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课时1 物质的分类(27页)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课时1 物质的分类(27页)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课堂导入
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你能够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东西
当你想买黄瓜时,要到蔬菜区;当你想买水果糖时,要到食品区;当你想买牙膏时,要到日常生活用品区。
超市虽然商品繁多,但井然有序,这一切都应归功于商品的分类摆放。
课堂导入
据统计,全国每天有1.7亿个包裹被投递,而在“双十一”这一天就会爆出10亿个快递订单,有的包裹隔天甚至就能收到,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快递包裹究竟被怎样顺利投递的呢?
快递企业运用智能机器人对快递物品进行分拣,24小时不间断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分类:根据研究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和层次的科学方法。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的达到目的。
分类的目的
分类的标准
分类的结果
决定
决定
分类有一定的标准,分类时必须指明分类的依据。
问题探究一
对于目前存在的化学物质,如果按照所含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怎样分类?
问题探究二
对于化合物,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可以产生哪些分类结果?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
元素(C元素)
游离态
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 。
水合硫酸铜—离子
金属铜—原子
蔗糖—分子
分子、原子和离子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问题1:同一种元素是不是只能形成一种单质?
O2 O3
金刚石 石墨
红磷 白磷
同素异形体: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
【结论】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气(O2) 和臭氧(O3)的混合物。
②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换是化学变化;
③同素异形体之间由于结构不同,物理性质有差异,但由于同种元素组成,化学
性质相似或略有差异;
二、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问题2:阅读教材P7页内容,结合图1-3思考什么是
树状分类法?用树状分类法如何对化学物质解析分类?
树状



定义
采用树状形式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按照层次一层一层分,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是相互独立的,没有交叉,各物间是“并列”和“包含”关系。
特点
二、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物质
混合物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
非金属单质
氧化物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
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
按树状分类法可以对化学物质进行如下分类
二、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
按组成元素
按性质
与酸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aO、CuO
与碱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如SO2、CO2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且都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Al2O3
既不能与酸反应,也不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NO
如CaO、CuO
如SO2、CO2
SO3
Na2O
Fe2O3
CaO
CO2
氧化物
金属
氧化物
非金属
氧化物
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H2O
组成
性质
酸性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不一定是
不一定是
一定是
不一定是
如Mn2O7
如CO、NO
如Mn2O7、Al2O3

含氧酸
无氧酸
一元酸
二元酸
多元酸
挥发性酸
难挥发性酸
强酸
弱酸
按是否含氧元素
按电离时产生的H+数
按有无挥发性
按酸性强弱
如H2SO4 、 HNO3 、H3PO4
如HCl、H2S
如HCl、 HNO3、CH3COOH
如H2SO4、H2S、H2CO3
如H3PO4
如HCl、 HNO3
如H2SO4 、 H3PO4
如HCl、H2SO4 、 HNO3
如H2CO3、CH3COOH
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
二、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二、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可溶性碱
不溶性碱
一元碱
二元碱
多元碱
强碱
弱碱
按电离时产生的OH-数
按溶解性
按碱性强弱
如KOH、NaOH、 Ba(OH)2、NH3 H2O
如Fe(OH)3、 Mg(OH)2
如NaOH、NH3 H2O
如Mg(OH)2 、 Ba(OH)2
如Fe(OH)3
如KOH、NaOH、 Ba(OH)2 、Ca(OH)2
如Cu(OH)2、NH3 H2O
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四大强碱
二、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正盐
酸式盐
碱式盐
含氧酸盐
无氧酸盐
按酸根
是否含氧
按组成
如Na2CO3
如NaHCO3
如Cu2(OH)2CO3(铜绿)
如NaCl
如Na2CO3

由金属阳离子(或NH4+)和
酸根离子
构成的化合物
按溶解性
可溶性盐
难溶性盐
如CaCO3、AgCl
如NaCl、AgNO3
正盐
酸式盐
碱式盐
Na2CO3
NaHCO3
Cu2(OH)2CO3
复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阳离子(或NH4+)和一种酸根离子构成的盐。
能电离出H+的盐
能电离出OH-的盐
不能电离出H+和OH-的盐
如KAl(SO4)2、(NH4)2Fe(SO4)2
组成中是否有可电离的H+、OH-
二、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二、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方法。
例如:Na2CO3
按其组成的阳离子来分类
钠 盐
按其组成的阴离子来分类
碳酸盐
二、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方法。
Na2CO3
Na2SO4
K2SO4
K2CO3
钠 盐
钾 盐
硫酸盐
碳酸盐
根据组成的阳离子分类
根据组成的阴离子分类
交叉分类法
二、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是否含氧
元素分类
电离的H+
个数分类
①酸的分类:依据是否含有氧元素、电离出H+个数分:
H2SO4
HCl
HNO3
H2CO3
含氧酸
无氧酸
一元酸
二元酸
交叉分类法
二、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依据是否具有挥发性和酸的强弱分:
是否挥发
分类
酸性强弱
分类
H2SO4
HCl
HNO3
H2CO3
挥发性酸
难挥发性酸
强酸
弱酸
交叉分类法
二、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是否可溶
(水)分类
电离出OH-的
个数分类
NaOH
NH3·H2O
Cu(OH)2
Fe(OH)3
可溶性碱
难溶性碱
强碱
弱碱
一元碱
二元碱
多元碱
碱性强弱
分类
②碱的分类:可依据溶解性大小、碱的强弱、电离出OH-的个数分:
交叉分类法
【思考交流】在初中我们学习过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它们是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将化学反应又可以按照哪些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呢?
化学反应
按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类别分类
化合反应:A+B=AB
分解反应:AB=A+B
置换反应:A+BC=AB+C
复分解反应:AB+CD=AD+BC
按是否有电子转移分类
(化合价有无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按是否有离子参与或生成分类
离子反应
非离子反应
四种基本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
随堂练习
1.下列每组物质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中物质的组成规律,将这种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
(1)NaCl、KCl、NaClO、Ba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ClO3、KClO3、Cl2、NaCl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3PO4、H4SiO4、HCl、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浊液、溶液、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空气、氮气、HCl气体、CuSO4·5H2O__________________。
(6)铜、金、汞、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aClO (2)Cl2 (3)HCl(或H4SiO4) (4)水 (5)空气(或CuSO4·5H2O) (6)钠(或汞)
随堂练习
2、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HNO3应属于(   )
①酸  ②氢化物  ③氧化物  ④含氧酸 
⑤难挥发性酸 ⑥一元酸 ⑦化合物 ⑧混合物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④⑥⑦
C.①⑧ D.①④⑤⑥
【解析】纯净物与化合物、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分解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硫酸与硝酸既有交叉关系(都是含氧酸),又有并列关系(一元酸、二元酸)。
B
随堂练习
3、奥运五环代表着全世界五大洲的人民团结在一起。下列各项中的物质,能满足如图中阴影部分关系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 NaCl K2SO4 KCl (NH4)2SO4
B Na2SO4 K2SO4 KCl NH4Cl
C NaCl K2SO4 KCl NH4Cl
D Na2SO4 K2SO4 KCl (NH4)2SO4
B
随堂练习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NaOH H2SO4 BaCO3 CO2 CO2
B 纯碱 HCl CaCO3 SiO2 CO
C NaOH NaHCO4 CaCl2 Na2O SO2
D KOH HNO3 CaCO3 CaO SO3
4、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D
随堂练习
5、下列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
A.H2O和H2O2 B.冰和干冰
C.16O和18O D. S2、S4和S8

注意:同素异形体必须是单质
D
随堂练习
6、下列关于氧化物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组合为(  )
①金属氧化物也可以是酸性氧化物
②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③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④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⑤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A.③④⑤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