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望江三校联考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10分)(1) 诗文绘景:李白诗中有“青山横北郭, ______ ”;陆游词中有“ ______ ,只有香如故”;柳宗元文中有“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______ ”。(2) 诗文传情:《关雎》中的“悠哉悠哉, ______ ”表达了“君子”对“窈窕淑女”的无比思念之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 ______ , ______ !风雨不动安如山”抒发了诗人杜甫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卖炭翁》中的“ ______ ,心忧炭贱愿天寒”则表现了诗人白居易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3) 诗文咏志: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用“欲济无舟楫, ______ ”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大道之行也》中的“ ______ , ______ ”两句,则明确指出了选拔人才,营造和睦的社会风气的方式。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12分)现在保尔才明白,当一个人身体健康,充满青春活力的时候,坚强是比较简单和容易做到的事,只有生活像铁环那样把你紧紧箍住的时候,坚强才是光荣的业绩。从保尔住进档案库那个晚上到现在,已经一年半了。这十八个月里他遭受的痛苦是难以形容的。在医院里,阿韦尔巴赫教授坦率地告诉保尔,恢复视力是不可能的。如果将来有一天炎症能够消失,可以试着给他做做瞳孔手术。建议他目前先进行外科治疗,消除炎症。他们征求保尔的意见,保尔表示,只要医生认为是必要的,他都同意。当保尔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刀割开颈部,切除一侧甲状旁腺的时候,死神的黑 chì膀曾经先后三次触到他身上。然而,保尔的生命力十分顽强。达雅在外面提心吊胆地守候,手术过后,她看见丈夫虽然像死人一样惨白,但是仍然很有生气,并且像平常一样,温柔而安xiáng。(1)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①箍住 ______②坦率 ______③chì ______ 膀④安xiáng ______(2) 文段中多次出现了“坚强”,你能说出两个与保尔“坚强”有关的情节吗?(4分)(3) 联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整本书,说说文段中的“他”后来成为了怎样的人以及他的成长经历给你的启示。(4分)3.复兴学校八年级1班开展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3分)(1) 在理解“和”的内涵时,大屏幕上展示了几个不同字体的“和”字,请你写出相应的字体名称。 (43分)(2) 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下面漫画的内容,并用“和”文化内涵说出其寓意。 (4分)(3) 下面是李华同学搜集的“以荷为贵”的相关资料,请你帮助补充和修改。 (5分)【甲】 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植根于中华民族深深的精神世界之中,融化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乙】 “以荷为贵”,谐音“以和为贵”,荷花的元素之所以被用以期待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重大外交场合,【丙】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经常以荷花作为和平、和谐、合作、合力、团结、联合等的象征;同时以荷花的高洁象征和平事业、和谐世界的高洁。①【甲】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②【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修改。③在【丙】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二、阅读(55分) [一](22分)4.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最忆大石灰笋香王国平①邂逅灰笋,是几个月前的事。那天,我去四川叙永县大石镇看望同学老刘。车刚过泸州,老刘就打来电话:“只要到了竹子最多的地方,就到了我们大石。”此后的路上,我心中忍不住疑惑:大石镇最多的不应该是石头么?怎么会是竹呢?②渐渐地,路旁的竹多了起来,开始是一丛一丛,然后是一团一团,再后来是一片一片,最后简直是遮云蔽日,铺天盖地,人车皆被淹没在绿色的海洋里,清风徐来,竹波荡漾,竹涛如海……阳光透过竹林的缝隙轻轻洒下来,斑斑点点,仿佛有金子在路上跳跃,让一段寂寞的行程充满了诗意。③老刘和朋友老陈等在竹海深处候我。见面后,顾不上其他,我先问出了心中的疑惑:“这里不是丹霞地貌吗?怎么会有如此好的植被?”老刘告诉我:“丹霞地貌尽管不是植物最佳的生长环境,但很适合竹类生长。”然后,话锋一转道:“走,先去吃饭,请你尝尝没有吃过的。”④在去饭店的路上,树木苍翠、竹林蓊郁、梯田层叠,特别是旺龙梯田和龙井梯田,高低错落,壮丽雄奇, 我们一路恍若穿行于一幅“茂林修竹,美田弥望”的如诗画卷。⑤老陈介绍:“大石竹山面积 13万亩,人均6亩,有梅竹、苦竹、绵竹、慈竹、方竹、硬头黄竹、牛尾竹、水竹等30多类竹种,家家房前屋后都是竹林环绕,如果苏东坡和郑板桥来了大石,一定会喜欢上这里。”⑥路上,我们遇见了一位双全村村民,他正和家人一起在山坡上挖竹笋,地上已码了高高的一堆带泥的笋子。⑦说起竹子,他浑身都是劲,指着漫山遍野的竹林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就靠着竹子吃竹子。”他扳着指头,如数家珍:“现在农村的政策好,城里人对生态食材的要求又高,农民的日子有了新机遇。我们大石这个地方,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雨热同季,一年四季都出笋子,春季挖楠竹春笋,夏季挖水竹笋、苦笋、硬头黄竹笋,秋季挖绵竹笋、大竹笋,冬季挖楠竹冬笋,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而且,成熟的竹子三年可以砍两次,手巧的人还可以编些竹器售卖,账不可细算啊。”⑧中午的饭桌上,摆的是各种乡野菜肴。饥肠辘辘的我正准备拈一片红亮亮的老腊肉时,老刘抢先从一个不起眼的盘子里拈了一块灰不溜秋的食物放在我的碗里,笑着道:“你平时喜欢研究美食,尝尝这个味道如何。”我放进嘴里,仔细品味,但觉材质柔软、口感细腻,除来自泥土的清香外,还有一丝丝野菌的芬芳和回甜在唇齿间萦绕。我忍不住连拈了几箸,愣是没有吃出来是什么菜肴。⑨卖够关子的老刘揭开谜底:“你刚吃的是竹笋。”⑩“竹笋?”我不信,“怎么没有吃出苦味和涩味?” 一旁曾经做过厨师的老曾接过话头:“真的是竹笋,这是我们特有的灰笋。”原来,早在上世纪 50年代,大石人就开始了灰笋的制作:把草木灰装进布袋里,放入盛了水的锅中,把剥开壳的竹笋与草木灰一起煮30分钟,煮好后,浸泡30分钟,再用清水把竹笋反复冲洗干净。此时,新鲜竹笋从白色变成浅黄色的灰笋,灰笋因此得名。 楠竹春笋、楠竹冬笋、大竹笋和水竹笋经过与草木灰的化学反应后,草木灰的碱性巧妙地除去了笋子的苦味和涩味,让笋子的口感更舒适和清爽,制作好的灰笋切片焯水后,可直接凉拌,也可加入干辣椒、葱、韭菜、蒜炝炒,或煮或炸,做法千变万化,是当地人最朴实和拿手的待客之菜。 我忽然觉得,灰笋这种苦尽甘来的味道,多像我们今天的生活写照。 返回途中,我在路边停下来,特意去看了看那些即将被采挖制作灰笋的水竹笋。我知道,此时此刻, 从山野间破土而出的,不仅有竹笋,还有我们的幸福生活。(选自 2024年5月14日《河北日报》,有删改)(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3分)A.文章第③段通过“我”与老刘的对话,交代了大石竹子多的原因。B.文章第⑤段通过老陈的介绍,交代了大石丰富的竹林资源和竹林环绕的环境。C.第⑧段老刘拈了一块竹笋放在“我”的碗里的细节,照应了前面“请你尝尝没有吃过的”的情节。D.灰笋有各种做法,可直接凉拌,也可加干辣椒、葱、韭菜、蒜炝炒,或煮或炸,是当地最为贵重的食材。(2) 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分)(3) 请概括“灰笋”得名由来和味道特点。(6分)(4) 按照要求赏析下面句子。 (6分)①开始是一丛一丛,然后是一团一团,再后来是一片一片。(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②我们一路恍若穿行于一幅“茂林修竹,美田弥望”的如诗画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5) 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对“从山野间破土而出的,不仅有竹笋,还有我们的幸福生活”含义的理解。(4分)[二](16分)5.四川有座万古楼①川东北有句民谚:“四川有座万古楼,半截插进天里头。”②万古楼不是楼,是山,大巴山余脉平地拔起的一座孤峰,远看如巨钟倒扣。不叫万古钟,而叫万古楼,或许是因为钟代表声音,楼则是实体。自从有了钟,人类便获得了探视内心的警醒之音,以及对时间的深度认知。钟挂于楼上,成为楼的心脏和表情。③年初回老家办事,抽空和几位亲友相约去登万古楼。它距我老家不算太远,但这么多年来,我竟没有去过。小时候,听到那句民谚,总禁不住面东张望,那是万古楼的方向,太阳从那边升起,古铜色的阳光一路劈过来,绵延的大山哔剥有声,明暗分割。其实根本望不见,山把山挡了。但关于“高”的想象,就在那时候成为种子,埋在心里。④以绝对高度论,万古楼不高,把“底座”老君山算上,也才 1400米。公路从清溪河左岸的普光镇下游分出一支,依山盘绕,五十余分钟后,就到了老君乡的鼓楼村。万古楼就在近前了。阳光虽薄,却让林木覆盖的山体成为明媚的光影,响彻万古的钟声,从想象中徐徐而至,壮丽神奇。极目山巅,一只岩鹰飞离丛林,展翅天宇,顺风滑翔,时而凝然不动,如一个标点,天空因此成为广阔的书卷;接着,另一只岩鹰把枝条蹬得乱晃,双翼铺张,与前者并翅齐飞,越飞越高,逼近苍茫。它们用雄心和翅膀,为“高”重新定义。⑤在山麓下车,便见一条石渠在村庄上方,傍崖环绕,气象森严。地势嶙峋,多处便架设石拱桥,渠从桥上走。该渠竣工于 1979年初春,数十年过去,石上长满了青苔,但淙淙流水,依然灌溉着层层梯田。这让我想起20世纪70年代中期川东北的那场大旱,连续三月有余,滴雨不下,禾木枯焦。挨过那段艰难时光,普光镇和老君乡,便掀起兴修水利的热潮,山里民众,由此结束了靠天吃饭的历史。一位老人正在这里割猪草,说修这条渠时,她还是个姑娘,但也跟男人一样,使钢钎,挥铁锤,“战天斗地”。⑥上山路上全是石梯,形貌古旧,也不知是哪代祖先开凿了这条路。半途一道弧形山门,门枋门楹,皆为巨石,石体铁黑,是凝固的时间。石缝间生出蕨草和灌木。路两旁,杂树参差,阳光斜照。大自然立春的号令已经发布,米黄色的迎春花已点染山色,青冈树的皮肤底下,静默地奔流着润泽的水汽。那水汽同样是一种光,摸一摸,能摸出光的质感。石梯折叠上升,当“万古楼”的石碑扑入眼帘,就快到山顶了。⑦向左,登百余步,见大块平地,那便是顶峰。川东北的山,顶峰多为平地。立身其间,境界顿开。远 处,山野浪涛般扑向天际,山间白墙青瓦,山下河谷深切,最底端,就是清溪河;那条并不宽阔的河流,就像两岸住户的家庭成员,当年大旱,人们都是去河里背水喝。⑧平地上松树成林。树并不粗壮,却根根直立。这景象,很像重庆的歌乐山。我曾在歌乐山上听松涛如潮,可这时的万古楼,没有风,只是庄严地肃穆着。前行数步,见两座石墓,看碑文才知,墓里安眠着两位英雄。 20世纪30年代初,他们参加了红军,奋勇杀敌,后被叛徒出卖,壮烈牺牲。这里与江姐就义的歌乐山有着相似的悲壮。两位英雄都姓倪,是鼓楼村倪家坪人,1933年前后,仅倪家坪就有百余人成了红军战士。万古楼因此被称为英雄山。⑨下山之前,听见松涛隐隐。终于起风了,树梢微漾,亮出高天。⑩而那两只岩鹰,正在更高的天空上盘旋。 我似乎理解了万古楼不高,却在万民口中享有“半截插进天里头”的修辞。(取材于罗伟章的同名文章)注:歌乐山地处重庆市沙坪坝区中部,距重庆市中心16公里。因大禹治水,召众宾歌乐于此而得名,歌乐山以抗战时期的陪都遗迹和白公馆、渣滓洞监狱而闻名,特别是随着长篇小说《红岩》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流传。素有“渝西第一峰,山城绿宝石”之美誉,是重庆市两大“肺叶”之一。(1) 作者以独到的角度观察,写出了独特的景物特征和自身感受。请补全下面表格横线上的内容,梳理概括出作者参观万古楼过程中的所至、所见所闻和所感。 (3分)所至 所见所闻 所感老君乡鼓楼村 山体林木覆盖,光影明媚;“钟声响彻万古”;岩鹰并翅高飞 ① ______山麓 ② ______ ;修渠经历 艰难时光里人们自力更生、“战天斗地”的豪情③ ______ 石梯形貌古旧;弧形山门,铁黑巨石建成;路两旁植物茂盛生长 时间的凝固、春天的生机(2) 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2分)A.本文以游踪作为行文的线索串联起作者的见闻与感受,脉络清晰;既有现实的写照,也追忆了历史,意蕴丰厚。B.第⑥段写开凿山上石梯古道,是为了表现了祖先开凿道路的艰难和生产效率的低下。C.选文第⑧段引入歌乐山,强化了英雄山庄严肃穆、景色怡人的特点,暗含作者崇敬、赞美之情。D.万古楼其实不是楼,而是一座平地拔起的孤峰,也被称为英雄山。(3) 选文第④和第⑩段写两只岩鹰有什么作用?(4分)(4) 根据要求,品析语言。 (4分)远处,山野浪涛般扑向天际。(从加点词语运用的角度)(5) 选文的结尾“半截插进天里头”运用了什么修辞?结合全文,说说万民口中这句民谚抒发了他们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三](16分)6.阅读文字,回答问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乙明日,宿旦子冈。甫①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②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 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③ 衣。间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选自《乙亥北行日记》,有删改)【注释】①甫:始,才。②洵(xún):确实。③浣:洗涤衣物。(1)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只标一处) (2分)①其中往来种作②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2) 解释下列加点词。 (4分)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_____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______③见四野禾苗油油然: ______④余顾而慕之: ______(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②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4) 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三、写作(55分)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5分)进入初中以来,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会有许许多多的收获。请以“我收获了 ”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 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2024---2025学年度望江三校联考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答案和解析一、(35分)1.(1)白水绕东城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参差披拂(注意“碾”的书写)(2)辗转反侧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可怜身上衣正单(注意“辗”“厦”的书写)(3)端居耻圣明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注意“与”“睦”的书写)(共10分。每空1分。错字、增字、漏字均不得分)2.(1)①gū ②shuài ③翅 ④详(4分)(2)示例一:榴弹的铁片打中他的脑袋,他凭着坚强的意志活下来了;筑路的时候,保尔忍受着饥饿和恶劣的环境,坚持做好筑路工作。(2分)示例二:在筑路时得了伤寒,凭着坚强的毅力,死里逃生多次;即使失明,他还要求回到新生活建设的队伍中去,并且最终决定写书,以此鼓励人们坚强不放弃。(2分)(3)成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启示:这部小说让我懂得了人生的意义,让我学会了用正确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磨难,用钢铁般的意志与顽强的奋斗精神迎接生活的各种挑战。(4分)3. (1)A行书B隶书C楷书 (3分)(2)画面内容:画面左侧是一个面带委屈的女士,右侧是一个双臂抱在胸前、神情傲慢的女士,二人分别坐在桌子的左右两边。画面中间是一个满脸堆笑,手拿茶壶给二位女士倒茶的男士。男士后面的墙上挂着写有“和事佬协会”的牌子。寓意:万事以和为贵,退一步海阔天空。 (4分)(3)①“深深”调至“植根于”前面②“和平共处”后逗号改为顿号③是因为(6分)二、阅读(55分)4.(1)D (3分)(2)内容上,点出去邂逅灰笋的事,突出大石竹子多的特点;结构上,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对竹子的描述。(3分)(3)得名由来:新鲜竹笋,与草木灰一起煮30分钟,煮好后,浸泡30分钟,再用清水把竹笋反复冲洗干净,从白色变成浅黄色的灰笋。味道特点:草木灰的碱性巧妙地除去了笋子的苦味和涩味,“灰笋”的口感更舒适和清爽。(6分)(4)①“一丛一丛”“一团一团”“一片一片”,都是数量词和叠词,形象生动地表明了竹子的数量由少到多。②比喻,把一路风景比作“诗”和“画卷”,突出了风景之美,表现了欣赏风景时的愉悦心情。(6分)(5)①竹笋能给农民带来收入,大石一年四季都出笋子,笋子能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②灰笋味道苦尽甘来,现在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4分)5.(1)①壮丽神奇、勃勃雄心②石渠傍崖环绕,流水灌溉着层层梯田③山路(3分)(2)B (2分)(3)烘托了万古楼的高,渲染庄严肃穆的气氛,寄寓鹰击长空的美好追求,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前后呼应。(4分)(4)“扑”字写山野起伏着用力冲向天际,表现出远处的山野向天际伸展蔓延的气势,写出了作者在万古楼顶峰欣赏景物时内心产生的阔大激荡之感。(4分)(5)夸张。抒发了对万古楼壮观雄奇的自然景物赞美之情,抒发了对万古楼悠远历史的感慨,抒发了川东民众战天斗地、艰苦奋斗的豪迈情怀,抒发了对英雄们奉献牺牲的崇高精神的敬仰之情。(4分)6.(1)①其中/往来种作。②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2分)(2)①类;②邀请;③……的样子;④看(4分)(3)①桃源中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②这家的男主人正挑粪给园子浇肥,女子从井里打水洗衣服。(6分)(4)和谐安宁,自得其乐。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富足安定。(4分)三、(55分)7.(55分)作文评分标准项 目 等 次一等 (55~48分) 二等 (48~39分) 三等 (39~30分) 四等 (30~21分) 五等 (21~0分)内容 (30分) 分数 30~26分 26~21分 21~16分 16~11分 11~0分评分 标准 文章切题 中心明确 感情真实 内容充实 文章切题 中心较明确 感情真实 内容具体 基本切题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比较具体 勉强切题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不具体 文不切题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具体表达 (25分) 分数 25~22分 22~18分 18~14分 14~10分 10~0分评分 标准 表达方式 运用得当 结构合理 语言流畅 表达方式 运用得当 结构完整 条理清楚 语言通畅 表达方式 运用基本合理 结构完整 层次基本清楚 语句较通顺 表达方式 运用有缺陷 结构基本完整 层次不清楚 语句基本通顺 表达方式 运用不当 结构不完整 语病较多说 明:不足600字的作文,每少50字扣1分。评卷要求:(1)每篇作文必须由两人独立评分;(2)两人所评同一篇作文得分,相差在5分以内的,最后得分取两人评分的平均分;相差超过5分的,交阅卷中心组评判后确定分数。卷面书写(5分)卷面书写评分标准5分 4~3分 2分 1~0分①正确使用规范汉字; ②字体端正、匀称; ③标点、格式正确; ④卷面整洁美观。 ①有错别字; ②字迹清楚; ③标点、格式有错误; ④卷面整洁。 ①错别字较多; ②字迹较清楚; ③标点、格式错误较多; ④卷面较整洁。 ①错别字多; ②字迹潦草; ③标点、格式错误多; ④卷面脏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