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新部编版期末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新部编版期末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新部编版期末综合练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图是中国邮政为纪念唐朝高僧发行的特种邮票《西行求法》。这位高僧西行十七载,一心探求佛法的真谛,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他是( )
A.张骞 B.玄奘 C.崔致远 D.郑和
2.学者吕思勉认为:“唐代天宝之乱,原因孔多,边兵之重,要为其大者。”据此他认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君主专制遭到严重削弱 B.皇帝奢侈之风日盛
C.地方完全脱离中央管控 D.边疆军事力量强大
3.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
A.整顿吏治 B.制定法律 C.实行郡县制 D.确立三省六部制
4.下列图片共同反映了( )

筒车图 敦煌莫高窟第445窟壁画中的曲辕犁
A.经济作物的推广 B.雕塑艺术的精湛 C.生产工具的改进 D.商品种类的丰富
5.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元朝时管辖台湾地区的机构是( )
A.西域都护 B.宣政院 C.澎湖巡检司 D.台湾行省
6.“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齿论,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辽归还宋遂城及瀛、莫二州),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上述内容被称为( )
A.陈桥兵变 B.“澶渊之盟” C.宋夏议和 D.宋辽争战
7.以图证史是通达史识的一种重要方法。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画( )
A.完整再现了南宋社会的繁荣景象 B.是研究北宋城市生活的一手史料
C.说明北宋东京城内尚未出现夜市 D.应与考古材料印证才有史料价值
8.美国军事将领麦克阿瑟曾说:“那位令人惊异的领袖(成吉思汗)的成功,使历史上大多数指挥官的成就黯然失色。”麦克阿瑟所说的这位“领袖”的主要功绩是( )
A.建立元朝,完成国家统一 B.起兵抗辽,建立女真政权
C.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 D.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
9.有些古诗能够真实反映历史事实。下列诗句中反映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的是( )
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B.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彝文古籍《西南彝志》中写道:“洪武皇帝说,这君长是真正的忠臣,给予功名,赐给印章,另加锦帛。”这里的君长指的是贵州彝族女首领奢香,她被明太祖朱元璋册封为贵州宣慰使。这部古籍见证了明朝(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对中央行政制度的强化
C.对西北地区的有效管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1.军机处地处内廷,直接听命于皇帝,随时承旨,随时草诏办理,发出的诏旨不通过内阁,而是交兵部直接发出。材料体现了军机处的特点是( )
A.职掌宽泛人员精干 B.其职权相当于宰相
C.临时性与非正式性 D.一切服从皇帝意志
12.洪武九年,朱元璋在地方行政上实行三司制度。即布政使司掌民政、财政,按察使司掌监察地方官员和司法,都指挥使司掌卫所军务,三个部门都直接向朝廷负责。由此可知明朝( )
A.三司互相监督制衡 B.分散了地方的权力
C.地方监察制度加强 D.中央衰微地方割据
13.16世纪,葡萄牙大以晾晒货物为由,贿赂香山县地方官获得了在澳门的租住权,稍晚东来的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占据了台湾岛南部和北部。这反映出( )
A.明朝海防出现新问题 B.政府主权意识的淡薄
C.中外经济联系的加强 D.沿海商品经济的发达
14.明成祖朱棣之孙梁庄王的墓中出土有金锭(见下图)以及产自东南亚的红宝石,蓝宝石等。这些文物( )
A.证明戚继光抗倭的史实 B.是郑和下西洋的重要佐证
C.是鉴真东渡携带的主要货物 D.反映了西方殖民者在亚洲的扩张
15.在历史故事分享会上,同学们讲述了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故事。这场故事会最恰当的主题是( )
A.唐朝时期的国际地位 B.明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C.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D.中国古代的中外交往
二、材料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
材料二 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大业)八年(612),天下旱,百姓流亡。时发四海兵,帝亲征高丽,六军冻馁,死者十八九。十三年(617),天下大旱。时郡县乡邑,悉遣筑城,发男女,无少长,皆就役。
——[唐]魏征等《隋书.五行志》
(1)材料一中的“河”是指什么河?此河的中心和南北两端是什么?
(2)大运河的开通有何作用?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的这种制度最早开始于哪位皇帝?“增设进士科”有什么意义?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创立的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二 唐朝宰相中进士出身者所占比例图
材料三 自宋代规定三岁一贡以来,每历三年,必有大批应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协调力。而边区远陬(角落),更易有观摩,有刺激,促进其文化学术追随向上之新活力。
——摘编自钱穆《国史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朝创立的选官制度的名称,并概括该制度确立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朝宰相中进士出身者所占比例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选官制度在武则天时期的发展变化。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三岁一贡”对宋代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漠北 设置岭北、辽阳行省。
对云南 设置云南行省。
对西藏 由中央的宣政院直接管辖,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屯驻军队。
对台湾 在澎湖设置澎湖巡检司。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二 平定天山南北两路后,为稳固西北边疆、加强对新疆的治理,乾隆设置“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作为管辖新疆地区的最高军政官员。伊犁将军之下,分设都统和参赞、办事、领队大臣,管理各地军政事务。根据因地制宜、因俗施治原则,在天山北部汉、回族居住区实行郡县制;在蒙古族和哈密、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实行扎萨克制;在伊犁地区和天山南部各地维吾尔族维持伯克制。经过长期努力,北部和西北地区终于与内地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元朝管辖边疆的措施。
(2)据材料二,概括清朝管理边疆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取得的效果。
(3)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元、清两朝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作出的共同贡献。
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公元1-1840年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科技发明中所占比例
材料二: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摘编自林毅夫《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的兴衰》
材料三: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数学和可控实验为主,而是以四书五经为主,结果科学革命无以发生……技术进步的停滞,最终导致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不断扩大。
——摘编自林毅夫《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的兴衰》
材料四:1793年英国政府派出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展开谈判,讨论开放其它港口、确定税率等事宜……乾隆帝拒绝了马戛尔尼的要求。对外贸易仍局限于广州,远离北京,而且在中国其它地方几乎无迹可寻。
——摘编自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科技发明的变化趋势。
(2)请举一例史实,论证材料二的观点。
(3)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明清时期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新部编版期末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D C C B B D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A B D
1.B
2.D
3.D
4.C
5.C
6.B
7.B
8.D
9.C
10.D
11.D
12.B
13.A
14.B
15.D
16.(1)河:大运河;
中心:洛阳;
两端:涿郡、余杭。
(2)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
(3)皇帝:隋炀帝;
意义:标志着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创立。
17.(1)名称:科举制。
意义: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加强了朝廷在选官上的权力;使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用人制度逐渐确立;扩大了统治基础,对社会阶层流动起到了积极作用;提高了整个官僚队伍的文化素质;成为历朝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任答对三点即可)
(2)变化趋势:逐渐上升。变化:创立殿试,亲自面试考生;鼓励举荐与自荐,注重选拔没有显赫家世的普通士人。
(3)影响:促进政府与社会沟通;推动区域间交流融合;增强政治向心力;促进文化协调发展;推动边区文化学术发展。(任答对三点即可)
18.(1)
措施①设置行省(如岭北、辽阳、云南行省);②西藏由宣政院直辖,设宣慰使司都元帅府;③台湾设澎湖巡检司。
(2)
特点:因地制宜、因俗施治;设置军政机构分层管理。
效果:巩固西北边疆,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3)
共同贡献:①加强边疆管辖,巩固统一;②促进民族交融;③奠定中国疆域基础。
19.(1)变化趋势:先升后降,明清时期(1501年后)显著衰退 。
(2)材料二观点: 宋代是科技发展高峰,四大发明中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并为世界文明作出巨大贡献。史实例证 :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 。史实 :北宋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取代雕版印刷提高效率。 贡献 :推动知识普及,传到欧洲后,促进欧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印证宋代科技“推动世界历史进程”的论断。
(3)原因:科举考试没有能够以数学和可控实验为主,而是以四书五经为主;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未能适时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