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11章简单机械第三节机械效率课件(18+19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11章简单机械第三节机械效率课件(18+19页PPT)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
第三节 机械效率
练基础
知识点1 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1.(教材P269图片改编)某同学探究机械做功时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将钩码匀速提升40 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 N,则该过程拉力所做的功为________J。
(2)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并借助一个动滑轮将同样的钩码匀速提升40 cm,该过程拉力做的功为0.96 J,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________N。
(3)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动滑轮________。
A. 既省力又少做功 B. 虽省力但多做功
C. 既不省力又多做功 D. 虽不省力但少做功
0.8
1.2
B
2. 做值日时,小阳将一桶水从一楼提到二楼。此过程中,关于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小阳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
B. 小阳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
C. 小阳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
D. 小阳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是总功
B
知识点2 机械效率
3.(湖南中考)如图所示,用两个滑轮采用不同的绕绳方法,将同一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F1>F2,F1移动距离多
B. F1C. F1所做的额外功多
D. 两装置的机械效率相同
D
4.(江苏宿迁中考)如图所示的小型起重机,某次吊起重为6×103 N的物体,电动机的拉力为4×103 N,用时20 s,使物体上升了5 m。则通过滑轮组 (  )
A. 做的有用功为6×104 J
B. 拉力的功率为2×103 W
C. 做的总功为2×104 J
D. 机械效率为66.7%
B
5.(重庆中考)在一次实验探究活动中,小林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2.7 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20 cm用时2 s,绳子自由端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小林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g取10 N/kg)
0.54
75%
6.(江苏连云港中考)小明家正在装修房屋,一箱质量为80 kg的建筑材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是1×104 cm2。装修工人用500 N的拉力F通过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建筑材料匀速提升3 m,用时20 s。求:(g取10 N/kg)
(1)建筑材料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2)拉力F的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800 Pa (2)150 W (3)80%
7. 【原创题·生活实践】小明用如图所示的牵引装置来锻炼臂力,物体A的质量为54 kg,不计绳重和摩擦。在小明的拉力作用下,物体A上升了0.5 m,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则小明的拉力是多少?动滑轮的重力是多少?(g取10 N/kg)
易错点 对机械效率的概念理解错误
8. 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
B. 机械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有用功的多少
C. 使用滑轮组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
D. 用同一滑轮组提升质量不同的物体,机械效率不同
D
练提升
9.(山东泰安中考)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将重为80 N的物体在30 s内匀速提升3 m,已知拉力F为50 N,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绳端移动的速度为0.3 m/s
B. 动滑轮的重力为50 N
C.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40 W
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D
10.【新情境·生活实践】(多选)在劳动实践中,小孙在水平地面与车厢间用木板搭一斜面,并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将重为600 N的货物从斜面底端匀速推到顶端的车厢,如图所示。已知斜面长L=6 m,斜面高h=1.5 m,斜面的机械效率η=6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小孙推动货物所用推力大小为150 N
B. 货物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为100 N
C. 若增大推行速度,则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将变大
D. 若h不变、减小L(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减小),则斜面的机械效率将升高
BD
11.(四川成都中考,多选)如图甲所示,小欢用力F向下拉绳子,使物体M在水平地面匀速移动,地面ab段、bc段粗糙程度不同。物体M重力为400 N,动滑轮重力为5 N,ab=2 m,bc=3 m。物体M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拉力F与M移动距离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考虑物体大小对运动的影响,忽略绳子重力及滑轮转轴摩擦,对此过程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15 m
B. 拉力F做的功为840 J
C. 拉力F在ab段做的额外功等于在bc段做的额外功
D. 物体M从ab段到bc段,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大
BD
12.(湖北武汉汉阳期末)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重为450 N的物体以0.1 m/s的速度匀速向上提升2 m,拉力F为200 N,求: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拉力F的功率。
13.【新情境·先进科技】“奋斗者”号是中国研发的万米载人潜水器,搭载我国科研人员进行了多次万米深潜,进行了一系列深海探测科考活动,带回了矿物、沉积层、深海生物及深海水样等珍贵样本,并在深海中完成了和水上的通话,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如图甲所示,“奋斗者”号完成任务出水后,用起重
机将重2.25×105 N的潜水器吊起回收到母船上,我们将起吊装置简
化为图乙所示的滑轮组。若“奋斗者”号离开水面后吊起时,电动机
对钢绳自由端的拉力F为7.5×104 N,用时200 s,“奋斗者”号匀速上
升了10 m。求此次回收“奋斗者”号的过程中:
如图甲所示,“奋斗者”号完成任务出水后,用起重机将重2.25×105 N的潜水器吊起回收到母船上,我们将起吊装置简化为图乙所示的滑轮组。若“奋斗者”号离开水面后吊起时,电动机对钢绳自由端的拉力F为7.5×104 N,用时200 s,“奋斗者”号匀速上升了10 m。求此次回收“奋斗者”号的过程中:
(1)滑轮组吊起“奋斗者”号所做的有用功;
(2)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3)滑轮组吊起“奋斗者”号所做的总功;
(4)拉力F做功的功率;
(5)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2.25×106 J (2)40 m (3)3×106 J (4)1.5×104 W (5)75%


(共19张PPT)
第三节 机械效率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
新课引入
你需要从水井中往上提水,有两种水桶,一种是很重的铁皮水桶,另一种是很轻的铝合金水桶,你会选择哪种水桶提水更轻松呢?
铁皮水桶
铝合金水桶
新课讲授
知识点

什么是机械效率
1. 有用功
(1)概念:必须做的对人们有用的功,用W 有表示。
(2)理解:在提水过程中,人对水做的功就是有用功。若水的重
力为G水,提升的高度为h,则W 有=G水h。因此,选用
铁皮水桶和铝合金水桶所做的有用功相同。
2. 额外功
(1)概念:并非人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用W 额表示。
(2)理解:在提水过程中,人对水桶做的功就是额外功,这部分功对
我们无用,但是又不得不做。若水桶的重力为G桶,提升
的高度为h,则W 额=G桶h。因此,G桶越大,W 额越多,提
水时应该选用铝合金水桶,减少额外功。
(3)额外功产生的主要原因
①提升物体时,克服机械自重、容器自重等所做的功。
②克服机械的摩擦所做的功。
3. 总功
(1)概念:拉力(或动力)所做的功,物理学中叫总功,用W 总表示。
(2)理解:在提水过程中,人做的功(人对绳子的拉力做的功)就是
总功。若人对绳子拉力为F,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
则W 总=Fs。
(3)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间的关系:W 总=W 有+W 额。
4. 总功、有用功、额外功的单位都是焦耳(J)。
5.机械效率
(1) 概念: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2)公式:
机械效率η 通常用百分率表示。
(3)理解
①由于额外功不可避免,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所以任何实际机械的机械效率η 都小于1。
②根据 可知,
当W 有一定时,W 额越大,η 越小;
当W 额一定时,W 有越大,η 越大。
③机械效率不是机械的一种固定性能,在完成不同任务的过程中,同一个机械的机械效率可能不同。
典例
④机械效率的高低并不决定使用机械是省力还是费力,效率高只说明有用功在总功里所占的比例大。省力还是费力是指使用机械时所用动力的大小,机械效率高并不一定省力。
知识点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实验步骤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力G。
(2)如图所示,安装好滑轮组后,先在细绳与动滑轮相切处用色笔在细绳上做个记号,再匀速竖直拉动弹簧测力计,提升1 个钩码,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拉力F。用刻度尺量出钩码上升的高度h 以及细绳色点到与动滑轮相切处的距离,就是细绳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
(3)由以上测得的数据,用公式
算出滑轮组此时的机械效率η。
(4)如图乙所示,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以上实验。
典例
2. 实验结论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所提重物有关,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
重物时,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3.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1)减小额外功,如减小摩擦,减小动滑轮自重等。
(2)增加有用功,如增大所提升重物的重力。
知识点

几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1.杠杆
有用功:
总功:
机械效率:
2. 滑轮组竖放(不计绳重、转轴摩擦)
有用功:
额外功:
总功:
机械效率:
3.滑轮组横放(不计绳重、转轴摩擦)
有用功:
总功:
机械效率:
4.斜面
有用功:
额外功:
总功:
机械效率:
典例
课堂小结
机械效率
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理解
W 总=W 有+W 额
任何实际机械的机械效率η 都小于1
公式:
机械效率的高低并不决定使用机械是省力还是费力
机械效率不是机械的一种固定性能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随堂练习1
D
随堂练习2
匀速
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应该是0.3 m,不是0.2 m
66.7%
变大
随堂练习3
改变用力的方向
160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