平不再平衡,其原因不可能是 (填序号)。①装置漏气②用橡胶塞塞紧锥形瓶速度太漫③红磷太少④反应过程中,气球胀裂(2)有同学得到的错误结论是“B实验说明质量不守恒”。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了B实验的原因。你认为B实验托盘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3)如图C所示的小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10cm长的粗铜线,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左边一端铜丝加热1~2分钟。冷却后,他们观察到玻璃棒向 (左或右)倾斜,其原因是 。(4)在三个实验中,是否有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反应 (填“有或没有”),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 。(5)探究或验证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时,若要用到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反应必须在 容器中进行。四、计算题(24题2分,其余每题3分,共8分)24.在反应A+3B=2C+2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生成C的质量为A.9.6g B.4.4g C.6.8g D.8.8g25.有10g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充分燃烧后,生成9g水,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可能是A.1∶8 B.1∶2 C.2∶1 D.1∶926. 如下图所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气体发生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前 35.6反应后 34.8(l)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结果精确到0. 1 g,下同)。(3)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大庆市第五十七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化 学 试 题 答 题 卡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二、填空(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2分,共23分)16.17.18.(1)(2)19.20.21.22.三、科学探究题(共9分)23. (1)(2)(3)(4)四、计算题(24题2分,其余每题3分,共8分)24.25.26.(1) (2)(3)大天不五十中以DAOING NO.S7 MIDDLE SCU大庆市第五十七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化 学 试 题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1.在下列各项中,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A.①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④⑥ D.①③⑤【答案】B【难度】0.85【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及适用范围【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有6个不变,即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元素的质量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2个变,即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2个可能变,即分子的个数、元素的化合价。因此题中①③④⑥符合题意。故选B。2.煤的气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煤的气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H2O(气) H2+CO,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的是A.元素的种类 B.分子的数目C.原子的数目 D.物质的总质量【答案】B【难度】0.85【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及适用范围、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1个碳原子和1个水分子完全反应,生成1个氢分子和1个一氧化碳分子,分子的数目增加,故选项符合题意;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3.下列有关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以客观事实为基础B.只要不是在常温、常压下发生的反应,均要注明反应的条件C.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生成物中的气体一定要标注“↑”【答案】D【难度】0.94【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详解】A、书写化学方程式首要的一点就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随意臆造不存在的化学方程式,故A正确;B、只要不是在常温、常压下发生的反应,均要注明反应的条件,如加热、高温、点燃、通电等,故B正确;C、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C正确;D、当反应物中有气体时,生成物中的气体不标气体符号,故D错误。故选:D。4.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为我国化学工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主要反应为: ,其中X的化学式是A.NaCl B. C.NaClO D.【答案】A【难度】0.94【知识点】根据方程式推测化学式【详解】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反应物中有5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1个氮原子、1个碳原子,生成物中有1个钠原子、5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1个氮原子、1个碳原子、1个氯原子,所以X是NaCl;故选A。5.现将足量的A和10g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0gB完全反应后生成4gC和8gB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A.1:1 B.1:5 C.5:1 D.2:1【答案】B【难度】0.94【知识点】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4g+8g-10g=2g,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2g:10g=1:5,故选B。6.硝酸铜(化学式为Cu(NO3)2)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CO B.N2 C.NH3 D.NO2【答案】D【难度】0.85【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不能生成一氧化碳,不符合题意;B、氮气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无毒,不符合题意;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氢元素,不能生成氨气,不符合题意;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N、O元素,且二氧化氮有毒,故可能生成的是二氧化氮,符合题意。故选D。7.2021年9月15日,第十四届全运会开幕式在陕西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主火炬经传递后,最终由00后奥运冠军杨倩点燃圣火,火炬一般使用的燃料是丙烷(C3H8),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x、y分别是A.1和5 B.7和3 C.1和3 D.5和3【答案】D【难度】0.94【知识点】化学方程式配平【详解】由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反应前后碳原子数目相等,则y=3;由反应前后氧原子数目相等,则2x=3×2+4,x=5,则x、y分别是5、3。故选D。8.根据化学方程式A+NaOH="=" B+H2O推断,B,A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A.12 B.18 C.22 D.40【答案】C【难度】0.65【知识点】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比【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A的相对分子质量加上氢氧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B的相对分子质量加上水的相对分子质量,A+40═B+18,故B、A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B-A═40-18═22。故选C。点睛:确定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运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或相对原子质量)时,首先寻找两种已知质量的物质,再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成正比即可计算得出。注意观察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9.甲和乙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1个甲分子由5个原子构成B.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C.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保持不变D.丁物质中氢和氧元素质量比为2:1【答案】D【难度】0.85【知识点】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详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分析可知;A、由甲的化学式CH4可知,1个甲分子由5个原子构成,故A正确;B、由上述方程式可知,反应过程中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B正确;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保持不变,故C正确;D、水中氢和氧元素质量比为1:8,故D错误。故选D。10.医务人员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伤者处理伤口时,伤口处会看到大量泡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成的气体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B.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C.双氧水制取氧气时,若不加二氧化锰,则不能分解产生氧气D.过氧化氢(H2O2)和水(H2O)的结构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答案】C【难度】0.85【知识点】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催化作用【详解】A、过氧化氢中含有氧元素,因此生成的气体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A说法正确;B、一种反应的催化剂可能有多种,伤口处的生物酶也可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B说法正确;C、双氧水制取氧气时,若不加二氧化锰,也分解产生氧气,只是产生氧气的速率较慢,C说法错误;D、过氧化氢(H2O2)和水(H2O)的分子结构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D说法正确。故选C。11.酒精(化学式为C2H5OH)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则C2H5OH,O2,CO2,H2O四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A.46:96:88:22 B.46:32:44:18C.1:3:2:3 D.46:96:88:54【答案】D【难度】0.94【知识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质量比【详解】由,在此反应中、、、四种物质的质量比为故选D。12.运用分析、综合、归纳的科学思维方法能够深刻理解化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可能改变B.通过化学方程式能判断反应快慢C.氧气能助燃,故氧气可作燃料D.同样的反应物条件不同,产物可能不同【答案】D【难度】0.65【知识点】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氧气助燃性及实验、化学方程式含义、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错误;B、化学方程式不能判断反应快慢,故错误;C、氧气具有助燃性,无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故错误;D、铁发生缓慢氧化,与氧气、水同时接触会产生氧化铁,铁在纯氧中燃烧会产生四氧化三铁,故正确。故选D。13.6.4g某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8.8g二氧化碳和7.2g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一定只含有碳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答案】A【难度】0.65【知识点】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详解】6.4g某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8.8g二氧化碳和7.2g水,生成物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质量不变,所以可以判断在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即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8.8g××100%=2.4g,化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即为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7.2g××100%=0.8g,所以二氧化碳和水中所含碳氢元素的总质量为:2.4g+0.8g=3.2g,所以该化合物中还含有6.4g-3.2g=3.2g氧元素,综上,该化合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A。14.“”“”“”分别表示A、B、C三种物质的分子,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A.3:2:4 B.1:2:3 C.1:2:3 D.1:2:2【答案】D【难度】0.85【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方程式配平【详解】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共有3个A分子和2个B分子,反应后含有2个A分子和2个C分子,可判断有2个A分子未参加图示中的反应,则参加反应的A、B、C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分别为1、2、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2;故选D.15.镁带在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下图(横坐标表示总质量,纵坐标表示时间)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A. B.C. D.【答案】B【难度】0.85【知识点】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可判断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时,反应前后密闭容器的质量不变,即随着加热的时间的延长,物质的总质量应该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B符合刚才的分析.故选B.【点评】由于在密封的容器内进行反应,外界的物质不能进入容器而容器内物质也不能逸出,因此整个容器内的质量总和在变化前后相等.二、填空(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2分,共23分)16.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因为在化学反应前后,宏观 不变,微观 不变。【答案】 质量总和 质量总和 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及质量 原子的种类、原子的质量、原子的数目【难度】0.94【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及适用范围【详解】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前后,宏观上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及质量不变,微观上原子的种类、原子的质量、原子的数目不变。17.6g的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22 g ,则有 g 的氧气参加反应。【答案】16【难度】0.94【知识点】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详解】6g的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22 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碳和氧气的质量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22g-6g=16g,故填:1618.化学与人类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根据提示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1)烧烤是人们非常喜欢的一种美食,制作烧烤时的主要燃料是木炭,请写出木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煤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但是煤中含硫物质燃烧对环境有污染,日前生活中正逐步用其他清洁燃料代替煤。请写出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2)【难度】0.65【知识点】碳单质的可燃性、硫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详解】(1)木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是:。19.为了延长白炽灯的使用寿命,灯泡里放有极少最的红磷作脱氧剂,其作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答案】 4P+5O22P2O5 化合反应【难度】0.65【知识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过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合反应【详解】(1)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方程式为4P+5O2 点燃2P2O5;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是化合反应;20.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治理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在汽车尾气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二是在400℃左右、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用氨气(NH3)把一氧化氮还原为氮气和水,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2CO+2NON2+2CO2 4NH3+6NO5N2+6H2O【难度】0.85【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空气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自然界的氧循环【详解】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该气体是氮气,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N2+2CO2;氨气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剂、400℃左右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4NH3+6NO5N2+6H2O。21.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并已将实验测定结果填写在下表中,请你分析并填空:物质 A B C D反应前质量/g 20 12 2 2反应后质量/g 0 2 2 待测(1)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2)C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__________ (填“反应物”、“生成物”、“催化剂”)。(3)反应后D物质的质量是__________g。【答案】化合反应 催化剂 32【难度】0.65【知识点】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化合反应、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详解】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由于A的质量减少,A是反应物,B的质量减少,所以B也是反应物,C在反应前后质量没有改变,所以C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有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此可见,D的质量一定会增加,D是生成物,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参加反应A的质量是20 g,B参加反应的质量是10 g,反应物的总质量是30 g,也就是生成了30 g D,则反应后D物质的质量是2 g+30 g=32。考点: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点评:解此题需认真分析各物质的质量变化情况,反应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在化学反应中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22.如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原子.(1)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 微粒(选填序号).A. B. C.(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3)写出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具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C 化合 2H2+O22H2O【难度】0.65【知识点】化合反应、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详解】试题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的个数反应前后不变,因此填入一个C微粒后正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答案为C(2)该反应中,从分子种类可知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答案为化合.(3)从分子的结构分析,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符合该反应类型.故答案为2H2+O22H2O(合理的化学方程式均给分)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根据图中信息正确的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解决的前提是读懂反应前后物质结构的相关变化.三、科学探究题(共9分)23.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甲、乙、丙三个组的同学分别做了A、B、C三个实验,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提示: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进行探究】(1)A实验: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其燃烧过程中锥形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过程中小气球的变化是 ,待红磷熄灭后再次称量,天平不再平衡,其原因不可能是 (填序号)。①装置漏气②用橡胶塞塞紧锥形瓶速度太漫③红磷太少④反应过程中,气球胀裂(2)有同学得到的错误结论是“B实验说明质量不守恒”。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了B实验的原因。你认为B实验托盘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3)如图C所示的小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10cm长的粗铜线,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左边一端铜丝加热1~2分钟。冷却后,他们观察到玻璃棒向 (左或右)倾斜,其原因是 。(4)在三个实验中,是否有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反应 (填“有或没有”),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 。(5)探究或验证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时,若要用到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反应必须在 容器中进行。【答案】(1) 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 先变大,后变小 C(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3) 左 铜丝表面生成氧化铜,质量增加(4) 没有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5)密闭【难度】0.65【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及适用范围【详解】(1)白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燃烧放热,装置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气球变大,反应消耗氧气,温度恢复至室温,装置内压强减小,气球变小,故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先变大,再变小;A、装置漏气,外面的气体进入,天平不再平衡,不符合题意;B、用橡胶塞塞紧锥形瓶速度太慢,集气瓶内的气体逸出,天平不再平衡,不符合题意;C、红磷太少,不会影响天平的平衡,符合题意;D、反应过程中,气球胀裂,会有五氧化二磷散逸到空气中,空气也会进入装置中,天平不再平衡,不符合题意;故选C;(2)稀盐酸和碳酸钙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逸出装置,质量减少,故B实验托盘天平不平衡;(3)用酒精灯给左边一端铜丝加热,铜和氧气生成氧化铜,质量增加,故冷却后,观察到玻璃棒向左倾斜;(4)以上三个实验均发生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必然守恒;(5)探究或验证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时,若要用到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反应必须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四、计算题(24题2分,其余每题3分,共8分)24.在反应A+3B=2C+2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生成C的质量为A.9.6g B.4.4g C.6.8g D.8.8g【答案】D【难度】0.94【知识点】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详解】根据“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则可假设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7a、8a,设与2.8gA反应的B的质量为x,x=9.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8g+9.6g=生成C的质量+3.6g,故生成C的质量=8.8g。故选D。25.有10g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充分燃烧后,生成9g水,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可能是A.1∶8 B.1∶2 C.2∶1 D.1∶9【答案】D【难度】0.65【知识点】氢气的可燃性、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详解】解:设生成9g水需要氢气的质量为x,氧气的质量为y。;解得:;①如果剩余气体为氢气,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的质量为;则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②如果剩余气体为氧气,则原混合气体在氧气的质量为;则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故选:D。26. 如下图所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气体发生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前 35.6反应后 34.8(l)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结果精确到0. 1 g,下同)。(3)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答案】(1)催化作用(2)0.8(3)1.7g【难度】0.65【知识点】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详解】(1)该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5.6g-34.8g=0.8g。(3)设生成0.8g的氧气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x=1.7g第16页 共16页大庆市第五十七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化 学 试 题 参 考 答 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D A B D D C D C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D D A D B16.质量总和 质量总和 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及质量 原子的种类、原子的质量、原子的数目17.1618.(1) (2)19.4P+5O22P2O5 化合反应20.2CO+2NON2+2CO2 4NH3+6NO5N2+6H2O21.化合反应 催化剂 3222.C 化合 2H2+O22H2O23.(1)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 先变大,后变小 C(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3)左 铜丝表面生成氧化铜,质量增加(4)没有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5)密闭24.D25.D26.(1)催化作用(2)0.8(3)解:设生成0.8g的氧气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x=1.7g答:生成0.8g的氧气需要1.7g质量的过氧化氢。答案第8页,共9页大天不五十中以DAOING NO.S7 MIDDLE SCU2H202MnO2 22H20+0246832X0.8g6832X0.8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Ω╝╢╗?╤?ī些川a▓Γ╩è ?╦─Ω╝╢╗?╤?ī些川a▓Γ╩è ?╦─Ω╝╢╗?╤?ī些川a▓Γ╩è ?╦─Ω╝╢╗?╤?ī些川a▓Γ╩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