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陕西省榆林市第六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陕西省榆林市第六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试卷类型:A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评估
八年级语文(统编版)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8页,满分I20分,时问15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实践运用·参加校园活动(共7小题,计24分】


“读书足以恰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现学校拟组织开展以“畅辛阅读·品味人生”为主
题的读书会,邀诮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何为经典】下面是活动一的宜传语,请解决其中的语言文字问题。

常念为经,常说为典。经典的标沧有三:一是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度:二是上升到了型性,
有长远的指导意义;三是经得起重复引用,能不断释放能量。由于长期的文化积累与蹈选,每个

领戡都有各自的经典。很多文学爱好者常误认为政治、理论枯踩乏味,干疼空羽,不如文学那样
水吴、崩情。这是因为文学是形象思堆,理论是逻辑思雏。倘若文化积累陷入哀揭,失去自我更
斯的活力,作为形象思维的文学只有借助理性的逻辑思维才会更深刺。


1.请确认宣传语中加点字的读音。(2分)
(1)空前绝后(A.kong B.kòng)
(2)领域(A.fmB.ng)


2校对宣传语时发现其中有错别字,请改正。(2分)
(1)茄躁
(2)哀竭
【诗文畅谈】下面是活动二的诗文部分,请补充完成。

3.经典诗文犹如人的心灵镜像。(1)“
(《送杜少府之任强州》)是超越时空的真挚友谊,也是王勃的豁达胸怀:(2)“
”(《关雎》)是男主人公的思念之情绵绵不尽,难
以成眠的深情;(3)“
”(《茅屋为
秋风所破歌》)是杜甫体察人间怜吸的济世情怀和甘愿牺性的博大胸襟:(4)“水击三千里,
”(《北冥有鱼》)是不满足于现状,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柿神内
涵:(5)“手抓黄土我不放,
”(《回延安》)是贺敬之对延安的深
情眷恋。(11分)
【阅读传承】下面是活动三的解说文字,请修改完善。
①尽管数字阅读不断“上新”,传统网读魅力依旧。②虽然技术如何述代,传统闪诀与赴宇
阅读的关系但并非此消彼长。③“守住我们的内核和素茶养”,无关阅诀的方式,而在于阅诀的“记
潜”。④沉入字里行问,在一次次
、感:中,阅的乐趣与盘义迅
渐显现。⑤开卷有益,总能在阅读中传承文脉、汲取营养,感受文明的印记,见证时代进步的
力量。
[八年级语文期宋监测评估A一统轴豚第1更共8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指APP
4原稿第②句中关联同语使用误,请将正确的关联词语写在下而的横线上,(2分)
5.原稿第④句中有三个词评排序混乱,计将它们按正确的次序其写在横线处。(只序号)(2分)
A.相迴
B.思索
C.探寻
6.原稿第⑤句存在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而的横线上。(2分)
【名著探究】下面是活动四的读书会现场,请按要求完成任务。
7读书会上,小语想分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下面是他对保尔成长阶段的整理,请用
他补充完善下面的表格。(3分)
成长阶段
退学

筑路
荠书
勇敢反抗:①
战斗受伤:大
死里逃生:得
焕发斯生:写成《③
主要情节
腿中弹,头部
了伤寒和大叶
重伤
性肺炎
二、文化采风·感受人文底蕴(共13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共7小题,计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8~10题。(9分)
【材料一】你有多久没有完垫地去读一本书了?又有多久没有碰手机、刷短视频了?前一个
问题的答素可能是一星期、一个月,甚至半年、一年。而后一个问题的答秦则可能是10分钟、半
小时、一小时,最多应该不会超过一天。
技术加速变苹的时代,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的兴起,让我们与电子产品形影不离,却
与传统阅读渐行渐远。2024年的调查显示,我国人均每年读书约为8本,而每天使用手机时长
达5个半小时。
(摘编自《刷屏时代,阅读该如何安放》,2025.4.23《科技日报》)
【材料二】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341名受访者进行了一项调
查:长期测览碎片化信息会有哪些影响?调查中,503%的受访者感觉思考能力下降,辽辑不清
晰,489%的受访者感觉长时向阅读、观影的能力下降,43.8%的受访者感到难以集中注意力,容
易分心。此外,35.7%的受访者发现不自觉地浪费了大量时间,32.1%的受访者变得不善于与他
人线下沟通,28.9%的受访者觉得现实生活没意思,22.5%的受访者感觉情绪容易受碎片化信息
千扰,波动较大,16.0%的受访者认为减少了深入学习的机会。
(摘编自《长时间接触碎片化信息,超五成受访者感觉思考能力下降》,2025.6.12《中国青年报》)
【材料三】有人提出疑问,在新媒体时代,以传统书本刊物为主要栽体的深度阅读是否会被
取代?实际上,新媒体时代的新阅读方式与传统的深度阅读并不是非此即彼、一去一存的普代
关系,而是共存互补、互促共进的关系。在新媒体时代仍然需要深度阅读。
深度阅读有助于捉升阅读的自主性和全面性。在斯媒体时代,借助算法推荐、个性化定制
等技术,人们能够在较短时问内从海量信息中抓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在带来高效便捷阅读
体验的同时,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将读者置于“信息茧房”中,形成技术依赖,甚至由“不作选择”
逐渐变为“不会选择”,淡化、弱化了自主阅诀的意识和能力,影响了阅读的企全面性。深度阅读有
[八年级语文期末监渊评估A-统编版第2页共8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20 分)
1. (1)关关雎鸠;君子好逑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4)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每空 1 分,
共 8 分)
2. B(A 项“悄怆”的“怆”应读“chuàng”;C 项“窈窕”的“窕”
应读“tiǎo”;D 项“蓦然”的“蓦”应读“mò” ,“躁热”应为“燥
热”)(3 分)
3. A(“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用在此处不合语
境)(3 分)
4. D(A 项成分残缺,应在“通过”或“使”去掉一个;B 项语序不
当,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C 项搭配不当,“培养”和“水平”
不搭配,应把“培养”改为“提高” )(3 分)
5. C(②句总起,引出“民俗文化”;④句承接②句,阐述民俗文化的
重要性;①句进一步说明民俗文化与人们生活的联系;③句以具体节
日为例,体现民俗文化的传承 )(3 分)
二、阅读理解(40 分)
(一)文言文阅读(15 分)
6. (1)类 (2)全,都 (3)摆开 (4)遮盖 (每小题 1 分,共 4
分)
7. (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2 分)
(2)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是
太守啊。(2 分)
8.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 分)
9. 《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和平安宁、自由平
等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醉翁亭记》通
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太守宴游的欢乐场面,表达了作者与民同
乐的政治理想和被贬后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5 分)
(二)现代文阅读(12 分)
10. 文章主要写了“我”在母亲的影响下,学会了关爱他人,懂得了
分享的快乐。(3 分)
11. (1)“小心翼翼”形容母亲拿鸡蛋时的动作轻缓、谨慎 ,生动形
象地表现了母亲对鸡蛋的珍视,也体现了母亲的细心。(3 分)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我”的快乐比作“绽放的花朵” ,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把鸡蛋分给小伙伴后内心的喜悦。(3 分)
12. 示例: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像文中的母亲一样,心怀善意,关爱
他人。比如在同学遇到困难时,主动伸出援手;在公交车上,给老人
和孕妇让座等。只要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3 分)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3 分)
13. C(A 项,“只有……才”表述太绝对;B 项,文中说的是“可能会”
出现不良反应,不是“一定会” ;D 项,“完全没有必要”说法错误 )
(3 分)
14. 材料一主要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及应用领域;材料二主要
讲述了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材料三主要探讨了人工智能的伦理问
题。(6 分)
15. 示例: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如智能诊断系统,可以快速
准确地分析病情,为医生提供诊断建议,提高医疗效率和准确性;在
教育领域,智能辅导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学习
方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4 分)
三、写作(40 分)
16. 略 。作文评分标准:
一类文(35 - 40 分):立意深刻,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书写工整。
二类文(28 - 34 分):立意较深刻,内容较充实,结构较完整,语言
较流畅,书写较工整。
三类文(21 - 27 分):立意一般,内容单薄,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
本通顺,书写一般。
- 四类文(20 分以下):立意不明确,内容空洞,结构混乱,语言不
通顺,书写潦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