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探究与实践 理解中国人口政策【学习目标】1.通过表格数据认识我国的人口变化特征。2.通过读图及探究活动了解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3.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内容和含义。【学习导航】【学习活动】任务一 认识我国人口变化特征【合作探究】1.阅读我国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不含港澳台人口),完成下列任务。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时间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2010 2020人口数(亿) 6.0 7.2 10.3 11.6 13.0 13.4 14.1人口自然增长率(%) 1.61 2.09 1.48 1.07 0.57 0.53(1)请结合表格数据绘制我国七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数柱状图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折线图。(2)据图分析七次人口普查人口总量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3)结论:1982年前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有何变化?对我国人口数量有何影响?(4)2022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出现负值,人口总量如何变化?我国哪一年的人口总量达到最大值?任务二 了解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合作探究】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读我国65岁及以以上人口数量变化及预测图,完成下列问题。1.读图观察,我国大约哪一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2.调查自己所在社区或村中60岁(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数据,计算老年人口比例,分析当地的老龄化程度。3.根据调查数据撰写一篇关于当地人口老龄化的调查报告。任务三 理解我国人口政策【合作探究】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理论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不久,马寅初在 1957 年首次发表《新人口论》,主张通过晚婚、少生的方式控制人口,以实现人民的生活幸福和社会主义建设顺利推进。现实背景:1953 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总人口已超过 6 亿,人口急剧增长和社会资源短缺的矛盾开始浮现,控制人口盲目增长的问题迫在眉睫。主要政策内容提倡阶段:1978 年第一次明确提出 “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最多两个” 的要求。严格实施阶段:1982 年,计划生育政策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基本国策。逐步放开阶段:2013 年 11 月 12 日,第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 “单独二孩” 政策。2015 年 10 月 29 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2021 年 6 月 26 日,开始实行 “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子女” 的计划生育政策。1.我国对计划生育的调整的依据和目的是什么?2.目前我国实行“三孩政策”主要应对的人口问题是什么?3.我国人口老龄化目前会出现哪些问题?以后将会出现哪些问题?4.我国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思维拓展】1.近年来,多地政府提倡社会、社区、家庭共同承担养老责任,请你为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2.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调会造成哪些影响?【达标训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21.1%。为应对我国人口变化,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下图为我国近十年人口数据统计图。读图,完成1~4题。1.近十年我国的人口变化特点是( )A.总量持续增长 B.自然增长率持续上升C.总量持续减少 D.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2.我国的人口发展趋势,对我国未来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A.各地学校学位紧缺 B.社会人口抚养负担减轻C.银发经济活跃 D.工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下降3.针对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下列对策中合理的是( )A.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B.大量接纳外国移民 C.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D.提高生育养育成本4.“银发经济”的崛起,对我国的积极意义是( )A.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B.缓解劳动力不足问题C.提高老年人幸福指数 D.调整我国人口结构2024年9月,全国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坚持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下图示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进行的动态调整。据此完成5~7题。 5.我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与下列人口数据变化关系密切的是( )①流动人口数量多 ②青少年人口占比大③劳动人口比重下降 ④老年人数量增加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渐进式延迟退休”主要是应对当前我国面临的问题是( )A.人口负增长 B.人口分布不均C.人口老龄化 D.人口基数大7.除了“渐进式延迟退休”,针对我国目前出现的人口问题,还应采取的措施有( )A.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B.鼓励人口流入大城市C.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D.鼓励人口向海外迁移【学后反思】【参考答案】任务一 认识我国人口变化特征【合作探究】1.2. 自第一次至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数一直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先上升,后下降。3.1982年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说明人口增长速度加快,1982年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说明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遏制。4.逐渐减少。2021年人口问题达到最大值。任务二 了解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合作探究】1.2000年。2.略。3.略。任务三 理解我国人口政策【合作探究】1.依据: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逐步调整完善的。目的: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人口老龄化。3.目前会出现哪些问题:国家或家庭养老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孤单等。将会出现哪些问题:劳动力不足等。4.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积极培育“银发”经济,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等。【达标训练】1.D【解析】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时,人口呈负增长,我国自2017年自然增长率下降,2023年出现了负增长,因此近十年我国的人口变化特点是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总量先增加后减少。2.C【解析】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加重,因此各地学校会出现生源不足;劳动力不足,老年人口抚养增加,社会人口抚养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加重,养老等相关产业得到发展,银发经济活跃;劳动力减少及劳动力价格上涨,可能导致工农业的机械化水平提高。3.C【解析】“银发经济”主要是围绕老年人的需求发展的经济模式,它不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因为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年龄结构的一种状态,银发经济只是应对老龄化的一种经济手段;“银发经济”不能缓解劳动力不足问题,因为银发经济主要面向老年人消费市场,与劳动力供给关系不大;“银发经济”通过提供适合老年人的产品和服务等,可以提高老年人幸福指数;“银发经济”对调整我国人口结构作用不大,人口结构的调整更多依赖于人口政策、生育观念等因素。4.D【解析】读图可知,我国生育政策调整的目的是增加人口的出生率,与我国现存的劳动人口比重下降、老年人数量增加、老龄化问题严重有关;流动人口的多少与出生率无关;青少年人口占比大不属于我国现阶段的人口特征。5.C【解析】“渐进式延迟退休”主要原因是老年人口比重增大,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我国劳动人口不断减少,国家养老负担加重;“渐进式延迟退休”无法应对人口负增长、人口分布不均、人口基数大等问题。6.A【解析】我国目前出现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老龄化。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除了渐进式延迟退休,还可以健全养老保障体系,让老年人安享晚年;鼓励人口的流动,不能缓解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取消计划生育政策,并不合理,可以选择适当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以应对人口老龄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