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永定区2025年春季学期八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历 史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考生注意:本卷共三道大题,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题号
答案
1. 民主人士徐铸成回忆:“回想起那时,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赤诚相见。各路英豪济济一堂,各抒己见,共商建国大计。”与此回忆相关的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 上甘岭战役中,敌军投入兵力6万余人,倾泻近200万颗炸弹和炮弹。我军在敌军火力、兵力、后勤等全方位绝对优势下,依靠坑道作战,在区区3.8平方公里的两个小山头激战43天,寸土未失。这场战役体现了伟大的
A. 铁人精神 B. 抗美援朝精神 C. 雷锋精神 D. “两弹一星”精神
3. 1952年底,贵州省某农民用牛在耕田时高兴地叨咕着:“老黄牛呀肥又大,土改以后到我家,干起活来呱呱叫,一家大小都爱它,哥哥给它割青草,嫂嫂给它拌豆渣,弟弟牵它去饮水,哎,我就给它带上一朵大红花。”这块田的“主人”应该是
A. 国家 B. 合作社 C. 人民公社 D. 农民
4.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称谓都是以“人民”来定义的。如政府叫“人民政府”货币叫“人民币”,警察叫‘人民警察“等。这类称谓意在彰显新中国
A. 确立了根本政治制度 B. 保障了工人阶级权利
C. 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 传播了民主共和思想
5. 电视剧《大宅门》讲述的是北京“同仁堂”的百年兴衰沉浮历史,这家民族资本家老店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走的发展道路应是
A. 公私合营 B. 独立经营 C. 生产合作社 D. 股份制经营
6. “深耕细作产量高,一颗玉米穿云霄。彩云拴着玉米腰,吓得月亮弯弯腰。”该民谣与下列选项中的口号反映同一历史事件的是
A. 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 B. 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
C.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D. 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7. 某网站征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长足迹”专栏的解说词,以下各项最符合“1966-1976年”时代特征的解说词是
A. 举国欢庆,翻身做主 B. 十年动乱,严重挫折
C. 积极探索,曲折前进 D. 拨乱反正,风清气正
8. 邓小平说:“证券、股市,……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 ……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其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A.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变革 B.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9. 20世纪80年代,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一条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开辟了。这条“新路”是指
A. 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B. 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 形成对外开放格局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国家领导人是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11.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经过八年持续努力,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6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体现了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历史性突破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经济发展 D. 我国已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2. 归绥(归顺、安定之意)和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是我国北方的重要城市,1951年,政务院下发专门文件后,地方政府分别将它们改名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和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的牧场)。这些城市名称的变化表明我国
A. 贯彻民族平等原则 B.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C.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军队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人民空军的发展历程 B. 核武器装备向现代化迈进
C. 中国导弹部队的崛起 D. 中国国防力量的发展壮大
14. 21世纪以来,我国多次成功主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与多个拉美大国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表明我国
A. 努力构建反殖民主义联盟 B. 在全球性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
C. 保持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 D. 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协作
15. 2024年11月4日凌晨,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3位航天员结束了192天的“太空出差”,回到地球家园。回首半个世纪前,我国航天领域取得首次突破的事件是
A.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B.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
16. 微信支付、刷脸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的出现,大大便捷了人们的生活。这反映出人
A. 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变化 B. 人们的收入出现了显著提高
C. 我国的综合国立显著增强 D. 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计52分)
1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产物、新境界,必须结合其发生与发展的全过程以及所呈现的阶段性特征来深入理解。
(一)中国式现代化奠基时期(1949-A年)
这一时期的总体特征是探索。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变革和道路摸索,为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探寻可行之路,为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可视之为现代化起飞前的准备时期。
(二)中国式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A-2012年)
中国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社会面貌也随之发生了巨大改变,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巨大飞跃。
(三)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成熟时期(2012年至今)
2012年中共十八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也随之进入一个新阶段,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摘编自马敏《历史视角下的“中国式现代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A处的年份,并说明将这一年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基时期”与“中国式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的分界点的理由。(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中国式现代化奠基时期”,我国通过哪一历史事件实现了“制度变革”。在这一时期,中国是怎样开启“工业化”之路的 (4分)
(3)在“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成熟时期”,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分)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式现代化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4分)
18.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 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 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香港问题能够 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2024年2月23日在元宵佳节之际,解放军东部战区发布了一张极具寓意的海报
《回家》(见右图),展示了大陆的“大手”牵着台湾的“小手”。同时,海报上还
配了四句富有哲理的句子:小手抓大手,携手出火坑,点灯驱恶魔,回家才会赢。
(1)请根据材料一分析香港能够顺利回归的原因。(不得照抄材料)(6分)
(2)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火坑”“恶魔”各指什么 (4分)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今祖国统一问题的看法。(4分)
19.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深圳本来只是一个贫穷的边陲小镇。深圳建立经济特区后,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的精神和“三天一层楼”的建设速度,几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
——统编中国历史教科书八年级下册
(1)为什么说材料一中“生死契约”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书 它体现了怎样的“小岗村精神” (4分)
(2)材料一中两段凤阳花鼓词,道出了改革开放前后凤阳的变化,这种变化告诉我们要遵循怎样的经济 发展规律 (2分)
(3)请根据材料二概括深圳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深圳城市发展的意义。(6分)
20. (12分)论述题。
时间 历史事件
1949年 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1953年 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55年 万隆会议让世界听到了“中国声音”
1971年 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
1973年 ②__________________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1992年 中国第一次派部队参加联合国组织的海外维和行动
2001年 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2013年 出“一带一路”倡议
(1)根据所学知识,将表格补充完整。(2分)
(2)请你以“中国方案推动国际合作交流”或“中国力量推动构建国际新秩序”为观点,提取材料中两个或以上与观点相关联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字数在150字以上)(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永定区2025年春季学期七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B D C A C B D B B A A D D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计52分)
17. (1)年份;1978年(2分)
理由:这一年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 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时期。(意思相近即可,2分)
(2)事件:三大改造(2分)
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分)
(3)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分)
(4)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党和政府的科学 决策;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等。(言之有理任两点即可,4分)
18. (1)原因: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 (意思相近即可,每点2分,共6分)
(2)“火坑”指的是台湾目前处在的困境和不稳定局面。“恶魔”指的是台独势力和 外部干涉势力。(意思相近即可,每点2分,共4分)
(3)看法;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我们要有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 完整的决心、意志和能力;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能够实现。(意思相近立场坚定即可, 每点2分,共4分)
19. (1)原因:小岗村农民率先在中国农村实行“包干到户”,拉开了我国农村实行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意思相近即可,2分)
“小岗村精神”;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实事求是、求真求实、敢为人先、勇于创 新等。(言之有理写出一点即可,2分)
(2)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政策的调整要符合农民的实际需求。(意思 相近任答一点即可,2分)
(3)变化:由贫穷边陲小镇变为现代化大都市。(意思相近即可,2分)
意义:①深圳成为改革开放的窗口;②深圳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就业,促进了社会稳 定;③深圳的成功实践丰富了改革开放精神的内涵;④深圳的成功发展经验为其他 改革提供借鉴。(意思相近任答两点即可,4分)
20. (1)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袁隆平(每空1分,共2分)
(2)示例一
选取: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让世界听到了“中国声音”、提出“一带一 路”倡议(可简写,没有选取史实扣1分)
观点:中国方案推动国际合作交流
论述: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此原则在国 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 表团参加万隆会议,会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促进了会 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 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为中组与相关国家 的经济合作、共同繁荣提供新的平台和新的动力。结论:中国方案为推动国际合作交 流提供了更多机会,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示例二
选取: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在第26 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可简 写,没有选取史实扣1分)
观点:中国力量推动构建国际新秩序
论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壮大了世 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国作为联 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2001年,中 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开拓了新空间。
结论:中国以负责大国的担当和务实行动,为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贡献出 自己的力量。
评分标准:
分数 拟定的观点 材料运用与论述
8-10分 明确 紧扣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述,选取两个以上和材料相关的史实,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5-7分 明确 能够围绕观点论述,运用了史实,但不够充分或不够典型条理基本清楚
3-4分 明确 有论述或说明,但史论结合不充分
1-2分 没有观点 观点、论述与所选史实无关,或仅仅重复史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