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五单元第三课 《地域差异显著》课件 (3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五单元第三课 《地域差异显著》课件 (3份打包)

资源简介

课件23张PPT。秦岭——淮河分南北中国四大地理区域淮河南 方秦岭——淮河分南北我们习惯上以秦岭—淮河为界,
大体上将东部季风区划分为
北方和南方两大区域,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为北方,
以南为南方。 这两封电子邮件是来自北方和南方的两位中学生之间的春节问候。读了这两封信后,你有什么感想?南北差异大秦岭-淮河以南是长江,以北是黄河。ABCDEF16℃秦岭-淮河 0℃-28℃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1月均温小于0℃;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1月均温大于0℃冬季我国南北温差为什么这么大? 1.北方纬度高,气温低。南方纬度低,气温高。我国南北跨近50个纬度,南北温差大。
2.冬季,冬季风南下时,北方首当其冲,更加严寒,南北温差大。16℃28℃夏季南北温差相对较小,普遍高温。南方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北方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800阅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思考:
1、哪条等降水量线最接近秦岭—淮河分界线?2、中国年降水量分布有什么特点?我国降水分布东部多,西部少;南方多,北方少。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3、影响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受夏季风强弱的影响。北方地区由于山岭的阻隔,使夏季风变弱,降水减少。南北差异缘于气温降水气候南北方自然环境的差异小麦、水稻的分布旱地水田小麦水稻一年一熟二年三熟一年二熟一年三熟热量向南递增水分向西递减年亩产250kg鲜草年亩产150kg鲜草年亩产50kg鲜草南北方人文环境之间的差异 南北方人文差异的形成
与什么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南北方的差异
主要是由自然环境形成的,
起决定作用的是气候中的两大因素:
气温和降水。我国南北方之间的自然环境方面的差异课堂小结我国南北方之间的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自然地理上一条重要的分界线(1)南方与北方(3)800mm等降水量线(4)东部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5)水田农业区与旱作农业区(6)河流冬季封冻与否(7)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与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8)亚热带和温带气候(2)1月0℃等温线自然环境南北差异
(特别是气候因素)气温降水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课堂小结适应改造秦岭——淮河分南北课件20张PPT。我国南北方之间的自然环境方面的差异温故我国南北方之间的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我国东西部之间的自然环境方面的差异 我国东西部之间的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 共同发展知新交流与互补交流与互补的目的(作用):交流与互补的主要内容:资金 技术 人才 信息资源能源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南水北调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已于2002年12月27日开工,这是一项跨流域调水工程,通过引水渠道,可以将长江水引到干旱缺水的华北地区等。在规划的50年间,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分三个阶段实施,总投资将达4860亿元人民币。 1952年毛泽东主席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宏伟设想,广大科技工作者持续进行了50年的南水北调工作,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调水的基本方案。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南水北调总体规划推荐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一路向北,另一路向东,输水到烟台、威海。
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沿长江流域、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涉及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 我国水能资源的分布极不均匀,90%集中在西南、中南和西北地区。由于水电资源分布与用电负荷分布的不平衡,客观上制约了水电的开发和利用。为加速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优势互补,1988 年 6月,国务院决定实施"西电东送"。 “西电东送”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是解决我国电力资源分布和负荷中心不均衡矛盾的最佳途径,对实现全国联网,促进东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电东送工程 “西电东送”工程是通过开发西南、西北丰富的水能资源和煤炭资源,建设大容量、长距离、超高压输电线路,并向东部沿海地区送电的工程。包括北、中、南三条大通道。北通道是“三西”(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坑口电站和黄河上游水电向华北和山东送电;中通道是以三峡水电为核心,向华中和华东送电;南通道是西南水电、坑口电站和三峡水电向广东送电。
“西气东输” 工程从新疆塔里木轮台县南起,向东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9省区到达上海,全长4000余公里, 全线实现供气后,每年将供气120亿立方米.工程把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新疆因此每年获得十亿元人民币的财政收入,同进也方便了东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新疆上海黄长新、甘、宁、陕、晋、豫、皖、苏、沪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铁路全长1963千米,估计投资219亿元。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是沟通西藏、青海与内地联系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通道,也是西部腹地路网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彻底解决“进藏难”的 问题。中部地区有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和湖南六省,面积10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10.7%,人口3.61亿,约占全国28.1%,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23%。六省粮食产量14468万吨,占全国比重30.6%。中部地区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交通便利,区位重要。作为连接东西部的桥梁和纽带,中部地区崛起是东西互动、南北合作,使我国经济布局均衡和协调发展的坚实支撑点。中部概况差异需要区域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以达到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课堂小结东西南北(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保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全的迫切要求。
(2)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必然要求。
(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客观需要。
(4)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也是适应世界范围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西部大开发的意义我们国家为什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优势互补,加强地区间的合作和交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在东、西部优势互补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要注意些什么问题?拓展提升 保护环境,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的战略。 作为一个浙江人,你觉得我们有哪些优势和劣势?你觉得应该在哪些方面加强与外地的交流与互补?我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课件19张PPT。东部和西部差异显著东部、西部怎样划分?你知道我国的东西部包括哪些省市区?西部: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以及湖南的湘西、湖北的恩施两个土家苗族自治州组成。西部地区幅员面积的71.4%,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8.1%。东部: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重庆市、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东的省、市、特别行政区(不包括以上5省区) 阅读教材P26图5-36 “西部地区的范围”找一找:东西部分界线与我们学过的
另一条什么分界线相似?我国地形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我国地形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东部地形:平原、丘陵为 主,大片肥田沃土
西部地形:山脉、高原、盆地为主,山区面积广大地形的差异气候的差异高 山 气 候温 带 大 陆 性 气 候季 风 气 候东部气候: 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比较湿润
西部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干旱水资源的差异东部水资源 (多少)
西部水资源 (多少)
东部水能资源 (多少)
西部水能资源 (多少)少多少多我国西部主要矿产储量占全国比重东部地区矿产资源短缺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的差异东部地区以耕地和林地为主,适合发展种植业和林业;
西部地区主要以草原、荒漠为主,比较适合发展畜牧业。土地资源的差异我国东西部之间的自然环境方面的差异 学会归纳我国东西部主要指标一览表(2013年)东部地区经济发达,
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经济差异东部地区交通线比较密集,水运、公路、铁路等都非常发达;
西部地区主要以铁路运输为主,交通线路比较稀疏。东部地区交通发达,西部地区交通落后。交通差异人口密度差异东部地区地狭人稠,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小中国民族分布图民族分布差异东部地区以汉族为主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我国东西部之间的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 学会归纳东西部优势大比拼东 部西 部平原广阔,地势平坦,
气候宜人,土地肥沃
降水丰沛,水资源丰富
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充足
河湖纵横交错,水上航运发达
交通发达,城市密布
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水平高有广袤的土地
壮美的山河
丰富的资源
独特的民族风情
灿烂的历史文化
市场开发潜力大地狭人稠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经济落后
资金短缺
技术人才不足
交通不便优劣困扰东西部的主要问题东部:严重的工业污染,人口压力
西部:水资源严重短缺,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严重你可以将以上东西部差异归纳成一张表格吗?
--教材P34“自我测评”第4题西部大开发 我们怎样缩小东西部差距,改变西部落
后的面貌?
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策: 1.发挥资源优势
2. 政府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
3.发展交通
4. 发展教育
5. 引进人才等等东西部差异显著东西部的差异平原、丘陵为主高原、盆地为主较为湿润气候干旱矿产和能源资源短缺矿产和能源资源丰富人口密集,人才多人口稀疏,人才缺乏城市众多城市较少交通发达交通落后相对发达相对落后结论:东部相对发达而西部落后课堂小结东西部差异显著交流与合作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